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学:基础性 《天平测质量》 1.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2.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线处. (2)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线处,天平水平平衡. (哪端高往哪里调的原则) (3)左边托盘放物体,右边托盘放砝码,(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直至托盘天平再次平衡,指针指到刻度盘的中线处. (4)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 3.实验记录:如图1所示,物体的质量m= 《弹簧测力计》 1.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2.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物块 3.实验步骤: 测量前:(1)将弹簧测力计沿受力方向进行调零 (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分度值 测量时:(1)使将弹簧的受力方向与弹簧伸长的方向一致 (2)待示数稳定后进行读数 4.实验结论: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2.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3.实验步骤:(1)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调零 (2)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为F1 (3)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的示数V1 (4)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为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5)根据F浮=F1-F2计算出浮力的大小 (6)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与排开液体的重力 (7)比较浸在液體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4.实验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测定物质的密度》 测固体密度(4步法)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ρ=mV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m克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V1毫升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量筒的示数为V2,计算出石块的体积V2-V1 (4)根据公式ρ=mV求出石块的密度 多次实验的目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测液体密度 实验步骤:(1)测量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 (2)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 (3)测量容器与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余 (4)根据公式ρ=m总-m余V求出液体的密度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形成密度的概念 实验器材:量筒、天平、水、体积不等的若干铜块和铁块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不同铜块和铁块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不同铜块和铁块的体积 (2)设计表格记录的物理量有质量、体积 (3)表格如图 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4215.65431.26646.8 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7513.581027.091540.5实验结论: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3.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4.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目的: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张硬纸板、细绳、剪刀等 实验步骤:(1)探究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两个力的关系 (2)探究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两个力的关系 图3(a)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直线上,这二力才能平衡. 图3(b)(c)所示,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二力才能平衡. 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微小压强计、大量筒、水、盐水 实验步骤:(1)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2)保持金属盒在水中深度,改变金属盒方向,观察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这现象说明: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保持金属盒的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化,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注意: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时,一定要控制所处的深度相同.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和细线等. 实验步骤:(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读出力臂.
(2)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位置或个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所需记录的数据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把钩码挂在杠杆上,在支点的同侧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重复实验记录数据,需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得出普遍的实验规律.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当杠杆平衡时,动力乘以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若动力与阻力异侧,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反之同侧,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注意:先确定哪个力为动力,哪个力为阻力 实验时必须尊重数据不得随意改变 二、电学 1.基础性 《用电流表测电流》 实验目的:用电流表测电流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小灯泡、电流表、导线若干 实验器材:(1)将电源、开关、小灯泡串联起来,连接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2)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在未知电流大小时,电流表选择0-3 A量程. (3)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流表量程,然后记下电流表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4所示,电流表示数为A 《用电压表测电压》 实验目的:用电压表测电压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小灯泡、电压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1)将电源、开关、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连接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 (2)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连接,在连接过程中,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在未知电压大小时,电压表量程选择0-15 V. (3)闭合开关,观察电压表示数,确认是否改换量程,并记下电压表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5所示,电压表示数为V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实验器材: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开关、电池组、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2.测定性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R=UI 实验步骤:(1)如图6所示连接电路,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 (2)滑动滑片到三个不同位置,记下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根据公式计算出三次的电阻,最后通过求平均值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测定小灯泡电功率》 实验目的: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开关、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P=UI 实验步骤:(1)记下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与电压 (2)如图7所示,连接电路,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处于最大值,电源电压要大于小灯泡额定电压1.2倍. (3)移动滑片,使得电压表的示数等于U额,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记下此时的电流表示数,根据公式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改变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等于0.8U额、等于1.2U额,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并计算出相应的功率,并观察灯泡发光情况.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分担一部分的电压,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2.探究性 《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若干节电池、开关、电压表、电流表、两个不同导体、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8连接实物图,将导体甲连入M、N两点间,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开关,记下相应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改变电池的节数,再记下两组不同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值. (4)用导体乙换导体甲,重复上述实验. (5)本实验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寻找出普遍的规律. 实验结论:同一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同一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定值 不同导体,电压与电流比值不同 三、光学 《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 实验步骤:(1)记录凸透镜的焦距. (2)在光具座上从左往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使烛焰位于凸透镜2f以外,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的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成像的情况,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清晰的像为止.此时像的情况是一个倒立缩小实像.测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再把像距、物距与凸透镜的f、2f之间相比较(u>2f、2f>v>f). (4)使烛焰位于凸透镜f、2f之间,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2f>u>f、v>2f). (5)使烛焰位于凸透镜f以内,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得不到像,撤去光屏,眼睛在光屏一侧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验结论: 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u >2f倒立缩小的实像2f>v >f照相机u =2f倒立等大的实像v =2f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 分界点2f>u >f倒立放大的实像v >2f幻灯机、投影仪u =f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u<f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u+v大于等于4f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薄玻璃板、白纸、两支等大的蜡烛、火柴以及刻度尺 实验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纸上竖直放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一支等大未点燃的蜡烛B. (3)移动玻璃后的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各个位置去看,玻璃板后的蜡烛B好像点燃一样(蜡烛B与蜡烛A完全重合),这个现象表明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在纸上记下这个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确定虚像的位置. (4)测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距离相等. (5)观察蜡烛A与蜡烛B的连线,发现连线垂直于玻璃板. (6)若要判定所成的像的虚实,应该在像的位置放一块光屏,通过玻璃板观察上面是否成像来进行判断.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用两支等大的蜡烛: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实验中,眼睛观察到有2个像,它们分别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蜡烛A虚像,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蜡烛B的虚像. 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寻找普遍规律 實验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