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代替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活动要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特别是在角色游戏中,孩子通过模仿与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会给儿童带来许多快乐,让他们自由发挥、无拘无束,让他们有宽敞的活动、想像空间,学会各人物之间彼此相处,有助于巩固和加深幼儿的认识等。 角色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特殊的学习途径,幼儿通过模仿成人的言行,在操作和交往中能主动学习、积累适应社会生活的早期经验。然而游戏的规则、目标以及同伴之间的能力差异直接影响着幼儿角色游戏的进展,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视角,深入游戏之中,关注弱势幼儿的活动情况,协调幼儿之间的矛盾,引领幼儿大胆创新、展现个性、共同游戏,从而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幼儿个性与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快乐成长起来。 1.教师积极为幼儿创设愉快、和谐、友好的游戏环境。 3.角色分配自主。即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申请角色、扮演角色。对于同时申请同一角色的幼儿,教师可以采取竞争方式,要么让两人竞选,用其一;要么让两人都表演,比比谁干得更出色,这样幼儿在游戏时就更加投入。如在一次玩“买水果”游戏时,有两名幼儿都想当售货员,但游戏中只需要一名售货员角色,我就让他俩比一比,由其他小朋友评判,谁表现好谁当选。通过他俩对待顾客的态度、介绍商品的口才,让幼儿推选出了他们心目中的售货员。 美工区里东东和同伴用橡皮泥和其他辅助材料制成“蛋糕”以后,玩起了“过生日”游戏;“娃娃家”里的枫枫、敏敏抱着娃娃躲进了午睡室,在里面轻轻地唱起了《摇篮曲》…… 因此,我们不能过分限制幼儿的游戏场所,把知识区的活动和角色游戏绝对孤立开来,而是应该顺应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因为只有当幼儿思维和想象的水平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他们才会对物品进行假想,展开模仿与想象,这样就使材料的游戏意义大于材料本身的意义。上述事例中幼儿从“蛋糕”联想到“过生日”,从“睡觉”需要安静联想到带娃娃离开热闹的区域到午睡室活动,这都表明了幼儿的想象上了新台阶。幼儿能够自觉地以物代物,展开联想角色游戏的情节,便会有所发展,这样就使幼儿的心理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思维活动变得频繁,就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走进幼儿的世界,了解幼儿,仔细倾听他们的心声,观察幼儿的言行,呵护幼儿探求事物的兴趣,让幼儿用自己创造的替代物进行角色游戏,保证幼儿在宽松开放的活动氛围里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学习方式,以此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期是培养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传授正确道德行为的关键期,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很容易接受正确的、美好的、规范的刺激,这对他们养成习惯至关重要。那么通过角色游戏可否完成这些目标呢?回答是肯定的。比如: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做汽车上的售票员,我对他说:“我是你的老朋友,可我今天没带钱,你就让我上车不买票吧!”他听了我的话愣了一下,但经不住我再三催促终于同意了。可这事真的就对吗?我让小朋友来评判,结果意见变为两种:一种认为既然是老朋友当然可以不买票;而另一种则认为不行。一个小朋友激动地说:“乘车是有一条规则的,那就是‘上车要买票,月票请出示’,这条规则人人都要遵守。”经她这么一说,大家恍然大悟。当我们再次呈现昨天那段情节时,我们的“售票员”说什么也不同意了,他一本正经地说:“我已经懂得这个道理了,干嘛要再做呢?”可见游戏中传授给幼儿的道德意识、行为规范在孩子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 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视角,深入幼儿的游戏之中,了解幼儿的需要,协调幼儿之间的矛盾,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幼儿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在游戏中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给幼儿的想象提供一个自由的发挥、发展空间,让幼儿能在自主选择的角色游戏中真正地快乐起来。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