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生活化教学,历史教育与历史教学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13:04:38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20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关于教育于生活化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们不断思索的问题,围绕它所展开的争论也构成了推动世界教育改革运动的一条主线。

从外国教育学者夸美纽斯到卢梭再到中国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无一不在围绕这一命题进行潜心的研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在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还要“以史为鉴”,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让高中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使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是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也是时代的要求。然而就当前来说,当今历史教育偏离了经世致用的方向,学生“只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造成学生对历史课普遍缺乏兴趣,不仅影响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无易于学生个体人文素养的发展。因此,历史教育联系实际生活是必要的。

  在历史教育过程中怎么样实现教育与生活的贯通,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一、课时备课生活化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

www.kucunjie.com

也就是说,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只有准备充分,才可以获得成功,没有准备,则会遭到失败。教师上课也是如此,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完成教学任务形成教学能力所作的一切准备工作。备课是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因此,要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对教师提出的最关键的要求,就是教师在备课时树立大历史的观念,要将历史教学内容置于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

  二、教学语言生活化

教学语言是课堂的灵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载体。教师语言表达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分析、思考能力,这就要求了历史教师必须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符合要求的教学语言吐字清晰、言简意赅、生动活泼、富于感染力。更重要的是教学语言要生活化,历史教科书的生活化趋势决定了历史教师用语的通俗明白、生活化,教师应恰如其分的将历史讲解的通俗明白。

比如,在讲到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政策时,笔者是这样讲述的,1921 年底一个阴霾的上午,切科夫再次来到了镇上的集市,这次他选择坐在街道一个隐蔽的小角落里,将两小口袋的土豆和玉米放在自己面前,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这老农是在兜售自家的土特产呢,类似于“摆地摊”。一开始切科夫似乎有所顾虑,经常四处张望。不过他最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没有发生,它的粮食还卖了个好价钱。寥寥数语,将余粮收集制和新经济政策的农业税作了比较。课堂语言的通俗明了并不意味着枯燥无味甚至低级趣味,教师的语言应该富有美感,给学生熏陶和启迪。另外,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语言才能使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学组织形式生活化

  普通高中新《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必须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我们要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尽量采用更生活化的模拟情境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模拟,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情感,最终实现学生由情到智的发展。情境教学模式形式多样,有课堂讨论、辩论、撰写调查报告、角色扮演、演讲、模拟法庭等方式,此类形式最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在教学《罗马人的法律》时,本人是通过“模拟”古罗马法庭的方式来完成的。本人在教科书探究活动课提供案例的基础上,加上了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内容,增加可信度。

在罗马帝国 8年,在罗马城郊,奴隶帕帕提赶着一辆骡车在向城府方向去的山坡上行走,为了减轻骡子的负重,帕帕提下车顶住往回倒退的车板。可就在这时,车开始向下滑,帕帕提松手,跳到一旁,结果骡车向下倒退时碾过一个奴隶的孩子,孩子不幸死亡,于是孩子的主人拉斯提奴隶主向帕帕提的主人奴隶主贾赫图提出诉讼。为了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本人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负责法官及陪审团的工作,第二大组负责原告及律师的工作,第三组负责被告及律师的工作。并布置提前预习准备,要求学生搜集与罗马法律有关的法律条文,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并结合当代法庭审批程序,多途径准备资料,如阅读教科书,查找相关的工具书或网络资料。

学生的积极性果然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收集、整理资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论证,课也上得非常成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把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感知历史学习的真正乐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探索、创新的潜在能力。其实教学也不一定要在课堂内完成,开展社会调查、访问、问卷等也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教学手段。如在讲到近现代婚丧礼俗的变化时,我就让学生回家对自己家里的父母、爷爷奶奶或者邻居等进行调查、访问,了解近现代婚姻和丧礼习俗的变化,体会时代的变迁。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多挖掘课程资源。

  五、学内容生活化

  发掘教科书生活化内容。新课程标准是这样阐述课程资源的“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师生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参与者、操作者和开发者。”我们要顺应新课标的理念,以课标为指导,因地、因时制宜地把生活中蕴含的历史信息搬进课堂教学,用学生感兴趣的、真是存在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补充,把学生所想、所关心的事情引入课堂,尽可能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对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科书中的文本历史。这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除了尽力发掘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还要有一定生活经历和教学智慧。

  作者:全青松 来源: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1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