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完成,“大城市病”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政府所面临的难题,而这些难题成为了城市建设、资源利用,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难以逾越的障碍。如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如何保障我国城镇化以合理的模式健康发展,成为了我们所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将会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变化,因此,对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思考也应与之相适宜。最终确定最合理的发展模式来保障我国城镇化建设健康持续的发展,避免重蹈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覆辙。
关键词:城镇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着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稳定后所产生的城市问题,给我们以警示,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我国城镇化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如何更快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将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还会关系到我国城镇化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1. 我国国情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如何避免城市化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避免欧美城市化发展的覆辙,就更显得迫在眉睫。而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所以,对国情的分析就成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分析的出发点。
首先,我国的城镇化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问题更复杂,任务更艰巨,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1)人口众多:我国拥有13亿人口,比目前北美和欧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2)可利用资源相对贫乏。虽然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在现在科学技术条件下,不可利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占了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3)基本资源的短缺。如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这些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其次,我国的政治体制与西方欧美国家不同。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不同,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建设,都有很强的计划模式。虽然我国正在努力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但是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是永远不可能被替代的,这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的发展是与经济发展的年度计划是同步的,是有很强的行政手段来推行的,而不是主要顺应市场需要自然发展的,这使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更有可能避免城市不良问题的产生,保障城镇化健康持续的发展。
2. 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拥有8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城乡关系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系统中最重的一对关系。我国城乡发展的历程表明: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相互开放,必然推进国民经济的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相反,城乡之间的隔离甚至对立,则会导致国民经济的失衡,甚至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一国两策,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体制和“城市偏向,工业优先”的战略。改革开放后,尽管这种制度有所改变,但要根本消除二元结构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还需要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而城乡“二元”结构政策的实施,使我国呈现出城乡分割,人才、资本、信息单向流动,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拉大,城乡关系呈现出不均等,不和谐发展的情况。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策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提出,国家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工业开始反哺农业,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这无形之中产生了一种吸力,与城市就业紧张、环境恶化所产生的推力相反,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速度是必会延缓,甚至出现人口的回流,尤其是今年众多大城市多次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下事实,更加证明了人口回流趋势的必然性。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差别也仅仅是理论上居民从事产业的差别而以,城乡的界线在现实中被打破,最终呈现出城市无处不在而又无所在的景象。
4. “广亩城市”
“广亩城市”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建筑师赖特提出的。赖特认为,现代的城市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也不能代表和象征现代人的愿望,城市应该是无处不在而又无所在的。他在出版的《宽阔的田地》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广亩城市”的理论,认为在汽车和廉价电力遍布各处的时代里,已没有将一切活动都集中在城市中的必要,而最为需要的是如何从城市中解脱出来,发展一种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与就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这就是“广亩城市”。在城市中,住户周围都有土地来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食物和蔬菜,居住区之间由公路连接。同时他还写道:“人不需要有人来帮助建造广亩城市,它将自己建造自己,并完全是随意的。”
综上所述,如果说赖特提出“广亩城市”理论的动力是汽车和廉价电力的话,那么信息通讯技术和电脑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则更有可能使“广亩城市”的构想变成现实。总结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我国这些年来的城市建设,证明,城市化并不是单纯的指城市的扩张,那种传统的“摊大饼”,无限度扩大,平摊城市规模的城市化模式,是不适合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的。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实施和完成,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现象也将消失,城镇和乡村的界线被彻底打破,形成一种新型的、具有中国元素的城镇化模式——中国特色的“广亩城市”。这种城镇化模式符合我国的国情,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最终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 冯飞:重视“新型城市化”问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2] 叶齐茂:如何引导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对德国城市环境规划师Juergen Paulussen的采访《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12月.
[3] 曼纽尔·卡斯特(著)、许玫(译):都市理论和中国的城市化《国外城市规划》.
[4] 张庭伟:当代美国规划研究与芝加哥经济转型 《经济学家》(3.1芝加哥转型成功的标志) 2006年3月18日.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