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传播的途径与方式研究报告(传播方法研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0 02:29:58 归属于新闻传播学论文 本文已影响144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人通过感觉、知觉,将外界的信息以刺激的形式传递给大脑,这是自我传播的外在信息渠道,无论这个信息来自自然界、他人,无论是听到的鸟叫还是看到的一个陌生人.基于对于外界刺激的感觉、知觉与情绪,自我传播的方式既可以是脑海中无声的思维、也可以是自言自语,或以日记为主的外在形式表现.再隐蔽一点的自我传播,是潜意识的梦境.这些都是作为正常的自我传播方式而存在。

  一、感觉、知觉与情绪

  感觉指将感觉感受器收到的身体刺激转换成大脑可以理解的神经脉冲的过程.知觉是大脑将感觉进行释义的过程,包括确认、解释、整合和分离.马克思说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1]

  我们的眼球就像一个摄像机一样,摄像机镜头将颠倒的影像聚焦到胶片上,我们的眼睛也将颠倒的影像聚焦到眼睛后部的视网膜上.然后,视网膜上的感受器视杆和视锥将视网膜上的图像转换成神经脉冲,送到大脑视觉皮层感知和解释信息.视杆让我们感应到光,视锥让我们感应到颜色.

  从外部的影像穿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状体,最后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颠倒的影像,这是一个物理的过程.视网膜上的视杆和视锥里包含的感光化学物质感受到影像的光能,将它转化成微小的电脉传递给大脑的视觉皮层,这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经过这个物理过程与化学过程,我们便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这是一个自我传播的过程,传递的是外面的影像。

  大部分时候,我们通过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但有的时候,它们也会欺骗我们,当然这也是一个自欺的过程。近视时我们看远处的山雾蒙蒙的,远视时我们看远处青山绿树,看近处却一片朦胧。如果我们绝对信任自己的眼睛,意识不到自己近视或远视了,那么我们就会被看到的景象给欺骗了,以为或远或近的景物就是那样.

  就像先天色盲的人,他们看到的颜色是混乱的,在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前,他们是不会察觉被自己的感知骗了.如果不幸是盲人,意味着通过视觉接收信息通道中断了,这时候格外依赖听觉感觉外部世界,引发自我传播.即使是正常人,也需要通过听觉引发自我传播,例如闹钟的铃声,告诉自己该起床了;收音机的报时,告诉自己要赶不上早班车了;走在大街上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大脑会迅速反应遇到熟人了;上课铃声告诉自己,不能再说话了;夜里远处传来蛙声,知道夜已经很深了.

  与视觉一样,听觉过程也是一个物理与化学结合的过程:耳膜因为外部的声音开始震动,这种震动被耳膜与耳蜗之间的三根听小骨传递着.这是一个物理过程。耳蜗里的基底膜接收到震动后,产生神经脉冲,通过听觉神经收集并传递到大脑.

  这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同样,听觉也会欺骗自己.比如一声巨响过后,可能耳朵里会发出嗡嗡的声音,如果我们不知道这是耳鸣,会以为有一只蜜蜂总在耳边飞  当然,即使食物再美味,人们也有食不知味、味如嚼蜡的时候;而在有的场景,一点声音都没有,有人却觉得如五雷轰顶.这种感觉错位与情绪有关。情绪是心理状态的晴雨表,这个晴雨表不仅自己读得出来,旁人也可能读出来.自己读出来的是认知体验和生理反应的部分,比如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前,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一颗心悬得老高---自己知道很紧张;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情绪,比如愁眉苦脸、天天在屋里转来转去,可能让别人知道你是在担心面试结果了,如果看起来还是那样乐呵呵,不留意的人就很难知道你的紧张了.

  我们常常这样做,掩饰自己真实的想法,只让自己知道自己有多紧张、恐慌。测谎仪的原理,即通过心率、血管容积、呼吸、皮肤电反应和脑电波等一系列指标,将人的生理反应挖掘出来,让仅处在自我传播层面的活动为人所知。做了亏心事或者有秘密的时候,人心里会告诉自己不能说出去,保持镇定,可是这个劝慰自己的过程不可避免带来心理的波动,情绪带来的生理反应是当事人无法控制的。人可能骗得过别人,但怎么可以骗过自己呢?

  不过总会有意外。美国电视连续剧《绝望的主妇》(des-peratehousewives)中有一个情节,警方怀疑主妇布瑞和药剂师合谋害死自己的丈夫,在对药剂师进行测谎时,他顺利通过,没有任何紧张和波动的迹象。然而,他正是凶手。这种情况,不是该人的心理素质超常,便是他陷入病态的自我欺骗中,即在自我传播中拒绝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二、自言自语与日记

  在英国作家阿兰·格内(AlanGarner,1934-)的《对话式的演讲》(conversationallyspeaking)中有这样一段:"我决定要娶她。求婚不过是走过场而已。不过,求婚的时候我该说些什么呢?'你想不想要我?'这似乎太低级了。'嗨!'这又似乎太普通,不适合给我未来的新娘。'我爱你!我已经热血沸腾了!'这似乎太前卫了。'我希望你能够成为我孩子的母亲。'这又好像太幼稚了。于是我什么也没说,是的,什么也没说.过了一会,公共汽车到站了,她站起来,下车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她。故事结束了."这是一个对姑娘一见钟情的男人的内心活动.

  日记是一种只有自己能够看的记下的自言自语,从而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是一个有意识地内省的过程。提出"镜中我"理论的库利终身写日记,他的许多有关人类行为的洞见都来自于反省.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也是日记。南京大屠杀中保护中国难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JohnRabe,1882-1950)在日记中记录了日军的暴行、自己的震惊、援救以及无奈,现在我们看到的《拉贝日记》是他在那一时期的历史见证与反省,无人能否认其可信.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前总统雅奈兹·德尔诺夫舍克(JanezDrnovsek,1950-2007)的48天日记,整理成《生命与意识的省思》一书,被称为他的反省日记。鲁迅的日记,虽然与情绪无关,也可以反省自己每天做过什么,花了多少钱,时间和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例如:戊午日记三月一日晴.下午往通俗图书馆。夜商契衡来。二日晴.午后寄家用泉百,二月分.夜钱玄同来.三日昙.星期休息.上午得二、三弟妇信,二月廿七日发.午后往留黎厂买《张僧妙碑》、姚伯多、錡双胡、苏丰国造象记各一分,共大小十一枚,券八元.下午往铭伯先生寓。晚蔡国青及其夫人来.四日晴.上午得三弟信,二月廿八日发。得宋芷生信并拓片一包,廿八日太原发.五日昙.无事.夜商契衡来.

  三、梦:无意识的自我对话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GrahamGreene,1904-1991)曾写过一本叫《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书的扉页上写着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一句话:清醒者只有一个普通的世界,睡眠能把它变成自己的世界。

  这段话可以让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罗姆(ErichFromm,1900-1980)做进一步的阐释:"人们醒着时是活动的、理性的人,急于努力地遂其心愿,同时保护自己免于被攻击。我们行事,我们观察;我们观察外物,或许不是依照它们的原样,但至少是以一种我们能使用和操纵它们的方式来观看。但我们也是极其缺乏想象力的,并且极少---除了孩子或者我们都是诗人---使我们的想象力能超出对构成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一部分的故事和情节的复述。"但是,"沉睡之际,我们就以另一种存在形式苏醒了。我们做梦。"[2]

  梦境,在格林看来,是一个完全自我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一切经验,旅行,危险,幸福,都不用与人分享,没有见证人,没有诽谤罪.""有时,知道有一个完全自我的世界,这种想法让人觉得宽慰."[3]亚里士多德认为,梦是睡眠状态下的内心生活的表现,是一种深层的心理现象.

  大多数梦使用象征语言编织而成.象征语言的逻辑不是由时空这些范畴来控制,而是由激情和联想来组织.这不是人们在清醒世界里所通用的语言编码.所以大部分梦就像是没有被启封的信,让我们好像在与自己交流,但又无法与自己交流.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在《梦的解析》中提出,梦是愿望的伪装满足的理论.因为梦使用的是象征语言,所以表达得隐晦而婉转.

  比如妻子梦见给丈夫用草莓做早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草莓是丈夫最不爱吃的东西.这个梦至少说明妻子对丈夫是有所不满的,无论这种不满源自哪里.再如一个人做梦:正在往山上爬,山路的两旁都是尸体.爬到山顶,看见妈妈坐在那里,于是忽然变成一个孩子,坐在妈妈的腿上.最后从梦中惊醒.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做梦的人是家里的长子,有一个弟弟。他的父亲溺爱弟弟,从不关心他。这导致他敌视自己的弟弟。而他的母亲偏爱他多一些,她对婚姻失望,期望有一天这个儿子能超过自己的丈夫.

  根据埃利希·弗罗姆的解释,这个梦可能反映了做梦的人想比别人优秀,因此他梦见爬向山顶;他想打败所有的人,但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到,只有别人都死了他才安全,所以梦见的都是尸体;他想得到母亲的庇护,即使是获得了成功,所以他梦见自己爬到了山顶,但却变成一个坐在妈妈腿上的孩子.他从梦中惊醒,表明他理性上知道这种躲回到母亲庇护下的想法是不对的.[5]显然,不是梦创造了想象,而是想象的潜意识活动在梦的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属于梦的工作的一切事物,其实差不多都可以归为白天的潜意识活动,这种潜意识活动既是梦的诱发动因,同时也是神经症症状的诱发动因.""梦是对很多来自日常生活并全都符合逻辑秩序的思想的替代。"[6]

  正是这一点,赋予了梦的现实意义.人在白天清醒时感到焦虑和威胁,但说不出敌人是谁,在哪里,也不知道该战斗还是该逃避.关于这些焦虑和威胁已经变成了内在的冲突,被压抑在最深层的潜意识里,当事人不知道最初的体验源自哪里.在梦里,这些被禁锢在潜意识里的东西被翻腾出来,提醒自己还有这些焦虑、欲望、威胁。

  析梦师只能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分析元素,而最好的析梦师是自己,只有自己最有可能明白内心的想法,当拒绝与自己对话的时候,很多想法就会在梦中出现。所以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梦是一段不由自主的心理活动,它拥有的意识恰好用于清醒时的再复制."

  四、异常的自我传播

  异常的自我传播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但需要从自我传播角度加以说明。有一些心理因素导致行为失常的人,把自己封闭在自我传播里无法自拔(图4)。症状为思维过程、语言、感知和情感的严重扭曲,这即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说的话杂乱无章,跳跃性很强,突然从一个话题突然转到另一个话题,没有逻辑和意义.心理学家将他们说的话称为"单词色拉",因为就像是一堆杂乱的混合在一起的色拉。

  我们无法理解他们的话语,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按照正常的编码程序组织话语,所以接受者无法正常解码.但这并不等于在他们看来他们话语是没有逻辑的,就像喝醉酒的人在旁人看来虽然东倒西歪,可是在他自己看来,他走得笔直。这类患者通常会旁若无人地讲话,甚至虚拟一个谈话对象,对着一个茶杯、一个枕头或他们认为有意义的物件讲话。20世纪80年代有一部感人的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里面的妈妈因为被婆婆家抢走了儿子而疯掉,她紧抱着一只熊猫玩具,搂着它,跟它说话,安抚它睡觉,任谁也不能抢走它,因为这个熊猫玩具是她儿子最喜欢的玩具.


  在外人看来她已经疯了,感情平淡迟钝、没法理喻,可是在她封闭的内心世界里,她一直都在交流,一直都在说话、做事.她的内心世界里只有她和那只熊猫,没有其他人,她有精神寄托,有宣泄,体验着只有自己才懂的快乐.如果她是清醒的,也许她会整日以泪洗面,与人诉说悲伤,但是她疯了,所以她不觉得痛苦;在别人看来假想的寄托,在她看来就是真实的全部,她不与人诉说悲伤,因为她不再悲伤。有人经受不了家人的噩耗而晕过去并从此疯掉.

  没有人真正明了从清醒转向疯癫的那一刹那,人的思维发生了怎样的变故,就像电路发生了短路。他受到的刺激超过了他可以通过人际或其他途径宣泄的极限,现实的痛苦用清醒已经难以承受的时候,短路也许未尝不是一种自我保护,把这个人封在只有自己的世界里,切断了跟外界的真实联系,付出没法与人交流诉说的代价(因为与人交流意味着有把伤痛重新过一遍的可能),从此忘了痛。

  精神分裂症通常的自言自语反映了与现实的脱节.还有一些症状,比如自恋病态人格、社交恐惧症、抑郁症、厌食症,有这些症状的人并不与现实脱节,相反,他们非常依赖"现实",他们会特别关照"镜中我",只不过与常态相比,他们认知的现实是错误的,所以那个"镜中我"总是扭曲的。在自恋病态患者看来,他们认为自己是重要的,同时别人也认为他们是重要的,镜中的那个"我"十分完美,出众得遭人嫉妒,跟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那西塞斯[8]一样。

  社交恐惧症患者、抑郁症患者的表征刚好与之相反,总以为别人在背后非议、嘲笑、鄙视自己,或自己总也做不到别人要求的那样好,或自己的生活一团糟,毫无希望,镜中的那个"我"不被重视,没有地位,没有意义和价值。厌食症患者比较奇特,因为有一面实实在在的镜子可以照见自己,可是哪怕是瘦到皮包骨,他们(大多数为"她们")依然会觉得自己太胖,他们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是胖的,而且在别人的眼里也是胖的。他们不相信镜子,更不相信别人的眼睛。可是他们又依赖镜子,依赖"镜中我",所以他们会调整自己的全尺寸真人图像的宽度,想象自己的体形,从而保证自己看到胖的体型形象,并不觉得那是失真的。

  他们不与现实脱节,语言编码的过程丝丝入扣,说出的话不是"单词色拉",不会前言不搭后语或者杂乱无章,只是在自我传播的过程中出了故障,他们对现实做了错误的理解和编码,导致他们没有办法看到真实的自己。

  五、选择积极的"他人之镜"

  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曾说:"有三样东西是极端坚硬的,钢铁、钻石以及认识自己."[9]可见,要进行有效地自我传播并不容易,但与自己进行开诚布公的自我传播不仅有利于自身心理健康,而且能为其他传播,尤其是人际传播打下良好的基础。无论是否意识到,自我传播不是与外界隔绝,恰恰相反,即使是内向化的自我传播,其实都是在折射与外界的交流,或者说,是外界刺激带来了自我传播。就像法国神经病学家皮埃尔·玛里(PierreMarie,1853-1940)说的,"我们的个人倾向并非和我们的集体倾向相去甚远,它们反映了社会现实理性的缺席……重要的是我们和他人的关系.

  甚至当我们独自一人、自言自语的时候,我们还是处在和他人的关系中,是我们建立和他人关系的方式决定了我们疯狂的形式."[10]当然,并非所有他人对于自己的看法都会被自己关注.恩格斯在悼词中谈到马克思所处的情形:"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他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11]

  现在的网络互动中,也总会有一些关于自己的看法会被当事人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一般来说这些人不是当事人觉得特别重要的人,即不是特定的他人,因此不被关注。但那些特定的他人,他们是当事人的"镜子",这些人最有可能包括恋人、家人、老师、朋友、同事等,他们的评价则会被当事人极为看重。

  自我传播的内容是有选择性的,当尼克选择与能积极看待他的人互动的时候,他从这面他人之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价值和魅力,如果他选择与仅仅注意到他的身体缺陷的人互动的时候,他从这面他人之镜中,看到的就只是自己的缺陷.所以,积极的互动意味着主动去寻找那面他人之镜,意味着寻找信任和发展的动力.

  六、本色扮演

  "角色扮演"(roletaking)是一个重要的自身传播概念。米德认为,角色扮演就是"自我个体像对其他人行事那样社会性地对他自己".[12]戴上面具,扮演角色,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开始了,"角色"这个词就是源自那时的面具.可见角色与面具不可分割.

  维蕾娜·卡斯特说:"演员戴上某个传奇人物的面具,形成一个角色象,并且进入这个角色,通过表演将他们搬到现实生活中来.而当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戴上这样的'面具'的时候,我们就将自己等同于对自身的想象: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中做出最佳表现?怎样做最能得到他人的认可?"[13]角色扮演是每个人看到"镜中我"后的必然反应,可是如果当事人扮演的角色不适合自己,戴上面具就可能让内心感到沉重的负担。毕竟"角色面具是一种折衷,介于理想自我和那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周围的人对我们的期待之间.

  为了尽可能地引人注目,我们会掩饰那些影响自我美好形象的东西,这样就产生了人格暗影:即我们自身的不为自己所接受的,无法面对的一面."卡斯特接着说:"当有些人感觉生活变得毫无轨迹可循、毫无意义而言、让人心力交瘁的时候,那是因为他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屈服于外界的期望压力,所做的都是他人希望自己做的,而并非受真实情感的驱使。"[14]

  这个时候,当事人不是感到对外界万事万物的愤怒和不满,就是将自己打入对自我的消极看法中,不断进行自我谴责。前者导致人的愤世嫉俗,后者导致人的孤独和抑郁。

  所以,人在这个时候需要停下来,在独处的环境中与自己好好谈一谈,找到自我而不是摆脱自我,让自己不再对自己感到陌生。因为人越是感觉失去自我,就越发不得不适应他人。越是从别人那里寻求认可,就越发对自己感到陌生,越发依赖别人告诉"我"是谁。可是,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别人又怎么能知道你是谁呢?生活中常说的"迷失自我",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漩涡。找到自我,意味着自我同一:"个体感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拥有充分的心理稳定性的、不因内部或外部变化而改变的整体。"[15]

  始终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做什么,想什么,自己为了什么而做什么,不会以自己的尊严为代价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如果一个人的内心认为自己不足以得到这种认可,认为自己与这种认可不相称,认为自己微不足道,那么即使得到了这样的认可,这个人依然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对自己的消极看法并不会因此改变,只有这个人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才会感到内心的平静与坦然.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