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镜头分析(追风筝的人分析人物形象)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25 00:03:59 归属于社会艺术 本文已影响168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

关键词:
  后现代文化发展到今天,当一切标准都可以用娱乐性和消费性来划分的时候,电影早已不仅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更多时候我们将它当做是一种产业或机制来研究。既然是一种产业,就必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那么电影生产的是什么,销售的又是什么呢?感官刺激也好,情感满足也罢,归根到底都是作用在一种东西的基础之上——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早已超越了政治上的范畴,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被当做实体在世界各地贩卖。
  电影《追风筝的人》中的意识形态元素主要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电影本身来说,《追风筝的人》作为一部好莱坞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西方社会、美国社会、好莱坞三个环境的意识形态特征。西方近百年工业文明的发展滋长了他们无论是在社会制度还是文化心理方面强烈的优越感,很多时候他们都喜欢以一种俯视怜悯的视角看待欧洲以外的范围,任何事物都喜欢用哲学来解释。在物质生产达到极其富足的同时,他们又会对其他大陆上尤其是东方世界古老而神秘的文明产生向往,既满足他们狂妄自大的优越感又满足其猎奇窥探的欲望,这是长久以来我们的电影很容易在西方获得肯定的原因之一。而《追风筝的人》这部电影看起来就是,满足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故事发生在多灾多难而又充满东方异国情调的阿富汗;满足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故事的主人公最后逃亡到了美国这片“梦中的天堂”;最后加上好莱坞的惯用手法——英勇的美国孤胆英雄,独闯敌营,解救人们于水火之中。
  其次,再来分析小说和电影的发行时间。小说版《追风筝的人》首次发行是在2003年,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2000年,而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阿富汗盖达组织和塔利班发动了战争,2003年正是美国没有找到所谓的核武器深陷阿富汗战场无法自拔的尴尬时刻。电影版是在2008年上映的,而在这之后不久新上台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宣布不但不会从阿富汗战场撤兵而且到2010年还会陆续增派2.5万至3.5万兵力。与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如此巧合,不管是不是偶然,都会让观众看到其中的端倪。好莱坞电影很善于为美国政府的一些“善意之举”锦上添花甚至为一些“不义之举”编造美丽的谎言。如果说西方人善于用俯视怜悯的视角看待芸芸众生,那么美国人用的则是一种上帝的视角——所有美国领土之外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都在等待着美国前去解救。与西方逻辑性,哲学性很强的思维方式不同,美国喜欢将任何问题都上升到全人类和人性的高度。在电影《追风筝的人》中美国人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为了让观众从美国出兵阿富汗战场的事实上转移,影片将侵略者的角色推给了它的死敌苏联,即将自己的罪恶洗脱干净又让对手背了一身的骂名,正可谓是一举两得,尽管苏联曾经入侵阿富汗是历史事实,但像影片那样不遗余力的将其塑造成强盗、暴徒、强奸犯多少看起来都有些刻意。美国当初是打着打击恐怖分子和寻找核武器的名义出兵阿富汗的,但结果并不像乐观的美国人民想象的那样,为了给战争重新找到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借口,影片将镜头对准了塔利班统治者的的暴行以及大街上时不时出现的宰杀生物的血淋淋场面。前者毫无疑问是为了让人们感到美国政府确实是在拯救不幸的人们,后者大量血腥场面的展示意在说明阿富汗还是一片原始的野蛮之地,美国人来到这里不仅可以解放阿富汗人民的肉体还可以给他们带来高尚的文明。
  第三,前面提到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原罪和救赎这对元素在西方电影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从本质上看来这与他们所信仰的宗教有关,基督教的教义说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而且人的命运是已经被设定好的不可以改变的。在宗教中能够解救众生赦免他们的罪恶的只有上帝。在电影《追风筝的人》同样继承了这种意识形态,原罪和救赎两大元素贯穿影片的始终。年少的阿米尔眼睁睁看着朋友哈桑被猥亵,罪恶之感是他最终踏上去解救哈桑的孩子也是解救自己之路的重要原因。影片前半部分描写阿米尔和哈桑真挚情谊的部分太浅薄,使得原罪来得太过突然也不足够为后面救赎的必要和艰难作铺垫,而救赎之路更是匆匆忙忙,完全没有阿米尔在这么多年中背负沉重的原罪的痛感,并且最后依靠一个文弱书生独闯塔利班大本营的方式来完成救赎,标榜美国英雄主义的精神显得有些过分。
  按照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说法“意识形态是一种‘表象’,它并不能够反映人的真实生存状态,而是只能构成一种‘映射着现实的幻象’”(彭吉象《影视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也就是说意识形态是人们对现实的一种想象。从这一理论看来好莱坞不断在电影中关于美国是一片民主、自由、和平的乐土的描述,只不过是一种美国人们充满美好想象的愿望而已,包括电影在内的所有艺术在建构一种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在反抗和瓦解另一种意识形态,对于美国电影来说也许它们反抗和瓦解的正是现实中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把个体询唤为主体’,从本质上讲就是要个体臣服于主流意识形态,使主体不再对社会秩序构成威胁,绝对服从权威,志愿接受驱使,成为国家机器的驯服臣民。”
  《追风筝的人》确实是一部最适合改变成电影的小说:意识形态的冲突,个人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忧虑,友谊的背叛与缝合,个人的成长与救赎。这都是吸引观众最有效的元素。尽管意识形态的影响明显,但《追风筝的人》仍旧算是一部感人的电影。那一句感人肺腑的台词“为你,千千万万遍”,只有最后阿米尔也说出来的时候才算是完整的。那个象征着完美的风筝,也许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逐的,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曾犯下或不经意间犯下不可饶恕的过错,需要救赎的又何止是索拉博和阿米尔。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