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以来,广西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建设整体进展顺利。为及时发掘现有市场问题、进一步谋划好“十四五”广西电力市场改革方向,文章本着客观原则,基于文献调研法开展广西电力市场“十三五”发展成效研究。研究成果表明“十三五”广西电力市场主体格局趋向多元化、市场定价机制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市场环境得以明显改善,促进了广西社会发展。后续也需进一步关注售电侧健康发展、与现货衔接等重点问题。
关键词:广西;电力市场;市场机制;多元化
我国电力工业始于1882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借鉴苏联电力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电力工业形成了中央政府领导下的高度集中、完全垄断模式,电力行业作为政府机构的一部分,电力生产全过程、全环节均是计划经济体制内的产物,基本没有市场机制概念。而后,为促进电力行业的有序发展,电力行业先后历经了集资办电、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离、电价改革等一系列电力体制改革。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考虑到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缺失、价格关系没有理顺、规划协调机制不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及6个配套文件,至此,新一轮全国性电力市场改革工作正式开始[1]。随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先后印发《关于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的通知》《全面放开部分重点行业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通知》《关于征求进一步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的函》《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关于深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关键性电改文件,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广西结合实际情况,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要求。2014年,开启了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的直购电试点;2015年,根据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复,广西电力交易中心以广西电网公司内设机构模式试运营;2016年,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至此,试点阶段的广西电力市场转入正式运营时期[2];2018—2020年,为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广西建立水电与火(核)电发电权交易和电力调峰辅助服务交易机制,广西电力市场结构演变为中长期电力交易与辅助服务并存的市场结构。根据国家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要求,结合南方区域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划,广西将在“十四五”时期开启电力现货市场。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改革步伐的提速,势必要求全面总结广西电力市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效,为“十四五”时期的广西电力市场改革提供科学的参考。本文基于文献调研,综合运用对比、HHI指数等分析、评价方法,从电力市场机制建设方面,分析了广西电力市场“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效。研究表明,发电侧、用户侧、售电侧分别形成多元化主体格局,由市场决定交易价格的机制初步形成。同时,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电力市场机制和管理体系已然日趋完善,市场环境得以明显改善。
1市场主体格局多元化分析
截至2020年底,广西电力市场已逐步由试点初期的单一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模式演变为多批次、多交易品种、多市场主体并存的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3]。
1.1电源侧多元化分析
电源侧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参与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的数量更多、类型更为丰富,交易形式多元,市场竞争加剧并趋向良性。1)参与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的数量更多、类型更为丰富。试点初期,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仅有柳州、来宾A、田阳、桥巩等4家电厂。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参与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迅速增长至45家,市场化机组类型也从水、火电机组扩充至水、火、核电等所有常规机组。2)交易品种逐步丰富。初期采用大用户与发电企业双边协商交易的单一方式展开交易试点,2016—2017年市场交易品种扩充到年度长协、月度竞价交易。为促进清洁能源消纳,2018—2020年广西电力市场初步扩充了水火(核)发电权交易、增量交易、专场交易、电力调峰辅助服务交易[4-5]。2020年5月广西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由模拟运行转为试运行。至此,电源侧已形成年度长协、月度竞价、增量交易、专场交易、发电权交易、调峰辅助服务交易等多品种并存格局。3)市场竞争加剧,竞争力仍有提升空间。电源侧市场格局与竞争力如图1、图2所示。根据电源侧市场格局图,发电侧已由初期“一超三强”格局演变为2019年的“多强并列、阶梯分层”格局,市场占有率分布呈现出沿海大机组>内陆大机组>内陆小机组的特点。2019年,市场化发电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大体分为20%左右、10%左右、5%左右3个梯度,与对应发电企业的装机容量近似成强正相关。竞争力分析采用HHI指数[6-8]、单厂最大市场份额表征,地区差异采用南部沿海机组份额表征。由竞争力分析图可见:广西电源侧电力市场先后经过了高寡占Ⅰ型、高寡占Ⅱ型、低寡占Ⅱ型的演变;广西电源侧集中度HHI指数经历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上升、再下降并趋于稳定,数值上已自试点初期的3992降低至1292,并稳定于1300左右。单厂最大市场份额方面。整体表现为试点初期的快速下降、电力市场正式运行后逐步趋向稳定的趋势。通过单个发电企业最大市场份额分析可知,防城港核电厂于市场化正式运行后连续占有最大市场份额,数值稳定于21%±1%的水平,这与核电长期处于基荷的定位以及运营成本较低的优势保持一致。南部沿海机组份额方面。2016年以来南部沿海机组的市场份额稳步上升,目前已占有63%的市场份额。这是由广西主力火电机组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沿海发电企业生产成本低共同决定的。综合考虑HHI指数、单厂最大市场份额、地区差异等可知,广西电源侧市场份额逐步趋向平稳,电源侧竞争增加,后续有待依托投产大容量、高性能机组以改善电源侧的竞争格局。此外,水火(核)发电权交易的HHI指数维持在965±20的水平,属于竞争Ⅰ型,表明发电权交易的市场主体具有多元化特性。
1.2用户侧多元化分析
截至目前,广西用户侧市场化主体由独立交易用户与售电公司两类组成。市场化交易用户数量与涵盖的行业类型、电压等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售电公司背后的资本类型较为多元。1.2.1用户侧主体多元,涵盖的行业、电压等级丰富从用户侧规模画像可知,用户侧市场主体数量相对于试点初期得到了大幅扩充。参与交易的用户、售电公司已分别自2014年的1家、0家分别增长到2020年的7596家、58家,参与交易的售电公司占比达到36.3%。市场准入范围方面。试点初期用户侧仅包含220kV电压等级,即电解铝行业的广西来宾银海铝业有限责任公司。随着发用电计划的逐步放开,用户侧准入范围持续扩大,目前已涵盖10kV及以上大工业用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及大数据中心用户。用户侧主体数量分布如图3所示。分行业用电方面。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制品、煤炭燃料加工等行业构成了广西电力市场中的前十大用电行业,且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主要原因为前十大市场化用电行业基本涵盖了广西优势资源产业与高耗能产业。同时,自2015年以来,前十大市场化用电行业的市场电量占比一直处于稳步下降阶段,但仍然维持在80%以上的水平。此外,随着广西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降低用电成本,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三级行业数得到了较大扩充,目前已扩充至44个三级行业。1.2.2售电侧格局基本形成,售电公司资本形式多元并存总体来看,独立用户与售电公司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logistic回归分布。两者唯一的区别在于:独立用户的数量自2016年起步入高速增长期,且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处于高速增长期;售电公司数量变化自2017年起步入高速增长期,之后参与市场交易的售电公司数量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末期,2018年起逐步步入终期并达顶峰。此外,根据政策环境及战略布局,在2019年已有南方电网综合能源广西有限公司、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注册售电公司退出市场。实际开展交易的售电公司数量有一定的增长,但新开展交易售电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极小,没有给售电侧格局带来较大改变。综合判断,如未来售电侧无重大政策刺激,“十四五”期间广西注册、开展交易的售电公司数量将步入趋稳期,售电侧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售电公司资本格局方面。售电公司出资方已涵盖国有、集体、民营、三资共四大类企业,售电公司市场资本形式多元并存(见图4)。1.2.3市场竞争加剧,需重点关注售电侧健康发展从局部与整体两个视角对用户侧竞争力进行分析。其中,整体性视角采用HHI指数,局部性视角采用市场最大、前三大、前五大、前十大用户(售电公司)的市场份额和予以刻画。经核算,2016—2019年独立用户、用户侧的HHI指数随时间的变化经过了先下降后上升,达顶时间为2018年;售电公司的HHI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微增长趋势;且用户侧、售电公司的HHI指数于2019年抵达峰值。HHI指数表征的竞争阶段显示:售电侧市场已由竞争Ⅱ型过渡到竞争Ⅰ型;用户侧市场已接近竞争Ⅰ型上限、并有向寡占Ⅱ型过渡的趋势;独立用户市场始终处于竞争Ⅱ型;整体表现为竞争型市场。用户侧竞争力分析如图5所示。分析市场份额分布图(见图6),直接参与交易用户侧市场最大、前三大、前五大、前十大的独立用户市场份额和表现为随时间变化的不敏感性,且最大、前三大、前五大、前十大的独立用户市场份额和分别不大于10%、20%、30%、45%,市场份额和在数值分布上呈现良性阶梯分布。表明用户侧市场中的头部独立用户的市场份额分布相对均匀,价格发现上相对于小用户具有一定议价优势,但对整体市场价格的影响有限;即使出现头部企业抱团也无法单方面大规模扭转供需决定的价格。结合前述独立HHI指数的分布情况可知,独立用户市场竞争充分,市场处于良性竞争状态。售电公司侧的市场最大、前三大、前五大、前十大独立售电公司的市场份额和同样表现为随时间变化的不敏感性,但是最大、前三大、前五大、前十大独立售电公司的市场份额和近似占有20%、45%、60%、75%的市场份额,相对头部售电公司的市场占有份额过于集中。结合售电公司侧与用户侧的HHI指数可知,截至2019年,售电公司侧的市场仍处于竞争状态,但竞争力有一定的下降趋势。同时,售电公司侧的HHI指数对于用户侧的HHI指数的取值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售电公司侧市场竞争力的减弱势必传导并作用于用户侧市场。售电公司侧市场份额分布如图7所示。
2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基本形成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指导意见的通知》(桂发改能源〔2014〕1288号)、《关于印发广西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桂发改能源〔2015〕40号),2014—2015年为广西电力市场试点交易时期,在电力交易机构的组织下仅开展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交易通过双边协商展开。电力用户价格机制分输配电价核定前与核定后两种情况分别制定,明确了直接交易成交价由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通过协商自主确定、不受第三方干预。根据《关于印发2017年广西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的通知》(桂工信运行〔2017〕57号)、《关于印发2018年广西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的通知》(桂工信运行〔2017〕1046号)、《关于2019年广西电力市场交易安排的通知》,明确:电力用户购电价由市场交易价格、输配电价、政府基金及附加三部分构成;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由电力用户(售电公司)与发电企业通过协商、市场竞价等方式确定;售电公司按照市场化与代理用户开展交易的价格通过自主确定。
3市场机制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广西电力市场建立以来,通过持续加强政策研究,结合区内实情,持续完善交易规则体系,优化市场管理,强化市场风险管控,规范信息披露工作,积极参与南方区域统一交易平台建设[3]。市场规则体系逐步完善。立足于国家逐步要求扩大市场化规模以及通过市场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01要求,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广西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暂行)》(南方监能市场〔2017〕405号),以此为基石并结合实情,编制了《广西水电与火(核)电发电权交易方案》《广西工业园区和现代服务业电力市场交易方案》、逐年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等交易规则文件。目前,已步入中长期电力市场交易阶段,中长期电力交易规则日趋完备。市场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广西电力交易中心运行以来,全面梳理信息披露工作,以防范市场交易风险为出发点,逐步规范市场主体交易行为,先后制定并印发了《广西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桂电交易〔2019〕11号)、《广西电力市场交易计划管理办法(试行)》(桂电交易〔2019〕25号)、《广西电力市场交易合同管理细则(试行)》(桂电交易函〔2019〕273号)、《广西电力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桂电交易〔2019〕35号)等市场管理体系文件。上述文件涵盖信息披露、合同管理、交易信息、信用评价等方面,形成了涵盖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三大环节的市场管理体系。
4市场环境明显改善
随着广西电力市场的稳步推进,电力市场环境明显改善,具体表现为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与享受市场化红利面持续扩大、电价降低、市场秩序持续优化、电网侧一张网取得阶段性成果[9]。
4.1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与享受市场化红利面持续扩大
试点初期,用户侧、电源侧、电网企业的门槛较高,用户侧仅准入110kV及以上大工业、用电量1亿kW∙h以上用户,电源侧仅准入单机容量15万kW以上的燃煤机组,电网企业仅广西电网具备准入资格。经过6年的发展,结合区内政策与国家电力体制的改革,用户侧准入门槛逐步降低,目前已准许35kW及以上大工业、10kW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数据中心用户、工业园区外10kV用户独立(或经过售电公司代理)进入市场,实现了对广西大工业、大用户、优势产业、数据中心、重点工业园区、重点聚集区的全覆盖。市场化用户已扩充至44个三级行业。
4.2电价降低、用户侧持续稳定享受降用电成本红利
电价方面。电力市场试点以来,广西市场电量的度电平均降价幅度为0.0326~0.1142元/kW∙h,降价幅度相对稳定;同时,市场化电量的占比不断提高,2014—2019年的市场电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83%(见图8)。综合考虑市场电量的度电降价幅度与市场化率,结合竞争侧HHI指数分析,可知市场化交易背景下的售电侧运营良好,已持续稳定享受市场化降成本的红利。
4.3市场秩序持续优化
根据前述HHI指数分析:售电侧市场与用户侧市场均处于竞争Ⅰ型,独立用户市场处于竞争Ⅱ型,整体表现为竞争型市场;电源侧处于低寡占Ⅰ型,表明市场竞争力相对处于良性运行区间,市场处于有序状态。市场履约方面。市场合同完成率持续提升,被动接受市场偏差考核的用户数持续下降,始终保持偏差考核电费远低于用户侧获利金额,未对用户交易获利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市场主体的市场意识、自主履约能力持续向好。
5结论
目前,广西电力市场已步入第七个自然交易年,电力市场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主要体现为:一是市场主体格局多元化,电源侧、用户侧均形成多元化格局,售电侧有待提升健康发展水平;二是市场定价机制基本形成,逐步实现市场的价格发现作用;三是市场机制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实现全过程规范化运作;四是市场环境明显改善,交易红利面持续扩大、电价稳步降低、一张网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龙涛.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模式探析[D].南宁:广西大学,2012.
[2]吴智华.广西电力体制改革情况及建议[J].中国市场,2018(4):79-82.
[3]龚里,付菁,梁妙珠,等.2018—2020年广西电力市场交易模式设计研究[R].南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2018.
[4]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广西2018年电力市场年报[R].南宁: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2018.
[5]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广西2019年电力市场年报[R].南宁: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2019.
[6]王睿琛,张茂林,黄宋波,等.云南电力市场集中竞价交易规则设计[J].云南电力技术,2017,45(6):115-119.
[7]李博.北欧电力市场的市场力评估[J].中国电力,2010,43(12):74-77.
[8]庞博.电力市场运营理论与模式探讨[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8.
[9]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重组广西40家县级供电企业广西电力体制走向一体化[EB/OL].
作者:韦远康 付菁 龚里 梁妙珠 秦丽娟 韦丁 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