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低下的原因,从社会角度,有用人单位向高校传导需求信号的能力欠缺和实习岗位欠缺问题;从学校角度,有高校自身的定位问题、专业培养问题、教师问题和教学指导问题;从学生个人角度,有职业目标不明确、基本工作素质缺乏、专业技能掌握不牢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几方面问题。解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能力问题,需要社会、高校和学生个人协同努力,才能使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一、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
实践能力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劣势,一方面,企业要求学生有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又不肯向学生提高实习岗位。在学生实习岗位的提供上,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实习基地,或通过减免税收等政策的调控作用,发挥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刺激企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如最近大连市政府与奇瑞汽车推出的面向高级技工培训的带薪顶岗实习,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可以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
二、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生就业层次下移,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技能性而非研究性工作,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改善教学条件,从教育环境方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着重发展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价值观和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性。在校内设立专门的机构,并任命高级管理者,就全校范围内具有战略意义、全局性的就业能力开发事宜承担起领导、协调和管理的责任,推动各个院系和教学、学生管理等部门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通力协作,共同发掘并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在专业培养问题上,使学生深刻理解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在教学内容方面,加强学生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校内到校外,从基础到综合,逐步建立并完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校内的实践能力培养,对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完成若干个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加深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应用;对应用类的课程,如管理信息系统,除了让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应包括的模块等内容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尝试开发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实践教学计划中,还应该通过实习、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企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和答辩也可以让企业参与其中。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就业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真刀实枪进行实践锻炼,从而提高就业能力。
为充分体现学科的前沿性和培养人才的适应性,任课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还要具有了解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和丰富的实践能力。解决教师的实践能力欠缺问题,可以采用送出去、请进来两种方式:—方面把具有一线开发经验的工程师吸引进来,聘请他们作为兼职老师,另一方面把我们的老师送到企业进行学习、培训,最好是到一线从事开发工作,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另外,现在的教师都有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无法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专业实践的指导上,应该减轻专业教师的工作量,把更多精力放到专业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上,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是在大学期间逐渐形成的,高校应及早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启发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让他们及早地思考自己的前途,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长期和短期发展方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健全完善教学导师制,对学生的专业规划提供指导,对教学导师的作用发挥应有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使教学导师真正起到培养目标贯彻、学生专业目标规划指导的作用。在学生入学、学习、实习、毕业等整个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职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教育与指导,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情况的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和不同层次的能力开发活动。
三、学生自我完善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就业观,明确专业方向,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关心集体,乐于奉献,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踏实肯干,诚实守信,培养艰苦创业的意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阅历,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践中,必须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踏踏实实完成老师布置的实践作业,应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另外,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可以通过自学,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对于校外的社会调查和课程、专业实习,必须认真完成,不能流于形式,应付了事。
提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政府和社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保证;高校要面向市场,不断加大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是提高就业能力的关键。只有落实各方面工作,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就业。
作者:薛伟莲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 2011年1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