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的节目形式(非诚勿扰节目有什么意义)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0 02:25:19 归属于新闻传播学论文 本文已影响16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2010 年众多类别主题的电视节目中, 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各大相亲类电视节目, 包括湖南卫视的 《我们约会吧 》、 山 东 卫视的 《爱情来敲门》、 安徽卫视的 《相亲赢未来》 及浙江卫视 《为爱向前冲》 等在内的电视节目一时间占据了各大卫视频道黄金时段。 这其中以江苏卫视的 《非诚勿扰》 尤为夺人眼球: 5 月 9 日的一期 《 非 诚 勿 扰 》 的 收 视 率 达 到4.15%, 与 2009 年湖南卫视 “快乐女声 ” 总 决 赛 持 平 ; 2010 年 5 月 14目, 在视频网站优酷上, 《非诚勿扰》 以 4822 万次点击率, 占据综艺节目 “大陆热播” 第一名。 超过 “台湾 热 播 ” 第 一 名 《 康 熙 来 了 》 的3297 万次。

作为一款电视节目, 高的收视率即意味着节目的成功, 也意味着节目策划的成功。 本文将以 《非诚勿扰》作为分析对象, 从电视节目策划的角度对其进行剖析, 以找到其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之高的收视率以及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的原因, 同时研究节目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准确的受众定位。

电视节目策划成功的首要条件便是对节目进行准确的受众定位。 《非诚勿扰》 定位于新派婚恋交友节目,它所关注的单身男女婚恋交友话题为目前时代热门话题。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生存压力的加大, 男女交友婚恋 问题日益突 出 。 “剩男 ”“剩女 ” 逐渐成为一种快节奏社会下的生活状态, 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并已经演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 江苏卫视顺应时代潮流, 推出人性化的新式婚恋交友节目, 借此节目来帮助单身男女们速配交友。 但同时《非诚勿扰 》 不仅仅只是一款相亲的节目, 更是提供了一个当代年轻人探讨情感、 家庭、 生活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的大舞台。 同时因婚恋问题不仅关乎单身男女本人, 还受到整个家庭包括家庭长辈、 亲朋好友和很多相关的人们的关注, 因此节目也获得了极为广泛的收视群体。 “只有定位获得了目标市场的认可, 媒体才有可能形成现实竞争优势。” 源于这样一种现实大环境, 《非诚勿扰》 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是毋庸置疑的。

节目以婚恋交友为载体, 还融入了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住房、 收入、 价值观和对待农民的态度等社会现象, 让处在现实生活中的观众自发的对种种生存问题和道德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 节目中男女嘉宾风格迥异、 各不相同, 不同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下的各色人等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这里激情碰撞。 每个人对情感的表白以及对待问题的看法观念都尽显他们对人生的态度, 这无形之中也为观众打开了一扇观察他人、了解他人的窗户, 这也是 《非诚勿扰》 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颖的结构设置。

《非诚勿扰》 节目设置一改过去传统的男女平等的交友配对环节中,改为以 24 位女嘉宾通过亮灯灭灯的方式决定男嘉宾的去留, 为节目获得成功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在选择权的定位上, 《非诚勿扰》 24 位女嘉宾每轮可以通过三个环节来了解同一位男嘉宾, 在此期间, 代表着选择主动权的 “灭灯按钮” 始终掌握在女嘉宾手中。 节目中设置 “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 “爱之终决选” 三个环节, 随着男女嘉宾的相互了解的加深而逐步深入。 这种颠覆传统的游戏规则, 完全不同于以往男女嘉宾数量相当、 从头到尾都是身份对等的相亲节目, 而是首次将女性嘉宾摆在了突出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地位。 男嘉宾处于一种被挑剔、 被选择、 甚至是被“围攻 ” 的处境中 , 大大增强了节目的戏剧效果和可看性, 这样的规则设置彰显出节目对当下婚恋过程中女性主体地位提升的洞察, 女嘉宾往往比男嘉宾更有表达和倾诉的权利。

在节目的形态上, 《非诚勿扰》混搭了真人秀、 谈话类节目、 综艺节目等多种节目形态, 并对节目内容、形式和品质进行了个性化的拓展与延伸。 同时开通了短信、 官方网站等平台, 为节目中交友失败的嘉宾提供更多交友渠道, 体现了婚恋交友类节目的服务宗旨。 2011 年春节期间, 江苏卫视 《非诚勿扰》 还推出了特别节目, 为一些观众们感到遗憾的男嘉宾提供返场的机会。 对遗憾离场的男嘉宾, 观众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投票,选出最终返场的男嘉宾。 这一形式打破电视节目以往的传统模式, 将主动权交由观众, 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这也是提高收视率的关键。

出彩的主持设置。

作为江苏卫视资深主持, 孟非的临场应变能力、 自身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 是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的。 孟非曾经的民生新闻主播经历,让其人情练达、 洞察世事, 兼具新闻主持的严肃性与娱乐主持的活泼型,刚好与 《非诚勿扰》 这一节目严肃认真却又青春活泼的风格相符, 在节目运行过程中, 孟非起到了很好的导向驾驭作用。

乐嘉是中国 “性格色彩学” 创始人, 在参加节目之前在业内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乐嘉作为节目分析员的身份参与节目, 孟非和乐嘉的组合为节目增色不少。 孟非乐嘉二人外形上相似, 但个性与风格却是迥异。 孟非的个性沉稳、 把握全局与乐嘉个性鲜明、 麻辣犀利交相呼应, 形成了独特的节目气场。 乐嘉以其色彩性格学对现场嘉宾进行及时的心态分析与心理引导, 点评现场男女嘉宾交锋背后的心理状态。 这一设置, 一定程度上使节目更加令人信服, 更加符合婚恋交友节目的定位, 使节目避免产生纯粹娱乐节目的印象。 孟非和乐嘉之间的调侃与碰撞构成了节目的一大看点。

分析员黄涵是南京大学社会系社会心理学博士, 她朴素淡雅, 亲和知性, 她与乐嘉搭档点评, 增加了一个女性视角与女性角色, 让观点的碰撞更加多元。 同时她以女性的柔性婉转, 去缓冲现场出现的言语交锋, 让整个节目加入了一丝温情, 在娱乐感性之外增加了一份知性认知和道德理性。

有效的媒体融合。

《非诚勿扰》 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电视上极高收视率, 其还融合了广播、 视频网站、 平面媒体等其他媒介[4] , 为节目传播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其最初与优酷网的合作, 进一步扩大其宣传阵地以及与观众之间的连接纽带, 同时通过网络视频形式的播出, 也进一步扩大了受众面。 众多无法通过电视直播收看节目的人群, 通过网络等手段参与到节目的讨论之中去, 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 短期内极为火爆。

《非诚勿扰》 节目与世纪佳缘交友网和百合网的合作也是节目制作的一大特色。 《非诚勿扰》 为世纪佳缘交友网和百合网做推广, 提升双方的知名度; 世纪佳缘交友网和百合网为《非诚勿扰 》 推荐男嘉宾 , 保证了男嘉宾的来源与质量。

同时制作方充分整合节目看点,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对观众讨论的焦点进行引导和统计, 这是 《非诚勿扰》组织策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非诚勿扰》 专门在百度建立了 “非诚勿扰”吧, 利用百度贴吧的庞大人群, 进行广泛宣传、 引导和互动营销。 《非诚勿扰》 与网民深入互动, 贴吧平台的讨论被 《非诚勿扰》 纳入节目策划过程, 事实证明, 这一策划极为成功。

精美的节目制作。

经过事先精心策划, 《非诚勿扰》 结构紧凑, 巧妙流畅, 情节跌宕, 五名男嘉宾的入场到离场, 环环相扣, 节奏明快, 同时主持人与嘉宾及观众的沟通互动, 引发人们的自发投入、 自我思考, 充分调动观众的收看情绪和兴趣。

节目在制作环境、 现场灯光、 舞台设计、 服装选择、 嘉宾妆束、 节目道具等各个环节设置和细节把握, 都体现出高水准。 宏大的演播现场, 时尚的舞台造型、 炫目多变的灯光布景、 量身定做的背景音乐等充分体现出节目的时尚感和潮流感。 摄像机镜头的切换, 背景音乐与现场气氛的融合, 片尾的嘉宾真情告白无不体现出节目制作的精美以及对细节的把握。这些都对提升节目的可看性, 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