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自身悠久的传统、丰富的内涵,在纵向、横向上对人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书法艺术因自身的文化底蕴,挖掘人的知识及技能的潜力,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道德自律性,从而提高人的总体文化素养。文化素养就是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文化含量。它决定着我们对人类精神成就的分享程度,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交往的层次和品味。
古人“从学莫不从书始”,书法伴随文人一生,其文化内涵己渗入了古代文人的骨子里,并通过书法的文化内涵陶冶人的性情,提升人的整体素养。因此,才有“笔歌墨舞”“书为心画”的说法。
当前,教育规划中舆论关注的热点是“核心素养”。
www.ziliaopan.com
日本学者恒吉宏典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指“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学习场所习得的、以人类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为基轴而编制的教育内容,与生存于生活世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为关键能力的内核”。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有可能伴随人一生的素养。钱穆曾说过,现在的学生缺的是文化,而不是知识。书法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作为知识启蒙阶段的小学教育,应该成为书法教育的主阵地。小学阶段书法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书法人才,而是将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的涵泳。因而,文化素养是书法教育的核心素养。“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认为文化素养是书法的重要条件。那么,文化素养包含什么呢?文化素养是人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人的语言或文字体现出来、通过人的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养。文化素养不同,其人格也不同。
一、书法中的文化素养可以塑造健康的品格
“立品乃学书第一关头。”传统的书法审美中,“人品”和“书品”是交织在一起的。判断书法作品的美丑、水平的高下与书家品质的美丑、高下紧密相连。“人品高雅而书作奇妙者,能流颂千古,历劫不衰;人品卑下而书作精良者,必湮没不传,为后人所唾弃。”蔡京、秦桧、严嵩三个人是中国历史上被后人公认的大奸臣,虽都是书法高手,因其人品卑下,而为书界所耻。
在书法教学中,通过对那些传承下来的真善美的书法艺术临摹、赏析,探究书家背后的故事,使学生体悟到“作字如做人”的深层次意境。古人云“书如其人”,王羲之“平和自然”、虞世南“德行忠直”、颜真卿“忠义光明”、柳公权“心正则笔正”、蔡襄“才德俊伟”、黄道周“不谐流俗”等、无不令人油生敬意。比如在赏析《祭侄文稿》时,先让学生了解其书写背景,在笔墨跌宕中体会颜真卿的悲愤激越。在明白颜真卿对国家忠贞不渝的过程中,荡涤学生心灵,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伟大理想。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学术不过一技耳,然定品是第一关头。”经典的书法作品都是与其人品的修养、文化积淀融为一体的。平时教学中,可以在教学生书写技法的同时,讲述古代书法家的故事:如张芝临池不懈,池水尽墨;王羲之书扇助老妪;智永习字闭门不出十余载,终于笔成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审美中的文化素养来判断事物的真伪善恶,铸就健康的品格。此外,书法教学中,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无不讲究衔接呼应、穿插避让,不正是“温良恭俭让”在书法审美品格中的体现吗?
二、文化素养可以培养高雅的品位
书法不仅是一项基本技能,更是抒发情感、表达诗意生命的一种境界。纵观中国书法史,留有书名的书家无不是才情极高、学养丰厚,并能将书法推至艺术新高度的人。一个书家的作品,大致可反映出书家的个性、情趣、学识、情感等,也正是由于个性的差异,以致不同书家的作品呈现不同的意境和风格。“观颜真卿之端严雄伟,王右军之清雅萧散,苏东坡之烂漫豪放,米芾之沉着痛快……皆与其人其学其才其志匹配一致。”
面对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能够在心中产生一种与书家相似的美的共鸣。这是一种心灵与情感的深度满足和愉悦,是超功利、超感官、超心意的涤除了一切杂念的审美境界,也是在直观观照与领悟品味基础上升华了的一种体验。它是书法的最深层次的审美体验,长期熏陶,可以形成不俗的品位,终身受益。例如,读王羲之的《兰亭序》,首先会带给人一种视觉的美,在技法上,用笔中锋为主,笔画多露锋,牵丝流畅优美。字的结构,体势纵长,左低右高。大小相应,长短相间,虚实相生。布局上纵有行,横无列,每行又有摇曳动荡,变化多姿。然后这种美的感受慢慢地渗入心灵,似乎可以看见暮春之初,曲觞流水,举行禊礼,饮酒赋诗的场景。从王羲之“不激不厉”的风格中,感悟其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艺术情操。这就完全突破了存在于时空中有限的书法作品本身,学生的心灵也会由此而得到震憾和净化,从而超越功利和杂念,达到一种心灵上的愉悦。
从贾湖遗址文化,到殷墟的甲骨文卜辞,再到东汉末书法艺术的自觉化,直到现代书法百花齐放。历经几千年的沿袭和发展,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都表现着不同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审美取向。先秦书法稚朴古雅、魏晋书法奇逸开张、唐楷书法法度森严、明清书法灵动狂放等,都是培养学生审美的极好材料。在中小学书法教学中,可以通过反复品评这些不同书家的书法艺术风格来帮助学生加强文化修为,提高文化素养,淡泊名利,从而形成高雅的品位。
三、文化素养可以增加文化广度和深度
中国书法史还被称为浓缩了的中国文化史、文明史,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风情等。它不像一般的美术作品借助形象而是靠意象来保存和彰显“民族精神”,它更加广博、深蕴,被誉为无言之诗、无形之舞、无图之画、无声之乐。学书需要博采众长,同时也带给人广博的知识,增加人的文化内涵。书法所蕴含的知识不仅仅来自美学、哲学、史学、心理学、文学等,更来自社会,来自人生。所以,在中小学语文书法教育中,书法学科和语文学科的相互整合,不仅能够使学生博采众长,更能够在此基础上发挥书法教育的特有功能,使学生开启心智、了解社会、丰富人生,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大凡学书“工夫在书外”者,书法皆有所成。一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为了写好一幅书法作品,到处翻阅内涵健康丰富的诗词,反复推敲落款的合理性,一幅作品,便是一个孩子文化素养的点滴形成。书能陶情,书亦能载道、寓志。书法的文化素养远比书法本身重要。因此,在中小学书法教育中,应该注重学生“书外工夫”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除了依托课堂教学之外,还要靠校园书法文化的建设,良好的书法文化氛围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书法学习,并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学生书法的文化素养,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我们的书法教育才因之真正“富于文化含量”。
【作者简介】刘琴,江苏省仪征市新集中心小学(江苏扬州,211400)教师,扬州市语文中青年骨干,扬州市名师工作室成员,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会员。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