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敏(1970- ),女,四川长宁人,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泸州 646000)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095-02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基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高校的学生干部又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学生干部是联系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校风、班风、学风建设的带头人,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力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不断深化,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教育管理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了高校教育、管理等工作的难度。因此,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过硬的学生干部队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更有利于高校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帮助管理者做好学生教育与管理服务工作,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一、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1.多元化与功利思想影响严重。我国的封建社会铸就了人们牢固的“官本位思想”,很多人追求“当官”,只要有一官半职,就拥有了某种权力。而大学生无形中也受到了这样的影响,有的学生干部认为只要当了干部就相当于“当官”,就认为高人一等,处处摆架子,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意做;有的学生担任干部的动机是为今后入党、就业增加筹码;有的学生干部是为了个人利益,认为借此可以提高操行分、获得奖学金或“三好”“优干”的评比;有的学生干部在工作中讲条件、讲报酬、生怕自己吃“亏”;还有的学生干部在工作开展中避重就轻,从简就便。所有这些现象,都不同程度反映了高校学生干部价值取向多元化、实效化和功利化的特点。 2.团队精神不足,协作力差。目前高校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社会不良环境与家庭的宠溺让很多学生干部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个人的利益和前途,对周围的世界漠不关心。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看重个人名利,淡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缺乏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工作中只想做主角,不愿意当配角,协调能力较差。 3.抗挫力弱,心理问题不断。学生干部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一般比其他学生要高。但是,很多时候“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一方面作为学生干部,要兼顾好学习和工作,但往往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存在冲突,有的把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却冷落了学习,导致学习与工作没有协调好,学习成绩不理想;另一方面作为管理者,在学生工作中,有许多问题要反复向同学们说明情况、讲明原因,却得不到大家的理解,甚至发生误会,感到委屈或自尊心受到伤害;有的则是工作中遇到困难挫折,觉得工作压力大,自己能力低,表现出自卑、不自信。因此,一些学生干部抗挫力较差,存在较多心理问题。 4.原则是非观念淡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变化,很多学生干部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是非观念淡薄,对社会中的不良现象、不文明行为持漠然态度,缺乏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和使命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有些学生干部在学生中搞“大团结”,工作中做“老好人”,缺乏对党、学校和同学的责任感;有些学生干部则拉帮结派,结兄拜弟,对不良作风不予制止,却代之以义气,原则性不强,缺乏起码的是非观念;有个别的带头打群架或参加违法乱纪活动等,在学生中失去威信、信任和拥戴,失去榜样的作用。 二、提升干部素质与能力的策略 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让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新的挑战,因为它要求管理者必须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创新工作理念,改变工作思维。而团体辅导的形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它作为全新的一种教育方法,立足于“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干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心理品质、提高组织协调管理能力。 1.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又称团体心理咨询,是相对一对一的个体心理辅导而言的,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受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是一种在团体的情境下协助个体开发心理潜能或解决心理障碍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它主要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多功能性。可针对不同团体开展不同目标的辅导活动,操作简单,形式多样,效果却显著。二是感染力强。团体活动主要是通过交互作用的方式进行,团体成员间可以真诚地互动交流、沟通,在各种情境中容易引起思想上的共鸣,感情的真实坦露,彼此间相互感染。三是成本低,效率高。团体辅导不需要一对一地个体辅导,在整个团体活动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所关注或存在的问题解决学生所存在的共性问题,这样大大提高了心理辅导的效率,节时省力。 2.开展不同目标的心理训练。为了提高学生干部的心理品质与素质,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与水平,可以从自信心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力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建立辅导目标开展心理训练,从而提升学生干部的素质与能力: 第一,自信心训练。自信是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马斯洛(MaSlow)认为健康的个体能接受自己和自己的本性,也能够接受与理想自我的不符之处。一个人能做到真正悦纳自己,是自尊的表现,也是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成熟的体现。自信心欠缺的人,解决问题缺乏内动力,可能会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有的可能出现躯体化倾向、神经症或导致心理障碍。因此,可以开展自信心心理训练,主要目标是通过改善学生干部自信的认知及个人评价,提高其个人评价水平,培养自信、提高自尊,最终实现心理水平的提高和改善。 第二,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人际交往技能是社会技能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交往技能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干部理解、宽容、谦虚、真诚的待人态度和文明、大方、热情友好的行为举止,从而提高他们对人际关系的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能力。训练内容分为六个单元。(1)人际认知、沟通无极限。通过暖身活动,让团员相互认识、融洽气氛、增强团体凝聚力。(2)团体形成与接纳。通过“按摩阵线”等增进情感,建立相互信任与接纳的团体氛围,让每个人体会被人关注的感觉,提高自信心。(3)自我探索。通过“上下求索”等引导成员敞开自我、在参与活动中逐步了解与认识自己。(4)信任之旅。通过“盲人旅行”让团员感受和理解自助与他助同等重要,感受信任与被信任、爱与被爱的幸福与快乐。(5)团体协助,引入人际交往的情景。通过“角色扮演”得到行为锻炼,辨别能力的提高。(6)解决问题。通过“头脑风暴”等增强思维的批判性,队员间集思广益互助解难,增强成员的自信心。 第三,团队协作力的训练。所谓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学生干部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训练内容分为五个单元。第一,人际认知。第二,认识团队协作的力量。第三,体会团队凝聚力的力量。第四,认识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五,感受团队精神。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帮助团员感受团队的温暖与力量,并积极投身其中。 第四,自我管理能力的训练。所谓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满足当今社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大学生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和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开展的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一系列活动。训练内容分为五个单元。(1)客观自我评价。通过“自画像”“生命线”学会客观评价,懂得自我探索。(2)关注自我体验。通过“人生之旅”学习情绪的管理。(3)增强自我控制,通过“脑力风暴”等学会对时间管理,对压力管理的理解和体会。(4)完善自我意识,通过“假如明天来临”了解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5)成功的人生。通过“启航”了解个体差异,分析差异形成原因和差异管理要素,并树立信心,展望美好明天。 三、心理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1.项目目标设计注意科学性。在设计训练目标时是要考虑有针对性、科学性,体现团员们面临的共性问题。因此,在进行设计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认真把握他们的思想、人格类型、智能、家庭状况、在校表现、老师评语、过去记录、是否志愿参加团体和心理动态等。了解成员背景资料,有助于活动的设计与过程的掌握,有助于辅导目标的科学性。 2.项目实施注意实效性。在项目实施之前后,都要进行谨慎的分析、精心的准备。实施前,特别要对团体成员进行认真筛选,尽管团体辅导有很多优越性,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辅导团体可分为发展性团体和治疗性团体,所以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这样才有利于针对团员的实际问题而解决问题,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同时作为指导师,要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和团体基调,良好的辅导关系能够促使团体滋生凝聚力,使团员在指导师的带领下,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因此,指导师不仅要积极与团员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更要对整个精心设计的活动全盘掌控,特别是掌握团体气氛的变化,了解团员的情绪变化,从而达到辅导活动的实效性。 3.项目效果注重辩证性。团体辅导虽然在很多方面效果显著,但也要正确对待团体辅导效果的有效性与有限性的辩证关系。任何心理咨询或辅导都有它的基本目标和对象,也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果最后团体辅导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应该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活动的开展本身就有很多因素在里面,除了与设计者和指导本身的水平有关以外,和团体辅导本身的特点也有关,比如场地、领导的支持力度、外界的干扰等。 4.团体辅导注重专业性。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独特方式,可贯穿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任何一个环节,指导者可以针对不同对象与不同的教育内容设计相应团体辅导方案。另外,高校应着手提高心理咨询教师的水平,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对专、兼职教师进行长、短期培训,提高心理咨询师的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和科研能力,尤其在组织管理、人员定编与设备建设问题的落实上要加大力度。总之 ,团体辅导是一种全新教育方式和育人方法,它比传统的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 [参考文献] [1]陈华.团体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6).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勇.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4]彭移风,韩国海.成人大学生自信心理训练研究[J].教书育人,2005(6). [5]周秋红.团体咨询技术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4).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