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提升教学活力的课题立项,以生为本高校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4-13 07:23:30 归属于电子论文 本文已影响64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微电子器件》是电子信息与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课程内容涉及微电子器件的实际结构、刻蚀技术、镀膜技术、封装技术以及过程检测技术等。本课程具有内容丰富、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等特点,学生普遍感觉学习难度大。针对微电子工艺基础课程教学的自身特点和多年的MEMS器件加工经验,本文从苏州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加工平台为教学实习基地,建立了理论授课、微纳加工工艺培训、参与微项目研究以及完善有效的实验考核方案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方式。教学研究表明,通过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引言

  微电子器件课程是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以半导体基本理论和器件工艺知识为向导,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是电子工程专业的重要内容[1]。它以微小型电子器件和各种传感器的设计、制作和测试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工程能力,使学生获得微纳器件制备工艺的基础知识,了解微纳器件的生产过程,并初步具备开发新型微纳米半导体器件的能力[2]。随着微纳米加工和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材料、新器件层出不穷。然而,由于微纳电子器件和传感器的制造和加工设备价格昂贵,国内拥有供科研和教学用的实验平台极其有限[3]。对于绝大多数的高校而言,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与新形势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苏州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优势,通过跟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实践教学合作,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开发微电子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微电子器件”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针对本校电子工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

  二、本校微电子器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微电子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2013苏州科技学院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被遴选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自立项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以“重点专业建设”为主线,坚持以创新理念思路为先导,以推进学生优质就业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加强专业建设。在各个方面有了极大的进步,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陈旧。授课内容依然局限于半导体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程、PN结、二极管、双极性晶体管与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小信号模型等,而对于真正的微电子工艺介绍则仅限于概念性的介绍,授课内容理论性太强、知识点过于抽象。随着MEMS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太阳能电池、陀螺仪、加速度计等新产品发展迅猛,传统的焊接训练、组装收音机、万用表等简单的电子产品越来越跟不上电子元器件和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以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无法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微电子器件教学应以生为本,以授为辅,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模式过渡。

  2.经费的不足,实验设备缺乏。由于微纳器件加工和制造设备价格昂贵,实验环境要求苛刻,加之经费严重短缺,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和更新,微电子器件教学只能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而对于电子工艺教学只能借助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短期参观和实习教学,学生没有机会亲自动手,无法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严重影响教育和教学质量。

  3.考核方式单一。单一的以卷面考试为核心,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因此,本课程对学生的考核,以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结合。其中理论考试占学生总成绩的40%,实践考核占60%,理论考试由本校组织,实践考试由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组织。真正做到有理论、有实践,最终考核以实践为主,组成双方参加的教学团队完成教授内容。

  三、以生为本的高校微电子器件教学研究

  1.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决定教学效果和课程建设优劣的先决条件,它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调整为重实践和轻理论。将微电子器件工艺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弱化)和实践教学(强化)两个模块进行施教:(1)了解微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半导体器件基础知识、能带理论、PN结以及MOS管的工作原理等内容。这部分内容介绍了集成电路制造的基础知识,阐述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物理基础和基本原理,铺平了学生探索之路,为实践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2)掌握先进的微纳加工技术,主要包括:硅片的加工、掺杂技术、刻蚀技术、镀膜技术以及封装技术。这部分内容属于重点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其中,掺杂技术包括离子注入技术和扩散技术,刻蚀技术包括光刻、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技术,镀膜技术包括氧化、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层沉积以及电镀技术,封装技术包括引线焊接技术、倒装焊技术以及TSV技术。而对于各章的单项工艺,如介绍光刻工艺工艺时,应强调光刻工艺的原理、光刻的步骤(八步)、光刻胶的类型(正向光刻胶和负向光刻胶)及特性、光刻的方式(接触式、接近式等)及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影响光刻分辨率和对比度的因素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几乎涉及到半导体光电器件制备的所有流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2.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从多年的器件加工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视频资料和各种现场加工图片,在讲述工艺制备过程时,除了用实际生产过程中采集到的多幅图像外,还通过动画详细介绍了设备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展示工艺设备的外形,同时利用EntaurusTCAD软件模拟工艺设备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如图1为甩胶工艺示意图;图2为课件中采用的光刻机工作原理。所用的图片均使CorelDRAW软件手工制作。一些较复杂的工艺采用视频录像的方式来展示,如图3所示为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录制的喷胶工艺视频录像,通过视频展现主要操作步骤和设备的关键结构。

  3.强化参观-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外实习基地。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加工平台拥有电子束曝光机、透射电子显微镜、光刻机、倒装焊机等重大仪器设备,为各研究部项目的实施提供工艺条件和测试服务。同时也是一个公共的服务平台,具有广泛的服务对象,包括其他研究院所、全国各地大学和企业。参观这样的科研机构,能使同学全面了解本行业国内外发展的概况及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水平。在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讲解和交流中,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

  在实际操作教学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微电子器件加工综合培训,主要内容有:(1)理论学习:学习纳米加工平台的管理规定、行为规范以及安全知识等;(2)参观学习:通过学习纳米加工平台超净间知识讲解,实地参观介绍超净间的布局、环境,设备仪器的工作原理等;(3)实践考核:将学生划分为小组,每组不超过8人,参与研究所提供的微项目研究,每个微项目都包括一些基本的器件制备工艺,从硅片的清洗、光刻、刻蚀、镀膜、裂片到最后的封装测试。最终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测评。

  通过微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使同学们感悟到,在微电子器件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条件、一个参数甚至一个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流片过程的失败,从而使同学们树立正确、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参观学习与讲解指导相结合,动手实践与课堂学习相结合,学习到更多的宝贵经验和实践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5]。

  4.完善考核办法。完善有效的考核方案,精减理论内容考核,把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强调理论(40%)与实践(60%)的有机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结合,组成双方参加的教学团队完成考核内容,此种方法促进了学生对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视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结束语:

  针对本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器件工艺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加工平台为教学实习基地,建立了由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式的改革、参观微纳加工生产线及参与微项目实施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方式,达到质量良好的整体教学效果。这种微电子器件教学模式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孙云飞 胡伏原 罗恒 陶重犇 班建民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0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电子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