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国内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婚姻家庭观念不断更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离异现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离婚率2012年为229‰,2013年为257‰,2014年则上涨为267‰[1],逐年递增。离异家庭中原本由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组成的家庭结构轰然倒塌,家庭破碎对成年人亦是重创,对正在身心发展阶段的青少年而言,更易产生长期负面影响,使其出现种种心理和行为问题。随着离异家庭数量的不断增多,这些家庭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离异家庭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即“心理断乳期”。
CufebbS.net
一方面,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在生理上已趋于成熟,从而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迫切需要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和认可;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水平尚未完全成熟,认知水平、社会经验、人格特征都处于半成熟状态,这使得他们心理常常出现矛盾和困惑,希望得到父母的开导。而离异家庭青少年往往来自家庭的支持不足,容易比同龄人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近些年,一些研究者对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评定,发现离异家庭子女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完整家庭子女,存在着躯体化和强迫等问题,在焦虑和敌对问题分数上也显著高于同龄人,更易出现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2][3]。离异家庭的青少年也往往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如抑郁、孤僻、交往不良和其他违纪行为等。一些研究也表明,离异家庭青少年的犯罪率更高,也更易出现自杀意念[4][5]。离异家庭子女由于家庭关系失调、个体自我封闭等原因,导致他们社会性发展迟缓,出现更多的行为退缩。情绪方面,单亲的事实易让他们产生被抛弃心理、失落心理、愤怒心理等情绪困扰,一些针对离异家庭青少年人格的研究发现,其神经质特征更为明显,即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也易产生更多的压力[6]。离异家庭青少年也易产生学业上的问题,研究显示,离异家庭的孩子学习适应性较差,成绩也較低[7]。种种迹象表明,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家庭、学校、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探究其影响因素、寻求合理解决办法刻不容缓。
二、影响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父母离婚对青少年而言并非一个短暂的静止事件,而是会造成长期的伤害和影响。国外一项对离异家庭子女的长期追踪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离异家庭子女在不同人生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在儿童时期,他们会产生孤独和困惑,并对父母愤怒和对生活恐惧。青少年时期会产生更多的行为方面的问题,主要显示出对规则的不遵从;在成年时期,离异家庭的子女往往亲密关系不良、排斥婚姻和生育。父母离异前的不良家庭环境及离异后的家庭结构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父母、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不良影响,都易使离异家庭青少年产生行为、情绪、社会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并产生累积效应[8]。
(一)父母离异前的摩擦期
夫妻双方离异前,大多有几个月至数年不等的摩擦期。期间夫妻双方冷战、相互指责争吵、大动干戈,甚至迁怒于孩子,家庭环境长期处于沉闷和压抑中。而子女作为家庭成员,对于家庭环境中种种冲突和矛盾始终是参与者,这对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无疑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负面影响,易造成孩子自卑、悲观、抑郁等性格特点,甚至在成人后怀疑感情、恐惧婚姻。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在离婚期间能平和的处理问题,冲突较少,那么对子女的负面影响也会降低[9][10]。这说明父母离异前相处状况会对子女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二)亲子关系的变化
家庭破裂,会使亲子关系受到巨大冲击。一方面,本应由父母共同抚养的孩子变为由父亲或母亲单方抚养,从而减少了非监护方和子女的共处时间,造成非监护方与子女疏远,亲子关系冷淡。即使是看护方,也会因为情绪不良、忙于工作等原因,无法像完整家庭一样给孩子充分的温暖和爱护。另一方面,青少年的心理水平尚未完全成熟,不能充分理解父母的行为,易陷于不良情绪之中,导致迁怒于父母的一方或双方,对此,如果不能及时地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容易使亲子关系陷入僵局。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缓解由父母离异带来的心理创伤。而糟糕的亲子关系势必会在青少年的心理、认知、行为等诸多问题上产生影响,易产生安全感缺失、冷漠、叛逆等问题。
(三)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
父母离异对子女而言,不仅意味着家庭的破裂,也意味着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父母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如父亲在培养孩子独立性、自信心、责任感等方面的作用强于母亲,而母亲在培养子女爱心、言谈举止等方面的作用强于父亲。父母在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互补的、不可替代的,离异家庭中的监护方不可能真正意义上身兼两职。离异家庭青少年由于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在社会期望和榜样缺失的矛盾下,对性格养成和心理发展十分不利,易出现焦虑、性格偏差等问题。
(四)不良的教养方式
在离异家庭中,父亲或母亲由于感情破裂的打击,对子女的教育方面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从而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常见的不良教养方式有严厉型、放任型和溺爱型三种。在正常完整的家庭里也会出现教养方式失当的现象,但在离异家庭中,这种表现更为普遍和明显。(1)严厉型。一些离异家庭的父母,由于婚姻的不幸,把精力放到子女身上,或希望子女早日成材,“恨铁不成钢”,或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加给子女,教育方式过分严厉,简单粗暴,给子女过大的心理压力,使子女难以得到来自父母的温暖和关怀,严重的伤害了子女的自尊心,使他们出现恐惧、焦虑、孤僻、自卑等性格特点,或使孩子的性格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叛逆、冷漠、攻击性强。不论是完整家庭还是离异家庭,这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而离异家庭青少年由于父母离异的重创,急需关怀和温暖,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就易产生更严重的问题。(2)放任型。一些离异家庭的父母对子女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除了生活所需,其余不闻不问,对子女的成绩、行为、心理问题漠不关心。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与父母之间亲子关系冷淡,孩子缺少家庭温暖。而正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矛盾和困惑,在父母放任不管的情况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其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在放任型教养方式成长起来的离异家庭青少年经常会产生冷漠、自私、孤僻的人格特点,对今后的生活方式和同伴关系都会产生不良影响。(3)溺爱型。部分离异家庭父母由于对子女的愧疚,往往采取溺爱型的教养方式,生活上有求必应,无条件的迁就子女的不良行为习惯,久而久之使子女养成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缺乏责任心、缺乏同情心等不良的性格因素。
(五)社会和学校因素
离异家庭虽然近年来不断增多,但是在社会上仍属于少数,大多数人对离异家庭的双亲及子女仍持负面的刻板印象。离异家庭往往难以得到社会福利、舆论和法律的支持,是社会中特殊的弱势群体。尤其对离异家庭中男孩的情感支持比女孩少,因为人们认为男孩比女孩坚强,从而给予女孩更多的情感支持和保护,与男孩相比女孩也更倾向于表露情感,因此导致男孩比女孩产生更多、更深的心理问题。
三、提高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一)家庭方面
父母双方在离异的摩擦期,应尽可能避免在子女面前发生冲突。父母应充分尊重孩子,耐心温和的跟孩子说明离异原因,尽可能的使孩子理解父母的苦衷,使子女明白即使父母双方不在一起居住,对其关心爱护也不会改变。父母双方都应避免在与孩子相处时抱怨另一方的不当之处,给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榜样作用。离婚后父母双方如能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共同养育,孩子心理就会得到更为健康的发展。而离婚后父母经常产生冲突,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亲子关系质量,子女也易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和适应性问题。
不论是监护方还是非监护方,都应多关心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方面问题,耐心理智的予以引导,务必使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父母双方都应充分理解尊重子女,营造良好融洽的亲子关系。同时,非监护方应尽可能的增加看望孩子的次数,多陪伴孩子,减轻孩子因父母离异所导致的不良情绪,使其意识到,即使不知父母生活在一起,自己依然能够得到父母双方的共同关心。父母在与子女相处时应注意使用正确的教养方式,避免严厉型、放任型、溺爱型等不良教养方式,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社会方面
社会应积极关注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努力为他们营造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避免用“有色眼镜”看待离异家庭子女,而应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接纳、理解尊重他们。尤其大众传媒和公共舆论,更应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为离异家庭青少年提供真诚的人文关怀,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有关离异家庭的社会福利制度和法律,对于相对贫困的离异家庭应给予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支持,改善离异家庭青少年因父母离异所导致的家庭经济环境改变而引起的不适感,以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在法律方面,在判处离婚案时,不仅要考虑到监护人的抚养能力,同时也要考虑监护人的教育能力。与此同时,应完善离异后子女的监护权问题,规定非监护人的抚养费、探望频率等,使其能尽可能多的感受到来自双亲的关心和照顾,为离异家庭青少年提供有利的法律保障。
(三)学校方面
学校是除家庭外与青少年联系最紧密的生活群体,应密切注意离异家庭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主动加强与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情感沟通,经常性的与其谈心交流,了解其在生活、学习上所遇到的矛盾困惑,了解其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压力以及需求,及时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给予其真诚的爱和关怀,与其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并与家长经常沟通交流,使家长能多方面的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应注意发挥班集体作用,鼓励他们多参加班集体活动,转移对家庭关系的注意,从而减轻离异家庭青少年因家庭破裂而导致的消极情绪,帮助他们与周围同学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其在同伴交往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温暖和信任。学校还应充分考虑到离异家庭学生的特殊心理特点,采取有效适当的方法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对离异家庭子女已有的问题倾向要及时加以干预,防患于未然。学校在进行这些工作时尤其应注意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巧,注意保护离异家庭青少年的隐私,避免引起他们的敌对性防御心理。
父母离异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可能会贯穿青少年的一生。为此,作为父母,应多替孩子的长远着想,努力将伤害降到最低,社会和学校应密切关注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为其营造一个温暖、舒适、宽松的环境,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使其健康成长。而离异家庭青少年自身也应充分理解父母的苦衷,自强自立,增强自身的复原力和适应力,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和温暖,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张佳琦
第2篇: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美术教育方式探究
在视觉文化背景中,学校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的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美学素养,还要注重协助他们建立健全审美人格,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铺路垫石。基于此,本篇论文的侧重点在于探究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美术教育方式方法,与此同时阐述了教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发挥的多项作用,即与青少年群体共同构建和谐向上的健康型人际交往心理环境。
一、概述当下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健康交往可以被视为青少年创建友好型人际关系的重要体现形式。在信息社会中,很多青少年善于利用QQ、微信、微博等虚拟化平台与他人传达信息资源,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汇。但是他们却在真实化交际情景中产生紧迫感、孤独感与嫉妒感,甚至以自我为核心,不善于倾听他人阐述,急于表达自己的主观见解。上述交往行为方式的产出,对青少年构建健康心理环境的进程起到了限制性作用。
青少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自卑感,主要是因为青少年主观上认为交往对象在家庭背景、相貌特征、学习成绩等众多方面占有优势,因此自己在与其交往的过程中行为方式是拘谨的,意念的表述上也是不连贯;二是青少年因为拥有较活跃的情绪情感以及思维,所以其在交往的过程中,若受到来自对方的否定,甚至是批评指责,有时会产生郁郁寡欢的情绪,如果在没有他人疏导,又不能自行排解的情况下,其心理阴影面积就会日益延展;三是孤独感,在青少年人际交往进程中,孤独感的衍生已经是其心理健康问题的主体因素,而导致人际孤独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例如在陌生的、多变的环境中,即使青少年周边有一群嬉闹的人群,其也会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体验;四是嫉妒感,这一心理健康问题衍生出来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不能对自我价值进行准确的判断,所以在与人交往的进程中,过度重视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若发现对方的优势特点,有时候甚至会故意否定,此时他们被多数人视为“另类群体”,可见,嫉妒感的产生,恶化了青少年成长的心理环境;五是情绪情感障碍增加了青少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类型是多样化的,例如羞涩、恐惧、易怒、自负等,上述障碍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青少年人际交往过程中应激行为出现的概率,助长了逃避思维理念蔓延的势头,最终构建出自我封闭性心理环境,这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探究借用美术教育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方式方法
1.构建友好型师生关系,借用激励体制
良好型、互动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对美术教育活动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青少年始终是美术教育活动的主体,无论是思维还是行为上,均体现出活泼性特征。特别是基于目前美术教育尚未大比分列入应试教育体系这一实况,教师对青少年在美术作品内涵欣赏深度、绘图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均没有提出很苛刻型的要求,这样学生也就不会产生心理压力。对美术文化的学习主动了,他们渐渐就热爱上了美术学科与教师。
美术教育活动可以被视为一类性质特殊的实践活动,最大的功效是协助青少年将自身情绪情感传达出来,萌生出喜悦感、成就感以及自信感等多样化感受。此时青少年在与教师、同伴交流的过程中身心得到放松,悲观等负面情绪顷刻间烟消云散,这在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方面发挥巨大的帮衬作用。
教师也应该紧抓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与他们打成一片,协助他们掌握人际交往中心理放松的技巧,从而确保他们认知能力、实践水平的提升,有更大的信念去学习艺术知识,强化艺术涵养与对作品的创新能力,那么在这样的学习动机的驱动下,对青少年开展的美术教育活动实效性显现出来,协助青少年树立尊重文化、尊重长辈、虚心请教、自信自爱等品行,为心理健康发展铺路垫石。所以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善于应用激励体制,鼓励不善言辞的同学积极参与美术绘画、黑板报、手抄报等创作活动中,将与绘画相关书籍与资料提供给青少年,使其演变成参与绘画竞赛以及开朗性格形成的动机。
2.实施创新型美术教育评价方式
对于任何艺术问题而言,其均没有确切的答案,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波特”中所蕴含的道理一样。在对青少年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不应该仅仅从“好与坏”这单一角度评价,应该将更多的眼光投射到作品的多样性、特色性以及创新性等要素上。
具体是指教师以学生实况为基点,结合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从而确保评价标准的层次性,在对后进生作品评价时,善于应用诚恳、幽默的语言去调动他们参与美术教育活动的兴致,使他们热衷于探究环节。而对于学优生作品评价过程中,除了赞美与褒奖以外,更要与青少年一起探寻深层次优化美术作品质量的方法,使他们对自我绘画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并愿意与教师和同学分享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此时他们心理环境中那面自信的旗帜将会愈显风采。总之,教师对美术教育评价形式实施创新措施,使处于不同绘画能力水平的青少年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感,有更大的勇气去与他人剖析自我,更乐于吸收他人的指正,同时借鉴他人良好的学习方式方法。
美术教师也应该积极编制综合性评价模板,使其渗透进美术教育课堂活动全程中,对青少年参与程度、协作热情、审美高度、学习态度、探究欲望与信念、作业完成率与上交率做出整体性评价,为其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另外,美术教育评价彰显出教育的艺术性,其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环境与个性的塑造息息相关。所以在美术教育进程中,教师应该多借用肯定功效,探寻青少年点滴行为中的优势点,对其加以表扬,从而协助青少年放大人格魅力,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强化对艺术文化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构建优质型美术教育课堂气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提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教学氛围”这一观点,通俗地说,优质型课堂教学环境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与成长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温馨、融洽、互动的课堂教育环境中,青少年将会获得更多的正能量,迸发出向上的情绪情感体验,对知识学习的信念与欲望进一步增强,在成绩的获取上,构建出“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但是如果青少年身处压抑的教学环境中时,就连其肌体细胞也是慵懒的,消极型的情感体验乘虚而入。如果在学习美术知识时青少年心存过度顾虑,久而久之其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在课堂上没有举手提问的勇气,在不安的课堂环境中变得沉默寡言,囚禁自身的感受,心理阴影面积不断扩大,那么由此可以推测其心理健康发展进程受到巨大的阻碍。
为了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进程,教师务必要采用多媒體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以及启发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去创设一个彰显活跃、民主、健康等色彩的课堂环境。在这样的美术教育情景中,师生之间配合度与默契度大幅度提升,青少年创作性思维得到有效的开发。
例如在讲授包装设计的美术教育课堂上,教师组织青少年依据牛奶特征,设计出某品牌牛奶的包装款式,教师发现只有一名青少年选择了深咖啡色,其他青少年均选用了乳白色,在与那名特立独行的青少年进行交流过程中,教师了解到原来他想创设出一款巧克力式乳制品。在民主型教育课堂环境中,教师对其的大胆想象是赞扬的,同时对其设计形式做出科学的指导,从根本上消除他们顾虑失败的念想,为健康型心理环境的构建奠定基础。总之,民主型美术教育环境可以被视为青少年新理念萌生,新设想迸发的巨大支柱,同时教师也演变成“朋友”的身份,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指明方向,维护了他们好奇心理与求胜欲望,真正成为青少年群体的良师益友。
三、概述美术教育方式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进程中发挥的意义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可以被视为色彩、线条、空间、材料等视觉性要素集中体现形式,显示出一定的审美规律,当呈现在个体眼前时,与其审美需求相匹配,就会对人体生理与心理的共同发展贡献动力和源泉。
之所以认为美术教育活动能够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发挥实效性,具体是在以下几个环节上表现出来:一是传递出艺术作品创作者的审美情趣,对青少年的精神境界起到了熏陶与优化作用,协助其消除情绪情感方面上的障碍,引导其心理环境践行健康向上型路线;二是强化青少年赏析、鉴别、批判能力,树立健康的“三观”理念,使其思想与行为方式上不受广告、网络等视觉文化环境的干扰,合理适应某一文化环境,此时个体与周边社会环境和谐、同步发展;三是在民主型美术教育环境中,青少年借用各种造型、色彩、构图等元素,展示心境与心态,构建多元智能品质,为心理障碍的解除做铺垫。
四、结束语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应该掌握沉淀灵魂的有效方式,借助美术教育活动强化自身对事物的认知、评判等审美水平,以健康的心态与人格构建个性化人生价值观念。身为美术教师,为了实现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这一目标,要充分利用美术教育活动的显性与隐性功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更多的方式方法。
作者:陈秀玉
第3篇:体育锻炼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综述
1前言
青少年在成长时期应该具备积极向上、坚持不懈、面对困难永不气馁的品质,培养这种品质青少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了解和学习体育精神,在锻炼中亲近自然,通过团队合作认识到团队意识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体育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心理健康又可以促使体育运动更好的发展。
2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产生的主要原因
2.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2.1.1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一种健康状态。例如,当一个人处于这种状态时,能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地面对正在发展着的社会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挥自身潜能,取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获得更高水平的身心健康。其二是指维护心理健康預防精神疾病减少问题行为的原则方法。
2.1.2心理健康的标准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2)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3)恰当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评价能力;(4)能保持对学习较浓的兴趣与求知欲望;(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情良好;(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2从数字中透视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我国当代中小学生具有众多的优良个性品质,如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知识面广获取信息能力强等;同时也确实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的心理问题还比较严重。此外,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也呈日趋上升的态势。
2.3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因素、脑损伤生理疾病或缺陷。
(2)社会环境因素。亲子关系、家庭气氛生活压力与环境变迁。
(3)心理因素。
①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弱化。青少年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等方面都要经历巨大的变化,摆在他们面前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学习交往发育升学就业等自身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有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给他们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与考验。
②道德焦虑的缺乏。道德焦虑是指人永远无法消除对良知的恐惧。通俗地讲,是指一个人因为担心自己的行为有悖社会道德而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通常表现为羞耻感和自罪感健康的人应该具备一定的道德焦虑,这是道德健康的一部分,而事实上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缺乏相应的道德焦虑。
(4)教育系统的心理教育咨询和治疗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对现代化进程的急剧加速与之相伴的心理问题的明显增长,而我国精神卫生工作队伍无论在人才和经费的投入上都缺乏足够的准备我国现有精神医生一万余人。
3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3.1体育锻炼能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心理要想健康发展,必须以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锻炼,促使身体正常健康的发展,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3.2体育锻炼是推动心理发展的动力
体育锻炼与日常的身体活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原有的心理水平常常不能满足所学习的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篮球运动中的运球上篮,运动者要了解队员位置,就要有较大的注意范围,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青少年在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中,原有的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3.3体育锻炼能推动自我发展
体育锻炼有助于青少年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
4结论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应抓住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相互作用的规律,利用健康的心理来保证健康活动效果;利用体育运动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体育部门医疗部门与心理咨询部门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优势互补,相互配合,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作者:孙忠学
第4篇:浅析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校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教育制度的改革,都使当代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同时受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个人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在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当代青少年作为民族未来发展的栋梁,无可避免地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得到进一步的关注。近年来,心理健康和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已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从体育锻炼本身的生物性特征和社会性特征入手,阐述一下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体育锻炼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智力是青少年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条件。正常的智力是正确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前提,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学家认为体育锻炼对于人的智力发展有重要作用,良好的智力有助于青少年学科知识的掌握。Anthony的研究指出,是否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与智力、记忆能力间存在着高度的正比例关系。国内学者做的有关研究也同样证实,体育锻炼有助于发展人的智力。
二、体育锻炼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青少年在学校期间除了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包括人际交往、创新能力、独立能力、适应能力和意志能力等在内的各种能力。其中,人际交往能力在这诸多的能力中更为重要。就像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家丁肇教授所指出的:“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而来的。”我国目前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一些家长、学生、老师更多关心的是考试分数,却忽视了内在素质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人际交往这个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这就导致他们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缺乏相互理解、忍让和关心,缺乏感情交流,人际关系逐步疏远。
体育锻炼的魅力就在于冲破这种隔离和疏远,聚集在运动场上,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Brawley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更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2];著名学者麦欹尼认为,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创造性、消除紧张、保持友谊,使人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3]。体育锻炼的许多项目都需要同学们之间的协作配合,也需要同学们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和互相爱护。让不同班级、不同性格的同学相聚在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的练习和比赛,就能使他们之间产生亲近感,有时他们甚至不用言语,只需要通过一个手势、几个动作就可以直接和间接的沟通信息,交流心声,自觉或不自觉中就产生了一种情感。也就是说同学们可以用体育锻炼来认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適应将来的社会。
三、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不良情绪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现在的青少年常常会因为繁重的课业问题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进而导致忧郁,自卑、多疑、焦虑、孤僻等心理障碍。科学家发现,有规律的运动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状态、降低焦虑、促进睡眠。这已得到了试验证明:如Mclnman(1993)等人对运动后的受试者立即进行测量,发现他们的状态焦虑、忧郁等显著降低,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Hay-den(1984)等人有关有氧锻炼与忧郁关系的研究发现,长期有规律的锻炼者其焦虑和忧郁的水平比不锻炼者要低;Berger(1993)认为,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最大心率的60%—75%),每次锻炼时间20—60min,有助于情绪的改善。[4]
四、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健全的人格可视为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主要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可以归纳为: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会产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5]当代青少年从小成长在百般呵护的环境中,父母对他们的偏爱,以及应试教育忽视了对人格教育、个性发展和自我价值的正确引导,致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才智缺乏一种客观的、理性的认识,在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定位方面出现了偏差。
青少年与社会现实的实际接触中,一些来自于周围环境的客观评价与本身的自我价值产生出入,或相抵触的负面信息过多时,将导致心理失衡。反映在情绪上就是失望、悲哀或是尴尬、犯罪感……如果不能很好的予以调节,持续时间过长,就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体育锻炼是以身体为对象而进行的一种积极特殊的实践活动,大多是集体性、竟争性活动,自己能力高低、修养好坏、魅力大小,都会明显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还有助于自我教育,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
五、体育锻炼有助于心理疾病的治疗
焦虑和抑郁是普通人和精神病患者遇到的最为常见的困扰,在大学生中,也有不少人由于学习或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了焦虑和抑郁,目前国外的研究认为,体育锻炼就能调节和消除青少年的这些心理疾病。这一科学研究的依据有两方面:1.体育锻炼能增加脑血流量,促进内啡呔的释放。这种内啡呔具有吗啡的作用,它能使青少年获得镇静镇痛的效果以及舒适、欢快的情绪体验。2.人类的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通常发自左脑半球的思维部分,而产生愉快情绪的区域在右脑半球。青少年在运动时,左脑半球会逐渐受抑制,而右脑半球则逐渐活跃从而取得支配地位。
总之,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是任何其他方式、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它以其自身的生物学、社会学特征,加之其良好的经济性、低风险性和有效性,在青少年群体中大力推广体育锻炼,普及和实施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锻炼的有利条件,有意识地发挥其健身和娱乐功能,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共建和谐校园。
作者:罗晓柯
第5篇:浅谈生活压力事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青少年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身心急剧变化,充满各种矛盾的重要时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在心理上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内心充满矛盾的时期。矛盾与冲突一旦处理不好便会引发种种心理问题。而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是青少年接触最多的压力源,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最常见的。
一、生活压力事件概述
青少年在生活中经历的压力事件是他们感受到压力的重要来源。一般认为,生活压力事件很容易引发情绪失控,是健康状况、生活环境的重大改变,或是重大成功或失败事件。它们的出现或是预示、或是实际需要个体的生活方式做出改变。生活压力事件共包含三个理论模型。其一是反应理论,该理论认为压力是一种刺激的反应现象,即人或动物等有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的一种生物学反应现象,可引起有机体的多种需求,并具有非特异性。其二是压力刺激理论,该理论认为压力是能够引起个体产生紧张反应的外部刺激环境。该理论重点关注何种环境能够使人产生紧张。其三是“认知—现象学—交互作用”(cognitive-phenomenological-transactional,CPT)模型,此理论认为无论何种事件,只要是内在要求或环境超出了个体的适应性资源,那么就会产生压力。
二、生活压力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人人都有“学而优则仕”的心态,认为只有通过“学”才能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父母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认为学习是孩子个人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而教师更是把工作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可以说,每个小目标都是充满着理想的,而又是那么具体的。父母似乎每天、每月、每年都在计算着成绩,期盼下一次孩子的成绩有所提高。然而,这对大多数青少年而言是残酷的,当他们认同这样的传统观念后,便背负着巨大的负担与压力。当他们竭尽全力努力学习的时候,父母和教师又总是为孩子制定出远远高于他们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几乎是把学生逼到崩溃的边缘。当学业压力超过青少年可承受范围时,他们的情绪情感功能便会受到严重损伤、暴躁不安、攻击性增强,甚至会出现如轻生自残等极端行为。
(二)人际关系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自我意识逐渐成熟,求知欲、独立意识、自尊心和成人感逐渐增强,开始用自己的观点评判事物。但是,青少年时期的个体情感丰富且不稳定,青春期的发育尚不成熟,往往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情感比较强烈、行事容易冲动。青少年时期也是一个心理反抗期。正是这种发展特点,使得青少年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是与父母的关系。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缺乏沟通,有了距离感;心理上的成人感促使他们怀疑和挑战父母的权威;为了追求独立对父母的管教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其次是与教师的关系。青少年开始以批判的眼光来评价教师,有时会表现出对部分教师的崇敬而对另外部分教师的排斥甚至反感。如果不能调整好对教师的看法和态度,会影响到知识的学习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最后是与同伴的关系。与同伴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会导致青少年的学校适应不良,并对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
(三)性发展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青春期是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生理、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在这一突变过程中,青少年所产生的与性有关的适应不良态度和行为,称为青春期心理不适。青春期的生理发育是比较快的,而心理发展的成熟却相对滞后。这样,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不成熟就会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矛盾,包括过早的与性有关的行为,如早恋、性过错等,包括性偏离行为,如同性恋倾向,恋物癖等,还包括性别角色认同障碍,如易性倾向等。生理的发育促使青少年性意识萌生和发展,性意识的发展有强有力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活动。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长要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家长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和身心发展的优势,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家长要经常调整对子女的期望值,设法使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孩子的客观实际相一致;要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对子女期望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多与孩子沟通,耐心倾听孩子的心聲,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改善学校教育工作
首先,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合作,双方通过沟通了解青少年的真实情况,并根据现实条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教师要分配给学生合理的学业任务,以免其学习负担过重;家长要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潜移默化地使孩子养成对学习的正确认识与态度。其次,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机构,聘请专职心理辅导人员定期为青少年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教给他们正确的减压方法,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随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和障碍。最后,学校应将涉及性生理、性心理以及性道德等内容的性教育作为一个重大的工程,贯穿于青少年阶段的始终,使青少年能够在学校接受正规、系统和完善的性教育,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同时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增强自身应对压力的能力
首先,主动寻求社会支持,面对学业、人际关系与性发展等方面的压力要学会求助于家长、教师、同学及心理咨询专家等组成的社会支持系统,主动与他们沟通交流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学会建立积极的认知评价策略,努力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在应对压力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辩证地看待压力,把压力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动力。最后,掌握舒缓压力的正确方法,如向父母倾诉、看电影、进行体育锻炼、与同学郊游等。
作者:张辉等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