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石是中国岭南地区特有园林石种,历经千年发展形成复合型遗产。近20年英石产业发展带来资源消耗、价值无法提升等问题,促使当地政府和地区学者尝试重新梳理英石遗产价值,以实现英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借助3种风景园林适用的国际遗产价值评估方法,选择遗产专家和英石实践者进行主观评价。最终明确了英石遗产7个核心价值因子及它们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英石案例可为未来岭南地区或全国其他石类遗产价值分析和遗产与产业协同发展的讨论提供价参考。
关键词:英石遗产;英石产业;遗产价值评估;主观评价
石头是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常用建材和景观营造材料。园林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具有特殊地位,能让人工的园林具备自然韵味,上承洞天福地,下续居游画品[1],传达园主人的精神哲思,因此深受中国古今文人雅士的追捧。经过上千年发展,石头产业从风景园林产业中逐步独立,涵盖了从石头开采,到运输,到最后被搬入园林中作为摆件、制作成盆景或堆叠成假山的全过程。英石产业以其突出的持久性、影响力和遗产价值在其中脱颖而出。英石产业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保有的文化和市场地位,得益于具备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复合型英石遗产。英石是独产于中国岭南的园林石材。作为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在物化属性和美学特征等方面均表现出色。物质层面,英石着眼于自然生态,可供开发的英石资源达6亿吨[2],居全国四大名石之首,参与构成广东英德地区喀斯特地貌,在生态构建和文化旅游等方面有突出贡献;非物质层面,英石孵化了精湛的岭南传统技艺,参与岭南园林建设,为岭南地区和中国传统美学价值和文化精神提供了优秀的表现途径,给予遗产参与者一种身心的愉悦,在人与英石的互动中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图1)。产业层面,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围绕着英石和英石产业展开,人、遗产与产业三者共生。但近20年,一大部分英石大批量地、较低地以重量计算的材料成本在园林市场上交易。虽然英石尚不受限于其他园林石所面临的如资源枯竭、石材运用面狭窄等问题,但英石产业蓬勃发展带来了资源的消耗、产业价值无法进一步提升、无法受到认可等问题。为了高效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文化价值甚至经济价值,重拾一直缺乏官方系统性的定论或解释的英石遗产价值成为了英德政府和学界对未来英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国际上从遗产视角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已有先例。斯里兰卡的茶业遗产[3]和俄罗斯创意产业[4]的发展都与遗产价值再评估息息相关。本研究着眼于英石的复合遗产价值,借用国际先进权威的遗产价值评估方法,重新进行英石遗产价值梳理。同时,研究使用主观评价法,选择在风景园林视野中选择遗产专业和英石实践者进行半结构化口述访谈和问卷调研,保留遗产本土化保护需求的同时,更加准确地获取英石遗产价值判断,进而讨论遗产价值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研究材料
1.1国际风景园林遗产价值评估方法
根据英石遗产性质,本研究选择了3种权威的国际遗产价值评估方法,分别是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系中的文化景观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在风景园林学科中使用的景观特征评估。这些方法的信息来源是官方操作指南、公约、评估程序和国际会议文件。研究还适当地参考了涉及遗产与产业关系的世界文化遗产案例,如哥伦比亚咖啡文化景观,并综合利用国内外数据库中的学术研究成果,预提取了英石遗产价值评估的参考要素。
1.2英石产业和英石遗产
研究收集了包括英石储量、英石产业流程的所有细节以及英石产业可获得的经济和文化利益等产业信息,并特别注意未评估或可能存在的英石或与之相关的遗产内容。官方文件是重要数据来源。研究查阅了中国文化遗产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特别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英德当地一手资料包括政府提供的年度发展报告以及所有记录英石遗产和产业发展的历史数据也值得关注。此外,从2016年到2019年,研究课题组对英石各领域共40多人进行口头访谈,访谈总时长超70小时。口头访谈提供了大量信息,增强了英石遗产和英石产业现有信息的准确性。
1.3主观评价参与者
研究的质量取决于访问的质量和访问者的质量。研究从预先接触过的受访者再分别选择由遗产专家和英石实践者各10人进行英石遗产价值的评价。风景园林相关遗产保护专家都曾参与国内外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和园林工程的建设,并发表了与该研究有关的学术文章和专著。他们的遗产评估经验具有权威性。参与英石遗产的人员包括英石产业直接利益相关者以及英石遗产保护的实践者,在后文研究中统称为英石实践者。。他们都曾接受过研究组的口述采访,与英石关系紧密,了解英石遗产和英石产业的发展动向。
2研究方法
2.1预设英石遗产价值因子
研究分别提取了3种国际遗产标准中的价值评估要点,并使其相对独立且可实施。然后通过转译、合并和扩展三个步骤,结合英石遗产和产业的所有信息,最终获得了4类共29个可供研究的英石遗产价值因子(表1)。
2.2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
在访谈之前,研究设置三个评判倾向,不重要、一般重要、重要。一般重要和重要都各自设置了两个倾向档次,以减弱主观评价带来的评价混乱,提高评价的准确度。4个层次在1分-10分之间设置相等数值差以量化主观判断(表2)。在实际调查当中,预设了特殊情况:(1)如果在访谈中选择了多个“最重要”,则计中间数8.5;(2)为了保持调查的真实性,在将判断留为空白时,被调查者确认了综合处理数据时选择的相应重要性程度。如果受访者坚持不选择,则计空白。该问卷要求受访者判断每个价值因子的重要性,确保结果真实有效。研究采用了一对一的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最大限度地反映受访者的想法。在访谈中,所有受访者都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表达或阐述他们的观点,以确保要素选择和个人遗产价值的一致性:(1)分享与访谈内容相关的在遗产保护或产业实践中的经验。(2)确定与产业发展相关的遗产价值,并说明该价值的重要程度和原因。(3)是否有需要合并、补充的价值因子?请指出并说明原因。最后,通过总结所有受访者的访谈信息和问卷调查结果,根据受访者分类进行分析,并将每个因子的价值数值累计,得到每个的英石遗产价值因子的重要性程度,进而生成二维分析图,并根据图表排序得出英石遗产核心价值。
3英石遗产价值评估结论
在综合分析中,将遗产专家与英石实践者的意见综合起来看,有效规避了专家对国际遗产理论的依赖和英石实践者的个人经验价值判断偏差的影响,英石遗产价值评估的结果得到了大部分统一(图2)。研究选择了三分之二多数(65%及以上)受访者认同且重要性分值排名前25%的价值因子作为英石遗产的核心价值。这些因子分别是:B11英石盆景技艺和英石园林造景技艺包含的技艺流程及技艺特征、使用工具、技艺著作和古代流传至今的相关技艺作品等。英石遗产保护活动几乎都是围绕已经受官方认可的两个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英石假山盆景技艺展开。受访者们对该因子内容的接触时间最早,频率最高,已普遍默认了技艺研究对于英石遗产价值发展的重要性,思维方式较为一致。英石盆景和英石园林造景同时也是英石产业的核心卖点之二,并在中国园林石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和较好的文化经济效益,是英石遗产与英石产业共生发展最成功的切入点之一。B1英石的自然资源储量。英石遗产和英石产业对英石资源储量和质量的高度依赖是公认的事实。无论是遗产专家还是英石实践者都认为,虽然这个因子是必要存在的且需要重点关注的,但它更多作为价值讨论的基础存在,资源本身能带来的价值效益并不会成为讨论的重点。B28英石与太湖石、黄石、黄蜡石等风景园林石材相比所具备的独特性。独特性是每一个遗产存在于世的唯一性的体现。现在英石产业中,部分英石实践者特别是文化水平中等的英石工匠、部分企业家等,经常把英石称为“假太湖”或“太湖石”,说明他们缺乏对英石独立性的本质认同,否认了英石本身存在的独特价值。受访者将此因子选出,更多地表达对英石遗产特性研究的迫切希望。此外,从产业角度看,大众化产品无法在市场上长久立足,易被取代。产业化追求的独特性也回应了遗产价值的独特性,促使人们对英石遗产价值的再思考。B21英石遗产超越自身的、普世的价值观。遗产专家的出发点大多在于国际遗产价值观影响下的“普世性”判断,而英石实践者的判断出发点在于对英石遗产和产业本身存在的强烈自信。一方面,“突出的普遍价值”是国际标准对遗产的基本要求。在讨论中,普世性是被他们认同为英石产业对英石遗产的正向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随着英石产业网遍布全国乃至全世界,英石的价值已经得到不同地区、不同人的认可,因此英石遗产被认为应该具备超出自身适用性的普遍价值。B10英石技艺的传承体系和传播方式。无论是哪个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估,传承体系和传播方式都是遗产价值评估的重点项目。对于与产业息息相关的英石遗产,遗产发展途径决定了遗产与产业之间的互动模式和产业发展质量。曾亲自参与英石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定的专家认为,英石遗产传承模式的模糊和随机性带来了庞大数量良莠不齐的从业人员,将导致产业化后对外通过产品传达遗产价值的表现形式差异变大,遗产原貌容易受市场价值导向发生破坏性改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准确评估与完善。B25遗产对当下区域积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对英石遗产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挖掘符合英德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因此被政府反复地在重要场合提起。在讨论中,这个因子更多地以被默认的英石遗产价值的形式出现。B19人与遗产的关系,体现在人是英石遗产的一部分的同时,英石遗产给予人认同感。这个因子被绝大部分遗产顾问认为是英石遗产中最重要的部分,“人”与英石遗产密不可分。遗产专家认为,所有因子的价值判断理论上都取决于“人”作为遗产主体的意识与选择,涉及“人”如何去管理资源,人在遗产中有哪些具体的行为让遗产的价值更有效地得到展现并持续传承下去。在这个过程中,遗产给予主体的认同感将作为“人”对遗产生成施加作用的原动力,也让人们更乐于将产业与遗产挂钩,增加英石产业外延发展的信心。这7个价值因子被认为在英石遗产中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同时这些价值能够被附加进英石产业中,便于官方人员或学界学者制定对应的政策促进产业价值的提升。绝大部分受访者认同非物质价值将在未来的英石产业发展承担更大的推动作用,希望核心价值因子能够获得英石相关人员的普遍认同,进而推动英石产业与英石产业的互利共生。
结语
从遗产价值评估的角度出发,寻求英石遗产和英石产业的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利用主观评价法中的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形式,筛选出影响产业发展的7个核心遗产价值因子,展示了英石遗产广阔的研究空间,具体化了未来英石产业和英石遗产协同发展的可行道路。其他因子亦有其特殊价值,但对于现阶段的英石遗产和英石产业发展来说,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结合实践进行论证。最后,研究使用的主观评价法将自上而下从国际范式到个体案例进行分析逻辑与自下而上依靠丰富实践经验的认知过程进行结合,让英石的遗产价值评估结果平衡了国际标准与本土个性化,结合数据,价值因子判断准确明了。英石案例为未来其他岭南地区或全国范围内其他园林石遗产价值分析和遗产与产业协同发展讨论提供了可能方法和价值结论的参考,促进未来中国园林石产业的遗产价值挖掘,利用产业互利共生形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豫赣.玖章造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2]赖展将.英石[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3]Aslam,MSM.Jolliffe,L.Repurposingcolonialteaheritagethroughhistoriclodging[J].JournalofHeritageTourism,2015,10(2):111-128.
[4]Abankina,Tatyana.Creativeeconomy:Towardsculturalheritagecapitalization[J].VoprosyEkonomiki.2017,(4):100-116.
作者:刘音 李晓雪 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