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有没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19 01:34:03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260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文章在阐述什么是翻转课堂的基础上,探讨了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的特点和高等教育院校开展翻转课堂的有利条件,文章重点论述了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的实施环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1]。翻转课堂顺应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为教育信息化的丰富和发展注入了有效动力。

  1 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针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的,它颠覆了以往的教学观念,将“传道、授业”的任务翻转到了课堂外,由学生在家或课下业余时间利用教师预先发布的视频或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源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课堂仅仅作为教师和学生“答疑、解惑”的场所,在这里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通过对各个知识点理解的感想体会、难点排解、应用探析等而进行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知程度,实现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作用。

  2 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的特点

  2.1颠覆了教学流程,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 “课堂教师讲授+课下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将学习时间加以重新分配,通过课前对教学视频及相关学习资料的研读,使学生可根据自身接受程度,在课下以“DIY”的方式完成知识的建构,提高了学习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在课堂中,学生在先期自学的基础上,对于自己的需求都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并做了针对性的准备,借助于师生的互动交流、学习小组的协作探究、作业的指导展示等环节,将知识点中的疑难内容、重点内容、薄弱环节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重点攻克,将宝贵的时间精确化运用,有利于加强教学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2转变了师生角色,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被动的“填鸭式”教学,很多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中忙于抄笔记、记要点,而自我独立思考时间较少,往往是教师说是什么就记什么,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Xtw.Com.Cn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大减少了教师的“灌输式”讲解,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思考时间。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这里发生了转化,[2]教师成为学习的辅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则变为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借助多样化想法、更广阔的平台来展现自我,并通过创新性地思考,积极的和同伴、教师展开深层次、高质量地交流互动来完成任务掌握知识,同时课堂的氛围也在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答疑解惑甚至辩论之中而精彩活跃。

  2.3拓展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习的视野

  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的内容多为教材中所限定的部分,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也往往是课本和一些特定的参考资料,这种单一形式的学习资源,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知识的延伸,此外由于文字材料印刷的周期性,导致一些与最新科技或时代社会紧密相连的案例内容等无法体现在教材中,使得教学内容 “滞后”。在翻转课堂中,学生依托课本教材这条主线,积极探索开放式网络教育资源,利用视频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协作学习、头脑风暴交流等多元化学习方式,集各家之所长,广泛摄取各方面精髓内容和独到观点,在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同时还丰富了大家的视野和思维维度。

  3 高等院校开展翻转课堂的有利条件

  3.1高校教学的特点符合翻转课堂教学需求

翻转课堂的开展需要学生有较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实施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高校教学的特点恰恰符合其需求。其一,高校课程的安排一般是以半天制为基础的,即上课时间与自习时间在比例上往往是1:1的,充分的课下可支配时间可以满足学生完成复习、预习以及翻转课堂准备的各项任务。

其二,翻转课堂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便捷化的信息学习平台和人性化的评价交互方式使学生置身于情境化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在教师既定目标的引导推动下和协作组群的互助下,学生能迅速融入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进程中,并进一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相关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也是大学阶段所要培养的主要目的,这是学生走出校园后在工作中完成终身学习所必备的条件,翻转课堂将课程本身的学习目的和大学培养的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在收获到“鱼”的同时,也学会了“渔”。

  3.2高校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翻转课堂需要相应的信息化环境才能步入到实践应用阶段,高等院校较为完善配套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相对中、小学,高校信息化建设起步早,投入大,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宿舍等都已经实现网络覆盖,学生利用公共机房或个人笔记本就能方便地开展网络学习。同时,随着校园无线WIFI信号的部署和PAD、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普及,为学生的网络化学习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学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入翻转课堂学习,这种精细化的运作方式,将翻转课堂融入到大家息息相关的生活之中,扩大了其辐射力和影响力,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功能更加强大的“智慧校园”将会为翻转课堂带来更加精彩的展现。

  3.3高校丰富的人力和信息资源为翻转课堂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拓展空间

  高校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翻转课堂信息化环境的构建、资源的更新和配置提供了发展动力。此外,高校大学生作为集青春、活力、有进取心和探索精神的新一代,对于前沿的信息技术和专业应用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探究力,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将其主动性和能动性有机地转化到教育教学中,深入到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中,形成由教师引导,广大学生参与主体建构的教学资源论坛或资源库,并配以有效的监管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群体效能优势,形成广大学生主动贡献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和拓展翻转课堂的有利局面。

  4 高等院校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实施环节

  4.1课前阶段

  课前阶段是课堂教学的前延,把课堂上应该学习的内容“翻转”到了课前,由学生观看教师发放的课程视频和课前练习来完成,实现“先学后教、当堂达标”[3]的目的。其中,视频教程的制作是这部分的重点,翻转课堂中的视频教程的制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视频教程要短小精炼,类似于“微课程”范畴,长度一般不超过10分钟,据相关的研究显示,[4]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精力高度集中的有效时间是10分钟左右,这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有利于在信息化条件下将点滴分散的时间集中利用的需要;第二,每一段视频不要追求大而全,要针对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或案例。这要求每段视频要采用分层次模块化处理方式,要独立成篇,突出讲解的针对性,便于自学;第三,视频画面要清晰简练。画面镜头以教师的课堂板书、电子教案以及讲解的同期声为主,对于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可以以动画等形式出现,要尽可能减少对教学干扰的因素;第四,评价要简便快捷。每段视频后设置若干个小问题的形式,加强对学习效果的及时评价,教师也能根据学生回答的综合情况,对整体学习情况加以了解并随时调整教学策略。

  4.2课中阶段

  4.2.1师生问答

  教师首先要强调知识重点和难点,总结评价学生先期自学情况的表现,对于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通病”进行集中解答,并从中总结分析出学生在探究问题时真正的疑惑根源,从源头上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真正理解;其次,针对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问题,要重点讲授,并设计集针对性、开放性、差异性及层次性为一体的随堂作业训练,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巩固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另外,教师要真正深入到学生当中,对于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要耐心讲解,以“一对一”专题辅导的形式,破除学生探究路上的各种疑难问题。

  4.2.2协作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上,只有当学生经过独立面对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后,才能有效地将所学升华,科学系统地构建起自己的认知和应用体系。

[5]教师将研究课题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加以分配,每个小组3至5人,由组长负责安排学习成员的学习探究活动,遇有难题时,大家协作攻关,并在完成课题研究后向教师和全班同学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接受大家的点评。通过横向对比,对于有“亮点”的成功经验或研究成果要推广借鉴,以期产生更好地效益,对于有争议或有待提高的热点问题可以展开专题式的研讨交流。

  4.2.3问题解决

  学生要经过深入独立的思考,总结和归纳本次课程的收获与体会。教师要在学生整体学习活动过程中进行辅导,关注学生作业及发言情况,分析每位学生在认知能力和理解程度的最新进展,并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类有效帮助信息,使其意识到自己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不断完善,促进其积极主动地进行规划与反思,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并学会调用多方面的综合信息,构筑自我学习的平台体系,强化信息技术能力、论证设计能力、独立研究能力等,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整体知识的构建过程。

  4.3课后阶段

课后学习就是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的过程,并以此为依据不断调整总结、优化完善,制定出下一阶段的教学策略和实施方案。具体来说,教师要通过课后问卷调查、网络咨询、个别谈心等形式,重新对教学的课前阶段和课中阶段中的环节进行梳理,以优化课程改进方案。

课前阶段主要包括教师所提供的各类资源是否完备,视频教材的制作是否能被广大学生所接受,视频表现方式是否满足大学生的认知特点等。[6]课中阶段主要包括,一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难易程度上是否合适。二是教学氛围的营造能否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学前和学后认知情况的纵向对比,以及和同类学生的横向对比判断其个人或整个班级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益。

  综上而述,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我们还处在初步研究阶段,如何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和学习规划,将其各项功能发挥到最大效益,如何实现与教师、学生以及专业、学科的有机结合还需要继续加大探究力度,不断实践与创新,在信息化环境下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作者:王栓杰 李春鹏 潘忠政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9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