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思路(新闻编辑的编辑思路)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0 02:08:28 归属于新闻传播学论文 本文已影响128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多元化。新时代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成为编辑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的变化,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一、编辑工作的新变化
  随着出版产业化形式的形成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编辑工作作为出版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定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革。
  (一)编辑手段的现代化
  传统的编辑业务主要通过纸和笔进行,而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编辑业务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网络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编辑业务领域的应用,促成了编辑业务工作的新局面。计算机和网络的传输、排版、复制、打印、差错、储存、检索等功能,使得编辑业务的手段更加高效、快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编辑工作也有更高的要求。在数字出版的时代,出版物从生产方式到阅读都在向数字化转变,传统的出版、营销、编辑等模式逐渐被融入到数字化的浪潮中。数字化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出版业的生产力,使出版物的形态更加丰富,也改变了传统的出版工作的方式。
  (二)编辑出版业的流通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目前,出版物在流通方式上,除了延续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之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书店、电子图书也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网络书店是一种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摆脱了传统销售模式的地域和规模的限制,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他们更喜欢通过上网在网上阅读更好的优秀作品。而电子书随着手机、MP3等阅览器的出现,因其小巧、便于携带、阅读方便等特点也日渐受到民众的喜爱。
  (三)企业改制给编辑工作带来的变化
  我国在2003年开始对文化体制进行改革,2006开始进入大规模的推进阶段。按照国家对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除了部分人民出版社、盲文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和部分时政类的报刊杂志外,余下的大部分出版单位都要进行企业改制,也就是由原来的事业单位转变为一般企业。在改制的过程中,一些出版单位开始实行股份制,一些自身条件较好的出版社逐渐发展为上市公司。出版社经过改制之后,编辑同出版社之间的关系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改制之前,一些编辑除了日常的编辑任务外,还担有行政职务,但是,改制之后,单位的性质由传统的事业单位成为了自负盈亏的企业,编辑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行政职务取消,只具有编辑的工作职责,此外,编辑同出版单位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编辑作为员工不再是企业的主人,而只是企业的雇员。
  (四)编辑人员产业意识的变化
  产业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出版行业发展的产物。传统的出版工作,书籍的编辑过程通常从选题开始,然后经组稿、审稿、加工,最后到发稿,编辑人员都无需考虑市场的需求以及图书的营销方式等。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的编辑和出版必须要增强市场意识,编辑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图书的发行工作。从市场的需求选材、组稿、进行加工、成本的预算,读者定位以及营销的渠道和模式等等,编辑都要负责到底,最终保证图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新形势下发展编辑工作的新思路
  (一)培养编辑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编辑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行为,创新也是编辑主体的内在属性,编辑工作人员通过运用和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策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来实现编辑工作的创新。
  现代的图书发行市场竞争激烈,新特色、新创意层出不穷,要求编辑必须要具备创新精神。编辑在策划选题的时候要具有创新精神。不断地开拓新的选题领域,选取新的角度、新的思路,推陈出新。同时,创新思想要从实际需求出发,新的纳米技术、等离子技术等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迫切希望了解该类技术,来提高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能力,所以编辑就应该在选题上侧重这些高新技术,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的创造性思维,满足人们对新知识的渴求。
  (二)转变观念,转变身份
  首先,改制后的出版社编辑出版人员要具有职业道德。编辑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既包括一般的诸如爱岗敬业、勤奋等道德外,还有自身特点的职业道德。编辑工作人员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有一定的文化追求、文化理想和文化品味。归根结底,编辑工作主要是从事文化工作。文化工作对于净化灵魂、提升品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编辑工作者要能够抵得住金钱和权利的诱惑,不因钱、权等外在因素影响出版物的文化品味,同时,还要甘于寂寞,愿意做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
  其次,编辑人员要具有契约意识。出版单位在经改制后,单位和员工存在的仅仅是雇佣关系。劳动者需要同企业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劳动内容、工资福利等相关内容。
  (三)增强市场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转制后的出版单位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盈利是其生存下去的保证,而要想盈利则必须要符合市场的需求。编辑工作的经营要求并不是在出版单位改制后,才开始强调的。以市场为导向的选题工作在国家推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了。多年来,国家一直在强调出版单位的选题要深入实际,了解市场的需求。但是,当今社会仍处在活跃的历史转型阶段,读者的需求往往是多种多样,市场提供的信息也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跟传统模式相比,作者群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选题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可谓是泥沙俱下,编辑必须对作者的内容进行筛选。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国际化也成为了出版业发展的趋势。如何更好地遵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成为了出版单位面临的最为现实的问题。所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好坏同编辑工作人员自身政治水平的高低关系密切。每个编辑工作者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大局意识,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又要担负其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建设的重任。
  (四)加强自身修养,适应编辑业务变化的需求
  编辑的业务能力不仅包括丰富的专业知识、较为高超的编辑水平,还包括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如果编辑人员的知识贫乏,在处理稿件的时候就会显得困难。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事物、新名词层出不穷,编辑人员需要每天都进行学习,让自己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式,从而有效地去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成果。
  编辑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作为编辑人员,其本身应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驾驭各类文章题材。只有这样,编辑工作才能做的得心应手,信手拈来。
  目前,出版社正处在业务结构的转型时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出版形式必然会受到冲击,新技术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出版形态和阅读形式,出版单位业务的调整也势在必行,全新的全媒体出版形式也将应运而生。作为新形势下的编辑工作人员对未来的业务形态要做好应对的准备。如果说改制是为了出版单位的良性发展,那么数字化则是未来出版行业发展的关键点。所以,我们未来的发展目标应由纸质出版物向数字出版物转变。同时,编辑工作人员还要逐步提高自身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等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水平,积极探索新的多媒体出版形式,调整编辑的业务结构,实现数字化的转型。
  (五)重视出版经营的人才队伍建设
  改制后的出版单位,要想赢得发展,就必须要组建适合市场竞争的经营团队,而团队建设的关键则是人才。人才是图书出版竞争制胜的法宝,同样是整个图书出版行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人才的质量、结构和规模将直接影响图书出版单位的发展速度和经营效率。
  首先,要适应编辑队伍职业化的变化需求,以职业发展为平台,进行人才的培养、吸纳、肯定和使用。出版单位不仅仅要为出版人才提供丰厚的物质保障,还要积极为出版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让人才能够拥有展示自己的平台,获得发展和锻炼的机会。对于人才的数量,出版单位应充分对自身的需求进行评估,合理聘用专业人员,防止人才的浪费。
  其次,出版单位要增强自身培养人才、塑造人才的能力。出版单位作为自负盈亏的企业,便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的用人机制。保证聘用的专业人才都能够各尽所长,各施其才,充分发挥其作用,增强出版单位的合力,否则,人才越多,处理不当便会引发更多的矛盾,造成效率的低下。
  第三,促进出版人才个人利益与图书出版机构整体利益的融合。只有尊重人才,才能留住人才,获得发展。在图书出版领域,我们可以将人才的个人利益同图书出版单位的整体利益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增强人才的凝聚力,形成人才队伍的合力。
  第四,注重图书出版经营大师的培养。目前,我国的图书出版行业急缺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领袖级人物和大师。图书出版经营大师在图书出版发行市场所发挥的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国家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政策发挥市场的优势,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师级人物,使之成为我国图书出版行业的脊梁,为中国的图书出版行业指清道路,并带动图书出版行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图书编辑出版工作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新时期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需要。编辑工作人员只有勤奋工作,坚持爱岗敬业、扎实肯干的精神,将本职工作同国家的利益和命运联系在一起,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取得瞩目的成就,为我国图书出版行业的繁荣发展,为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贡献应有的力量。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