对于喜爱阅读书籍的人来说,他们能够很容易的进入书中的世界,去汲取自己所需的知识。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左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左右(一)
初识杨绛先生,是第一次为学生们上八年级的一篇课文《老王》,这篇文章最后一句“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印象太深了,常让我想起的是杨绛先生的真诚、善良与乐观。这次读《我们仨》这本书,是第一次这么深入地走近杨先生、走近她拥有的这个学者家庭,感受他们三口在人生苦难面前相互理解、关爱的亲情,好多时候读着读着就热泪盈眶。
首先感动于这个家庭的学术氛围。一家三口,三位教授,他们对学术,对学生,对教学共有的那份痴心让我唏嘘不已。早年的知识分子身上的单纯与执着真是可贵。杨绛先生在文中写到“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仨在家时,各自在自己的书桌前工作,互不相扰,碰到困难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有仨人之间的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这样的文字,我连读几遍,总会为这个家的这份安静、宁和向上的氛围感叹不已,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情怀”,什么是“赤子之心”。
其次感动于这个家庭三人之间的那种心心相牵的温柔。从杨绛先生的一段段描写中,我读到了钱钟书先生疼爱妻女的一个个小细节,如在产院做产妇的日子里,笨拙的鈡书为她做鸡汤,在巴黎出租屋的时候,钱钟书早早起床,将早餐做好放在妻子的床前,那个体贴入微的丈夫如在眼前。以至于合上书的时候,还时不时想起钱钟书为妻子每天清晨做的牛奶红茶,还有她为鈡书做的红烧肉。总能记得她夸赞女儿媛媛“乖,管得住自己,过目不忘”这些特点时的自豪,常能想起他们一家三口读书时媛媛看了开头就伤心痛哭,鈡书看到书上可笑处就痴笑个不了,杨先生看书则很镇定的样子来。反复回想就能感觉到一家人在一起,所有的生活都是诗。
《我们仨》,杨绛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两位亲人都与她远去,她在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在充满真情的回忆。看似平实的文字里,能感受到她的甜蜜,更能觉察到她思念亲人的苦痛,书中叙写的每一个生活瞬间都是她每天勉励自己珍爱生活的动力。想到这儿,猛然觉得我们当下的生活也变得可贵起来,今日我们经历的很多个细节,未来都会成为美好甜蜜的回忆。想到越是单纯的生活里,越有很多能够品读的滋味,我在勉励自己,有什么理由不温柔对待这不断流失的岁月呢?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左右(二)
《我们仨》这本书,是作者杨绛女士对自己和她的先生钱钟书(著名的大文豪)、她的女儿阿园,一家三口的回忆录。这本书讲了杨绛他们家几十年的家庭和生活故事。
全书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名为《我们俩老了》,只有两页,是记录杨绛和钱钟书先生晚年和老年生活的。
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写的是梦境,朦朦胧胧的,我看不太懂,只是感觉很恍惚,很凄凉…我想,是杨绛先生跟着自己的感觉写的吧。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本书的重点部分,娓娓诉说的是一个年迈的老妇人,在孩子和老公相继离世后,一个人孤独孤苦,思念亲人的悲伤感受。
在怀念往日的生活时,杨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温暖的,像冬日的阳光,平静而柔和。即使在社会动荡、不公平的岁月里,杨绛先生的笔下,也只是对生活变化的一种适应。
书中没有悲痛欲绝的句子,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喊,只是处处流露着对丈夫、对女儿的思念,和悲伤。如今,“我们仨”只剩下杨绛女士形单影只,活在回忆里…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杨绛、钱钟书先生在艰难困苦中,互相扶持。特别是他们的爱女阿圆因病去世后,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顿、悲伤了。
对于《我们仨》,有一点我感觉不太好,就是感觉杨绛女士总是和生活保持一点距离,沉溺在他们仨的世界中。好像除了他们仨以外,这个世界,再没有能让她牵挂和温暖的人。但是我感觉,社会其实一直给杨绛先生很高的评价和赞誉,肯定也有相应的关怀。杨绛先生应该从中感到温暖,和生趣,而不应该长期只是从往事中寻找亲情和慰藉。但,这也许就是知识分子所特有的矜持、拘谨,和狭隘吧。我尊重她。
书中最后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是啊,归途究竟在哪里?我不知道。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只是过客。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左右(三)
刚读过《浮生六记》,所以这个月特意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两本书有点类似,沈复追忆自己与妻子陈芸的大半生,杨绛回忆丈夫钱钟书与女儿钱媛在世时三个人的时光。
沈复夫妇与钱钟书夫妇都是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他们的古典爱情令人神往,两个女人一个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一个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钱钟书说杨绛“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俗话说自古才子多风流,但是遇上杨绛先生这样的妻子,钱钟书只怕他的一辈子太短吧,钱杨这对文坛伉俪不管身处何处、遭遇怎样的境遇,都享受着他们“琴瑟和弦,鸾凤和鸣”的围城生活。
1997年早春,钱媛因病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也去世,一家人就此失散。“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所以就有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全书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们俩老了》,第二部分是《我们仨走散了》,第三部分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我们俩老了》只简短几段话描写了一个梦。杨绛先生已经明白,老病相催,夫妻二人总会有一方先走的。两个人经常都会做类似的“老人的梦”,梦里一方怎么也找不到对方,大概是太舍不得分开太害怕分开了吧。
《我们仨走散了》这是一个“万里长梦”,第一部分的“老人的梦”里夫妻二人突然失散,而这个“万里长梦”里,一家人相送了很多个驿站,最终告别。刚开始看这部分的时候,其实有点困惑,没搞懂这是一种梦境与现实夹杂的独特写法,通过度娘才明白,在文中多次提及的“客栈”实际上是指杨绛先生一家在三里河的寓所,由于丈夫钱钟书与女儿钱瑗相继因病住院,家中只杨绛先生一人,亲人分离,所以是“家已不像家,只当作客栈了”;钱钟书的311船是指他住的病房,船一点点移动,是指他患病后杨绛先生一程一程艰难地陪伴送别。
杨绛先生就这样,一个人孤独地穿梭在丈夫与女儿的医院间,看着两人日渐消瘦,经历“白发人送走黑发人”,“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她曾说女儿是她“最杰出的作品”,女儿有时候是女儿,有时候是妈妈,有时候又是妹妹或者姐姐,是老两口精神上的依靠,女儿的离去,二老都受到了重创吧。丈夫钱钟书也已瘦骨如柴,他故意慢慢走,她一程一程送,“送一程,说一声再见,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人生如梦,相伴一生的人再也没有了“明天见”。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从1935年二人结婚时写起,到最终的分离。最先回忆了二人在英国牛津、法国巴黎大学留学的生活,留学期间有了女儿媛媛,这段日子虽然也清贫,但是快乐占主导,二人可以快乐地学习、读书、“探险”,钱钟书还“学会了划火柴”,给杨绛做“最好吃的早餐”。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拙手笨脚”的天才文人钱钟书,他的生活技能为零,不会划火柴,打翻墨水瓶就会无助地告诉妻子自己“做坏事了”,让我想到《请回答1988》里的天才棋手阿泽,上帝究竟对这些天才们做了什么。
杨绛生活技能稍强,却也是在不断“探索”中,才让二人的生活不断步入文明阶段。二人单纯、不谙世故,保持自我、保持善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与世无争、能够隐忍。回国后,一家人坎坎坷坷,经历了许多波折,最初的几十年居无定所,夫妻二人工作也不算稳定,与世无争却还要被人算计,在时代变迁中显得那么无助。钱杨夫妻二人先后熬过“三反”、“反右”、“大跃进”、“三年困难”、“四清”和“文化大革命”,被“下放”过被“批斗”过,“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女儿虽遇生病、休学等磨难,却被发现是“钱家读书种子”,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师,尽管也在这各种运动中吃了不少苦,好在都熬过来了,碰到困难一家人一同承担,困难也就不复困难,苦涩艰辛的事也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同寻常的遇合”。
几经辗转,1974年,钱媛结婚,1977年,二老终于不用再到处借居,有了三里河南沙沟寓所。“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坎坷一生,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也许,杨绛先生的一生是幸福的,但这幸福是爱情、亲情和读书给的,同时她的一生也是悲苦的,与世无争却要时时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不受委屈和困扰,对于丈夫和女儿遭的罪,面对家国变故,她能不艰辛吗?
在艰苦的日子里,钱钟书先后完成了《围城》、《宋词选注》、《管锥编》、毛主席诗词翻译等大量工作,杨绛翻译了《堂吉诃德》等,钱媛参编《英汉小词典》,这对文坛伉俪及女儿为我国做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怎奈“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一家人就此失散,唯留一人于尘世间,“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一个坚强的母亲、坚强的妻子,更是一个坚强的文学家。
《我们仨》在回忆杨绛先生一家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再次了解新中国成立前知识分子的留学经历、新中国成立后各种运动对知识分子们真真实实的影响等,一本好书,就应该有延伸作用。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左右(四)
每每品读杨绛先生的作品,就好像与她老人家促膝交谈,亲切之感油然而生,她的散文《我们仨》,行文如潺潺流水,没有对文革可怕的呐喊,没有对现实无助的彷徨,没有对命运无尽的抱怨,先生只是淡淡的回忆,淡淡的叙述,使我沉入她的静思,眼前不断涌现出钱钟书、钱媛、杨绛一家平凡、普通、温馨的场景,总感觉自己也身至其中,被满满的幸福所包围。同时,杨绛先生对人生的态度、对命运的胸襟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先生对家人深厚的情感更是深深地感染着我。
我们俩
在牛津生钱媛住院期间,钟书一个人过日子,他每天到产院探望我,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打翻了墨水瓶,把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他就放心回去了。然后下次来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了。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了。每次读到此处,深深地感到,先生不仅是满腹经纶的文学作家,更是生活中有大智慧的女人。钱钟书先生评价自己的妻子“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如此形容杨绛先生,最恰当不过。
我们仨
钟书曾逗阿媛说,《围城》里有个丑孩子,就是她,阿媛信了,却不计较。他写了一个开头的《百合心》,有一个穿紫红毛衣的女孩子,钟书告诉阿媛,那是个最讨厌的孩子,也是她。阿瑗大了,也上心了,怕爸爸冤枉她,每天找他的稿子偷看,钟书就把稿子每天换个地方藏起来,一个藏,一个找,成了捉迷藏式的游戏。后来连我都不知道稿子藏到那里去了。
每天临睡前,钟书都喜欢在阿媛被窝里埋置“地雷”,埋得一层深入一层,把大大小小的各种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或大把的毛笔都埋进去,等女儿惊叫,他就得意大笑。女儿临睡必定小心搜查一遍,把被里的东西一一取出。钟书恨不得把扫帚、畚箕都塞入女儿被窝,博取一遭意外的胜利。这种玩意儿天天玩也没多大意思,可是钟书百玩不厌。
我们在牛津时,钟书午睡,我临贴,一个人写字困意上来,便睡着了。他醒来见我睡了,就饱醮浓墨,想给我画个花脸,可是他刚落笔我就醒了,他没想到我的脸皮比宣纸还吃墨,洗净墨痕,脸皮像纸一样快洗破了,以后他不再恶作剧,只给我画了一幅肖像,上面再添上眼镜和胡子,聊以过瘾。回国后他暑假回上海,大热天女儿熟睡(女儿还是娃娃呢),他在她肚子上画一个大脸,挨他母亲一顿训斥,他不敢再画。
每读此处,都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看到其乐融融的一家,爸爸、女儿在玩闹、嬉戏,妈妈在一旁静静地微笑着看着。先生在书中说到:“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碰到困难,钟书和我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无论什么苦涩艰辛,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就变得非常快乐。”
独留人间
钱媛,爷爷眼中的“读书种子”,爸爸眼中的“可造之材”她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爷爷,可她命运多舛,风华正茂时赶上文化大革命,年轻时丈夫被逼自杀,历经磨难,正当年富力强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却被无情的病魔击倒,最惨痛的是在老父亲生命垂危,老母亲身心交瘁最需要她时先于二老而去,怎样的噩梦、怎样的撕心裂肺,女儿去世和火化,先生均没有到场,她说:“我还得到医院去看钟书,也不忍面对那不忍的场面。”在女儿去世百日,先生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埋有女儿骨灰的雪松下,套用东坡悼亡词:“从此老母断肠处,明月下,常青树。”
1998年钱钟书先生去世,丈夫去世后,先生说:“钟书在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他,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前,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先生做到了。
每每讲起先生,觉得先生是有大智慧的女人,真正的做到了家庭和事业的平衡,在事业上,先生是“最才的女”,在生活上,先生是“最贤的妻”。每次与闺蜜、朋友、同事聊生活总爱讲起先生,认为先生是众多女性的榜样,有宽广的胸襟,丰富的智慧。
一次和闺蜜聊先生,闺蜜说:“看《我们仨》总有一种伤感,字里行间都是对已逝亲人的无尽思念,”我说:“读先生的这本书,我看到的是先生面对大是大非、生死离别的阔达,是泰山崩于前而岿然不动的胸怀,是纵有万分悲痛,万分不舍,仍要努力地丰富地活下去的勇气。”面对钱媛的离开,先生默默的说:“我不去了,我不忍看那场景,我还要去医院照顾钟书。”
这一句平静的话语背后是一位母亲的心在滴血,是一位妻子对丈夫的牵挂,是一位主妇既要照顾病危丈夫又必须面对女儿离世的悲痛与无奈。先生面对生死离别都能挺过坦然面对,我们生活中的蝇头琐事又算得了什么。面对人生,先生正视世间的悲欢和人生的坎坷磨难,平静面对,坦然接受;面对死亡,先生说我已做好准备,我不害怕,因为我是回家。先生已逝,享年105岁,先生虽逝,但其佳作将流芳百世,激励芸芸众生;其精神将永存世间,鼓舞世人,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