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4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服用维生素D钙咀嚼片;观察组在服用维生素D钙咀嚼片的同时,予以骨质疏松治疗仪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半年。最后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骨密度、生化指标、骨代谢标志物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6%)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8.3%),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LAP)水平也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Sb)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两组在三项指标对比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治疗仪对治疗骨质疏松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骨痛,改善患者骨密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骨质疏松治疗仪;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总有效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伤、骨脆性提高和已发生骨折为主要症状的全身性骨病。该病主要分为两类,即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前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并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目前,该病已经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年龄与患病风险成正相关,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大,据相关报道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国,女性患病率约为20%,男性患病率约为15%,而在国内50岁以下人群中,有大约七千万人患有该病。
2.3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共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6例,对照组4例,全部为轻度,以恶心、肌肉酸痛和腹胀为主,都没有进行特殊治疗就自行消失。没有出现发热、抽搐症状,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得住。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伤、骨脆性提高和已发生骨折为主要症状的全身性骨病。患有该病的患者负重能力下降,活动能力下降,周围肌肉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导致痉挛疼痛,再加上因患该病的患者骨量下降、骨生物力学特性减少很容易导致骨骼畸形和骨折。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原则是缓解骨痛、抑制骨量下降或提高骨量、预防骨折发生。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并以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为主要原则,尽管药物治疗方便,疗效肯定,但是药物治疗见效慢、疗程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等缺点。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物理治疗开始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而脉冲电磁场就是其中的一种疗法。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低能量、极低频电磁场能够有效促进骨形成。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脉冲电磁场能够有效改善骨的微细结构,提高骨密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加强骨骼生物力学特性。此外,脉冲电磁场能够促进成骨样细胞因子的表达,加强成骨细胞活性,并促使成骨细胞分泌更多的骨矿盐量,以此起到改善骨微细结构,加强骨生物力学特性的治疗作用。
骨质疏松症是骨形成降低、骨吸收加大、骨矿盐量减少等病理变化引发的疾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能够真实反映出骨代谢情况,具有特异性鲜明、重复性强的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疗领域。目前,主要研究关注点是在骨形成的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反映骨吸收的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本研究两组治疗前后血钙未发生显著变化,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对血钙都没有产生太大影响。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半个月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说明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可促进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形成,抑制骨吸收。IL-1是骨吸收的刺激物,具有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分化和繁殖的作用,对骨质疏松症具有严重负面作用。本文研究发现,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1水平没有出现显著变化,由此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炎性因子没有产生影响。
本次观察结果显示,型骨质疏松治疗仪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有着显著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6%)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8.3%),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也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两组在三项指标对比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骨质疏松治疗仪对治疗骨质疏松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骨痛,改善患者骨密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本文来自《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