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电影评介》2014年第7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美术作品《塘》 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帕特里克·斯莱特里和彼得M·套伯曼在著作《理解课程》中论述了把课程理解为十一种文本,其中专门用一章论述了“把课程理解为美学文本”。而“把课程理解为美学文本”就已经有好几种流派, “把课程理解为美学文本”中以Harry Broudy和Hamblen为代表的一派,极力将音乐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这在多元文化及多学科发展的今天,哪一门课程为中心,都将是很难界定的。在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专业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把课程理解为美学文本”中,如Ronald E· Padfham——课程是“动词”,也是一种“媒介”、存在体验课程(currere)和集体创造。我们将高校公共音乐课堂建构在“把课程理解为美学文本”基础之上,期望对公共音乐教育是一种在“……教育实践中的创造性、交流和合作”中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努力。
这给予我们教师在授课的方法论基础上必将有新的启迪,必将推动整个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最优化。
高校审美教育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在审美教育课堂,学生反对教条式的理论解读和“文人”化十足的课堂灌输。尤其对非音乐专业的理工科学生,普遍对东西方传统文化音乐感到陌生,对近现代以及当代音乐赏析倍感迷茫,学生渴望能在学校音乐审美教育课堂得到教师的传授和解读,以解其惑。所以,教师的也同样肩负了审美教育非常重要的职责。英国教育家阿什比曾经说“大学教育的试金石不是讲授伟大真理,而是用什么高明的方法来讲授伟大的真理,所以,讲授什么不及如何讲授更重要。”[1]阿什比先生的“如何讲授”给我们教育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很值得我们去反思。
我们的普通高校一般都开设公共音乐选修课程,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学习与音乐相关的知识,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作为课堂统筹的专业教师,一定得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平台,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和以教师为主的课堂,让学生和先进的教学理念都参与其中。
随时代的飞速前进,国内外在教育方针和政策上不断地改革发展。人们除了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进行革新,适应时代发展外,同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也不断在探究和创新以与之相协调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正如Haftman所述,艺术家对静止的实在概念感兴趣,静止的实在概念是名词,如树、花、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专业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溪流。现在艺术家探讨‘它们(这些名词)后面的能动的动词:种植、开花、流动(Haftman,引自Padfham,1988a,pp.360-361)。同样,作为美学家的课程所专注的感觉是:课程是动词而不是名词(Mann,1975)’”[2]同样“课堂是动词而不是名词”。我们公共音乐课程教师要深入体会真正意义上的“动词”,让公共音乐课堂不要变成学生的“休养”课堂。
高校公共音乐课主要是针对高校非音乐类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的通知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它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在通知中,公共艺术课的重要性、特殊性和普遍性都作了明确的指导和阐释。但长期以来,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在高校选修课程中一直处于弱势和被动的状态:有的学校认为可开可不开,有的学校虽开设了,但效果并不尽人意。高校非音乐类学生在选修音乐类课程学习中,教师在教授中多以个人对作品的熟悉与否作为选择标准,课堂也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成为被动的听众,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很难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尤其对东西方传统音乐多以作者的介绍、作品的所属派别以及历史脉络等角度赏析,以基本知识传输为主,很少从作品本身出发或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考虑,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都对公共音乐教育感到枯燥乏味,渐渐地便失去了教和学的兴趣。
·文化艺术杨晓霞陈肯:“把课程理解为美学”文本之上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担当了开发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先导者。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得具备一定程度的学历背景、良好的个人人格、娴熟的教学技巧、高尚的职业道德、对所担任课程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把握程度、对音乐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技能技巧的运用程度、其它文化积淀、以及与学生的互动能力等等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是通过实际的教学被隐形地体现出来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将这种综合素质与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相结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与学始终是互为一体的,教师的教学成果直接的反映就是学生的学习收效程度。因此,教师无论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无论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等有何深入的研究,归根结底,还是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专业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与学生对话,对话的效果如何,需要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性的检测和评价,而检测评价的标准和尺度不是片面的个人见解,而是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音乐教育本身的特点和性质,审美者自身的审美需求,审美批评的学术前沿性理论等展开的。教育者该思考在教学审美活动中需要关注什么,哪些是不能忽略和轻视的,怎样才能达到比较有效的教学目的,如何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审美需求,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程度的实现,使教学效果最优化。这样一来,课堂的确不是简单的“名词”而已。我们要在“……教育实践中的创造性、交流和合作”中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7-18.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