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新思维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3 00:13:09 归属于社会艺术 本文已影响460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内容摘要: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金钥匙之一,声乐教育在培养人创造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艺术都不能取代的,声乐不只是愉悦,更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关 键 词:声乐教育 创造思维 右脑
  
  创造思维:“是一种以发散思维为核心、聚合思维为支持性因素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有机结合的操作方式。”①它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思维是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法国伟大的文学家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金钥匙,一是字母,二是数字,三是音符。”因此作为开启人类智慧金钥匙之一的音符与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创造思维是分不开的。19世纪著名音乐家瓦格纳曾说:“音乐的最久远、最真正、最美满的机关,就是人们的歌声,音乐有了人的歌声,然后才得以永久地存在。”声乐艺术犹如一颗古老的参天大树,花果丰硕,一直在乐坛上独树一帜。《孟子·告子》记载:春秋战国时:“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又有:韩娥歌声“绕梁三日”,秦青声音“响遏行云”。②这足以说明声乐艺术源远流长,隽永深邃。公元前三世纪,荀子在《乐记》中也曾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③因此作为“音乐的最久远、最真正、最美满的机关——人的歌声”,对人类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的。
  曾经有人说过:“今天看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看你能否使用电脑,明天看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看你是否能用右脑。”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也说:“只有当大脑右半球也充分得到利用时,这个人才有创造力。”④右脑为什么会具有如此神威呢?美国学者斯佩里等人以人脑两半球进行研究发现:正常人的大脑左半球长于语言、逻辑、分析、数学等,抽象能力较强,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性,是处理语言、阅读、书写、运算的“语言脑”;右半球长于音乐、颜色、想象、空间位置,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能力较强,是主管音乐、情感的“音乐脑”。因此只有人们的左右脑协同工作时,人类智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的左脑由于在上学时从小学到大学开设很多课程,已得到相应部分的开发,虽然这些知识的获得也是在每天老师的讲解下以“逻辑”方式灌输的,但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能力的开发和锻炼,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形象思维的补充。形象思维是创造思维的突破口,而音乐思维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形象思维要靠“音乐脑”即右脑的开发获得,右脑的开发是需要音乐的声波、节奏的训练,双手协调运动才能获得的。现在医学也在研究音乐与生命的关系,发现给痴呆儿童多唱些优美的儿歌,一段时间以后,这些儿童的脸上会出现从未有过的眼泪和欢笑,这是因为优美的歌声能调节右脑,引起神经细胞运动。但由于我国学生大多从上小学、初中、高中,音乐课根本得不到重视,小学时还唱唱歌,到了初三、高三音乐课干脆就被数、理、化、英等主课占去,音乐课成了“小三门”之一,因此很多人的右脑几乎得不到开发,当今世界记忆大师张杰认为,普通人穷其一生,其大脑最多使用百分之一二,这样左右脑不能协调工作,也就是逻辑与形象在很多人身上是不能统一的,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需要学习音乐,开发“音乐脑”,使左脑与右脑配合使用的熟练程度和速度无限提升。也就是说,能否运用右脑,将决定一个人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声乐的形象思维
  
  “想象,指人的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⑤歌唱艺术是以人的肌体的嗓音发声器官为乐器,其演唱过程是在大脑神经的支配下,调节身体有关部位,进行创造性想象思维的全过程。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想象思维是加入了主体情感的想象,是歌唱中创造思维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由于声乐艺术的不可直观的隐秘性,使想象思维又同时具有抽象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抽象思维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思维,是学生掌握声乐知识与技能的必要手段。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声乐理论看不见,摸不着,如气息下沉、喉头放松、声音的高位置等许多歌唱中的概念,很多时候要靠学生的认真体会,开动脑筋,同时运用抽象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使左右脑配合工作,才能理解老师的意图,顺利完成教师要求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勇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发出优美动听歌声的目的。进而逐渐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创造思维的目的。具体形象思维是对旧形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形成新的形象。这也是声乐演唱中一项基本的心理因素。对于演唱者来说,丰富的想象可以注入自己的情感表现力,使演唱更具魅力来打动观众,如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是通过对家乡富饶美丽景象的赞美,抒发对家乡的热爱,歌颂党的领导。“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歌唱者在演唱的同时就可以想象到“青山、白云、果树、梯田”等景象。并通过想象与联想在头脑中把这种声象转化为客观发声状态的形象和意境,而每个不同演唱者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理解,想象出不同的新形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认为:“唯有想象才是各种能力的皇后”,他说:“是想象力告诉人颜色、轮廓、声音、香味所具有的精神上的含义。”⑥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萱教授在《关于声乐教育的几个原则》中也说:“培养歌唱者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教师只是一个指路人,走路还要靠学生自己,教师要做的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善于联想,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艺术创造的重要因素。”⑦声乐演唱是二度创作,只有在认真学习优秀唱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才是具有生命力的优秀唱法。若一味模仿,循规蹈矩,不敢创新,声乐艺术就没有了生命力。因此,声乐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再创造想象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
  
  二、声乐的听觉思维
  
  歌唱的形象思维是以听觉表象为思维材料的,歌唱者依靠大量积累的声乐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声音形象。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说过:“歌唱一首新曲子,首先,要看谱子,在心里唱,在没张嘴之前,自己的耳朵已经听到了,哪儿该怎样用嗓儿,哪儿该怎样处理,都要在这时基本解决掉。”听觉表象是歌唱形象思维的基础。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自我声音的判断能力的形成,是依靠综合传导听觉途径来获得的。听觉能力的培养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是教师培养学生对优美声音的“倾听”能力,诱发学生对优美声音的想象与追求,去感悟演唱时高低声区的统一、音色的统一、字音处理的统一,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歌唱声音的最佳位置。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控制演唱技能,并通过听觉仔细倾听作品的音乐语言。歌唱者只有通过客观听觉感知的获得并形成正确的声音观念后,才能在歌唱过程中通过自己主观听觉的心理感受,歌唱出客观听觉心理感受的声音效果,才能运用发声技巧歌唱出正确而优美的声音。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创造艺术美的过程,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三、歌唱中的情感思维
  
  声乐演唱不仅是有音调的声波运动,而且是通过情感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为有生命的活动。因此,在演唱过程中,情感想象也是不可缺少的。任何创造性想象都包含有情感因素。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作品的理解、体会,在内心深处引起强烈的共鸣。音乐家贺绿汀说过:“好的音乐之所以能感动人,也就因为它有真实的情感。”门德尔松也曾说过“……只有歌曲才能告诉人们同一的东西,唤起同样的感情……”⑧学生在声乐演唱中,首先要对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内容有丰富的想象,通过音乐语言表现作品的喜、怒、哀、乐,来传情达意,感染观众。明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之曲……虽腔极板正,喉舌齿牙极清,终是第二第三等词曲,非登峰造极之技也。”⑨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如唱《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中“……湖上北风呼呼地响,舱内雪花白茫茫……”时,必需想象出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穷苦人在雪中缺衣少食的惨凉景象,感情悲愤,歌声如泣如诉,歌者应自己先感动,然后才能感动观众。因此情的想象对声乐演唱尤为重要,对学生情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手段。有了“情”的想象,可使思维主体沉浸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创造出优美动听的唱腔,付出的情感越多,思维过程中创造成分也会越多。

四、歌唱中的直觉思维
  
  在创造思维过程中,直觉思维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直觉是没有通过认真思考而获得的对某个问题突然的领悟能力,它类似于灵感又不等于灵感。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首先是从直觉发现光学中的运动的,而音乐又是产生这种直觉的推动力量。”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行为家阿洛在《综合左右脑的管理才能》中说:“右脑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性思维,右脑能统观全局,根据一些支离破碎,互不连贯的资料,以大胆的猜侧,跳跃式的前进,达到直觉的结论。”从这段记述中,直觉思维与创造思维的关系略见一斑。音乐是产生直觉思维的推动力。其实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直觉思维,任何一首曲子各有千秋,是作曲家对某一音乐主体的直觉得到了最美的发展。声乐教学过程中的直觉思维是歌唱者突然对歌唱的某个问题的领悟能力或未经认真分析对某个问题提出的合理设想。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常会有直觉思维,长期不解的问题突然有了新的理解,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思考与探索发展直觉思维,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美国学者阿洛认为,有些人身上这种神秘的直觉思维会变成一种先知能力。日本现代发明大王中松一郎,平均每年有63项发明,被称为尚健在人间的“爱迪生”。沈建军在《音乐与科学》一书说,中松一郎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就是请音乐声波来为自己发明创造做功。他把寓所的一间房子四壁涂黑,减少视觉信息干扰,房间内安装许多良好的音乐设备,他每天在这个房间里思考三个小时,一边思考,一边听音乐,优美的音乐刺激了他右脑的思维活动,同时左脑也为右脑的创造思维活动输入了解决问题的编码,在音乐的驱动下,达到直觉的结论。
  科学发展到今天,信息社会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哪个国家能培养出独立思考、有创造能力的人,哪个国家就能立于世界之林。“1957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是苏联而不是美国,这一事实令一直以来自视高人一等的美国上下为之震惊、羞愧,国人把矛头指向教育界,认为美国的科技水平不逊色于苏联,但是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的普及和教育不如苏联,最后把问题的症结归于:艺术教育的落后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克林顿政府在1994提出《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⑩因此作为声乐教育者,要充分利用音乐能开发右脑这一有利条件,认真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使学生认识到:作为最古老的声乐艺术在开发人右脑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艺术所不能代替的,声乐不只是娱乐、愉悦,更重要的是人类思维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认识、掌握和改造世界的创造力。
  
  注释:
  ①教育部人事司制定.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页.
  ②程建平.音乐与创造性思维.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③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④沈建军.音乐与科学.中华音乐文化教育基金会发行,第235页.
  ⑤曹理,何工著.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⑥同⑤第54页.
  ⑦喻宜萱.喻宜萱声乐艺术.华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⑧刘智强.世界音乐家名言录.中国华侨出版社,1989年版,第293页.
  ⑨薛良.歌唱的方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⑩程建平.音乐与创造性思维.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