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习效率 练习方法 学生自我评价体系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学习态度很好,练习也很刻苦,但学习效果总不尽如人意;有些学生练习时间虽不长,似乎稍加努力就能够达到别人很长时间也无法企及的学习程度,这种区别就是学习的方法与效率问题了。
一、器乐教学的一般性特征及提高学习效率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以表现音乐为目的,以操作乐器为手段的一切动作技能都称之为演奏技能。《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演奏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所以说,熟练需要练习,技巧需要积累。
器乐教学过程学习效率提高的问题属于器乐教学法的范畴,器乐教学法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既涉及教学法的内容,又涉及音乐学的内容,是一个综合性、应用性的课题。器乐演奏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技术的内容、艺术与美学的内容、理论的内容、实践的内容、老师的内容、学生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教学法的内容。教授器乐演奏的老师不但要告诉学生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演奏乐器,还要教学生该演奏技巧形成的原因,学会科学有效的练习方法,也就是,老师不但要教“是什么”,还要教学生了解“为什么”。音乐演奏技能的教学过程在狭义上一般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定期进行师生交流的上课过程;二是学生在课下应有自我研习、二次学习的过程。
器乐演奏技能的动作是连贯的、复杂的,因为器乐演奏的系统技巧不是个别技巧的简单相加,而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整合、构建为系统的演奏体系的过程。笔者常常对学生要求在演奏乐器时一定要有的放矢地“三心二意”,因为在演奏乐器的时候,要同时考虑到节奏、音准、各种技巧的运用及演奏乐器所需要调动的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准确性。哪怕演奏一个最基本的音符时,都要经过“看、判、做、听”四个步骤。看,是演奏者在乐谱上看到一个音符的形状与位置,传递到大脑;判,是根据个人所学的知识判断音符的音高、时值,更主要的是要判断出如果要完美地演奏出这个音符,需要使用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并且这些部位要处于某种状态中,或紧张,或放松;做,是演奏这个声音所需的身体各个部位依照之前的判断,准确地做出肌肉运动,实际演奏出这个声音;听,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常被人忽略的步骤。演奏者在演奏一个音或者一个乐句之后,一定要及时对其音准、节奏、音色、技术要求、感情等各个方面做出分析与判断,从中把好的方面继续保持,有问题的进行分析,把问题及时解决,这也就是笔者下面要提到的“学生自我评价体系”的建立。
二、教师的“引导者”作用之体现
演奏技能的学习,教师不但要讲解具体演奏技巧,还要讲解掌握该乐器的基本结构等,使学生学会如何科学有效地练习。
1.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位好的老师,除了要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外,还要有一对灵敏的耳朵,更要有准确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老师掌握了正确的演奏方法,才能保证教授学生的演奏方法正确,不误人子弟。有了灵敏的耳朵,才能在学生的演奏过程中发现问题。例如,铜管乐的演奏主要是依靠演奏者用“唇、腹、舌、指、耳”五个方面来实现,而这五部分在运动时只有演奏的手指是可以观察到的,其他各部位其实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教师只能在学生的演奏过程中,通过聆听一个个极微小的错误去发现问题,而最关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则是在发现问题之后,利用自己学习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历,利用教学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自己对演奏方法的运用和理解,判断出学生出现问题和错误的原因,从而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
2.培养兴趣的方式方法
一个孩子的最大成就感是得到肯定,而学习成果则是他们认为自己学习后得到的最好回报。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本身是复杂、长期的,有些老师很难找到一种令学生始终保持兴趣和积极的学习办法。一般情况是,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不高,厌倦、松懈的情绪却常常出现。经常性地参加一些考级,可以让一个孩子在短期内实现目标,提高练习积极性,通过了考级后,也是对孩子努力学习的一种肯定与鼓励,从而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
因此,不断地成功是一个人不断进取的加油站,老师的肯定、家长的鼓励、成功的喜悦等都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你要让学生喜欢学习,你就要让他学得好,学得好他就喜欢学习”。
3.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一个好的老师能够很好地把握课堂节奏,对课堂效果、学生的反应、问题的出现有一个预先考虑。著名钢琴家亚瑟·鲁宾斯坦说过,“一个真正的大师会告诉某个学生要把手指伸直弹奏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另一个学生则应该把手指弯得像一个爪子那样才能取得同样的效果”。
好的老师应当是一个在专业和教学艺术上都十分出色的人,特别应具有初级的心理学相关知识,应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并根据其个人特点制定出适合某个学生的教学方法。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就要多鼓励,使其勇于表现,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他们以后上台演出做好练习准备。有的学生性格外向,一受到表扬就容易骄傲自满,有“翘尾巴”现象,回到家里后就不愿再做过多的练习……对于这些学生,应严格要求,既要表扬,也要明确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让他们明白自身的不足与努力方向。
器乐演奏技能教学过程的高效化,就是要针对每一位学生,根据他们个人的基础与特点建立一套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其中包括选择最适合的内容、方法、教学手段、教材、进度,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到最大化,使他们的实际演奏能力达到高水平。
器乐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一个过程,师生之间的反馈与学生的自我反馈是无时不在的,通常老师不容易在教学开始之前就把握住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但老师应该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有一个大致预期与考虑。
老师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分为几个阶段,如,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应主要包含两个教学内容,一是各种乐器演奏的基本动作与技术要求,二是以学生学习方法、练习方法的建立为主要内容,这个阶段往往应强调音乐的基本要义,比如音准、节奏、音色等,建立学生用心演奏、用耳聆听的习惯,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一种器乐教学。在学习的中级阶段,往往以器乐演奏中所需的各种技巧为主。在学习的高级阶段,往往以音乐的表现、乐曲的处理、声音的美感为主。
科学需要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艺术过程同样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演奏完一个练习或者一首乐曲之后,总是先让学生自己分析其演奏中存在的问题,好的部分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在此之后,再提出老师的观点和解决办法,实际上,这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要求学生在自己练习时,每演奏一遍之后也要反思一下,这样就如同有一个老师在一直陪着,随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这样的学习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三、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争做刻苦的有心人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演奏学习的“取巧”性,告诉他们不但要“用心学”,还要“会用心”。
“用心学”指的是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动脑子,不能一味追求练习的时间或者遍数,这种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练习方法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会用心”指的是学生知道在练习的过程中往哪个方面思考,怎么动脑子,以及这个方面的要求与标准是什么,还有及时检视自己是否做到了。
课下研习应建立学生自我评价体系。学生在器乐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体系,要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一般包含三个方面:1.音乐的共同特性,比如音准、节奏、音色;2.演奏该乐器的各种技巧;3.完美演奏该乐器的各种技巧时,身体肌肉应该保持的状态与动作特点。
例如,如果要演奏西洋铜管乐中的小号,在学生的脑海中就要有一个三级的体系标准:1.音乐的基本要素:音准、节奏、音色;2.小号的主要技巧:吐音、连音、高音、双吐与三吐等;3.从身体部位上要求:如唇、腹、舌、指、耳。学生演奏之后要马上反思这三个方面是否都做到了,是否有什么欠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各种演奏技巧与要求会渐渐成熟,有意识的反思会变成无意识的习惯,如果某一个音或者技巧出现问题,这样不用等到演奏结束,当时就能发现问题。
如果脑海里没有建立一个完整、准确的自我评价体系,那么学生在演奏结束之后对自己的表现没有一个评价,错的地方就会保持,对的地方也可能再次出现问题。学生演奏技能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上课的一个小时,主要是课下自己练习,如果在课下的练习中都是按照错误的音准、节奏或者错误的肌肉动作,那么学生在这一阶段的练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徒劳无功。更可怕的是,刻苦的学生会按照错误的方法反复练习,结果将错误的身体动作固定化,以后再想改正也非常困难了。实际上,器乐的学习就是一个从尝试、反思到再尝试的过程。
结语
作为铃木教学法创立者——铃木镇一有句喜欢的格言:“人是环境之子”。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既是内因与外因的结果,也是由老师、学生、环境共同作用所决定的。
提高学生的器乐学习效率要从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老师要有专业的演奏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敏锐的观察力、精准的判断力以及负责的态度。所以,学生要学会学习,不但要求其“用心学”,还要让其了解如何“会用心”地学。
参考文献:
王朝刚.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袁善琦.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张新林.铜管乐演艺知识212问.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音乐学院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