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电视;电影;艺术;技术;大众
中国电影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艰难转型,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特别是商业电影激活了电影市场,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黄建新等第五代导演成为电影界的领军人物,院线蓬勃发展,票房不断升高……中国电影似乎进入到春季。不过电影播放渠道的多元化,依旧给予电影以冲击,特别是电视这一大众化媒介,让电影人无时无刻不想起80年代电影行业的寒冬。其实当电视出现之后,电影便有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不仅在中国,世界范围的电影行业都受到了重创。有统计数据表明,50年代法国的电影观众在4亿人次左右,不过到了70年代就下降到1.7亿,80年代下降到0.85亿;英国同样处于电影被闲置的趋势,有74%的观众告别了影院。一些人抱怨,电影的高雅艺术享受正在受到低俗的电视节目冲击。但也有人提出电影和电视在一些基础的声画表达方式上依旧具有强大的近缘性,在一些艺术形式上,影视不该彼此抵触,而更应该融合,让这对本具有近缘关系的艺术形态能够形成完美的合作。当时国家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研究员马向前就指出这是“世界影视发展的大趋势”①,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电视与电影始终处于两条平行发展的线上,融合搁浅了。电影保持了与大众的距离,失去大众参与的一次机会。
90年代初,电影局副局长陆兆亨再次提出了电视与电影融合发展的问题。1995年中央电影台成立,四个有线专业频道开通,电影与电视首次实现融合。在这项革新中,电视其实成为电影和大众之间的第二媒介。电影通过电视,让大众获得认知,而大众也通过电视,了解到许多电影幕后制作的常识,了解到演员的表演经历,了解到最新的电影信息,这些是影院时代无法与大众进行互通的。电影知识的普及,让更多人了解到原来电影是这样的。这次启蒙作用让大众的电影参与意识得到了觉醒。
电影频道的出现,搭建了一个电影新的放映平台。在某种意义上,电视电影是被逼出来的。因为电影频道不能频繁地播放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外电影。电影频道开播三年,就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拍摄的近3 000部国产电影播了一遍,部分优秀作品重播率达到了10遍,观众早厌倦了流金岁月式的放映。而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定,国产电影在电影频道的播放中,必须占有一定的比例,这让整个平台出现了需要填补的缺位。庞大的电视播出平台渴望着大量电影作品的出现,然而由于制作和成本的问题,显然完全依赖现有的电影生产是不够的。“电影和电视融合的推动力来自于经济的力量。虽然电影和电视常常被看做是有明显区别的(甚至是互相敌对的),但是两者的关系实际上是复杂的和多变的。”②而与此同时那些受到电视启蒙的电影爱好者以及一些从电影事业转战到电视行业的精英人才开始谋划在电视系统中生产和放映电影。技术条件的成熟和艺术的探索造就了电视电影良好的发展基础。
电视电影技术上的低门槛让大众个体参与电影制作成为可能影院电影的一项重要优势是它的高画质。以35毫米胶片为代表耗材的电影制作,是一道非常难于逾越的技术门槛。35毫米胶片在清晰度、色彩还原度等方面具有很成熟的优势,背后还有一整套高端设备的支持。这种画质的优越感最后也成为电影人的一种潜在优越感,成为一种艺术姿态。许多导演始终认为只有用35毫米胶片拍摄,那才是电影。电视永远无法达到院线的电影效果。如果说电影在早期认为电视的画质不佳难登艺术殿堂,那还有一定道理,不过在如今的技术革新下,电影使用的35毫米胶片已经不再独占绝对的画质优势。电视屏幕从4∶3到16∶9,已经开始接近宽银幕影像。从标清画质到高清画质,已经满足了小区间范围内的可视要求。等到2012年随着全国电视播出系统数模转换的彻底完成,电视将逐步告别标清时代,进入一个高清时代,数字化播出系统的进程让电视弥补了画质不佳的不足。高清晰度数字磁带呈现画质与胶片的画质已经相差无几,而达到这样的技术标准,电视制作付出的资金要少得多。当35毫米的胶片不再成为障碍,人们开始尝试用磁带予以代替,介质的改变迅速让电视和电影出现了融合的机会。
同时,以往仅是电视台能购置使用的摄像机也向民用渗透。由于技术的提升,普通的磁带录像机也可以胜任普通电影的拍摄。这类录像机对环境、灯光等要求都不高,灵活性、操控性都非常强,更关键的是具有一般经济条件的人就可以购置类似的设备。设备的普及让电影爱好者和电视电影的探索者拥有了最为基础的设备支持。dv是一项较为普遍的终端产品,它也是一项很极端的技术革新体现,在最初vhs技术时代,家用摄像机还无法满足电视的播出标准,然而时至今日,电视行业中也开始普遍采用家用级的设备作为重要的低成本补充,这种默许是对技术的信赖和认可。如今,高清dv已经是大众拍摄家庭录像和短片的重要工具,部分高端产品已经可以满足电视电影拍摄的需求。在用胶片拍摄的年代,这种用dv拍电影的场景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由于技术门槛的降低,大量个人制作的视频层出不穷,虽然在艺术上还难以谈及,但全民参与性已经凸显。如果说有人现在提出,让我们拍个电影吧,那绝对不是笑话。由于摄像机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与人的眼睛具有平视感,给人用眼睛直接观察的艺术效果,更加符合观者的视觉习惯,是大众视觉对生活空间的展现与解读。导演郑大圣用磁带在1999年用模拟磁带拍摄了《阿桃》,片中可以看出对自然光效表现的程度。影片画面把湘西大山中的优美、宁静的自然风景和光效表现得十分真切、和谐,镜头敏锐地捕捉到自然中光影形成的质感,无论在表现景色还是表现人物上,几近达到胶片的自然光效。影片被上海国际电视节的国际评委们评为白玉兰特别奖。
电脑作为第三媒介介质,也为电影和电视的融合贡献了巨大作用。电脑在特技、后期制作等方面同时为电影和电视服务。三维动画、全息动画,电脑造就的奇观,让人惊叹,而这些已经绝不是电影的专利。电视节目中,也开始大量尝试电脑特技的使用和创新,甚至比电影使用得更加频繁,形成了新的影视风格。在后期的制作能力上,电脑特技的介入无形中将电影和电视放在了一个水平线上。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
除了技术上实现了人们接触电影核心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大众的参与也让电影出现了一个新的走向。电影导演要么是以艺术为无上追求的,要么是以票房为无上追求的,而大众的电视电影由于缺少高层次艺术性的探求,更加重视朴实地反映生活,表达对生活的认知,这使电视电影体现出特有的电影气质和人文精神。
2007年,延津县城李晓光和同乡刘庆丰合作,编写了一个5万余字的剧本《扳倒瓶招婿》。剧情讲述了农民李有森终日沉湎于酒中,不思进取,女儿需要择婿,这时新来的大学生村官,帮了李有森的忙,村官的弟弟还成了李有森的上门女婿。故事结构简单平实,很重视情节内容。还有许昌农民赵兰卿、马红旗等真正实现了自编自导自演自拍,制作了一部贺岁片《鬼子进村》,由于无法营造抗日时期的场景,直接用普通的日常场景给予了替代。农民朋友拍摄的此类作品在近期非常之多,共有40多部农村题材电影。这些农村题材的电视电影,普遍特点就是情节松弛,在情节与情节之间无法连贯衔接,但反而形成了清晰的段落感,对角色的认同强烈,由于更加贴近生活,这些故事所塑造的人物,更具人格魅力,而受到大众的喜爱。农民动用的设备不再是摇臂,不再是讲究广角和长焦,他们仅仅用一台普通的dv摄像机就满足了自我创作的需要。一方面反映了农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更多地反映出,电视电影在社会上的普遍性和大众参与度。
随着电影必须大制作思维的破解,小成本、小制作为普通人实现电影梦想成为可能,电视提供的播出平台,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成就感,这让电视电影开始蓬勃发展。多年来,电视电影已制作近400部,大部分是反映时代、反映实际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更有纪实风格,反映着社会主流文化和意识导向,表达大众对生活的热爱。最有代表性的如《大沙暴》《劲舞苍穹》《刑警张玉贵》等,这些作品在电影频道播出后,从收视反应上看并不亚于同类题材的胶片电影。电影的大制作似乎每一年度都在向上攀升,不过低成本电影也与此同时成为一种主流,一些导演不再追逐视觉和听觉上的绚烂,而更加注重在人物刻画和故事情节推动上的挖掘,使人文精神得以体现。
随着电视电影的大众化参与,优秀作品不断出现,使电视电影攀升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如郑大圣的两部电视电影,《古玩》《王勃之死》成功地改编了话剧。《古玩》打破了话剧的时空限制、场景限制,在对白上也给予了重新处理,重新铺设了叙事结构和细节,让舞台艺术如实地体现在电视电影中。这部电影被称为中国电影改编话剧最成功的一部。另一部是《王勃之死》,影片虽然是用电视电影的流程进行拍摄,放弃了胶片,但整个故事编辑流畅,构图优美,富有诗意,这与唐朝诗人王勃的诗意风流不谋而合,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新的艺术高度促使电视电影对电影艺术产生了反哺作用,拉弗蒂认为,电视从电影那儿继承了一整套叙事和风格的规则,但是电视制作中时间和成本的压力使电视采取了新的技巧,这些技巧回过来又影响了电影制作。例如,快速聚焦、声音的错迭都成为电影制作中的常用手法。拉弗蒂认为,到了20世纪70年代,“电影和电视技巧实际上融合起来了。”③艺术品位和张力的飞跃,鼓舞了电视电影的导演,新的电影处理手段不断尝试,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强烈的影视艺术大众需求,同时又反映出电影、电视同宗同源又有着共同归属的深层美学特质。
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对艺术探索,更需要为大众服务。电影人不断提供符合大众口味的电影是非常必要的。如今电视平台的构建,技术门槛的降低、大众艺术鉴赏力的提高,都使大众参与电影成为可能,市场需要大量的电视电影,人们对生活、对艺术的追求需要途径去表达,这些都为电影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民众基础。相比电影显著的文化特征,电视电影由于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快速地反映时代、反映社会热点的问题,这让电视电影更具时代的烙印,为电影开辟了新的天地。中国论文联盟
注释:
① 王秀娟:《电视节目引进之我见》,河北省广播电视年鉴,2000年1月1日。
②③ 威廉•拉弗蒂:《电影和电视》,载加里•爱杰顿:《共栖中的电影和艺术:参考指南》,格林伍德出版社,1988年版。
[作者简介]王昊(1975— ),男,河北秦皇岛人,硕士,长春电视台记者,主要研究方向:影视传媒。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