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弗朗茨·约瑟夫·海顿—“交响乐之父”,在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是第一位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近年来,艺术文化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作品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海顿的钢琴音乐作品作为古典乐曲的代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青睐。本文就海顿钢琴音乐作品,深入的赏析了其内含的音乐特性与艺术特点。
关键词:海顿;钢琴;古典乐派
1 海顿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生于奥地利。谈起奥地利,几乎无人不知其风靡世界的音乐和歌剧,由于丰厚的文化底蕴,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海顿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海顿的一生以旺盛的创造生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了104首交响曲、83首弦乐四重奏、52首钢琴鸣奏曲,为世界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海顿的钢琴音乐作品并非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其中蕴含的音乐特性与艺术特点都是值得人们欣赏的。海顿的钢琴创作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767年以前)、中期(1767~1784)、晚期(1789~1794),曲风幽默、明亮、欢快,具有一定宗教色彩,并在晚期作品中达到其钢琴音乐作品的巅峰。
2 海顿钢琴音乐作品的各个发展阶段
海顿的钢琴音乐作品分为三个时期,曲风纯正,受其生活环境影响,曲中含有一种朴实的热情。钢琴作品繁多,以奏鸣曲为主,共62首。
1767年以前,为海顿音乐作品创作的早期阶段。海顿早期作品创作于巴洛克之风过时之际,适时,海顿仍处于不断学习与汲取音乐知识的阶段,其曲风还未固定形成,因早期细致地研究过巴赫的作品,故而对早期海顿的音乐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海顿的创作初的30首鸣奏曲,统称为《帕蒂塔》(也被译为《帕尔蒂亚》或《嬉游曲》),规模较小,主题风格趋于一元性。虽受到巴洛克式风格的影响,但较之巴赫,海顿的创作思路更具逻辑性,结构形式更为严谨。创作早期,海顿的最典型代表作品为Hob.X Ⅵ/11,G大调,由三段乐章组成,其中两段短小而精悍,整部乐曲才4页,堪称海顿早期作品的经典。第一乐章Presto有一个节奏型的主题,它稍作扩展即再次出现,g小调对比部分的不同织体提供了少许变化,然后从头反复第一部分;中间乐章Andaute是三个乐章中最扩展和先进的,有两个简短主题,简单进行发展,然后再现;最后乐章完全是典型的嬉游曲风格,是一首优雅的小步舞曲和对比性的基于三连音动机的中部。
1767年至1784年,海顿进入了他钢琴创作的中期,此间创作的第31到第57鸣奏曲是海顿整个音乐生涯的重大转折时期。1760年末至1770年初,海顿进入了所谓的“狂飙运动”时期,期间创作的作品大都充满了尖锐和和弦,突兀的转句,作品中充斥了前所未有的强烈情感的表达,充满了激越而高亢的情绪,作品33至55号都是典型代表。作于1771年的伟大的C小调鸣奏曲Hob X Ⅵ.20是一步汹涌澎湃的作品,是海顿狂飙时代的代表作。这被作者首次称为“鸣奏曲”的乐曲,也是他全部钢琴鸣奏曲中唯一采用C小调的一首。《C小调钢琴鸣奏曲》作为海顿创作中期最具代表性的也是唯一一首C小调钢琴曲。其创作风格与特点是值得每一位音乐学者研究的。小调的第一乐章为鸣奏曲式,4/4的拍,曲风较为活泼、中速,全曲无论在结构上还是表现力上都充分显示出海顿早期小步舞曲风格中更为复杂化、丰富化的特点。小调中包含了和弦外音、和声语汇、离调手法、调式调性、结语等五个部分,内容结构严谨而丰富。
总的来说,海顿创作中期的作品较之早期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这一时期钢琴艺术史上古典之风开始盛行,使海顿对音乐感悟进一步加深,作品中开始抛却早期的浮华、肤浅的风格,转向了更具协奏风格、交响语言的作品。
1789至1794年为海顿钢琴创作的晚期,期间只创作了仅仅5首鸣奏曲——作品58至62号,但却是他钢琴创作过程中最成熟的作品。1789年至1790年间,海顿创作了被认为是他一生中最具古典特征的鸣奏曲—Hob.X Ⅵ/49.第一乐章快板在技术上充满活力,快速跑动的音阶、分解三和弦、八度、双手交叉以及华彩段,使音乐闪耀着活泼与快乐的情绪;第二乐章Adagio e Cantabile,多变的情绪、音型和旋律,是它成为海顿最精彩的慢章之一,其中不同的奏法需要细致和精确的触键,降B小调的中端具有感情的强度;终曲,装饰音、琶音、音阶及三对二的节奏,使得整首小步舞曲迷人和可爱。1781年开始的两年,海顿开始经常与莫扎特切磋技艺。因两人都在钢琴上造诣颇深,相互交流下来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海顿晚期作品趋于完美,其中也有莫扎特一定的影响。海顿晚期的作品,发展出了一种所谓的“大众风格”,但又不趋于平凡,仍具有学院派的严谨风格,使作品受到广大听众的欣赏,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3 海顿钢琴作品中的修饰音
海顿钢琴曲的成功除了体现在这三个不同的创作时期,还体现在海顿钢琴曲中对修饰音的处理。修饰音的合理运用可以在乐曲中起到美化旋律,连接音符的作用,从而使得乐曲更加优美动听。随着人们对海顿钢琴曲深入的研究,发现海顿钢琴曲中采用和丰富的修饰音,主要分为:倚音、回音、波音、颤音、琶音、被波音化的回音四种。丰富的修饰音不仅是多样的,还是多变的,精妙的运用为海顿钢琴曲着实增色了不少,修饰音在曲中不同的演绎,为人们带来了不一般的视听感受。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他一生追求平静安逸的生活和力图保持受人敬爱的地位,所以他被看作惟命是从、卑躬屈漆的人。”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这样评价道。确实,海顿确实与同一个时代的莫扎特、贝多芬不同,但海顿就是海顿,独一无二。虽对逆境痛苦不堪,但保持着乐观、亲切、真诚、幽默的心,让我们在海顿的音乐世界中徜徉,欣赏这个不一样的海顿。
参考文献:
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王起璋.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哈里·歌德施密特.德国音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9.
吕雯慧.海顿《C小调钢琴鸣奏曲》第一乐章和声分析——兼论海顿中期钢琴鸣奏曲的创作特点.大舞台,2008(03).
郝遇平.古典与浪漫的碰撞——海顿钢琴鸣奏曲简评.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7,3(78).
作者简介:卢婷婷(1983—),女,贵州遵义人,本科,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钢琴。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