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读者服务与学科服务,读者服务的创新与优化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22:23:28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35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策略,切实优化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总体成效,备受业内人士关注。本文介绍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分析了读者服务导向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结合相关实践经验,从强化理念,增强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基于读者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路径,有助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实践。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信息化建设方法与对策

  1.引言

  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高校图书馆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是知识的海洋,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各类知识资源,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及科研工作。当前形势下,深入开展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于提高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质量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2.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简述

  2.1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必然性。

  高校图书馆是收藏各类典籍的重要场所,是传播知识、服务学术的关键载体。当今社会,信息化技术发展势头迅猛,极大程度上改变了知识传播路径与模式,加之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使高校广大师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出现深刻变革,需要拥有更灵活多变的方式与方法,满足个性化、差异化的不同阅读需求。上述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技术方法的应用面越来越广、覆盖率越来越高,所服务与支撑的社会领域越来越多,技术创新节奏加快,使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合理整合优化文献资源配置,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1](158-159)。

  2.2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可充分提高馆藏文献资源利用率,將所有馆藏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充分整合起来,打造一个系统化、综合化、整体化的资源海洋,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丰富可靠的全面服务,极大程度上满足各类阅读需求,符合现代图书馆管理服务需求,符合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及信息技术发展动态。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可切实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依托现代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将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从枯燥乏味的管理环节与程序中解脱出来,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质化服务。同时,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环境下,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可实现互联互通,在文献资源数字化与信息化改造方面互通有无、互相促进,提高馆藏文献资源传播效率,强化馆藏文献资源利用价值。

  3.读者服务导向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3.1读者知识需求呈爆炸式增长态势。

  高校师生是高校图书馆实施读者服务的主要面向对象。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开始对现代化各类知识产生极大的渴望,需要用更多的知识满足自我学习与科研的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承担的知识传播职能更加重要,面临的知识需求量呈爆炸式增长态势,研究表明现代社会人群对知识的需求量在过去三年内实现了翻番式增长。现代高校是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集散地,信息类型种类较多,知识需求相对集中且统一化程度较高,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与考验[2](208-210)。

  3.2读者获取文献资源的方式趋于多样化。

  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所有服务对象在文献资源获取方式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传统模式下,读者更多地在图书馆内部检索查找实体文献资源,需要根据文献分类目录到相应位置去借阅,不仅查找效率相对低下,而且对图书馆内部服务模式要求较高。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所有面向对象不再仅仅拘泥于上述单一化的模式寻找所需资源,而是期望通过登录高校图书馆网页或智能客户端更加高效、更有针对性地获取资源信息,需要高校图书馆相应地调整优化服务流程。

  3.3读者网络化、个性化趋向明显。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高校专业体系建设日趋丰富,设置的专业课越来越多,无论是教师教学或科研,还是学生学习,均体现出典型的个性化倾向,需要更加舒适的阅读环境、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结构、更加快速准确的图书信息服务。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高校图书馆可在读者之间实现互动与交流,在集中化的交互平台上,分享自我阅读感受,追求对某一知识脉络的共鸣与互动。因此,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应贴近读者心理,适应读者需求。

  4.读者服务导向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信息化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基于读者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及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管理人员发挥的职责作用越来越重要。纵观当前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实际,普遍存在信息化素养较低,对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不甚熟练等共性问题,阻碍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机制的全面落实,不利于在信息化发展道路上行稳走远。部分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能全面正视信息化建设带来的积极推动作用,涉及信息化方面的专业知识更新缓慢,无法适应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工作节奏与工作强度,在图书文献资源数字化转换、文献资源管理系统运营维护等方面的短板极为突出[3](332-333)。

  4.2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利用效率较低。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开展信息化建设重要载体,提高图书馆管理系统利用效率是强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成效与质量的题中之义。从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实际来看,部分管理系统利用率不足,利用层次与范围相对狭窄,更多地停留在资源检索、图书状态查询等层面,应用活力与创新动力缺失。同时,部分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程度相对不足,片面地认为信息化建设会额外增加经济成本,增加运营管理维护难度。这种狭隘认识的存在,已经逐渐成为阻碍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利用效率优化提高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4.3高校图书馆信息数据共享机制不够健全。

  在高等教育事业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高等院校的不同专业优势逐渐凸显,学科建设与发展领域的层次性愈发突出。如何通过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强化高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实现优势互补,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曾几何时,高校之间缺乏协作与沟通,数据资源、专业优势、学科建设方面的协同化程度严重不足。通过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这一重要路径,可在各大高校之间架起高效沟通与协作的桥梁与纽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并进。但现状表明,各大高校之间的图书馆信息数据资源依旧处于分散化状态,图书数据库兼容程度较低,管理系统、搜索界面、检索语言等功能差异突出,无法构建稳定的信息数据分享机制。

  4.4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服务模式单一化。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与根本,只有首先建立健全信息化基础设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才具备生命力。从现状来看,部分高校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处于薄弱状态,新型技术与设备的配置进度滞后于信息化发展进程。以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为例,设计理念相对简单,层次化与模块化程度不足,面向读者的综合服务水平较低,图书管理服务系统与信息网络技术衔接效果不佳,无法充分彰显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价值,久而久之导致服务范围狭窄,服务模式单一化,满足读者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能力远远不足。

  5.基于读者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5.1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打造信息化专业团队。

  信息化时代,面对读者服务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承担更多专业化职责,若无法及时紧跟信息化时代发展脚步,充分高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相关工作,则势必会被时代淘汰。要积极组织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讲解面向读者服务的基本内容与现实要求,提高对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认知程度,自觉运用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新技能与新方法,解决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新难题。要强化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信息化应用技能的督导与考核,形成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及时科学评判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成效,找准薄弱环节,予以强化提升[4](268-270)。

  5.2强化信息化理念,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

  基于读者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必须始终不断强化信息化理念,将信息化思维观念融入高校图书馆管理全过程,充分彰显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关键价值。一方面,应强化图书馆管理者角色理念,明确知识经济时代下图书馆管理者的时代角色,进一步明确图书管理责任,细化图书管理方法措施,提高馆藏文献资源的统筹、整合与挖掘力度,将高校图书馆真正打造成为信息资源开发、学术科学研究、文化遗产馆藏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应强化图书馆服务者角色理念,服务是现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的重要使命,应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密切分析高校师生对馆藏文献资源的需求类型,强化读者大数据收集,实现读者服务引导,促成现代化阅读与信息化阅读。

  5.3及时更新图书馆文献资源,提高管理系统利用效率。

  信息化时代,高校师生的图书文献资源需求越来越旺盛,对知识的更新发展节奏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文化资源与科学研究前沿阵地的高校图书馆,应及时更新图书馆文献资源,牢固树立时代标杆,优化调整信息化管理方式。要充分遵循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规律,创新应用方法,强化管理系统运行维护,提高整体利用效率,对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进行精准分类统计,为高校师生精准快速地获取相关数据信息提供良好平台支撑。同时,应将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与互联网技术相连接,不断拓展高校图书馆服务范围,打造立体化、多层次、宽领域的业务服务体系[5](111-113)。

  5.4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建立信息数据共享机制。

  信息化时代,为有效提高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必须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精准把握读者现实需求,实现传统纸质文献资源向现代电子化资源与数字化资源的转变,在智能化服务与数字化服务方面开辟出新的路径。要积极创设具有自我特色的图书文献资源检索与阅读软件,突破传统模式下读者服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使广大高校师生随时随地可以获取到所需文献资源信息。同时,可将无声书籍加工整合为有声读物,搭配丰富多样且充满吸引力的音频资源,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舒适、更加惬意的有声阅读体验,并以信息资源技术为渠道,搭建信息化咨询系统,在特定范围内形成一体化的信息数据共享机制。

  5.5坚持自主创新,创新多元化服务模式。

  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必须突破传统千篇一律的格调样式,将信息化理念、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等整合运用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中,营造浓厚的图书馆阅读氛围,迎合各类读者不同需求。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方法,深度分析高校师生阅读习惯与行为,对学生个性化阅读习惯与方式进行精准有效反馈,并且充分融合图形化、多媒体和智能终端进行直观呈现,促进高校图书馆始终沿着自动化与智能化的道路发展。此外,还要依托信息化技术,实现线下典籍和线上数字化内容相结合,丰富智能移动终端功能类型。

  6.结语

  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优势决定了其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对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与运行整体效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形势下,现代信息化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创新路径趋于多样化,对此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人员应紧跟信息化发展趋势与节奏,充分遵循读者服务的基本价值理念,在信息化建设策略与方法方面做出更有价值的研究与探索,为切实促进高校图书馆建设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