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百年孤独1500字读后感
最近花了一个多月断断续续读了《百年孤独》,这本书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代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最高水平,也是20世纪拉丁美洲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拉丁美洲这片大陆长久以来给我强烈的疏离、神秘和异样的感觉,好似它不是地球的一部分,是另一个星球上的,生活在其上的人们好像也和地球上的其他人其他民族很不一样,他们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经历多个世纪,别的洲别的国往往都沧海桑田翻天覆地,唯有拉丁美洲,处处透着亘古不变的神气、自信和悠闲。他们好像在说,任时光荏苒我自逍遥世外,任风吹浪大我自闲庭信步。赫拉克利特说唯有变化才是永恒,这句话在拉丁美洲貌似失效了。
《百年孤独》用马孔多小镇上一个家族百年的荣辱兴衰史,生动诠释了拉丁美洲的不变和重复,以小见大地把拉丁美洲经济发展停滞、政治腐败的现实勾勒出来。布恩迪亚家族在历史的漩涡里,从兴起到稳定到衰落的一个多世纪里,发生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有趣故事,有固执、激情和搞笑的家族创始者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醉心于各种各样的科学新发现,希望通过这些新奇玩意让生活越来越好,是一个有能力和魄力并且朝气蓬勃的人;有贤惠、勤快的乌尔苏拉,家族的兴旺很大程度上来自这个女人的勤俭执家,还很有商业头脑;有反叛精神,带头造反的布恩迪亚上校,连续发动多次内战无一成功,最后居然还能善终;有美若天仙、玉洁冰清的蕾梅黛丝,让很多男人癫狂甚至自杀,最后飞升了;有一生不敢面对爱情,严重嫉妒心然后纠结到死的阿玛兰坦;有成天沉醉羊皮卷,知识渊博,最后和姨妈乱伦,生了猪尾巴孩子的阿尔卡迪奥……
布恩迪亚家族的亲情从来都是如此疏淡,家庭每个人都忙着自己的事,他们之间鲜有沟通和交流的时候,每个人紧守自己的那份孤独。孩子们长大了,远离马孔多的家乡,往往要多年后才回来,中间音信全无,回来一定大变样。这不知道是马尔克斯有意为之,还是拉丁美洲的人原本如此,亲情淡漠得好像除了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没有别的共同点了。这个家族有两种人,一种人基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忙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别的都不管不顾,一如老布恩迪亚对炼金术的痴迷,布恩迪亚上校对制作小金鱼的专注,何塞阿尔卡迪奥和野孩子阿尔卡迪奥对羊皮卷的孜孜不倦;另一种人倒是有烟火气,但是越来越缺少积极、阳光和抗争的精神,越来越颓废,最终整个家族彻底湮灭了。
而对于爱情,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的遭际,在性事上大都率性大胆。从健壮如牛的阿尔卡迪奥和妓女厮混,到野孩子阿尔卡迪奥和姨妈乱伦,精虫上脑就什么都顾不得了。当然也有布恩迪亚上校这样的无情冷酷之人,战争岁月里在行军路上的吊床上生了17个阿尔卡迪奥,最后全部宿命般地被一一谋杀。当然也有令人叹息的阴差阳错,丽贝卡的爱情被阿玛兰坦的嫉妒心吞噬,最后和健壮如牛的阿尔卡迪奥好上了,他们另立门户,丽贝卡伤得太深,人生的后半段和布恩迪亚家再无交集。而阿玛兰坦这个纠结到死嫉妒到死的女人,爱情没来时,爱得要疯掉,真正面对爱情,却又不敢越雷池一步,还附带害死了两个痴情的男人,最后在拆了织织了拆的寿衣活计中孤独死去。
孤独是这个家族成员的根本特征,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都懒得和身边人说几句话搭几句嘴,《百年孤独》通篇对话寥寥可数,这也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呼应。一个家族的特性推广到整个拉丁世界,可以看明白很多事儿。
拉丁美洲各个国家在19世纪上半叶就陆续获得了独立,从多洛雷斯的振臂一呼,到圣马丁和玻利瓦尔的驰骋南美大陆,拉丁美洲各个国家在建国之初就有了天然的联系,但是奇怪的是,200年过去,他们没有走到一起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不能形成合力,各自为政,可能是南美国家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之一。在这个诞生切格瓦拉的神奇大陆上,从来不缺英雄,也不缺传奇。但是各个国家民族性上的因循守旧,地理上的山重水隔,和殖民者的蓄意阻扰,带来了文化上的日渐疏远,彼此的认同感也就越发淡漠。200年过去,拉美一直不够强大,在世界上缺乏自己的声音,和他们作为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在文化上的传承也不无关系。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最开始崛起的海上霸权国家,历史留给他们的机会不可谓不好,但是不够坚强,慵懒、颓废和享受生活的民族性造就了他们的昙花一现。当前辈开拓进取精神都慢慢消逝,还能指望拉丁美洲有未来吗?
《百年孤独》里的马孔多恰恰就是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先辈以小搏大称霸世界,到独立建国后各个拉美国家日渐沉沦的缩影,当一个民族的性格已经定型,性格也就决定了命运,拉美是今天的拉美也就不用奇怪了。
篇二:百年孤独1500字读后感
百年孤独,一个很孤独的名字。
全书讲的是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家族生长在拉丁美洲的一部兴衰史。与书名相合,从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拉美是孤独的。在这片印第安人世代繁衍生息的纯洁土地上,却被殖民热潮带来的欧洲人复制“成功”的经历,被硬生生地拖入了永不前进、徘徊停滞的怪圈。
而这就一如马孔多小镇的故事。
从何塞·布恩迪亚夫妇因为斗鸡的出走开始,马孔多小镇的上升期开始了。吉普赛人在这段时间频频来访,为马孔多带来了知识和宗教。何塞和奥雷里亚诺在接触新鲜的金属冶炼、天文观测知识时,都把这些铭刻进了一生的岁月里。在上校最后的日子里,不断溶化又熔铸的小金鱼成了他唯一的依靠。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妙,像是蛋糕上的樱桃。对更多知识的渴望促使何塞向外面的世界投入更多的幻想,“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就在他开辟大路的路程上,家人都认为他疯了,把他吊在大树上。而那吉普赛先知留下的羊皮卷则隐隐提示着未来将要发生的事。
当马孔多小镇上的人们逐渐增多,房屋逐渐高筑,长子阿尔卡蒂奥从海上归来时,吉普赛人因为超过人类知识的极限而被上帝抹去,不再造访。马孔多进入了下降期。这时开始,由于原来维系家族和睦理解的祖母乌尔苏拉的神志不清,家族陷入了一片混乱。丽贝卡的搬出、奥雷里亚诺第二的放荡与夫妻不睦、欧洲人以香蕉园为借口的全面入侵、上校的参战及十七个被杀绝的儿子……马孔多和布恩迪亚家族全然没有之前的进取之意,变得孤独、自闭。家族里的每一个人,都显得痛苦而沉郁、不善表达。他们并不是恶劣,而是丧失了心。那截暴风洪水时灾难性的列车后,四年十一月零二天的大雨,还有马尔克斯上校一句孤独沧桑的话语——
奥雷里亚诺,马孔多在下雨。
自这四年开始,一切都乱了。直到长着猪尾巴的第七代被蚂蚁吞噬,布恩迪亚家族才衰败地终结。“马孔多这个蜃景似的城镇,将被飓风从地面上一扫而光,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往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最引人深思的,显然是洗尽万遍都不肯消褪的孤独。
对于这样的孤独,我曾经有一种出于个人的理解。何塞是家族的第一代,他的出走创造了马孔多。而他却有不可抑制的封闭与自大。上校和阿尔卡蒂奥第二同样是这样的人。乌尔苏拉是典型的保守主义者,对变化不顾时好时坏,不是一概消灭就是迫于形势被动接受。别的人的内心深处总藏着莫大的恐惧,恐惧去与他人相爱。缘何孤独?我想是缺乏爱与被爱的力量。
然而对人物再次观察,两个蕾梅黛丝总是给予我震撼。第一个梅梅(上校妻子)并不缺乏这力量,相反,上帝赐予了她过分多的爱。而她却芳年早逝。第二个梅梅(美人儿蕾梅黛丝)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爱人,在白衣包裹中羽化成仙了。她们与这笼罩在所有人心上的孤独毫无瓜葛,却都离去的如此早。从某种意义上,这两个人注定不属于这家族。
在经过对作者的演讲、拉美历史的了解之后,我产生了第二种理解。作者说:“拉丁美洲既不渴望,也没有任何理由去做一个随波逐流的小卒。”拉丁美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饱受折磨。书中的描写是真实的,五次战争和十七次军事政变是确实存在的。作者写此书的目的是鼓励拉美人民转变自己保守、封闭、盲目的思维方式,告别“孤独”,学会爱,团结起来。他渴望一个乌托邦,“一个崭新的无边界的乌托邦将会诞生。在那里,没有人可以决定别人怎么***;爱情将成为现实,幸福将成为可能”。
但这鼓励不单单指向拉美人民,我们都应该拥有克服孤独、争取爱、给予爱的勇气。
上校在战役结束的疲惫中叹:“我们打了这么多年仗,一切只不过是为了别把我们的房子涂成蓝色。”而我们工作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留住彼时没有孤独、只有满满的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