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如同一粒种子,只有按其天性与适宜的外部环境进行互动,才能萌芽、生根、成长、开花、结果,而我们成人应当尊重其本能、兴趣和需要,让他们充分地表现、表达。但出于种种原因,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却普遍存在。笔者现就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作出分析: (一)幼儿教师自身素质学历水平相对较低 (二)接受培训、教研、观摩机会少 二、教学环境的因素 有些教师虽然懂得应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增进幼儿对大自然的了解,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审美力、观察力等。然而,“安全第一”的要求,儿童好奇爱玩但缺乏安全意识的天性,使得教师畏首畏尾,不敢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如今在农村少数幼儿园还存在着混龄教学的形式,即在幼儿园里把至少相差两岁的3~5岁儿童组织在同一个班级内,让他们一起游戏、生活和学习。往往这种班级只由一位教师带班,并要求在同一个时间段内进行两种不同教学活动,在给一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教学活动时,为了不受另外一个年龄段孩子的打扰,于是教师就给他们布置写字、做计算的活动,让其安静下来。 (一)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 (二)教师的担心 如何使农村学前教育既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又为幼儿入小学奠定基础呢?针对以上造成农村学前教育 “小学化”倾向的因素,我们可作出以下四点对策: 教师的再教育是教师队伍保持蓬勃生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幼儿园教师学历层次、专业理论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够强的现状,可通过调整整顿、岗位培训、技能比武、继续教育等多种渠道,切实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 区域活动是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为主,并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的一种个性化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是一种很好的社会性学习。 实践证明,幼儿往往喜欢那些价格不高的、低结构化的、来自生活中的游戏材料。因为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能充分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农村幼儿园没有足够的资金购置现成的玩教具,可利用自然物和废旧物品丰富区域活动材料的形式。如可让教师和幼儿带来家中的洗发水瓶、化妆品瓶子投放到“理发店”; 牛奶盒投放到建构区里;幼儿把以前自己穿过的小衣服带来,可变成“娃娃的盛装”…… 事实上混龄教学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1)在混龄学习班级中儿童与自己知识技能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他人合作时,认知技能可以得到巩固和加强,认知上的矛盾会促进儿童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2)不论儿童是作为新手向年长者学习,还是作为熟练的操作者教授他人,他们都会从共同分享学习经验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4.依据《纲要》精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总是要长大的,摆在他们面前的必由之路是去上小学。长期以来,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在大班教不教幼儿一些小学的知识。上述事例中的教师或许是出于关心,但这显然违背了《纲要》的精神,那我们幼教工作者该如何做好幼小知识点的衔接工作呢?我认为问题是我们教师怎么协调好关系,并且能依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及学习愿望,把握分寸,趋利避害,帮助幼儿开一个好头。如我们不把教幼儿认字当任务,但可以结合环境布置、生活和游戏活动等,以幼儿自愿为原则引导幼儿认读一些简单的常用字;我们不教幼儿写字,但可以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一些前书写练习。通过给幼儿一些零星的知识点,引起幼儿更大的学习兴趣,产生更强烈的上学愿望,在他们真正上学时能与小学教师产生更好的“认知共鸣”,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做好家长工作,与之沟通,让他们明确从幼儿心理学角度分析,幼儿如果事先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教师讲课的内容就更容易引起幼儿的认识共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相反,如果小学知识教得过多,幼儿一方面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上小学后也确实容易产生“我都会”的错觉,反而形成不专注等不良学习习惯,而且在幼儿园学的知识优势会很快消失。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遵循幼儿年龄、生理特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无论您是位幼教工作者还是家长,记住我们的责任是敬畏、认识、探索、珍爱童年,为孩子提供适当的物质和精神食粮,而不是以各种美好的名义或崇高的理想为由冠冕堂皇地进行摧残,这需要我们时刻警惕!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