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舞蹈谈谈综合艺术(放谈在综合性大学中普遍开展的音乐舞蹈教育活动)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3 00:45:03 归属于社会艺术 本文已影响37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音乐舞蹈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局限在专业院校或师范院校的专业院系中进行,其教育目标向来是:培养一定数量的音乐家、舞蹈家以及熟练掌握音乐舞蹈知识技能的高学历从业人员。

  

  音乐舞蹈教育被综合性大学普遍吸纳,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综合性大学中普遍开展的音乐舞蹈教育,不以造就音乐家、舞蹈家为目标,也无意培养音乐舞蹈专业的从业人员。这种新型的音乐舞蹈教育,属于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旨在普遍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与文化素质。

  

  虽然,音乐舞蹈教育已在综合性大学中争得了一席之地,但在认识层面和操作层面,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本文拟就几个具有共性的问题,谈一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一、音乐舞蹈教育为何会被综合性大学普遍吸纳?

  

  有人或许会说:因为非常重要,所以被普遍吸纳。显然,这样的回答是很难令人满意的。笔者以为,音乐舞蹈教育之所以会被综合性大学普遍吸纳,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教育思想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了两次重要的飞跃。

  

  第一次飞跃:将美育融入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是对学生的情感、情操、情绪、情趣等产生影响的一种类型独特的教育。最早提出美育的概念并将其视为独立学科展开研究的学者,当推18世纪的德国思想家席勒,其代表作是《审美教育书简》。虽然,早在上个世纪的20、30年代,王国维、蔡元培等有识之士就在中国宣扬美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以美育替代宗教”的主张。但是,把美育融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那还是90年代初的事。

  

  1993年2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那份《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此后,在党和政府颁发的文件中,只要提到教育方针,不再简单地提“德、智、体全面发展”,而是在原有的表述中加上了一个“美”字。

  

  正是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引领下,许多综合性大学纷纷建立美育机构,例如,拥有百年历史的南京大学就是在1993年力排众议成立了美育室。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音乐舞蹈教育名正言顺地走进了综合性大学。

  

  第二次飞跃:将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提升为党和国家的意志。

  

  素质教育,是在纠正应试教育、技能教育以及重理轻文、淡化基础等教育弊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办学理念。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华中理工大学的杨叔子院士、北京大学的王义遒教授、清华大学的胡显章教授、西北大学的张岂之教授等就开始思考并积极探索这一理念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倡导下,许多综合性大学作为教改试点单位参与了最初的实践,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在新世纪即将到来的90年代末,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同,最终被提升为党和国家的意志。

  

  1999年3月5日,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这样一段表述:“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在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有这样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正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宏大语境中,人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人文艺术素质是学生各项素质的基础,而音乐舞蹈艺术又是人文艺术的重要构成,所以,综合性大学理当吸纳音乐舞蹈教育。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国门打开之后,人们突然发现,国外的名牌大学普遍重视公共艺术教育。

  

  笔者曾经考察过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形成的大致印象是:我国香港特区与台湾地区的大学,大多设有艺术中心、艺文中心、艺术研究所或通识教育中心等机构,校方通过这些常设机构,面向全校学生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在美国的名牌大学中,大多设有艺术院系,而这些院系的任务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各种艺术类的课程。同时,在美国的大学中,还有许多以项目为枢纽的艺术教育研究机构,如哈佛大学就拥有专门研究艺术思维、形象思维的投资巨大的“零点项目”。在欧洲的一些大学中,大多设有艺术馆、音乐厅、艺术教育研究室等机构,学校依托这些机构,活跃学生的文化艺术生活。而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许多大学都拥有名目繁多的俱乐部,学校为俱乐部设置了指导艺术活动的客座教授岗位。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西方的教育家提出了许多新颖的理念,影响较大的有:尊重人的天性、强调自由发展的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塑造完整人格、强调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whole—personeduca¬tion),以及主张拓宽视界、打通专业藩篱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在这些教育理念中,无一例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05年第5期总第85期HUNDREDSCHOOl^INART地非常看好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而这样的教育理念,对于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正是因为上述三大原因,音乐舞蹈教育在综合性大学中获得了安营扎寨的理由,并逐步形成了气候。通过简要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两个结论:其一,把音乐舞蹈教育引人综合性大学,并非取决于领导的个人兴趣,也不是大学校长们心血来潮的结果,它体现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体现了历史的正确选择。其二,把音乐舞蹈教育引入综合性大学,其目标、任务非常明确。因此,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与管理者,应该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努力完成历史所赋予使命。

  

  二、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系统工程中,音乐舞蹈教育能够发挥哪些作用?

  

  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下,追问事物的功能,无疑是人们掂量事物价值的不容回避的角度。经过近年来的讨论,人们发现,在综合性大学中开展音乐舞蹈教育,可以对广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文化素质乃至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有效地发挥作用。显然,这些结论都是正确的,笔者无须赘述。在多年的实践中,笔者还发现,综合大学中普遍开展的音乐舞蹈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1.可以对情感的牧养、精神的调理发挥积极的作用。

  

  人的体能需要养护,训练可以提高体能,这都是世人皆知的常识。可是,对于情感也需要牧养、也要接受训练的道理,并非所有的人都明白。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的转型期,也是焦虑、烦躁、失望、迷惘等负面情感的高发期。依据权威的医学杂志《柳叶刀》(lancet)上公布的数据,近年来,“中国的自杀率已达十万分之二十三(大约相当有于美国的两倍);中国一夜之间成了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⑴在这“十万分之二十三”当中,有多少名大学生,该杂志没有公布详情,但因情感危机、精神错乱而休学、退学甚至走上不归之路的在校大学生近年来并不鲜见。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倡导情感牧养、实施情感训练显然是有意义的,也是有的放矢的举措。笔者曾经去精神病院作过调研,发现治疗精神病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常用方法的也就是两个:一是打针服药;二是让患者做些音乐舞蹈或类似于音乐舞蹈的功课。据此,我们可以形成这样的推论:既然音乐舞蹈能够对精神病患者起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作用,那么,它当然也能对年轻的、脆弱的、稚嫩的心灵起到牧养情感、调理精神的作用。

  

  2.可以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教育环境的改善发挥积极的作用。

  

  校园文化属于局域文化,拥有相对的独立性。校园文化的核心构成是:在校园内长期传承、从容发展门全国中文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风气风貌和师生的生活方式。教育环境楚实施教育行为的时空,是物质条件与精神家园的总和,除了楼宇广览、草坪操场等基础设施之外,学风、教风.校风以及学校的整体氛围,也是教育环境的构件广。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符新建校区的遍地开花,建设校园文化、改善教脊环境的耑求,变得越来越紧迫了。怎样建设如何改善,不同类别的高等院校自然有不同的追求。似无论采川什么样的思路,扶持与发展音乐舞蹈教育理应成为措施:之〜因为,没有音乐舞蹈的校园,一定足呆板的、灰色的校园;没有音乐舞蹈的环境,一定是毫尤生气.缺乏活力的环境。在经典的七大艺术门类中,咅乐舞蹈圾接近人类的天性,最便于个性的显现与张扬,W此,最受青年学子的欢迎。在古老的人类文化活动中,乐舞蹈肩负过祭天、娱神、驱魔、降妖的使命,也承担过正朝纲、扬国威、化天下、定民心的重:任「音乐舞蹈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其历史积淀也非常深厚、&掉了这一块,还谈什么文化传承?还谈什么文化速设?还谈什么教育环境的改善?许多高校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只要引领得法、措施得力,音乐舞蹈教宵一定会对综合性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环境的改善发挥积极的作用。

  

  3.可以对创新精神的激发、创造能力的提升发挥积极的作用。

  

  按说,这个观点并不新颖,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笔者迄今为止并未看到特别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因此愿意再作些深究。

  

  当今美国有一批富人,被学*们称之为“波西米亚中产阶级”(BourgeoisBohemians)。这批人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其一,他们都是因为特别善于创新而走上了致富之路,因而又被研究者们称之为新兴的“创造阶级"(CreativeUass);其二,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他们与漂泊在都市中的流浪艺人在精神上、情感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甚至就是当年的流浪艺人。对于这批人从精神流浪走句科技创新、从社会边缘步入主流社会的过程,美国Suffolk大学的薛涌教授在《城市的流浪精神》一文中作过这样的描述:“Bohemians这个词,意译应该是流浪者,指的楚一些流浪艺人、作家。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这个词特指新一代有文化的反叛青年……当他们逐渐变成社会中坚时,美国正好赶上信息时代的革命,产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技术突飞猛进。他们在大学所受的良好教育与他们那种桀敖不驯、敢于突破传统定见的性格相结合,正好使他们在这个时代具有了超常的创造力。最后,他们从自己要反叛的社会中大发其财,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茼有的中产阶级,即所谓‘波西米亚中产阶级f、”这一现象足以说明,在着力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伟大事业中,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音乐舞蹈教育,在唤醒创新意识、牧养创新精神、开发创新潜力、训练创新思维、认知创新规律和借鉴创新方法等方面不仅能够发挥作用,而且可以大有作为。

  

  三、目前在综合性大学普遍开展的音乐舞蹈教育中存在哪些困惑?应该如何应对?

  

  1.名分不正,体制不顺

  

  教育的主体是教师.这是毋腐置疑的定论。可在许多高校中,从事着音乐舞蹈教育的那批人能否拥有教师资格,还要打上一个问号。因为他们所在的部门,常常是校团委、校工会、教务处、学工处甚至是党委宣传部。依照人事管理通则,在这些部门里工作的人不属于教师编制,与其对应的专业职称,也不属于教师系列.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难成。这个问题正在挫伤着许多人的积极性,而解决的途径无非两个:途径之一,无视人事管理通则,将事实上从事着音乐舞蹈教育的逐一认定为教师,让其享受教师的所有待遇。事实证明,这一路径很难走通。途径之二,新建一个直属校方领导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彻底解决名分不正、体制不顺的问题。依据笔者的观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走的就是这条路。

  

  2.目标游离,底气不足

  

  正如前文所述,音乐舞蹈教育是带着既定的任务和目标走进综合大学的。可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人却忘记了既定任务,进而迷失了即定目标。最常见的现象是,在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甚至学生成绩的评定上,照搬照套专业院校的习惯做法,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在规定性。有人也想做些整改,但因底气不足、视野狭窄,不敢轻举妄动,生怕遭到专业教育人士的批评。

  

  其实,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同仁,不应存有低人一等的自卑。纵观艺术教育的悠久历史,其主流形态从来就是公共艺术教育,而专业教育只是一个狭小的分支。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先贤们就已认识到,若要培养经国济世之才,就必须传授礼、乐、射、御、书、数之“六艺'在这六门基础科目中,有一半的内容属于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而修习上述“六艺”的年轻人,也很少有人以“艺”为生。西方的状况大致也是如此。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之间,只有教育目标、教学手段的差异,绝对没有高下优劣之分。

  

  公共艺术教育,重在艺术之道的传授。若照搬照套专业院校的做法,肯定是有违初衷的盲从。近年来,有些综合性大学,将名作欣赏、作品分析和音乐舞蹈史论融进了一门课,推出了“音乐舞蹈通论”课程;也有些综合性院校,精心编创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成百上千件艺术精品经过剪辑、浓缩带进了课堂。这些开创性的举措,都足值得鼓励的苻益探索。

  

  3.渠道单一,方法简陋

  

  虽然,音乐舞蹈教育落户综合性大学.前后已有十年的历史,似在许多高校中,此类教育还只是停留在举办文娱iS动的层次上,教育渠道过于单一,教学方法过于简陋,那是不能完成即定Id标的。笔者以为,音乐舞蹈教育的渠道,起码应该冇这样三条:

  

  首先是安排课堂教学丨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教育,很唯走上常规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既然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同样重要,是建构当代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将音乐舞蹈类课程纳入培养方案,编入学校的课表,就是一个合理的要求。任何阻止这种要求的说词与借口,都可视之为对教育方针理解片面。

  

  其次是组织课外观摩。就音乐舞蹈教育的特性而言,课外观摩是不容或缺的教学环节广把名家清进校园,把名作引入校园,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舞蹈艺术的丰富美感与无穷魅力,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渠道。近年来,南京大学“发明”了…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即“讲座演示会”。具体的做法是,每次邀请一位名家主讲,同时邀请多位艺术家依据演讲内容进行演示,把理论传授与名作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第三是指导艺术社团的活动「但凡有学生的地方,一定有音乐舞蹈爱好者,也一定有艺术社团,i指导这类社团的活动,也是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渠道。让教师进驻这类艺术社闭,并承认他们的工作量,往往可以起到以点带面、以老带新、事半功倍的成效。

  

  在与教育相关的各种概念中,教学方法无疑最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因此很难总结不易归纳。如果我们从“已然”中提取“必然”,那么,目前正在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这样几种可资借鉴:一是借助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二是借助网络空间,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三是借助社会资源,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4.规章滞后,经费不足

  

  教育是个庞杂的系统,系统的运行要靠规章。如果系统的内部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就必须出台新的规章。这个道理虽然浅显,但真正做到并非易事。南京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靠的就是及时出台的三项规章制度。第一项规章明确指出:“南京大学的每一位本科生,都必须选修4-6个艺术类学分,否则不能毕业。”第二项规章郑重承诺:“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在职称评审、职务评聘、津贴评定等方面与专业教师享受同样的待遇。”第三项规章更新了奖励政策:“在艺术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在评定奖学金、保送研究生和选留优秀生等方面,享受优先权。”笔者此处想说的是,利用制定规章来推动事业的发展,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从事这项教育的教师和管理者,不能忘记政策的杠杆作用。

  

  经费不足是个老问题了,但这样的问题并非一定无法解决。近年来,南京大学的交响乐团访问过英国、法国、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区;南京大学的民族乐团访问过美国、新加坡、马莱西亚和港、澳、台地区;南京大学的舞蹈团和合唱团,也访问过海内外的许多大学。而上述活动的所有经费,都是从海外募集来的。这个实例或许能够说明,只要开动脑筋,只要方法得当,只要建立服务社会、服务学校发展的意识,经费不足的老问题,还是能够解决的。

  

  在综合性大学里普遍开展的音乐舞蹈教育,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实属在所难免。只要能够正视这些问题,并妥善地予以解决,这项事业就一定会获得健康、长足的发展。

  

  康尔 (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南京210093)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