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质疑方式开展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呢? 一、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自我主动地学。当学习兴趣正浓时,教师要趁势而上,引导学生围绕兴趣点质疑探究,透彻领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应从兴趣入手。在语文教学中怕的是学生无疑或不动脑筋,不善于思考,自然不能发现可疑之处;或害怕提错被别人讥笑,遭到批评,乃至有疑而不敢提,由于这些心理障碍,使得课堂无法形成浓厚的质疑氛围。所以教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放胆质疑,培养质疑的兴趣。 二、抓住了课文难点,引导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的赞赏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而学生的质疑过程则是经过由不会到会的过程,无疑学生善于质疑问题,必定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主题、结构、写作技巧等对课文进行质疑,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在学习《芦花荡》一文时,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 问题1:文中写“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的“过于”怎样理解? 问题2:文中“眼望着天边的北斗”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问题3:文中的景物描写那么优美,那样令人赏心悦目,是否和战火纷飞的岁月不和谐? 这些问题的提出富有创见,让人回味无穷,同时也抓住了课文的难点,于是我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明白了文中的“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是人物性格的核心,他的功与过都是由此生发。文中的“北斗”既是实在的景物,因为在敌人严密的封锁下,所以多半是夜行军,但同时又是一种暗喻,即党的光辉的指引。文中的景物描写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处处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和谐。同时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作品要高昂地传达出来的是一种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情绪。 三、围绕模糊点质疑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似懂非懂的地方,这就是学生的模糊点。教师如能从学生的心智状态出发,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导他们抓住这些模糊点质疑解惑,必能使其对课文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如在教学《羚羊木雕》时,发现学生对奶奶的话“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这一句理解模糊,“这样”指代什么?是指“我流泪”?还是指“爸妈逼我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好像都有道理。于是,我顺势引导学生把“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这句话放回到原文中,联系上下文反复咀嚼品味,最终比较准确地体会到奶奶这句话应该是对爸妈说的,爸妈逼孩子去要回送出去的羚羊木雕,一点儿也不尊重孩子,严重伤害了孩子间的友谊,奶奶对这种做法虽然不满,但是深知儿子、媳妇的为人,而左右为难的心理反应。这样,通过质疑,既使答案更加明确,又让学生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 四、珍视每位学生的提问,培养质疑能力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当学生有了向老师质疑的这种意识后,老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1)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首先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一是要弄清生字新词,扫清阅读障碍;二是要认真地把课文“自读提示”看清;三是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四是要提出课文中哪些地方不理解,并把问题记在本子上。由于学生基础不同,所提问题也不一样,这时,我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疏理、归纳,整理出比较有价值、有质量的点子上的问题,通过课堂学习课文时解决。这样,就使学生在听课时能有的放矢地主动地投入学习思考之中,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质疑能力。 (2)引导学生针对课文标题质疑。课文标题是一篇课文的高度浓缩,是文章的眼睛,有的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则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如教学中可引用一篇课文的标题来诱发学生质疑: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题目,想到了什么?想知道什么?通过质疑,学生就能把握文章内容及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质疑能力。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质疑。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对理解全文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师教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层层递进,巧妙地将课文引向深入。 总之,质疑无疑是教给学生去学会钻研课文的方法,使他们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努力理解新的知识,还能充分理解课文。学生学会了质疑,犹如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他们就会学得积极、主动,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获得终生受用的自学能力。这就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教学境界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可能。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