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一、造成新闻语言文字问题的原因
1、汉语语言本身的复杂性是新闻语言文字规范性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汉语是一门很复杂的语言系统。各种纷繁复杂的读音、偏旁、部首、语法需要不断地记忆、强化才能够正确地识别。而这种记忆又必须得到长期运用才能成为我们自己的语言。作为新闻工作者,同样也会受到这种复杂性的干扰。例如:“给予”这个词语大家都很熟悉,字面意思就是给的意思。字典上还有另一种写法“给与”,在多数时候,我们都会认为这是错误的写法,而事实上,这两者是可以通用的。另外,还有一个词语“给以”。它也是给的意思,但它的后面不能跟人,只能跟所给的事物,且多为抽象的事物,比如“给以适当的奖励”。不仅如此,前两者的“给”读音为“jǐ”,而后一个则念“geǐ”。如此复杂的区别,不要说普通人,就是专门从事语言研究的人员,也要经过细心的比较才能掌握。“语言规范是一个历史范畴,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仅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而且还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由此可以看出汉语语言本身的复杂性是新闻语言文字规范性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2、人们长期的语言习惯是新闻语言文字规范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人们学习语言文字,除了教科书以外,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以各种其他形式学习语言文字。比如公共场所的一些宣传材料,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等等。并且在离开学校之后,这种学习方式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养成规范性学习的习惯,学到新的词语或用法时,很少向字典求证。这样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以讹传讹、字读半边等现象。试想,满大街都是“家俱”,人们想不写错都难。另一方面,许多人在使用文字的过程中,态度不够谨慎,总是以想当然的态度。比如很多人都喜欢用成语,但是对一些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却不是十分了解。有的人错用成语“不刊之论”,认为其是不能刊登的文章。但事实上,这个“刊”是勘误的意思,即不用修改的文论,那么两种用法的意思其实是截然相反了。所以说,人们长期的语言文字习惯是造成新闻语言文字规范性问题的主要原因。
3、语言环境的变化是新闻语言文字规范性问题产生的现实原因
当今这个时代,语言更新的速度是惊人的。每天打开电脑,输入法都会自动更新自己的词库。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也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同时,以此为新的语言文化载体,产生了许多新的词汇和用法。各种新颖的图像、表情有时比语言更具表现力。更有各种虚拟的网络社区,他们拥有自己的一套表达方式和风格,如果不了解他们的语言,真是不知所云了。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人们对电脑的依赖性越来越明显,手写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少,规范性记忆也大大降低。因此,语言大环境的变化是新闻语言文字规范性问题产生的现实原因。
二、新闻语言文字规范性问题的主要表现
1、词语中某个字写法错误
最常见的是将“势”写成“式”。比如将架势写成架式,思维定势写成思维定式。架势有姿势的意思,所以用“势”,只要了解意思还比较容易区分,更多的人无法分辨的是后者。思维定势是心理学名词,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所以也用“势”。常见的例子还有将“青睐”写成“亲睐”,将“震撼”写成“震憾”。
2、词语用法错误
用法错误的常用语多见于同义词或意义相近但用法不同的词语。比如截止和截至。两个词语都是动词,同有停止的意思,但程度和用法不同。截止是不再向前延伸,到一定期限停止的意思,后面一般不跟具体的日期。如“某活动于某日某月截止”或“截止日期为某月某日”。截至则是一个没有结束的过程,只是在某个时间段被切断停止,后面多跟具体的日期,如“截至某月某日”。很多人都会将二者用错,将应该用截至的地方用成截止。类似的还有“反应和反映”。
3、成语
成语一般都是由一个特定的典故引申而来的,所以写法和用法都比较固定。人们在使用成语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理解成语准确的意思和用法,就会写错或用错成语。常见的不规范问题也表现为两种类型。
4、成语中的字写法错误
比较常见的是将“两全其美”写成“两全齐美”。大多数人都听过这个成语,基本的意思也都了解,即“做一件事情顾全两面,使两方面都很好”。所以齐在意思上是讲得过去的。但事实上,这个其是代指那两个方面,而不是同时或一起的意思。所以说,即使了解成语的意思,还是有可能写错。人们如果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使用成语,最好还是求证规范的成语字典。常见的还有将“美轮美奂”写成“美伦美奂”,将“独当一面”写成“独挡一面”。
5、用法错误
成语不仅朗朗上口,蕴含的意思也很丰富。很多人写文章时喜欢运用成语。但如果不了解准确的意思,就有可能用错。因为有些成语的字面意思和真实含义有可能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的。比如有人会错用“明日黄花”,将其写成“昨日黄花”。“明日黄花”这个成语出自苏轼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此诗写于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中国古代习俗,重阳节是赏菊的日子。据说,过了重阳菊花即将凋谢,成了过时的东西了。因此,用“明日黄花”来比喻过时的事物或者抒发一种迟暮不遇的感慨。类似的还有上文中所提到的“不刊之论”。
三、电视新闻文字编辑创作技巧
电视文字语言是新闻传播与接受的重要载体,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新闻文字语言,无疑会给传统意义上的枯燥无味的新闻增添更多生机和活力。
1、电视新闻文字语言编辑的创作
文字是所有电视媒体传播信息最基本的载体,甚至可以说,任何的电视节目都离不开文字语言。各式各样文字充满了电视屏幕,主要分为听的和看的两大类,所以新闻编辑者要能够深入了解新闻节目语言文字表达的要求与需求,要能创作出简便易记,容易理解的新闻语言。大众对以最便捷的方式和手段达到最佳的传播目的,并能在受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新闻语言创作最终目标是要使观众看得懂,听得清,轻轻松松的享受,最后还能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新闻语言的创作,要能表现出高超的技巧性,把语言的新鲜性、深刻性和可听性、“可看性”集于一体,增加新闻的语言和谐感。
2、电视新闻文字语言编辑的通俗性
为了保证电视新闻在受众群体中的广泛传播,电视新闻中的文字编辑要规范简洁,以便于快速的传递信息。要满足现代电视信息传播的快捷、大容量、高密度等目标要求,电视新闻文字编辑要做到“言简意赅,辞约义丰”。简单化、口语化是现如今信息传递的基本要求,对于新闻语言来说,更要做到通俗易懂。新闻语言如果太专注于表达的深奥意义,那么很多观众可能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就会导致观众不能及时准确的解读新闻内容。
3、新闻文字编辑的艺术性表现
电视新闻是一种文化类型,不单单是传播新闻,传递能量的载体,还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存在于电视荧屏上的,所以,在新闻语言文字的编辑与组合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其艺术追求,最大限度的挖掘新闻文字语言独特的内在美的价值。新闻工作者要具备独特的的新闻敏感性,能够捕捉到当前事物发展最具特色的东西,结合新闻的试听传播功能,创造并传播符合现代文化精神和心理审美的新闻节目。
结束语
新闻文字稿的撰写过程与新闻采访进程是异曲同工的,在撰写进程中,也需求全体掌握采访思路,开始编辑前要巧策划,起好标题开好篇,对记者提供的素材,要注重选择跟新闻现实联络最严密的,并运用得当,恰当删减,以到达言简意赅的作用。一起在环绕主题的一起,也要做到标题、导语满足招引眼球。最后新闻文字稿的受众规模十分广,它不同于文字写作,可以用一些不流畅难懂的词语,新闻文字稿撰写必需要平淡无奇,用大白话,说大真话。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