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恩海姆从他的什么理论出发(阿恩海姆的主要观点)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3 00:17:40 归属于社会艺术 本文已影响48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张力”理论是贯穿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的主要内容,也是艺术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在讲述“张力”产生的原因和依据的基础上,也让我们了解影响“张力”的因素,并通过《阿波罗与达芙妮》这一作品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理解并运用“张力”这一理论。
  关键词:阿恩海姆;张力;运动;动力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张力”的章节中,开篇便提到了“不动之动”一词,运动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通常我们可以看到的物体的位移活动,另一种是从不存在物体运动的地方观察到的运动,这就是张力,也是美术形式极为重要的性质。阿恩海姆认为,这种动感来自“具有倾向性的张力”的形式,他分析了大脑视觉中心在接受刺激后为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的一系列反应,得出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不动的式样中感受到‘运动’,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机器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张力”是首先并且主要是视觉经验到的,是负责空间知觉的视觉感官所完成的,而不是其他非视觉感官或者联想活动经验到的,它们只能是辅助性的“共鸣因素”而不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在绘画中常见的力就是从不存在物体运动的地方观察到的力,因此所见的图形并不是孤立存在于画面,如果不能触发观看者对于画面的第一反应,那么任何画面的运动都是不自然的。还有,张力不仅仅存在于运动及其相关动作、姿势,张力来源于对比,只有对比才会出现张力。只有慢才能体现快的速度,只有小才能体现出大的体积,同样,没有静止的物体就对比不出运动的张力,没有直线也衬托也不出曲线的张力。
  阿恩海姆通过两大理论基础谈到了张力产生的可能依据:一个是伽玛运动研究试验,实验将短暂视觉延迟现象做了详细的研究实验,比较出各种形状之间运动的方向和力的大小,从而得出将垂直定向上的运动和水平定向上的运动相比较,水平定向上的运动趋势要比垂直定向上的运动强烈得多;就垂直定向上的各个方向的运动比较,向上的运动趋势比向下的运动趋势强烈些。另一种是俄普恩海默和布朗对运动力的研究。这两种实验验证了不动的图形在视觉上的力是不同的。阿恩海姆在后面详细的论述了不动式样中具有倾向性的张力的试验。
  在对张力做进一步的论述当中,阿恩海姆总结了几个影响张力的因素,如具有动感的火焰形状,巴洛克艺术中的曲线的大量使用,以及在倾斜造成的动感中“作品所使用的媒介本身,也可以通过使画笔和明暗线条作为加强其运动感的因素”。“倾斜”是阿恩海姆又提出的张力理论可能。他认为倾斜产生不稳定性从而产生包含倾向性的张力,倾斜是否能产生出运动效果,最主要的是要看物体是否偏离那个较为稳定的空间定向的程度。此外,阿恩海姆还从变形产生的张力原理和频闪的运动原理来试图将张力的范畴均融入其中。张力的运动想要表现的并不是该运动本身给人的感受,而是运动这整个事件。阿恩海姆认为张力不是简单独立于绘画外存在的,单独抛开绘画的主体和背景而去解读张力是不合实际的。画面中张力的表现也跟作者的艺术修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没有作者精心、巧妙的布局和安排,那各种要素准备再充分也是没有意义的。同样,一个修养欠缺的艺术家也不可能创造出充满美感的绘画作品,即使他掌握了再多的技巧。了解了这些之后,下面应用该方法分析巴洛克大师贝尼尼的作品《阿波罗与达芙妮》:
  阿波罗与达芙妮
  这件作品描绘的是太阳神阿波罗与女神达芙妮的爱情故事,达芙妮变成月桂树那一瞬间的情形。在阿波罗奔跑地抓住达芙妮的这一刻,达芙妮的手指和下半部肢体已经变成了月桂树的叶子和枝干,她仓皇的情态以及整个人的体态显示出变化得匆忙,而阿波罗追逐的动作我们也可以从中一览无余。该作品可以说是巴洛克风格的雕塑代表作,它拥有着极强的运动感,夸张的变形,澎湃的激情。那么我们到底是怎么知觉到这种强烈的张力呢?首先,是整体的雕塑造型,可以将其看作一个有基地的三角形体:达芙妮的手指为顶端,紧接着,她的头与阿波罗的头,阿波罗的手指尖端连成一条线,作为三角形的一边,达芙妮的身体侧面和月桂树底部大致构成了三角形的另一边,根据“伽玛运动”的原理,这种形态向着顶端的运动方向十分明确,并且在垂直定向上,“向上的运动倾向总是比向下的运动倾向强大”,而雕塑的基地消除了运动方向上的模糊性,这就给人明确地向上运动的整体感。其次,根据“频闪”运动原理:如面部视觉中心点眼睛,从阿波罗到达芙妮的四只眼睛成斜线出现,这种倾斜方向中产生出了张力,产生了向前并向上的推进力。两人的四肢构成亦为同理。再次,阿波罗和达芙妮的身体动作,手臂的抬升,肢体的扭转,腿部的跑动状,这些由于偏离了正常稳定的身体位置产生了强烈的运动效果。而按照“运动动作的强度,取决于它偏离正常位置的角度”这一理论,在这座雕塑上两个人摆出的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实现的扭曲造型,却恰到好处的加强了运动效果。最后,雕塑中树的枝杆向上升长的方向,头发旋转飘散的造型,衣物褪下的褶皱和漂浮的状态,这些都可以归结为“自然物的形状,在物理力作用之后留下的痕迹”,这些物理力转化为了视觉力,让眼睛直接知觉到自然物体的形状中所活跃的张力和力,知觉到运动。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这座雕塑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是由它各个部分不遗余力地表现出来的,这些构成部分经由协调组合,就被我们的视觉知觉为张力。
  在整章对“张力”表现的论述中,从提出问题到解释问题然后到举例说明产生张力的运动原因,阿恩海姆是把绘画中物理意义上的张力向视觉上的张力转化的过程。阿恩海姆说过:“在艺术家的眼中,任何物体或物体的组成部分,都是一种能动的时间,而不是一种静止不动的物质”。这说明他对作品更深层次的剖析,得出作品是有灵魂的,有情感的。而人的视觉也是有情感的。虽然由于当时时代的限制,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的相对落后会导致一些研究成果是片面的。但是阿恩海姆的分析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现代科技融入绘画研究的范 畴。为更深入的分析了解作品提供了理论和心理学上的依据。
  【参考文献】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阿恩海姆等著.艺术的心理世界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2.
  史风华.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