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后感怎么写
有时候,即使一无所获,也是胜利。
一个老人,作为一名渔夫,连续八十四天没有钓到一条鱼,但即便如此,他也仍然去奋斗,终于在八十五天时,钓到了一条十八尺长,重达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可惜老人年老体衰,而那鱼又是那么的有力强壮,只见那条大鱼拖着老人的船想海里走去,但老人那么久才钓到的,那么大的鱼,又岂是能轻易放过的?两天两夜的奋战,没有水,没有食物,孤独一人,身疲力尽,但不放弃的精神和不言败的毅力让其最终杀死了大鱼,拴在船边,满载而归。但归家之路漫漫,劫难接踵而至,一只只鲨鱼闻香而来,与渔夫各种争斗,即使渔夫尽全力而为,用尽各种装备武器,到最后只剩一支舵柄与它们争斗。最终回到家之时,只剩下一副鱼骨,和那些激动人心而又残酷的事实与回忆。故事的最后,老人一无所获,任何的付出都付之东流,可以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但我觉得他是一个胜利者,他面对艰险的命运,不屈不饶,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以自己的一腔热血与勇气,凭借着不屈服的毅力挣扎。虽然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还累的半死不活,但他守住了人灵魂的尊严,没有屈服于命运之下,尽可能地用着自己的全部的能力去争取光明的未来,即使最后失败了,也是失败的英雄,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而这一系列的形象在海明威的作品中也是相当常见,他们多是普通平凡的人物,却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带着作为人的尊严和勇气,坚持着不屈不饶的坚强性格,去揭示一个真理: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在《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桑提亚哥这一形象,已不只是条硬汉,他身上的各种特质,都是为了展现人类的永恒价值。作为一个绝对自信的人,他每时每刻都保持着对自己的自信,不因他人,不因环境而改变的自信。而正是因为这种自信,使得他敢于去挑战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抑或是已经感觉最终要失败,而依然会去做,会去拼搏。而正是这一特征,使得这一壮丽的故事得以发生。如果没有自信,在那么多天没有捕到鱼之后,他还会有勇气继续出海捕鱼呢,如果没那么自信,他能在与大鱼拼搏了两天两夜之中不放弃吗。如果没有那么自信,能够一次次地与鲨鱼拼搏,去试着守住自己的猎物吗?即使最后的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什么都没有获得,但至少去试过了,去尽全力拼搏过了,也不会留下后悔和遗憾了。
篇二:读后感怎么写
读了《西游记》这本书后,我知道了做任何事情只有诚心诚意,永不放弃,才能实现最终的愿望,就像唐僧师徒那样,克服了千难万险,最终取得了真经。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唐朝高僧玄奘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收了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天蓬元帅下凡的猪八戒;卷帘大将下凡的沙和尚,分别为自己的大徒弟、二徒弟、三徒弟。他们在去西天灵山的途中克服了重重困难,一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到真经,功德圆满,修成正果。唐僧被封为功德佛;悟空为斗战胜佛;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因为他不但本领高超、能言善辩、尊师重道,而且有猴子的天性、顽皮可爱;我对唐僧有意见,因为他人妖不分,悟空好心救他,唐僧不但不感激,反而多次误解悟空,还时不时念念紧箍咒惩罚悟空,直到看到了妖怪的真面目才想到了悟空的种种好处。
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坚持就是成功,正是唐僧师徒的真诚和坚持感动了上天,这才取得了真经。我不禁联想到了我自己,经历了一点点的困难,就不愿意继续了,不是主动去找解决的办法,而是直接放弃或生气了;师徒四人在取经的路上遇到多少比自己厉害的妖魔鬼怪,碰到多少威力无比的武器,当然也有很多享福的机会,他们没有放弃继续西行,每一次都通过师徒四人的团结和智慧找到了解决方案。
读了这本书后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向唐僧师徒那样朝着目标努力,永不放弃,并给自己写了座右铭:不达目标决不放弃!
篇三:读后感怎么写
阅读经典,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为什么我们要看经典?因为经典作品,我们每一次阅读都能够获得不一样的感受。这些经典作品,是作家用心在写作,他们写作之初就忘记了金钱,名誉等身外之物。这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这样的作品才能称之为经典!值得让我们一代又一代去阅读。
初读围城,我正值年少。那时只看到了一些表面的男女爱情。已是中年的我,再读围城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到底什么才是围城?家庭,爱情,还是自己的心灵禁锢?这些都算,也都不算。人生到底是要追求些什么呢?这个命题已经被讨论了千年。钱钟书先生把方鸿渐的似坎坷似锦绣的人生,把答案给大家展示出来。
欲望是座城,我们都围在城里面,总想冲出去,然而又放不下已得到的。兜兜转转在城里,寻找着自己的小幸福。渴望着实现自己的所有的欲望。欲望和失望是是成正比的,欲望越多,失望越大。当你只有一个欲望的时候,你会发现还好实现。当你的欲望越来越多的时候,你会发现怎么也得不到。人类做过实验,在一个瓶子里放了几个比瓶口略小的果子,让猴子抓,当猴子抓一个果子时轻松地抽出了爪子,可同时抓好几个果子,却怎么也不能抽出爪,急得猴子吱吱直叫,但不肯放下多出来的那几个果子。人们都说最难战胜的是自己,其实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的欲望。人一生当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其实并不多,也很便宜。走出欲望之城,把欲望,金钱,美色,权利抛在后面,你会发现你拥有了智慧,获得了自由,当然幸福也就随之而来。
除了欲望,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最多的情绪。恐怕就是焦虑了。几乎每个人都焦虑过。焦虑这座城困住了我们每一个人。焦虑是人们预感到不利情景的一种担忧,紧张,恐惧,不愉快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感到身边被及时服务,有种让人不安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们失眠。让我们焦虑、抑郁、疲惫,离幸福感也就越来越远。一个人可以有目标,但目标不要太完美,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正视客观,还要有一定的弹性。 千万不要盲目的攀比,或者太注重虚名。功名利禄皆想求。喜怒哀乐附之有,人生各有不同,何必如此比较。大多数中国人都在与别人比较中找幸福感。每个人其实都是在过自己的生活,没有必要和别人站在一起比。人生境遇是不同的,我们并没有站在一个起跑线上,所以不必着急去追,跑的快的。并不见得跑得远。踏踏实实做过眼前事,不为昨日后悔,不为明日担忧。
我们总是太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把自己困在了别人的目光围城里。走出来吧!活成自己的样子,活出自己应该有的状态。人生的价值不是需要别人肯定,而是当你终老一生的时候,回想自己对别人人有过什么样的贡献?哪怕你是修自行车的,也会给别人的出行带来方便,哪怕你是一个一个泥瓦匠也会给别人带来,广厦千万间。做一个有用的人,读几本无用的书,简简单单岂不快乐。
篇四:读后感怎么写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书,名叫《东方少年》,我读过以后,受益匪浅。
这本书很值得我们这些小学生去读、去看。书的内容丰富、插图也很精美,有故事、作文、漫画、小说这几大部分。我最爱看故事这一板块,每当读起其中的故事时,好像自己是作者一样,心情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忽高忽低。
这本书教给了我很多:《枕头里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伟大、无私的母爱;《沙子里的笑声》让我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碧螺春的风波》让我明白了要有一颗公正廉洁的心;《快乐幸福原来如此简单》教给我无论在多么绝望的时候也要有自信,就会看到一丝希望;《小雪回来了》教给我要爱护小动物
而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把金牌熔掉》。它主要讲了一件发生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的一件事,值得今天的许多人深思。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美国黑人跳远运动员,跟另一位德国跳远运动员比赛,德国运动员第一跳就跳出8米的不俗成绩。由于心急,美国黑人选手第一次试跳脚超过了起跳板几厘米,被判无效,第二次、第三次依然如此。这时,德国选手向美国黑人选手说:你闭上眼睛都能跳进决赛。你只需跳七米一五就能通过预选,既然这样,你就根本用不着踩上跳板再起跳。美国黑人选手恍然大悟,轻松进了决赛,并夺得冠军,第一个上来祝贺的竟是德国选手。
通过了这件故事,让我明白了:生活有时犹如比赛,目的就像挂在远处的金牌,不断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无暇顾及目的之外的路边的风景。而这,往往使我们疲于奔命,正如奔命在终点处悬挂着金牌的赛场上一样。它还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敞开心菲,对自己的朋友不离不弃,名利、地位、掌声顾然重要,但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朋友,因为朋友总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和你患难与共。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它是无价的。
我喜欢这本书,它教给了我友好待人、自信、宽容、要诚实、善良
我爱这本书。
篇五:读后感怎么写
苏东坡是朴实的中国百姓脑海里一切美好形象的真切合体。他实实在在就那么人人眼、他轻轻松松就能够暖人心。他满足了我们对中国文人的所有幻想。
顶着一副粗犷老农的外表,不是不英俊,而是让人看得太舒服。一脉浩然之气用尽,不只为自己,还将那福音传给大江南北的百姓。一声“如蝇在食,吐之方快”,可见他清狂而非轻狂。一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可知他用情之真思念之深。
喜爱苏东坡,是因为他在那苍茫天地之间如同一株小草——在奋力钻出黑暗的夹缝之后、在见到惨淡天光的那一刻,以不比常人的坚定之心相信光明,从此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郁郁葱葱,屹立不倒。沧桑笔直的树干是他的独善其身,伸展而开的绿冠是他的兼济天下。几十年人生跌宕,风风雨雨使得他从肉体到心灵,都变成一个不能被轻易伤害击败的人。中国文人敏感脆弱的灵魂,在他这里去掉了多愁与伤怀、抑郁和不安,只留下一种叫“看得开”的心情,叫“想得明白”的心境,和“同情弱者”的心怀。
走近苏东坡,从他那一句“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开始。这种生活不同于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净,也没有刘禹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么“高水平”。苏东坡是和谁都玩得来。他可与三教九流为伍,并且从不失那颗赤子之心。这不仅是一种本领、一种生活,更是一种活法!在他眼里,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他心底,一涓宽容之泉早就将政敌带给他的不愉快全部带走。因为知爱,因为懂爱,更因为有爱,他成为古今士大夫中最有人情味的一个。这种活法是他受人欢迎的原因,是他心灵幸福的秘诀,也是他留给这略显苍白的人间巨大的精神财富。
感悟苏东坡,从他那一句“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开始。一个人能对浩然之气有如此深切之感,想必该精神必定贯穿他人生始末。苏东坡正是如此。从朝廷上的当仁不让,到贬谪为地方官的身体力行。他的奏章、他的功绩无一不透露着那不谋私利,一心为民的感情。身在名利场中,诸多不由己。却因为有那股浩然之气,他把决心下得更彻底,他把脊梁挺得更硬。他像一股旋即有力的清风,吹散了所到之处的污浊之气。
想起苏东坡,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个大腹微便便,体态微宽的形象,让人安心让人贴心。他身上没有“文人相轻”的酸味,他身上只有温温暖暖的阳光的味道。时常忍不住在心底唤一句“老东坡”,因为羡慕,因为喜爱,更因为感叹。羡慕他的才华横溢,外加那一副好心肠好脾气。喜爱他儒者的翩翩风度,那是一个翰林大人美好的形象。也更感叹那一颗赤子之心、一身浩然正气、一片坦然心境。
时光早已涤荡了苏东坡心中那因贬谪、因颠簸、因月光、因夜风而生发出的一切忧忧愁愁不达不快,只留下一个摆脱了官场的羁绊、人事的纠纷的大文学家的形象,由宣纸上的墨迹、石碑上的刻纹穿越千古传递到我们面前。翻开旧书,在那无数豪情四射的诗词笔墨之间,我只看见我那温温暖暖的老东坡,带着他的大黑狗,拄着一根竹杖,悠悠然然地行走在世间。
篇六:读后感怎么写
《皮皮鲁外传》封面上印着几个醒目的字:写给男孩子的童话。我心中非常的闷:为什么这书单单写给男孩子看呢?我怀着好奇心,一页一页仔细地看了起来。原来书上写了名叫皮皮鲁的很调皮的男孩子,被二踢脚轰上了天空。由于他拨快了地球之钟,使得地球上的一切变得十分异常:勤劳的人们整天地睡觉,体育场里进行着激烈的嗑瓜子、翻眼皮比赛,势利园的公民尽是三只眼睛,一二三四五总是统染上了开会瘾皮皮鲁知道自己闯下大祸,非常难受,他立誓要改正自己的错误。经历了千辛万苦,皮皮鲁终于把地球之钟重新拨正了。
看完这本书,我心中很不平静。我虽然是一个女孩,但有时也很调皮,皮皮鲁把地球之钟拨快了,我也有过把电风扇开关弄坏过失,结果被爸爸训了一顿。
皮皮鲁虽然很调皮,却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在寄房里,为了救好人,他把自己饿瘦了,从铁栏杆的缝里钻出来,偷来了看守人的钥匙打开牢门。由此可以看出皮皮鲁并不是一个只有缺点的孩子,他的身上一样有许多亮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可是我们好多同学看到一只小虫,一只老鼠就害怕得惊叫,那不是离勇敢两个字太远了吗?有一回,有两个同学课间时打架,有几个同学看到了,但老师问起来时,那几个同学却因为怕被报复而不敢向老师说明情况。你们说这和勇敢是不是差了太远。
我觉得,这本书不光男孩子应该读读,也值得女孩子一看。因为像皮皮鲁这样的闹气鬼,女同学也有不少的。而皮皮鲁的勇敢,又是女同学欠缺的。我一直在想,封面上的那句话,是不是一种激将法,促使我们女孩子去看呢?
篇七:读后感怎么写
《做最好的自己》读书心得体会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的进步阶梯,
《做最好的自己》读书心得体会。书是我们的好朋友,通过它可以看到广阔的世界,看到银河里的星星,看到中华瑰丽的五千年,看到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对我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积累、提高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国伟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人人拥有一好书,人人读一本好书的读书工程的号召下,我买了一本李开复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当书到手时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读这本书。读完后不禁觉得神清气爽,以前也曾读过一些书,读后似乎感觉都是一些空话,仅仅留给我一些无谓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与众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这需要我们每个人进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时候,大家都在审评对方,研究对手,却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了解自己。李博士用平实的语言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心门。他告诉人们:做人不是只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时的自省却能让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简单的树立理想就可以轻松实现,但是没有理想的人却一定无所适从;做人一定要有广阔的胸怀,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气度;做人要有勇气,真正敢于追逐自己梦想的人才能让更多的机会停留在自己身边他不仅提出了浅显易懂的成功同心圆说,而且运用了发生在他身边的大量故事来阐述成功的秘诀。这些故事很值得我学习和品味,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指导我走向成功之路。
其次,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或许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样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现在看了李老师的成功学后,体会到:人和人之间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无论是所处地位与名望的高与低,拥有财富的多与少,只有发挥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又对社会和他人有益,同时还体验到了无穷的快乐,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心得体会《《做最好的自己》读书心得体会》。
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抉择,但不需要为压力过重而苦恼,更不需要为了失败而哭泣,也不要让事情来主宰我们,而是要用积极的态度来主导、推动事情往更好的方向进展。
最后李开复博士认为: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对此我的理解就是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形式不同,成功的意义也不同,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实现理想,并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就是成功。成功的标准并不是单一的,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限,无论是令人瞩目还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当然,在现实社会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我们的理想和现实永远存在着差距。而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改变心态,调节情绪,改变思考方式,不断超越自己,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烧,做最好的自己。
读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实做好自己并不难。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工作经常陷入一种疲劳的状态,经常会被学生的问题搞得自己觉得很累,我知道这不应该是年轻老师应有的心态,但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会被学生不如意的表现所影响,开始经常抱怨这,抱怨那,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教师这个职业,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减少了,这种心情影响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师的影响,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
是啊,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开心呢?可是,每天出现的让人头疼的事情,让人头疼的学生,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我经常想:多想孩子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儿,这样孩子们就会越来越爱自己,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又怎么能不高兴呢?
多么简单多么朴素的道理,为什么我当初就没想到呢,想想我们在工作学习中难免会与人产生摩擦,如果我们只盯着别人的错误,那么只能让矛盾越来越激化,但是我们如果想别人的优点,就会使我们很快的冰释前嫌,问什么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学生与老师的身上就这么不可调和呢?其实还是缘于爱,如果我们给学生多点,再多点的爱,对于他们的错误我们都用理解之心,包容之心,责任之心看待,而不去苛求他们像成年人那么懂事,师生关系会不会更和谐一点呢?在众多的压力与竞争下,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论遇上什么困难都不要气馁,积极心态战胜一切困难,一样可以做到优秀。
事实证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优秀。我们更不必为自己赶不上别人而太过自责,也不必因为境遇不好而太过感伤,怨天忧人。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追随自己心灵的选择,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就会变成一个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
篇八:读后感怎么写
我读书的理由,喜欢。家人都很爱看书读报,老师、同学和朋友们也很爱看书,经常一起交流读书的感受,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啦!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体会是书或一篇文章要读三次,每次的体会都不同,对文章的理解了。比如说读课文,要默读,找出中心句,体会文章的魅力和要传达的目的。名作名家的优秀作品,更要吸取精华,熟能背诵。随时勾出好词好句,体意,推敲意境,在旁边标注,学以致用。在对话或写作的恰如其分地脱口而出或是下笔。学识从哪里来呢?“学而知之”也,要多读书,读好书。
我算了算读的书也有好多了!课内的课外的都有,读书,让我领略了万里长城的雄伟,感受金字塔的神密,看见了北方银色的世界———美丽的雾淞,见识了古怪精灵的鲁西,体会林黛玉的哀怨,我小狗狗的嗅觉灵敏度是人类的45倍呢……
读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跟文字,思绪飞扬,让渺小的我到世界的博大,到生命的鲜活。好书的相伴,平淡的日子了,平凡的心跃动了!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列宁也曾说过:“书籍是巨大的力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不管怎么说,这些名人名言都充分表现了书对人类的重要性。的确,书对人类真是太重要了。沉沦的人可能因一本好书而变得热爱生活,心里充满仇恨的人可能因一本好书而变得无比关心他人,心胸狭窄的人可能因一本好书而变得心胸无比宽广。作为我们小学生,更应多读些有益的书籍,这样不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写作能力,而且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对,书籍是知识的源头,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籍,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改造灵魂的工具,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读书,能使人愉快,使人聪明,鼓舞人的思想感情去爱人类,爱和平。努力读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好读书的人们,让我们一起读好书吧!
篇九:读后感怎么写
暑假里我认真读了宋洪昌撰写的《教育的力量》一书,使我得到了心灵的震撼。原来身为人师的我,在家庭教育中不自觉的走入了一些误区。整个暑假,我在反反复复的研究书中的每一个案例,然后认真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进行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还说:“巧言令色,鲜仁矣。”这就是说,在德育工作中老师必须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人们都追求言语的说服力,但我们一线的教师始终不比那铜牙铁齿的辩客,思想品德教育更应当追求。但一个人的言语究竟有多大的说服力,不仅要看这些话里包含了多少真理,还要看教师自身的行动。言行一致,一言重于九鼎;言行不一,话再动听,我们的小学生也不会记得,真正的充耳不闻,更不用说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言与行相比,更要重于行,古语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以身育人,德育养德。
一、在孩子的教育上缺乏耐心,易怒,不懂得尊重孩子。
二、重“堵“不重“疏”和“引”。命令太多,却不懂得艺术。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耐人寻味———“一天,一个三岁的小孩拿起一把尖锐锋利的剪刀在玩,母亲一看,大吃一惊,生怕孩子一不小心伤着自己,她命令孩子放下剪刀,可是孩子怎么也不肯。于是她急中生智,想起孩子爱吃苹果,便急忙给孩子拿来一个苹果。孩子一见,便放下剪刀,伸手去拿苹果。就这样,母亲用一个苹果“换”回了孩子手中的剪刀。”我很佩服这位母亲的机智,由此也深受启发。比如自己以前硬性要求孩子少看电视,却忽视了给孩子“换”件有意义的事。
三、太看重孩子的考试结果,却忽略了成长过程的美丽。有时候,孩子成绩不理想,就失望、焦灼、发脾气,终止孩子看电视的权利。是非常片面的,也是很不理智的,这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孩子的未来可以在我们的潜移默化中铺就。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必须每天接受大多数同龄孩子所接受的生活信息。比如看动画、玩球、游戏等。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干涉,而要引导有方。
四、进行“听话式”的教育,很少尊重并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总是刻意追求孩子是否听话,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建议,这就势必会压制孩子探索的欲望,压制孩子的求异思维,压制孩子的创新意识萌芽,从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个人,没有独立意识,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个性,也就意味着缺乏缺乏创造,意味着思维会了无生气。所以应该“解放孩子的大脑和双手,给孩子流出空间让她自己去思考和创造。”
五、拿别人孩子的优点去比较自己孩子身上的不足。恨铁不成钢。这种心理会更多地埋没孩子的优点,无限放大孩子的缺点,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是非常不利的。正如书中所说“孩子没有自信,如同一个人的了软骨病,是难以站立起来的”。孩子的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会遇到无数的困难、挫折乃至失败。因此,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就很难正确的应付。一个人的成功,既要靠能力,又要靠机遇,无论是发展能力还是抓住机遇都需要自信作为支撑。所以要从多角度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去赏识孩子,帮孩子高高树立起自信的风帆。
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并且是孩子终生的老师。家庭教育需要智慧,需要艺术,这是《教育的力量》给我最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