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天然地联系。儿童文学所包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与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重合的,同时儿童文学还是小学语文教材一种重要的、又是很好的呈现方式。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标的实施,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儿童文学与小学生
小学生的年龄大约在7到12岁左右,正处在生理、心理飞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渴望了解世界上的一切,而在他们学习了文字,会阅读、会写作之后,这种求知的需要变得更为强烈。在探求新知识方面,他们除了靠像幼儿直接的感觉外,还能凭借具有无限的潜力的手段——阅读,去间接地认识世界。而儿童文学应当适时地满足童年时期儿童的这一需求。通过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帮助他们扩大眼界。
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作用依次为:
1.认知作用
认知作用,即通过儿童文学帮助儿童了解社会和人生。初步认识社会是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可以用对社会、人生的反映和认识,为儿童认识社会和人生提供范本和模式。高尔基在童年时代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这对他日后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有着重大意义。儿童文学这时的任务就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借助孩子形象思维的特点,帮助他们认识广阔的世界。
2.教育作用
儿童文学的教育手段是艺术形象。它不同于教科书,它是通过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来影响和感染孩子,用文学和艺术的美去打动孩子的心。不仅要让孩子从理性上获得认识,在感情上更要有所激动,产生深刻的印象,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教育。
3.审美作用
凡是文学作品都应该是美的,没有美就没有文学。儿童文学是文学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同样依循美的规律,使作品充满各种形态的美,并且由于是为孩子而创作的,所以更应该强调艺术的美。用儿童文学培养孩子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
4.娱乐作用
好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愉悦人心的作用。快乐,不仅能够振奋孩子的精神,还有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自信心的增强,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成人在有忧虑和烦恼的时候,需要发泄和排遣,孩子同样也会有很多不顺心的事。学习上的压力、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误解、家长与之存在的代沟、自身的逆反……都会造成孩子的苦恼、压抑和焦躁。如果这时不让孩子宣泄和释放,势必会使孩子形成心理问题。那么,具有浓厚娱乐性的儿童文学作品,则为孩子提供了宣泄和转移的可能性,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平衡与顺利发展。
二、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
教育是一个过程,是全方位的,面对着教育对象——儿童,面对着教学内容——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师能否顺利地完成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主要取决于教师们儿童文学素养的高低。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处理,不应该只停留在字、词、句、意的理解上,也不应该满足于教会学生分析课文的段落层次、中心思想等,而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独特的美质,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
兴趣是入门的先导。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容易转移,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变换多种手法,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儿童难以压服,却容易被吸引。故事是吸引儿童的重要手段。儿童文学故事性强,利用得当,会很好地调动小学生的课堂情绪。比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开始,作为导语给学生们讲一个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讲一个童话调节课堂气氛,可以将长篇故事分成若干部分每天讲一点以造成悬念吸引学生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涉猎了大量的童话、故事或小说,也就在相当程度上掌握了课堂的制动权。
要想使小学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课堂讲授能力
儿童文学的教学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和它的讲授方法的与众不同。讲好儿童文学作品的关键,就是声情并茂地朗诵。因为朗诵是一门艺术,它是作品的再创造。通过朗诵,可以使作品增光添彩,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感情。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掌握这项基本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使语言和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以更好地感染学生。教师通过泛读、教读、背诵、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诵或分组比赛朗诵等形式,帮助学生来理解和感受作品的美。
2.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鉴赏能力
儿童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由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引发的一种审美活动。说它是精神活动,是要求鉴赏者在阅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体验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发掘艺术形象的内涵和意义。并借助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补充、丰富、扩大作品中的形象,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说它是审美活动,是因为它能让鉴赏者在阅读过程中,求真、向善、爱美,在鉴赏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从而激发起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追求。
3.阅读儿童文学与写作能力
作文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审视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小学生普遍畏惧作文。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课外缺乏阅读。因为学生阅读多了,自然有一种要表达的冲动,喜欢儿童文学的小学生往往擅长讲故事,而且绘声绘色,形象生动。同理,他们也往往擅长写作文,而且内容较为充实,语言比较通顺生动。这就是儿童文学对作文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说作文是读出来的,是练出来的。而小学年龄段的儿童,理性思维比较弱,偏于感性思维,阅读的对象一般是儿童文学,即便是科学文章,往往也是科学小品,科学童话,这也属于儿童文学。即便是历史读物,也一般是历史小故事,语言浅近生动,通俗易懂。可以说,儿童文学是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手段。
新的课程目标要求:小学高年级阶段,能够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生活和想象力。那么教师也相应地要把生活引进作文教学,又要设法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课外阅读、作文指导等方面有机地融入儿童文学,让文学之美浸润小学生的心灵,丰富小学生的情感,激发学小生的想象力,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来源:速读·下旬 2016年2期
作者:张立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