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结构不断改革创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在不断调整中。对于新时代下高职院校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专业性人才,而工匠精神所追求的正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理想状态,在制造业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相关高职院校需要对工匠精神培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好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机电一体化;工匠精神
1引言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利于帮助其正确认识个人职业地位,明确个人未来职业追求,提高学生的个人专业素养。本文从新时代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一线三度工匠精神的培育理念及具体措施两方面展开相关分析。
2新时代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一线三度工匠精神的培育理念
将立德树人作为培育主线,对学生的专业热爱度、关注度及创新度同步提升,形成一线三度工匠精神培育理念。
2.1将“立德树人”作为培育工匠精神的主线
工匠精神是我国职业院校开展教育活动的灵魂,通过培育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追求,提升职业素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德育教育,人才培养首要目标就是立德树人,为更好开展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必须明确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及其在学生未来人生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立德树人这一主线作用,对培育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2.2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度
通常来说,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企业培养技能过强的专业性人才,因此我们希望高职院校的学生要具有强烈的个人专业目标追求,并在实际专业工作时,将其作为个人的人生发展方向,为之不懈努力。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首先要对自己所学专业充满热爱,这是从事某一专业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工匠精神的内涵得到完全体现。简单来说,一个人若想把某一工作做到极致,并能长期坚持,就必须要对本工作充满足够的热爱。而工匠精神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有专业的热爱度,让学生对于工作产生一种主动心理,进而为其投入更多的热情。
2.3培养学生对专业产品的关注度
培养学生对本专业产品的关注度简单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于某一专业产品的求精度。在产品质量问题上,匠人会存在不同的定义标准,通常来说,匠人都会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这种追求精细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将重心放在某单一的工作上,也就是说,注重关注某一具体产品,即不追求工作的广度而追求其深度,精益求精,这样就会生产出量大质高的产品。对于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来说,工匠精神就是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对自己的产品保持较高的关注度,不断雕琢,寻求更高的标准。
2.4提高学生对工艺的创新度
在新时代中,工匠精神不仅仅要求精,还要求新。提高学生对生产设备及工艺的创新度是要教会学生不能一味的进行机械劳动,要具有个人独立人格,同时对其所生产的产品制造工艺进行不断创新和改良,将新时代所具有的时代气息、智能化以及生命活力完美的融入到产品制造工作中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突出产品的个性特征。
3新时代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一线三度工匠精神培育的具体措施
3.1创新原有的专业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
对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相关教师来说,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体制发展特点对现有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一线三度工匠精神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完美渗透。从教学目标上看,机电一体化专业中渗透工匠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诚实、敬业守岗及认真等优良品质,这与当下我国强调的素质型人才教学理念一致;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使其更好地满足相关企业用人需要。结合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实际教学情况分析,专业教师创新原有教学形式,整合教学内容,尽多使用实地参观或是现场模拟等实践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引导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整合,再将工匠精神贯穿其中,有利于学生掌握更深层次的专业和提升职业素养,这对学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与此同时,设计顶岗实习课程,让学生提前感受未来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培养其对专业的热爱度和适应性;还可通过技能大赛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及应变综合能力,培养其关注度、创新度,实现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最初的“一线三度”工匠精神的教学目标。
3.2推进“产教融合”理念,提高学生的个人创新精神
就目前的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院校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手把手”教学为主,即学生的个人意愿主要会受老师的影响,也就是说,教师所讲授的方法以及思考方式是怎样的,学生所选择的问题处理方式以及所形成的思维就是怎样的。而从长期的教学效果上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只适用于那些刚刚开始接受专业实践操作的学生,一旦学生的个人操作水平达到某一特定程度时,这种教学模式就显得不那么有效了。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个人实践能力,使其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水平,需要推进“产教融合”的教学理念,将企业所具有的一些先进的技术以及优秀文化引入到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堂教学中来。依据产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对教学大纲做出适当的调整,实时更新专业人才培养标准。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建立一些专业实训基地,补充现有的专业教师队伍,实现课程内容构建及实习就业等教学工作的完美对接。在开展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工作时,可将企业模式作为学校开展相关教学及管理工作基本模式,帮助学生更为便捷地找到未来人生发展方向。
3.3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团队的整体素养
从教师的职业特点来看,其在教学中扮演“匠人”的角色,因此,想要更好地培养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工匠精神,教师先明确角色定位,对待教学工作时做到一丝不苟、努力追求精细化,从而以自身优良品性来感染学生。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形成个人独特工匠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对待相关专业知识时所持的主动态度;在课外活动上与学生保持积极的互动,如专业实训或是顶岗实习等;在学习评价时,应采用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的形式,彼此之间相互分析或评论,既提高了教师评价的公正性,也便于掌握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加强实例教学,多用实例将机电一体化专业理论知识内涵和框架充分体现,为学生开展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应用实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①将抽象变为具体,此方面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②由被动变为主动,此方面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专业兴趣上。③从部分到全面,这一方面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分析能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相关任课教师还应充分整合高职院校的现有教学资源,为学生安排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从而通过习惯养成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个人专业操作技能。开展一些类技能活动,有利于学生从活动中逐渐形成匠心精神。
3.4提高德育以及人文课程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从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以及教学理念来看,开展职业教学是为了为相关企业输送专业型的技能操作人才,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人才对接目的,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将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上,相关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也在逐渐增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素质教育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些高职院校选择压缩素质教育的课时来为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留出更多的课时空间。而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不断发生改革和创新,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中,“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理念具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相关机电一体化专业任课教师更是需要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需要适当的调大思政课程以及人文教育课程的学分比例和课时数。同时,还需要采取一定的宣传方式,引起学生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并对现有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当修改和创新,从而便于相关教师更好地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开展德育以及人文教学工作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其未来工作的忠诚度,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丰厚的文化以及人文底蕴,加深学生对于未来个人职业的认识程度,进而促进学生形成匠心精神。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阐述工匠精神的培育理念以及培育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就如何在新时代下培育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学生的一线三度工匠精神展开相关论述。高职院校的相关教师应对现有的教学理念及培育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从而实现工匠精神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完美渗透。
参考文献:
[1]刘刃陶.高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1):159+150.
[2]刘章棋.基于工匠精神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29):165-166+169.
[3]孔祥宏.基于工匠精神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效果的提升方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38.
[4]徐彩.工匠精神视域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装调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14):252-253.
作者:钱萍 李青云 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