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德凭借什么条约控制中国海关,中法之战赫德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09:12:09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450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晚清社会处于一个巨变时期,赫德参与中法谈判,乃至在后期操纵谈判,不仅在赫德所谓的“业余外交”中具有典型意义,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外交史的一个缩影。本文分析了赫德参与中法谈判的三个原因。透过赫德参与中法谈判的历史现象,研究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发掘其更深层次的经济社会原因,希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启示、有所教益。

关键词:赫德;中法谈判;原因   赫德参与中法谈判,乃至在后期操纵谈判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外交史的一个缩影。赫德之所以能够参与中法谈判,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晚清政府的外交缺失和内部斗争  晚清政府近代外交的缺失,外交机构专业化外交官群体尚未真正形成,清廷内部存在复杂矛盾,这些为赫德参与中法谈判提供了客观需要和条件。  1.晚清政府缺乏专业的近代外交机构和人才  中法战争时,西方列强已经确立了比较完善的近代外交体制和规则。而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只有所谓的“藩属”关系,而没有所谓的“外交”关系。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着数千年从来没有的外交局面,战争的结果不仅仅是割地和赔款,更为严重的是维系中国周边政治秩序平衡的朝贡秩序被彻底地破坏。原有的朝贡制度已经彻底崩溃,但是清政府却没有能力及时建立新的、符合近代观念的外交体系。不论是外交机构、外交观念还是外交人才,晚清政府都很不完善,清政府的近代外交的缺失为赫德在中国从事“业余外交”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2.清廷内部的复杂斗争  清朝统治者在对法国战与和问题上的矛盾,满、汉官僚之间,不同派系之间的权力争夺,是赫德能够插手中国一系列外交事件的又一主要原因。中法战争期间总理衙门信息不灵,对法国国内状况所知甚少,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也缺乏准确的把握。虽然清廷也试图通过法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矛盾来遏制法国的活动,但因为措施不当,很难奏效。传统科举出身的、以曾纪泽为代表的清政府早期外交官群体,对近代外交非常不熟悉,在中法战争期间,没能很好地起到斡旋作用。加之清廷内部斗争激烈,满汉纷争不断,围绕中法战争和谈问题,清廷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权利角逐,慈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先是利用中国在战争中失利而把奕罢免,后又利用“清议”打击李鸿章,使得中法谈判几度中断。清廷内斗导致它对法和谈缺乏连贯政策,给赫德操纵中法和谈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赫德的个人优势  赫德具有非凡的个人经历、能力和强烈的权力欲望,他愿意积极地参与、控制中法谈判,以便为自己、为英国谋取更多的利益,这些是他参与中法谈判的个人优势和动力。  1.赫德其人  赫德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熟读《孟子》等中国传统书籍,对中国封建社会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他性格含蓄内向,老练沉着,表面上的儒雅风度使他比较容易接近中国的封建士大夫。他对清政府的当务之急和应作的改革也有独到的见解,曾经多次上书要求清政府改革,融入到近代化的洪流之中,恭亲王等人都觉得赫德可以依赖,在很多事情上,愿意同他商量,企求在他的帮助下减少对外交往的损失。  2.赫德的权力欲  赫德虽然出身于英国一户平民家庭,但是赫德家族却相信他们的祖先有过一段非常荣耀的历史。祖先的业绩对赫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赫德在童年时候就曾经说过:“我长大以后,……要获得一个爵位!”赫德在十一岁的时候,就具有了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曾经独立坐船横渡爱尔兰海。英国在中国的殖民事业为赫德提供了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绝佳平台,他的成功欲望和毅力代替了一切,为了成功,生活中的任何亲密关系都可以舍弃,他甚至不惜与妻儿分别达二十年之久。赫德凭借英国海外殖民势力和个人才干,在等级森严的清帝国声名显赫,不仅据有高官厚禄,而且尽享殊荣奇赏之尊。当中法战争的发展已经威胁到了他的地位和利益时,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中法谈判中去,企图保住自己的地位,并获得更多的利益。  赫德不但自己在中国获得了巨大成功和许多利益,而且他的很多家族成员和亲信也与中国海关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可以说海关是赫德的安家立身之地。赫德担心中法战争不论任何一方胜利,势必会影响到英国在中国的势力,进而会影响到自己在海关的位置,特别是德璀琳前期调停成功,深深刺激了赫德。他对德璀琳促成的《中法简明条约》十分愤怒,认为中法争端的解决完全排斥了他,赫德感觉被冷落了。谅山事变以后,法国叫嚣发动新的战争并索要二亿五千万法郎,清政府顿时又慌了手脚,不得不再次求助赫德,希望通过赫德的斡旋,早日解决中法争端。赫德抓住机会,在第一时间和法国公使谢满禄取得了联系,并把法国的的意见转达给了总理衙门,这样,赫德在权力欲的驱使下,发挥自己的优势,由于又回到了中法谈判之中。  三、清朝海关和英国政府的强力支持  1.清朝海关为赫德提供的支持  晚清海关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它本有的职责范围,赫德控治下的海关职员组成高度国际化,除了英国人以外,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职员也不少。当时很多西方外交官和传教士都愿意辞去现职,进入海关,或努力使自己的孩子成为海关职员,他们把进入海关视为飞黄腾达的好机会。海关成了“西方国家对华外交的方便助手”,海关“可以在一种‘正常’的气氛中掩饰各种非正常的活动,起到西方公使难以起到的作用”。

JunziLian.Com

有历史学家曾经说过:作为外国人享用不平等条约的主要机构,(晚清)近代海关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各国驻华使馆。  赫德之所以能够参与中国外交事务,实际上是离不开清朝海关对他的支持的。赫德掌控下的海关影响外交事务的方式有两种:一、直接参与重大外交事件的处理并接受清政府外交机构的咨询。因为决策者在做出准确判断之前,必须要充分、及时而可靠地掌握有关情报。如上所述,中法谈判期间,中国缺乏专业的外交机构和外交官,总理衙门只能通过海关和赫德获得有关法国方面的情报,这就使总理衙门在中法谈判时加深了对赫德及其领导下的海关的依赖。二、赫德可以影响清廷对某些重要官员的任命。赫德不仅可以影响边疆大吏的任命,还挖空心思,直接向清朝驻外机构派出海关行政人员。  赫德千方百计地利用海关职员来搜集各国情报,试图干预清政府内政外交。1874年,赫德就在伦敦设立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驻伦敦办事处,由其亲信金登干以“无任所税务司”(驻外税务司)的名义具体负责。表面上办事处负责一些采购业务,但实际上这是赫德设在欧洲的一所秘密情报机构,其工作人员要发誓不得泄露秘密,违者严予处罚。金登干经常按照赫德的密令,往来欧洲各国,进行秘密的外交活动,多方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  赫德趁清政府在欧洲设立驻外使馆之机,利用清政府外交经验欠缺和资金匮乏来加强对清政府驻外使馆的渗透和控制。  最后,中法战争后期,赫德在英国的代理人金登干听从赫德安排,利用“飞虎号事件”直接和法国政府最高层取得了直接联系,金登干在法国为赫德提供了很多至关重要的情报。茹费理内阁倒台后,金登干了解到法国统治阶级中并不想改变对华战争政策。他们抛弃茹费理,并不是说责备他不该侵华,而是指责他侵华部署不力,损害了法国在远东的殖民利益和法国的国际形象。1885年3月28日(镇南关战斗后第四天、谅山战斗前一天),金登干向赫德报告法国反对党攻击茹费理,要求尽早宣战,以防中国取得响械的补充等等。3月29日,法军在谅山失败的消息传到巴黎,法国舆论又公开批评茹费理边打边谈的作法。这些法国国内的舆论导向给赫德操纵中法谈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情报。  赫德是在中国海关内唯一有权使各级官员得以录用、升职和降职的最高长官,“几有一国元首之权威”。既然清政府的外交机构非常依赖海关的支持,那么作为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自然也就是总理衙门的重要顾问了。1885年3月以后,在赫德的劝诱和威吓下,奕譞等朝廷掌权大臣已完全放手让赫德进行他的秘密外交了。  2.英国政府通过赫德干预中法谈判  (1)中法战争威胁英国在华利益  从英国的全球利益看,在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这个英国全球战略利益问题上,英国与法国有着利益冲突。显然,中法之间的冲突必然对英国的全球利益造成一定的威胁。因为,如果法国胜利了,法国必然会从中国取得极大的利益,壮大自己的力量,进而会加强自己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与英国的对抗能力;如果法国陷入这场战场而不能自拔,则可能转移法国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的注意力,减轻对英国的压力;如果法国战败了,则可能激发和鼓励其他殖民地人民的反殖高潮,威胁殖民主义列强的全球利益。因此,英国既不希望法国大胜或大败,也不希望中国大败或大胜。英国为了维护其在华利益和全球利益,是不会使自己置身于中法战争之外的。以上决定了英国在中法战争初期的基本立场:一、避免战争扩大而妨碍它的经济利益;二、千方百计地让中国在战争中败北但不是大败,以巩固英国在华的强权政治。  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法国逐渐损害了英国在华利益。1884年2月26日,法国政府宣布运往广东以北各地的米为战时禁运品。采取这一政策的目的,是想拦截从上海运往北方特别是北京的漕粮,以此向清廷施加压力,迫使清政府求和。当时的漕粮大部分是由英国轮船运输的,因此,这一米禁令损害了英国在华利益,立即引起英国政府的强烈不满。正当英法之间的不和在逐渐加剧时,1885年1月间,发生了法国军官在新加坡的英国领海内开枪射击逃兵的事件,这使双方关系更为恶化,英国决定插手中法战争。  (2)赫德是英国在华利益代理人  英国政府对于赫德出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以及利用赫德独特的职位和身份从事“业余”外交,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当赫德任海关总税务司的时候,赫德就以其娴熟的中文和圆通的中国官场处世方式赢得了中方的满意,由此赫德拥有了更多的参与外交的机会。英国政府和驻华公使卜鲁斯在以后赫德所从事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中都给予特殊的帮助。不仅在从事“业余外交”上英国政府给予赫德积极的鼓励,而在赫德完成了一系列的中外谈判时,维多利亚女王获知后就高兴地称赞“他曾安排过一些这样微妙谈判。”如此可见,在具体的外交实践中,英国政府也是大力支持赫德的工作。  四、小结  晚清时期中国经济上生产方式落后、近代外交思想没有形成,政治上受制于人、外交主权失去独立,制度上封建君主制度腐朽、不能建构起积极高效的外交运行机制等原因及其交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晚清政府外交的悲惨命运。赫德参与中法战争谈判只是这种命运的一个缩影。透过赫德参与中法谈判的历史现象,研究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发掘其更深层次的经济社会原因,也许对今天有所启示、有所教益。参考文献:[1]李虎.中国近代海关与清政府的薪酬制度比较——以赫德时期(1863—1911年)为例[J].天津:历史教学,2011,(04).[2]文松.关于赫德评价问题[J],天津:历史教学,2011,(01).[3]周熊.赫德与中国海关关系新探[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