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民族声乐(浅析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3 00:22:32 归属于社会艺术 本文已影响258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现代民族声乐不仅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吸取了民族特有的戏曲和曲艺艺术精华,对内建立了深刻而客观的身份认同,而且在文化、思维、艺术特色、演唱风格等多个层次上与国际接轨,也摄取了众多来自西方的营养,体现出了无尽的艺术魅力和演唱风采。

关键词:现代民族声乐;中西融合;艺术特征;演唱风格

在进入到本世纪之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理念迅速蔓延,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更加频繁的往来与合作,在这样的友好互通的过程中,中西方声乐艺术的互利发展也进入到了新的时代。重视传统的学习与继承,重视民族的语言和风格,合理借鉴西方声乐理论和方法,演唱风格多样,地方色彩鲜明,艺术个性突出,成为现代民族声乐发展与教学中的显著特征。
一、现代民族声乐的价值内涵
笔者认为,民族声乐的“传统”与“现代”的划分,不适用于时间上的分割。即不能单纯的把现代民族声乐艺术认为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发展到现在的。现代民族声乐应该是接近当下,艺术特色相对统一的历史区间。从文化内涵角度总体概况来说,它的产生与发展决定于民族的语言、时代的特征、艺术的审美角度以及中国多元的文化。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应该是以民族语言为根基,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为原则,内容丰富,色彩浓厚,涵盖各民族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是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新演唱形式。
二、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色
一般来讲,人们更喜欢从动态上来比较民族声乐的艺术特色,因为演唱和舞台表演能够使人立体直观的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也因此成为客观评价各民族声乐特色的重要手段。在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忽略民族艺术的静态比较,即着重从音乐技术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的角度,综合评价民族艺术的演唱形式,从而借用理论来引导和支持民族艺术的发展。
  1.融合合西方元素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西洋美声唱功的科学性,让很多的国内文艺研究者看到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巨大空间。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经过重重验证,我们学会了如何保护声带,系统运用演唱技能,保证了气息和共鸣的支持,又体现出本民族固有的歌唱声色,由此形成了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音色的通透、圆润、集中、宽厚等特点,而且有别于美声唱法,形成了中国民族声乐的新形式。
  2.交汇各民族特色
  受中华五千年上下文明发展和56个民族特色生活风格的影响,中国民族声乐风格可以分成几大区域:东部狩猎文化区域、西部草原及高原文化区域、北方民族声乐发展区域、中原及东南沿海的传统文化区域。但是随着交通的便利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各个区域民族声乐文化空间上和地域上的差别逐步的在消失,民族音乐风格重叠甚至交汇已经成为现代民族声乐发展的一大趋势。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始终保持着以共性发展为基础,以个性发展为指导,运用多维的思考和创想,促使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3.共性化的声音特点
  由于国人审美细腻,在音乐制作中崇尚于人与自然的结合,而且偏好于音乐的整体效果,讲究文字的押韵和归韵,这就决定了演唱者靠上靠前的共鸣腔、明亮靠前的声线、韵味浓厚的润腔,演唱时将真声和假声完美结合起来,加以丰富的感情变化,通过对于歌唱气息的不断改变和对声带发声状态的控制,采用了顿、挫、截、断等润腔方法,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甜美、圆润、宽厚、清亮、悠长”的特色,这成功的区别于一起外来声色艺术又不同于本民族的传统特色,其独特的中性色彩效果,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和赞扬。
三、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
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传统的差别,不仅体现在微观上创作者的感官和审美的差异,更有宏观上时代的进步和创新。民族声乐来源于生活,体现着生活的进步和发展,科技的进步,文明的演化,认知的需求无一不对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提出新的要求和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1.传统与通俗的有机结合
  现代民族声乐力求传统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有机结合,兼取二者优点,广泛吸收了通俗唱法的优长,充满个性而且人性化的演唱;在传统民歌温婉恬静的风格中融入了富有时代气息和风情的动感舞蹈,然后借用流行音乐的包装形式,其表现风格打破了传统模式,在服装、舞台设计和情感方面有着较大的突破,讲究试听全方位享受。
2.各民族唱法的综合运用
在现代民族声乐演唱方面,美声、民族、流行三种主流唱法得到了广大听众的认可,随着声乐的发展,原生态唱法的出现,为少数民族的声乐文化提供了个性发展的空间。近年来,运用原始的发声为基础,融合其他民族的主流唱法,探索和创新声乐的新领域,给听众呈现出了多彩的声乐魅力。
  3.咬字字正腔圆、演唱声区统一
中国民族声乐旋律的走向与歌词声调的走向非常相似,讲究平恹阴阳和咬字归韵,要求演唱者咬字清晰、唇齿协调、气息流畅,使语言美和演唱美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缔造出完美的民族声乐审美标准。
中国民族声乐在语言和歌唱相结合表现的特质——明亮靠前的声线,也整体决定了歌唱者演唱者的各个声区的音色表达和处理也是相对统一的,这也为民族声乐艺术增添了不少亮点。

参考文献:

李萍.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32.
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10).14.
朱玉.关于民族声乐发展问题之思考,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9 (2)
孙晔.走向科学与成熟——简论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与创新,北方论丛,2003(5)
胡郁青.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国音乐,2007(4)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