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康复七大领域书籍,特殊儿童康复与教育教材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13:25:16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27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第一篇:试论0—6岁脑性瘫痪儿童的医教康复结合模式

  脑瘫是指自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如不能站立行走,四肢强直等。还经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视觉和听觉的异常。脑瘫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致残性,严重影响小儿的智育及身体发育 [1]。我国0-6岁脑瘫患儿发病率为0.186%,推算我国0-6岁脑瘫儿童有31万人,并且每年以4.6万人的速度递增,这样一个庞大的弱势儿童群体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2]脑瘫虽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但残疾程度会逐渐加重,这不仅给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而且也极大地制约着他们未来的发展。医教康复结合是帮助脑瘫儿童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

  1 医教康复结合的含义

  “医教康复结合”的“医”主要是康复医学,指从满足特殊儿童“缺陷补偿、自理与自立,最终最大程度地回归社会”的特殊需要出发,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干预。“医教康复结合”的“教”主要指特殊教育,是对有各种特殊教育需要的人的培养,使他们成长成材。医学康复和教育康复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医学康复是教育康复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康复是医学康复成果体现的重要手段,医教康复结合可以提高特殊儿童生命质量,改善人口素质。

  2 脑瘫医教康复结合的关键期

  大脑发育有特定的关键期,具有可塑性。在某一时期,人对外界刺激的变化特别敏感,容易接受特定影响而获得某种能力。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能力或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期间给儿童提供刺激最容易获得反应,错过了这个时机,反应或者不能获得或者不能达到最好水平。0-6岁是婴幼儿神经系统结构发育的关键期,在这段时期,脑的结构与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的能力,易于受环境的影响。对于脑瘫儿来讲,能在关键期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是非常关键的。这是因为虽然脑瘫儿童脑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但其周围仍有许多正常的脑细胞还处于迅速发育阶段,而且脑损伤也处于初期,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所以这一时期脑的可塑性、代偿能力高、恢复能力强。在关键期内,越早给儿童进行教育和训练,儿童的大脑就越灵活。因此,在0-6岁内要给予儿童符合大脑发育特点的各种刺激和教育机会,让孩子感觉、知觉、语言等各种能力都能在相应的阶段得到及时的发展。而脑瘫的康复过程也是患儿发育成长的过程,只有抓住0-6岁的关键期,全面系统地康复治疗,才能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医教康复结合的措施

  3.1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实践证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脑瘫患儿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发现婴儿具有俯卧位呈倒U字形、很少哭闹、行为怪异、哺乳困难、容易激惹、运动能力落后等就应引起警觉和注意了,应到具有诊断能力的医院进行诊断,确诊后,就要及早地进行康复训练了。

  3.2 制定康复计划

  儿童被确诊为脑瘫后,要由医疗机构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功能评估,从生理,心理的角度来科学析脑瘫儿童的康复需求,由医疗机构、特教专家、家长一起来确定康复计划,确定医教结合的切入点和重点。

  3.3 医教康复结合内容

  制定康复计划后,要依据康复计划合理科学地开展康复治疗,具体的康复内容为(1)运动康复: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性训练。(2)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和作业疗法:以达到训练手的功能。(3)并存障碍治疗:如及时控制癫痫发作,矫治视觉、听觉和口面功能障碍,改善和发展认知功能,进行语言训练。(4)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矫治情绪、纠正行为异常,增加脑瘫患儿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社会交往能力。(5)促进智力发育,接受教育,学习文化。为将来参与社会活动创造条件。(6)使用矫形器具,对已发生严重挛缩和畸形者可予骨科手术矫治。

  4 对脑瘫儿童医教结合康复模式的几点思考

  4.1 重视和加强医教结合专业队伍建设

  首先, 要配齐配足医教结合康复所需的各类康复治疗师,其次, 要提高指导医生专长与残疾儿童需求的匹配度。其次要关注各类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开展医教结合工作的水平。

  4.2 开展医教结合的课程建设。

  应开展医教结合的课程建设,这种课程是独特的,它兼顾教育和医学模式的各自要求,针对不同脑瘫儿童的身心特点,分门别类地开展个别化的教育及医疗手段,使孩子的教育达到最优化。

  4.3 脑瘫儿童的康复需要社会的支持

  脑瘫儿童的康复需要儿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针灸科、眼科、骨科、幼师、特殊教育教师等各方面的配合,需要民政机构和社区的同情和帮助,需要家庭成员情感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相助,同时昂贵的康复费用也使很大一部分脑瘫儿童的家庭望而却步。脑瘫康复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3];脑瘫儿童的康复要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积极缩小他们与正常儿童的差距,给他们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为他们提供参与社会活动的平台。

  采用医教康复结合的模式,对脑瘫儿童实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单一的医疗或单一的教育,其资源是有限的,加之社会传统家庭育儿观念的左右,使很多脑瘫儿童没有被及时发现、诊断,因而延误或错失早期干预的良好时机,造成这些儿童在语言、认知、交往、情感等方面发育上的滞后。而通过医教康复结合的方法,可使得过去医教分离所分别进行的工作有效地进行整合,达到相互补充、各施所长,既能促进脑瘫儿童身心发展,又能满足他们受教育的需求,医教康复结合是脑瘫儿童比较理想的康复模式。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4年7期 作者:贾海玲 孙成贵

第二篇:关爱特殊儿童需走医教结合之路

  “病毒灵”事件遭到媒体曝光后,关爱儿童健康成长再一次掀起热议。保证幼儿健康成长,想想都很心痛的话题。笔者认为,保证幼儿健康成长,不能仅仅依靠幼儿园的老师,应该是在学校、医疗保健、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下走医教结合之路。

  幼儿健康需家校合力

  幼儿的健康成长,在我国似乎一直都在探索之中。幼儿的成长园地——幼儿园的名称和归属,也一直在不断地变更、发展。幼儿园的前身是各单位自己成立的托儿所, 后又改为妇联的儿童托养中心,胎教兴起之后,幼儿成长自然与教育形成了密切的联系,便将幼儿园改归教育部门管理。幼儿园的管理员“阿姨”被专职幼教“老师”代替。

  这样的变迁,出现了义务教育不包含幼儿园的现象,当然也出现了幼儿园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现象。当幼儿园归口教育部门之后,幼儿园的任务变得具体了,同样也解除了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理都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在这里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小朋友不仅能学到知识,还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克服独生子女带来的问题。幼儿的智力发展、心理健康对于教育人来说都不是难题。可是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显然不是幼儿园单方面能够完成的。

  从残疾的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的状况来看,在优生优育的今天,这些孩子的身体残疾绝大多数不是先天性的,基本上都是后天造成的。原因之一是幼儿家庭教育养护不当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当前的幼儿园配备的都是由教育部门培训的专职教师,但几乎没有专职的医务人员,很难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健康问题,并加以矫正、治疗。

  幼儿教育需医教结合

  对于幼儿身体健康的管控,需要专业医务人员介入。幼师教育机构需要在政府指导下,建立与区域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相关机构联合办学的保障机制,走医教结合之路,这是一个方面。

  幼儿园则需要建立每日常规的健康监控记录与处理机制,因为幼儿的免疫功能是比较差的,偶有风寒往往就会感冒、发烧。对于幼儿园来说,孩子缺课会影响班级上课,难以统一学习进度,还担心不太友好的家长质询,影响学校的声誉。如果没有专职医务人员指导,园方往往会使用一些偏方,来“提高”孩子的免疫功能。幼儿园应该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建立起每日健康监控联动机制。

  要实行医教结合,幼儿园应该配备专职医务工作者深入介入幼儿教育课程,保证孩子们健康成长。当然幼儿园也可以参照西方幼儿教育的发展模式,让幼儿园就近与儿童医院或者医学院等医务部门结对,保证每天的正常巡视,跟踪孩子的体质变化,密切跟踪特异体质的孩子。不仅能够保证孩子们健康成长,也能够保证医疗科研人员真正走到一线,真服务、真收获。

  幼儿的体检相当重要,有了专业医务工作者介入,可以有效保障体检工作按时、保质、有针对性地正常开展。但是,现行的体检科目设定多是“一刀切”的,没有针对性,没有考虑孩子的身体差异。以特殊教育为例,聋儿听力筛查现在基本上成为老师的责任。非专业人士仅仅能发现听力剩余多少的结果表象,根本不能提供分析结论——为什么听力会下降,还有哪些并发症,更不可能提供治疗措施与建议。

  中国西部·教育刊 2014年4期 作者:陈康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