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袋鼠临床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早产儿主要是指孕周不满37周(≤259天),体重在500g至不足2500g者。由于早产儿自身的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一些疾病的发生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国内报道死亡率为12.7%~20.8%,远高于足月。袋鼠式护理(KMC)又名皮肤接触护理,是指住院或即将出院的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早期即开始同母亲进行一段时间的皮肤接触,并将此种方式坚持到校正胎龄为40周时。采用袋鼠式护理方法,对增加母乳喂养、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缩短住院日,以及对婴儿行为和神经发育等诸多方面有益,也有利于早产儿的情感发育。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本科室60例住院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感染和并发症,在性别、胎龄、体重且两组父母文化程度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给予新生儿必要的治疗护理。试验组:采用袋鼠式护理方式,具体为患儿父母填写袋鼠式护理相关知识问卷评估后,早产儿出院前2周左右开始,家庭成员到母子亲体病房进行亲子互动,接受袋鼠式护理的培训、指导。家庭成员对早产儿进行袋鼠式护理的过程中,选择环境相对安静、独立的母子病房,使患儿和母亲不被外界环境干扰。准备一张舒适有靠背及扶手的摇椅及沐浴用的毛毯等物,调节室温至26~28尤,备好气气、心电监护及其在摇椅上妈妈的胸口,除了头露在外面,患儿的整个身体都包裹在浴袍中,使患儿与妈妈的皮肤紧贴,进行零距离的肌肤相贴同时帮助婴儿调整一个最舒适、最合适他的姿势。责任护士在旁边协助、评估家庭成员掌握情况并进行指导,做好母乳喂养知识培训。初次可从10~15min开始,之后再逐渐增加时间,至父母及患儿都满意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只有如厕、沐浴、临床治疗等必要情况下才能短时间分离。当然KMC可以由新生儿父亲或其他家属承担,但必须是身体健康者。
1.3观察指标:责任护士对早产儿的临床状况进行持续监测或反复评估,观察生命征、全天奶摄入量以及每日体重增长情况等,并将相关情况做好记录。
1.4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相应的处理,资料数据用t2检验和/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通过2周的护理后对比,试验组的早产儿在呼吸、心率、血气饱和度方面较对照组稳定,尤其是血气饱和度有显着的改善,同时全天奶摄入量、出院时的体重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早产儿因胎龄过小就离开了母体,对外界坏境不适应,生活能力低下,大多数一出生就要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治疗,阻碍了母亲与婴儿之间的正常接触和情感沟通4。而袋鼠式护理本质上就是一种母性的处理和应用,是一种母性本能的护理模式。同时,一些相关文献报道,KMC不仅可以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也可以大幅度减少早产儿感染率和死亡率5],减少住院天数,对于医疗经济学及患儿家庭来说是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所以,KMC从多方面来说都是一种科学、有效、人性化的新生儿护理模式,尤其对于早产儿,它可以以相对低廉的费用得到较高质量的护理,是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推广的一种临床护理模式。
作者:唐英姿,卢雅熙(广西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广西南宁530028)
第2篇:早产儿中临床护理路径的积极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临床护理管理的重要工具,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整体护理模式,以患者入院到出院期间内的成效护理作为标准值,其功能是运用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护理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与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护质量。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w,出生体重不足2500g,身长在46cm以下的婴儿。近年来国外报道早产儿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早产儿发生率为7.76%,由于自身的生理因素导致其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较高,如果处理不当或不及时直接影响以后的生存质量,留下后遗症。本研究积极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旨在为临床合理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我2011年1月?2012年6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共90例。男49例,女41例,胎龄28~37w,出生体重946~2050g。自然分娩34例,剖腹产56例。依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构成、年龄、体重及胎龄等基础因素的比较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儿科专科疾病护理常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全程护理。由护理部和科室统一制订早产儿护理路径表,由责任护士执行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
1.2.1复温护理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体温调节功能差,易出现低温情况,严重者可导致寒冷损伤综合征4。早产儿出生后要尽早放到暖箱中采用逐步复温法进行保温,为患儿提供适宜环境。保温箱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55%~65%,箱温根据早产儿出生体重来调节,体重<1000g,箱温34~36T:;体重1001~1500g,箱温32~34丈;体重1501~2000g,箱湿,3~32T:5。每隔2?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严格掌握出箱指证。
1.2.2基础护理保持早产儿皮肤清洁,尤其注意颈下、腋下、腹股沟、臀部及皮肤皱褶处的清洁,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有无损伤、皮疹、黄疸、红臀等。每天进行脐部护理1次,保持脐部干燥。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无皱褶。加强体位护理,每2h更换1次体位。提倡早产儿多种睡眠姿势(包括仰卧、俯卧、侧卧),更利于其生长发育,研究显示,俯卧位利于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胃肠功能,减少胃食管返流发生率,促进安静睡眠。
1.2.3营养治疗根据早产儿的体质量制定合理的喂养方案。研究表明,胎龄28w时,胎儿即出现吸吮、吞咽动作,胎龄32~34w,吸吮、吞咽动作才逐步协调,方能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因此,32w以下的早产儿不能经口喂养,需通过鼻胃管喂养。在胃管喂养前半小时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即用消毒无孔橡皮乳头吸吮10~15min,每天6~8次,直至早产儿有吸吮和吞咽能力为止。以加快从鼻饲向奶瓶喂养和母乳喂养的过渡。
1.2.4并发症护理早产儿主要并发症依次为高胆红素血症、肺炎、颅内出血、低血糖、喂养不耐受、硬肿症、呼吸暂停。临床工作中应严密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进食、精神状态、哭声、神经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循环温度及大小便等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治疗效果。
1.2.5家长健康教育对患儿家长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使其了解早产的影响、治疗和护理方法,掌握在家期间早产儿的保暖和喂养方法,洗浴或擦浴、喂奶姿势、体位护理、脐带和皮肤护理方法。确保早产儿家庭护理的连续性,以保证早产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1.3观察指标
观察二组患儿体质量、吸吮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差别。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应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比较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特殊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图式,它由病人的每一诊断的实时护理计划综合而成,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早产儿器官发育欠成熟,功能不健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下。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全,棕色脂肪少,产热量低,体表面积相对大,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一般较低,且不稳定。早产儿因孕周不足,胃肠消化吸吮功能、黏膜屏障能力不成熟,吸吮和吞咽协调能力差,易发生呕吐、腹胀、呼吸暂停等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肝脏不成熟,肝葡萄糖转移酶不足,白蛋白数量亦较足月儿低,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由于肝糖原储备不足,低血糖的发生率较高。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肺泡数量少及表面活性物质少,导致肺泡塌陷,肺泡内功能残气量不能建立,易发生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124。胎龄越小,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越高。因此,加强早产儿的出生后管理,是防治和减少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关键。本实验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以时间为横轴,以患儿不同发展阶段的预见性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护理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明显增加,首次吸吮时间显着缩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少,平均住院曰减少。因此,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提高早产儿的抗病能力。此外,通过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得以改善,早产儿的家庭护理更具科学性、有效性、连续性,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命质量。
总之,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改善早产儿的体质量、吸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早产儿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效果。
作者:李石红,黎爱萍,何伟金,谭梅,陈晓婷(廉江市人民医院广东廉江52440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