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论文大致框架,学前论文题目范文大全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1-28 09:04:44 归属于管理论文 本文已影响37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1. 学前优质论文怎么写

幼儿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出发,总结经验和道理,悟出启发和收获,重新审视自己,不断加强幼儿教师自身队伍建设,获得更加明显的优秀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的效果。

2. 学前优质论文怎么写好

是需要写毕业论文的

无论学生是什么专业,只要在大学里面学习,那么在毕业前就必须要完成毕业论文,而且要通过答辩之后才能拿得到毕业证书,毕业论文也必须和自己的专业相关,不能够出现跨专业的现象,再写毕业论文在同时也要注意原创性,不能抄袭

3.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能获奖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标准类文件,按照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技术标准字母标志是S。所以,当论文中引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内容,在参考文献中设置的引用格式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优秀学前教育论文

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对哪方面有自己的见解来写。比如:浅析幼儿的告状问题,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等等

5. 学前优质论文怎么写的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6. 学前系论文

答辩问题及答案需要根据你的论文研究内容和结论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前教育论文答辩问题及可能的答案:

1. 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是什么?

答:我的研究背景是学前教育的普及和重要性逐渐被社会广泛认识和接受,研究目的是探讨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性。

2. 你的研究方法是什么?是否包含定性和定量研究?

答:我的研究方法包含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两种,实证研究包含定性和定量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来收集数据。

3. 你在研究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你是如何克服它们的?

答:在研究中,最大的困难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从儿童和幼儿园老师那里收集了大量数据,但清洗和分析数据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7. 学前教育优秀毕业论文

答: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部分选题:

  1、公立园与民办园发展环境比较研究——以XX地区为例

  2、XX地区优质幼儿园入园孩子家庭背景调查与思考

  3、高入园率背后的思考——以XX地区为例

  4、XX地区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调研

  5、XX地区推进幼儿教育均衡化调研

  6、XX地区各社会阶层的幼儿教育机会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7、XX地区城乡幼儿教育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8、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意向调研——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9、幼师生教育实习与幼儿园教师的职后成长研究

  10、就职最初三年与幼儿园教师的生涯发展

  11、艺术素养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12、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13、幼教职业的德性价值研究

  14、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与幼儿园教师的素质

  15、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16、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与专科生在就职初期的表现比较研究

  17、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比较研究

  18、“儿童参与”理念对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19、从绘本到活动——有意义教育活动设计策略

  20、有效教学原理与学前教学活动的设计

  21、学前儿童对绘画作品评价倾向性研究

  22、ARCS模型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

  23、美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4、英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5、加拿大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6、澳大利亚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7、新西兰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8、幼儿园特殊教育个案研究(观察与实践)

  29、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进展——概念、功能、儿童观、教育观等选择一个研究

  30、幼儿园蒙氏教育生态的个案研究

  31、灾难事件后儿童心理的调试和康复

  32、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33、受忽视幼儿的成因及教育

  34、儿童作家之利弊

  35、幼儿教师的三重身份——家长、老师、朋友

  36、幼儿图画书研究

  37、幼儿语言教育的演进

  38、语言学视野中的语言教学活动

  39、阅读研究与早期阅读

  40、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前景(幼儿图画书教学实践研究)

  41、民间童话研究(建议结合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

  42、幼儿童话作家论

  43、语言修辞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44、幼儿园经典诵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45、幼儿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46、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

  47、幼儿园文化研究

  48、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研究

  49、学前儿童英语教师培训研究

  50、幼儿英语故事教学

  51、文化教育与幼儿英语教学的结合

  52、杭州市幼儿园英语教学调查

  53、关于幼儿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54、儿童英语游戏教学法

  55、英语特长带班教师进行幼儿园日常教学之模式及策略个案研究

  56、幼儿园网页制作

  57、幼师生人文素养调查

  58、幼儿美育目标与途径

  59、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60、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61、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62、幼儿文学(中某体裁)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63、幼儿散文的符号转换功能研究

  64、技术发展对幼儿戏剧/影视剧发展的影响(各项技术,如工业技术)

  65、幼儿体质与健康研究

  66、健康教育中的幼儿体育活动研究

  67、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68、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现状调查

  69、幼儿数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8. 学前优秀毕业论文

1、从课程改革角度看儿童学前教育现状分析

2、儿童艺术活动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3、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4、蒙台梭利教育在学前教育的启发及应用

5、认知心理知识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6、游戏学习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7、儿童早期绘画及其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

8、学前教育的导向思维模式与实施

9、从儿童个性发展看学前教育的特点

10、学前教育模式及其分析

9. 学前论文模板

一、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基本概念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往的一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就大体上是一部儒家教育思想史;而其他学派的教育思想就被当中依附于儒家教育思想主干之上的一个分枝而得到容纳,或者就干脆被排斥在教育历史发展的主线之外。这里尽量做到兼蓄并收。

中国古代的“幼儿”与“幼儿教育”与现代的概念不同。现代由西方传入的“幼儿教育”或者“学前教育”概念特指儿童在3岁以后直至入小学之前所受的教育,并且常指的是正规的学校教育。

中国古代对幼儿年龄的上限规定较晚。

“幼儿”:“人生十年曰幼,学。”《礼记·曲礼》。汉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即从初生到10岁出外上学这个年龄段称为“幼”。但古籍的记载不一致,一般的说法是8岁。朱熹在《大学章句序》曰:“人生八岁,则至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

这里所讲的“幼儿”是一个广义概念,是从初生之时到8-10岁外出就学。“幼学”,即幼儿教育,就是特指外出就学之前所受到的教育。

中国古代的“幼儿教育”,是需要用模糊语言来加以描述的概念,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教育对象广泛,包括社会全体幼儿年龄阶段以内的儿童;第二,教育途径涵盖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把幼儿置身到一个庞大的社会课堂之中,内容十分广泛;第三,在教育方式上,相对地注意到了幼儿的心理特征,包含了一定的自然性和趣味性。

需要注意“相对”一词。实事求是地来看,中国的教育一向较少地注意个体的自在意识,而片面地强调集体和国家,在教育过程中总是出现“去个性化”。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有时也考虑到个体之间在水平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了“因材施教”等有意义的教学原则,但实际的目的还是取消这种差异,把每个人都塑造成封建统治阶级所规定的标准模式。这一点在普通学校教育中,尤其突出。

同普通学校教育相比,幼儿教育较多考虑到了幼儿的心理特征,并采用了具有形象性等特征的教育方式,如:游戏、儿歌、玩具、舞蹈等形式,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而且,由于幼儿教育的范围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因而为儿童成人提供了较多的自由选择的时机。儿童在这种比较自然的机会中可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天才,而成人也利用这种机会或者施加影响,或者发现儿童的特长。在普通教育史中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同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相比,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教育形式,而这个形式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在一定限度内相对摆脱了封建正统观念的约束,获得了一些自由活动的余地。当然,这种自由的余地是很有限的。

(二)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史

中国幼儿教育史是中国幼儿教育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

1.原始社会幼儿教育:

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以“社会公育”为其特征,即不“独亲其亲,独子其子”。

2.奴隶社会的幼儿教育: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从公育变为家事,教育内容逐渐丰富、复杂,奴隶社会就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3.封建社会的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发展到封建社会阶级性越来越明显,并且形成了从选择配偶、胎教、慈幼到家教的家庭教育体系,封建教育形成以封建制家庭教育为特征的我国古代教育的特征。

4.近代幼儿教育:

清朝的教育改革政策: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又叫癸卯学制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幼儿教育纳入教育体制中来。提出家教、蒙养合一的问题,并产生了幼儿教育机构。

5.近代在幼儿教育史上出现了探索幼儿教育中国化、科学化的代表人物,如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等一批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他们的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指引了当时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中国的幼儿教育进行发展和改革,使中国的幼儿教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二、中国古代幼儿教育的主要经验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以外的多种教育形式,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王孙贵族的宫廷教育,以及妇幼关系和妇幼保健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慈幼和胎教方面),还包括幼儿游戏和神童教育等方面,其中最能体现其思想价值的主要是重视胎教、慈幼、家庭教育和游戏这几个方面。

(一)胎教

重视胎教。我国古代,极为重视胎教作用的,把胎教作为培养圣明君主、理想后代的重要手段而予以认识和研究。

据《列女传》记载,早在距今三千多年以前的西周时期,周文王的母亲就对周文王实行了胎教,因而周文王聪慧明圣。

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曾经立下了实行“胎教”的规矩,要求对孩子从小就加强教育。他的观点是,人都是由胎胞生下来的,在胎里出了毛病,生下来也就无法教育,因而胎教是第一重要的。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父母酗酒,不但对自己的身心有害,而且对后代也不利。

陶渊明平时嗜酒,到晚年觉察到子女鲁钝,认识到“盖缘于杯中物贻害”,但悔之已晚。

重视养胎。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养胎的作用,把养胎看作是胎教的基础。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其所著《千金方》中列养胎专篇,论述养胎的重要性和养胎的方法。文中说,胎儿日月未满,阴阳未备,脏器骨格都未形成,所以自受孕时起一直到临产,孕妇饮食居处处处都要注意。

明代医学家万全在《广嗣纪要·养胎》中也说:“妇人受胎之后,最宜调饮食,淡滋味,避寒暑,常得清纯和平之气以养其胎元完固,生子无疾”。

胎教和她胎养的方法很多。

1.注意孕妇的精神因素

古代胎教学说认为,妊娠期间的孕妇健康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健康,而孕妇的健康和其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

万全在《广嗣纪要》中说:“受胎之后,喜怒哀乐,莫取不慎。” 孕妇要注意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心绪和顺,心境平和即胎教,过激的情绪危害很大。因过喜而伤心则气散,怒则伤肝而气上,思则伤脾而气郁,忧则伤肺而气结,恐则伤肾而气下。母气既伤,子气亦应,未有不伤者。其母伤而胎易堕,其子伤则脏气不和而多病,象盲、聋、哑、痴呆、癫痫等皆是由先天不足所致。

万全说:“子在腹中,随母听闻。自妊娠之后,就要行坐端严,性情和悦,常处静室,多听美言,令人诵读诗书,陈说礼乐,耳不闻非言,目不观恶事。”这样则“生男女福寿双全,忠孝贤明。” 闻听诗书,奏着琴乐,现在的胎教依然提倡。

2.注意日常饮食

古代胎教学说认为,注意孕妇的饮食,以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饥饱适中,过饥过饱“皆能令子受患”。过饱,会增加胃的负担,还会压迫胎儿。过饥,会使胎儿营养不足。孕妇要“不食邪味”,“五味之食则节之,勿食肥甘之味”。

还要注意孕妇用药,胎盘有通透性,一些药物可由母体胎盘而进入胎体,而胎儿的解毒能力差,排泄能力低,极容易使胎儿中毒。

3.注意环境影响

孕妇要注意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多接近有利于胎儿发展的环境。《千金方·安徽养胎》提出,胎儿“禀至未定”、“逐物变化”、“外象而内感”,因而,外部环境的各种影响都会通过母亲而波及到胎儿,即“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得热俱热,得寒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所以古代胎教学说十分强调创造一个有利于胎儿发育的适宜环境,居处清静。因为胎儿感其善则善,感其恶则恶,因此要“常处静室,多听美言”。“居处简静”也是为了多方育养,防母子受伤以保胎。

4.注意劳逸以节

妇女在妊娠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劳,但不要睡得过多。“不为力事”,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适当的轻度的活动、劳动与运动仍是必要的,可使其血流通畅,有利于胎儿的健康成长。

总之,孕妇只有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保持良好的情绪并辅之以知识、音乐、道德的陶冶与教育,才能“生子聪明,才能贤德过人”。

古人对孕妇健康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孕妇“勿登高,勿临险,勿独初暗室,为了实行胎教,妇妊子者,戒过饱,戒多睡,戒暴怒”,现在依然很有意义。由于中国古代的胎教思想还涉及到胚胎学、营养学和生理学等理论,所以其知识面之广,学问程度之深,是其他学科无以伦比的。

(二)慈幼之道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建立在“慈幼”的思想基础之上。“慈幼”即爱护儿童,这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韩非认为,慈母对于幼子所表现出的慈爱之情,体现为对于幼儿的某种期望,期望就是“务致其福”,期望幼儿将来身体健康、万事吉祥,“事除其祸”。还有,“不疑生于慈,故曰慈故能勇”,这个“勇”是母亲为了孩子的一种果敢无畏的品质。

1. “慈爱”与“溺爱”的关系

在家庭幼儿教育的一般实践中,母亲对于幼儿的慈爱之情所引起的作用,确实是很难被代替的。但是,如何区分“慈爱”与“溺爱”之间的界限呢?

韩非提出了“犯其所小苦,致其所大利”,意思是慈母虽然对于幼子慈爱至极,但如果放弃了教育的责任,则等于将幼儿置于死地,这种“爱”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爱,就如同婴儿有病不予治疗,就会加重病情。

宋代学者袁采的慈爱之道

爱子与教子之间的关系,在唐宋以后也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在这方面,以宋代学者袁采和他所著的《袁氏示范》最具有代表性,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父母的慈爱之道与教育子女的关系,并对这一类关系中所包含的生理、心理因素作了具体分析。这在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影响。袁采和的观点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贵求反思。他认为,人当婴孩之时,爱恋父母至切,而父母在儿女儒婴之时,也慈爱之深,抚育无所不至。人既长之后,则情分稍疏。父母欲得子女的孝敬,必先求尽其慈,反求于心,思其所为是否有愧于心:其责于子孙者,是否也是自己从前为人之所事亲之道?儿子女则请在“观人之抚育婴儒,其情爱如何,终当自悟”。

wWw.lunwen.net.Cn中国论文网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