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积极心理学有助于提升人的积极情绪体验,激发人的潜能,并提升群体组织的凝聚力与工作效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低的现状呼唤积极的心理学教育。相对于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积极心理学可谓一种新的视角,它变“消极”为“积极”、变“治疗”为“预防”、变“心理咨询”为“心灵成长”。
ZhaoSheng.Net
这也是高校实施这一教育的优势所在。其基本路径为:践行人文关怀的教育目标,使学生拥有幸福感;建立愉悦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满意度;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心灵成长;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作为教育的保障。关键词:高校;积极心理学;“幸福课”;
作者简介:梁爽(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法学硕士,从事积极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研究。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一词最早出现在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为此书最后一章标题,即“走向积极的心理学”。20世纪末,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定义为“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从而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了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对于心理学的发展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历史性的转折。积极心理学倡导发展人性的优点、帮助人们获得幸福、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与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十分吻合,因此,积极心理学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积极心理学教育的优势及策略。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呼唤积极心理学教育
1.大学生负面生活事件频发。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大学生负面生活事件在媒体上的出现率逐年攀升,诸如自杀、早孕、吸毒、暴力,等等。在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不断增加,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也为数不少。虽然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较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埃德·迪纳Diener(1984)对主观幸福感定义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1]。它是综合性的评价,其中的情感范畴与认知范畴,即指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主观幸福感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感这三个不同的维度组成。主观幸福感这一自我认知直接决定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以及人生定位。
笔者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黑龙江科技大学三所高校的本科1-3年级学生为样本,采用心理学家埃德·迪纳及其同事发明的“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165份,收回有效问卷159份,其中:男生56人、女生103人;大一50人、大二74人、大三35人;哈尔滨理工大学50人,东北林业大学35人,黑龙科技大学74人。通过AskForn专业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发现:在159份有效问卷中,答案为对现有生活非常满意4人、满意24人、稍许满意43人、中等7人、稍许不满意60人、不满意20人、极其不满意1人。从以上数字可以发现:非常满意、满意代表着生活满意度较高,共28人,占总数17.6%;稍许满意、中等、稍许不满意、极其不满意代表着生活满意度较低,有131人,占总数82.4%。
通过本次调查得出四点结论:第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第二,主观幸福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明显高于男生;第三,从年级分布上看,大二最高,大三其次,大一最低(大四学生因处于就业找工作期间,情绪波动较大,所以本次调查没有涉及大四学生);第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城市学生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存在着出生地的差异,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3.大学生的心灵成长问题受到忽视。在以往教育中,高校更多关注学生心理疾病的救治问题,其受众面偏窄,而且迫于压力,很多遇到心理问题的学生也不敢求助于心理健康教育者。高校重视心理辅导的形式重于心理辅导的内容,关注心理治疗技术重于关注心理辅导思想与理念,这种功利主义倾向与技术主义倾向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即缺乏人文关怀思想的引领[2]。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每个学生都需要从低至高地满足自身需求,其中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爱与归属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意味着“心灵上的成长”,触动心灵才是真正的教育。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心理健康与心灵成长相互割裂开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相互助长、彼此促进。
4.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缺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普及多年,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已被逐渐意识到,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第一,趋于形式化。绝大部分高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建立了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体系,但这些机构与设置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去寻求帮助。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大多数均以公共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导致学生为了修满学分而去选择学习,直接影响了应用效果。第三,师资力量不足,兼职教师人数多,且专业知识匮乏。第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3]。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学生的消极心理层面,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与困惑,使学生认为自身或者他人一定存在心理问题,容易造成消极的自我暗示,从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以上因素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实现其最终目的,这也是高校教育今后亟待改进的环节。
总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呼唤积极心理学教育。
二、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的优势
2012年11月9日,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主题是“积极心态成就幸福中国”。大会共同分享了国内外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关于积极心理学在高校的应用价值和具体实践的探讨也是本次大会任务之一。在香港城市大学岳晓东老师的带领下,来自全国积极心理学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共同关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无疑使得高校积极心理学教育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1.从关注视角看,积极心理学变“消极为主”为“积极为主”。孔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应该关注人类的潜能与优势。积极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2002,p122-123)提出了“积极情绪扩建理论”,即积极情绪扩大了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瞬间的思想和行为指令系统,能促使人冲破一定的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思想,出现更多的行为或行为倾向。积极心理学的关注视角从其研究对象上足以看出:一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其中包括幸福感和满足感(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二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其中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宽容、创造性、天赋和智慧等;三是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等。
积极心理学将研究视角逐步放到人类自身存在的正向品质的增加和培养方面,引导人从消极的事物中发现积极的一面。从这一思想核心来讲,积极心理学教育对大学生终生受益,它引导学生学会对人、对己、对事、对自然的积极应对态度、技巧和能力;充分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重要的是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与生活质量。
2.从介入手段看,积极心理学变“治疗为主”为“预防为主”。高校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工作,被戏称为“心理垃圾处理站”和“消防工作”,即总是在做事情发生后的补救工作。但是,“我们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谋取人类的幸福”[4],而应该寻求新的解决途径。积极心理学提出的“积极预防”,即指在高校若想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从长远来看,应在学生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从而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而不是“修正缺陷”。积极心理学相信:每个人都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善于从学生身上发现并培养诸如勇气、乐观、希望、诚实、感恩、毅力和洞察力等优良的品质。通过发掘并专注于人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杜绝负面生活事件。
积极心理学赋予心理健康教育以新的内容,具体来说,可以实行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即针对正常学生传递积极心理学知识,引导其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关注、快乐、兴趣、活力、创造性等积极特质,并从中充分体验到积极情绪,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二级预防,即针对具有潜在心理障碍的学生传授预防心理疾病的技巧,例如发泄愤怒等负面情绪的抽离技术等,引导其关注自身的积极特质,体验过去与现在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同时也关注未来的乐观与希望。在从群体层面上,引导其维系与群体的链接,增强其归属感。三级预防,即针对具有重症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治疗。与传统心理治疗不同的是,在治疗过程中要挖掘其内在的激情,帮助其发展工作技能与生活技能,帮助其恢复信心,提高心理弹性。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在积极心理学的治疗过程中,要相信学生具有主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被动的接受治疗者[5]。
3.从教育目标看,变“心理治疗为主”为“心灵成长为主”。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6]。积极心理学教育关注整个生命过程,重视生命力的培育与发展,注重开发学生的积极品质,从而提高人生综合幸福指数。对于学生来说,心理治疗犹如“授之以鱼”,而“心灵成长”则是“授之以渔”。心灵成长的受众面更加广泛,更符合高校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三、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基本思路
1.树立高校人文关怀精神是积极心理学教育的目标。积极心理学可谓一种新的视角,它变“消极为主”为“积极为主”,变“治疗为主”为“预防为主”,变“心理治疗”为“心灵成长”,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使得教育者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知识与技术的习得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一种特殊的能力,即感受幸福的能力,否则高校教育培育出来的便是“挣钱的机器”,无法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与喜悦。积极心理学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本性,提供机会、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工作中、人际关系中感受到幸福,这恰好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教育的人文关怀则体现在对学生成长需要、人格的尊重、完整生命的关怀和人生意义的关照,而这些也是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基石。师生关系的构建也是教学环境的构建,这一点在积极心理学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心目中没有学生,不关心学生,如果在师生之间各有一堵墙,那么,即使讲解得有声有色,又有什么用呢?”高校师生双方对自身角色有一定的自我认同,师生关系相对比较自然、协调。但若想做好积极心理学,教育者必须建立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原因有三:第一,积极心理学教育需要师生之间敞开心扉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果双方对立或者排斥,那么教育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这种关联在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存在着,但是在积极心理学教育过程中显得更为突出。第二,学生对积极心理学教育者的接纳程度越高,吸收状况就越好。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助理均是自愿承担工作任务的,他们的吸收与改变状况是最好的。从中不难发现: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机增强,可以大幅度激发与改变自己的行为,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拥有幸福感与满意度。第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设计得以充分体现的前提。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形式较为丰富,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完全不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更多的是积极体验,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可以保证教学设计高质量完成,课内外活动也能达到预期效果。总之,须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民主平等、真诚互信、尊重理解、沟通交流、愉悦合作的师生关系。
3.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是积极心理学教育的润滑剂。笔者曾于2011-2012年组织学生成立了“心灵成长工作坊”,以“幸福课”为载体,辅之以丰富的第一、第二课堂活动,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教学工作形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网络自助、团体心理活动、成长小组、公开课、兴趣小组等。为了掌握学生学习积极心理学的效果,授课助理于2012年11月对1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第一,学生的幸福指数有所提高。在“幸福课”课程前测期,回收了108份问卷,其中男生44人,女生64人,男生的幸福指数平均为19.91,女生的幸福指数平均分22.05;在课程后测期,女生与男生的幸福指数均上升近2个百分点,与前测相同,女生的幸福指数仍高于男生。第二,学生的综合品质有所提升。在问卷众多选项中,学生自认为提升幅度由大到小的五个方面按顺序排列为自我认知、接纳自己、感恩父母、乐观积极、人际关系。第三,通过幸福笔记与学生反馈记录,发现学生对积极心理学教育的认同度有所上升,并因此发生很大改变。
“幸福课”在大学的实践是塞里格曼首先发起的,后来被媒体广泛关注的是哈佛大学沙哈尔博士讲授的“幸福课”。幸福课的理论主体来源于积极心理学。另外,英国顶尖中学惠灵顿公学的“幸福课”则更加注重务实性,公学所在的英国伯明翰市(共有440所中小学、18万学生)2008年宣布,当地所有中小学都要学一门与文学、数学一样重要的课程———幸福课[7]。幸福课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倡导体”,赢得了世界各地教育界的好评,它以丰富、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吸引了学生,并使学生在积极体验中认同相关理念,从而改变认知与行为。同时,它做到了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连接,使得“教学生活化”、“生活教学化”。通过“幸福课”,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的“有用性”,并学会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现实。让学生们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爱好,开始思考并认识到兴趣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慢慢地引导学生自发、主动的学习,这种能力的激发与培养也是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内容之一。另外,积极心理学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必须辅之以丰富的课外团体活动,从而对课堂所学、所感进一步强化。
4.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是积极心理学教育的保障。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来自各种环境的挑战,这些资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并减少伤害。社会支持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物质支持。首先,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一支积极的、专业的教学队伍。只有整合好教师的力量,才能给学生以无比强大的影响力。尽管近年来教师群体中出现了职业倦怠、成就感降低、压力大等现象,但是积极心理学就是引导我们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幸福地工作与生活。其次,引导学生焕发积极向上的力量,让学生充满自尊心、自信心,帮助其挖掘自身潜力、弘扬优秀传统美德,积极生活,体验成长与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群体、关爱社会;同时,也要注意到青少年群体亚文化的存在,合理解决他们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再次,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其中包括课堂环境和学校环境,让学习充满快乐的气氛,让师生之间充满和谐的爱,让学生的美德与优势在业余生活中的各个平台得以充分展示。最后,校园应与家庭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引导家庭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三级预防,切实根除病灶。
总之,积极心理学教育是以全新的视角,践行新的、专业化的教育理念。当下,对于高校来说,如何实施好,也是一个挑战。目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师资力量不强、培训费用昂贵、专业教育受众面小、教材尚未本土化,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有条不紊的解决。笔者坚信,在高校教师的实践过程中,会探索出越来越科学的教育模式,使得积极心理学教育日臻成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身心受益。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