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教育,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16:45:18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51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一、民族基础教育与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特殊社会性

  在青海省民族教育体系中,民族基础教育和民族高等师范教育已经成为塑造合格民族人才、推动民族地区经济进步、社会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因此,探讨关于两类教育体制的内涵及其衔接点对于推动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发展地区经济水平、改善地区文化层次提供了理论铺垫。

  (一)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特殊性

  民族高等师范教育即“以各类少数民族成员为对象,采用正规和非正规的方式而实施的中等教育程度以上的各种高等师范专业教育,各类高等师范教育机构设置的各类普通师范教育课程计划所提供的教育和培训,以及在各种传统少数民族文化机构所进行的有关民族文化的高层次传授和研修活动ra_,从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内涵中可以发现其独有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以此揭示民族高等师范教育自身的独特性。

  1.管理体制的多元性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族事务部门实行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合理安排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布局和专业结构,协调少数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与全国普通高等师范教育、少数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之间的关系。

  2.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教育对象

  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教育对象是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一特征决定了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来自不同民族,其语言、心理、文化特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

  3.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和少数民族

  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是民族高等师范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师范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为少数民族教育服务是民族师范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二)民族基础教育的独特性

  民族基础教育“即在党和国家统一方针指导下^吉合民族特点和地区实际采取特殊政策与措施对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与儿童进行的基本素质教育,为全面普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民族素质,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培养各种人才,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民族基础教育的影响下,可以结合其自身所具有的民族特点,深抓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为高层次教育提供教育保障[\

  1.民族基础教育的局部性

  民族基础教育是基于本地区民族特点的基础之上,以民族地区适龄儿童和青少年为招收对象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民族地区的儿童的特点,使民族基础教育具有极高的民族性和区域性。

  2.语言文字的差异性

  在受教育者自身民族语言背景的基础之上采用“双语'’或“多语'’教育模式可以强化民族学生母语的水平,又可以提升民族学生对汉语以及其他多种语言的接受与吸收的过程。

  3.教育环境的特殊性

  民族基础教育是以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需求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民族基础教育的内容、方法要适应民族地区的文化环境背景、民族习俗背景,所以民族基础教育的环境氛围是特殊的。

  (三)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与民族基础教育的相互性

  1.民族基础教育水平影响民族高等师范教育受教育者

  水平

  民族地区综合国民素质水平的提升首先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基础教育质量的差异性对后期向民族高等师范教育输送合格基础性人才产生极大的影响。

  2.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为培养输送合格的民族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提供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了保障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民族高等师范学校,以及通过在发达地区的高等师范学校开设民族班的形式来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对合格教师队伍的需求。

  3.民族基础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实用性带动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专业课程的变革与发展

  民族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注重知识内容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力求通过基础教育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在自身发展的早期获得所需的基本文化知识和基本生活技能,为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起到铺垫的作用。

  二、青海省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搭建青海省民族基础教育与青海省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衔接点

  (一)青海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状况

  1.青海省民族基础教育教师比例的不均衡性

  青海省民族基础教育以六州农牧地区藏族基础教育为例,其基本状况为海州设置完全中学1-2所;初级中学每县1-2所,少数半农半牧区人口较多、较集中地县设有完全中学;寄宿制完全小学每乡1所,偏远地区、人口分散地区两乡或两乡以上联办1所在校教职工与在校学生比例,小学为1:8.9至1:17.6,平均1:13.2;中学1:5.1至1:12.2,平均1;8.9.在许多偏远的牧区和农牧区,教师的比例不能完全满足一所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基本需求,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无法实现基本的教学任务.

  2.青海省民族基础教育教师学历水平的不健全性

  在青海省的民族基础教育中,我们依然以六州农牧区

  的基础教育为例,小学教育教师学历水平为:专科26.7%、高中45.7%、初中10.6%、小学16.9%;中学教育(以初中教育为主)教师学历水平为:本科4.7%、专科62.8%、高中30.5%、初中1.9%。从中可以体现青海农牧区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不健全性。

  3.青海省民族基础教育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不全面性

  青海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分科课程为主,注重专业学科的精细,忽视了专业学科的广博,所以在对师范生的培养中没有注重在基础教育之中的学科设置的全面性与实践性。

  (二)立足青海省民族基础教育之上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1.青海省民族师范高等教育对师范生培养的重新定位

  (1)民族师范生专业知识培养的广、博、精

  青海省在近几年基础教育改革中,改变传统的以“分科课程为教育内容的教育过程开始注重中小学教育中的“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开设比例通过课程变革,力求在中小学教育中培养具有全面知识技能的灵活型个体,让中小学生会读、会做、会用、会领悟从死读书、读死书向活学活用转型。

  (2)民族师范生语言技能的发展

  由于民族地区教育的特殊性,民族教育推行“双语”“多语'’教学模式,让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生在自己母语学习的基础上,熟练运用汉语,甚至能够达到多种语言技能的基础教育,因此在民族师范生的培养中要求民族师范生能够熟练运用民族语、汉语、其他语种进行交流和教学,将双语教学模式或多语教学模式顺利运用于民族基础教育_1吾养合格的双语人才。

  (3)民族师范生基本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技能的培养为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民族高等师范院校应该立足

  基础教育的实际状况力卩强民族师范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培养获得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体系,提高民族师范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技能和教学技能技巧

  2.继续教育为强化青海省民族基础教育任职教师水平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民族基础教育与民族高等教育在本质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促进个体的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海省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将民族基础教育和民族高等师范教育通过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寻找到有机的衔接点,将民族基础教育与民族高等师范教育有效结合,共同促进青海省教育的长足发展。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