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中村”成为城市中特殊的空间。“城中村”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平等普遍较低,其艺术氛围也大多不浓厚。基于中国未来几十年城市发展的趋势,“城中村”的改造是大势所趋。而公共艺术作为普遍适用于城市建设的艺术形式,在各类改造项目中被广泛利用。文章对“微更新、轻改造”的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与传统的改造模式相比具有成本低、影响小、成效佳等优势,推广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城中村”公共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艺术;微更新;“城中村”改造;城市化
“城中村”是城市化的特殊产物。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的扩张导致对土地的需求量增加,使许多原本属于农村的区域被规划入城市。“城中村”同时也是外源性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之一。外源性城市化是被动的城市化,由于城市扩张的需要,乡村被新建的城市包围,从而不得不做出所谓“城市化”的改变。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也直接导致一些农村虽然在地域上属于城市,却无法从根本上融入城市,于是这样的区域便成为特征鲜明的“城中村”。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其核心内容与创作根据。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决定了它开放、大众化、通俗化等特点,这样的特点也使公共艺术成为非常适于介入大众生活的艺术形式。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公共艺术也呈上升发展的态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公共艺术在壁画、雕塑、环境景观等领域都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而在中国的城市建设中最常见的公共艺术形式也主要是这三类。大部分“城中村”中公共艺术介入的程度都非常低。首先,这种现象受“城中村”性质的影响。外源性城市化导致“城中村”与普通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配置不均等。从社区管理模式来说,“城中村”没有完善的社区服务系统,整体的模式还停留在农村社区的层面;从社区公共设施来说,它没有与城市其他地区一致的设施。从“城中村”居民的角度分析,许多青年人因求学、工作等原因流向一线大城市,因此大部分“城中村”的居民为老年人,且占比达一半以上,剩下的是少部分中年人和孩童。“城中村”的中老年居民由于曾生活在农村且大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大多数并没有实际接触过公共艺术,对公共艺术的了解程度亦非常低,孩童在“城中村”的场域条件下则更难接触到公共艺术。其次,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中村”的边缘化。由于“城中村”在用地属性上曾属于农村土地,因此它处于被城市发展忽视、孤立的局面。基于“城中村”区域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部分城市的相关部门往往不会对其投入太多资源进行文化建设,这也是“城中村”鲜有公共艺术介入的主要原因。“微更新、轻改造”创作原则是指以不改变土地利用性质、基本不改变建筑空间主要结构为前提,尽量在不打扰居民生活的情况下,通过进行适应社区生活需求的局部改造提高公共空间的功能和品质。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城市大型雕塑、大面积壁画、建筑环境景观改造等方面,各种社区更新方案也大部分采用大体量建筑的改造这类艺术介入的方式。当然,这样的运用比较符合早期城市建设中大型规划———大面积拆除及大面积重建、新建的情况。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更新的方式逐渐从“大拆大建”的模式转变为城市“微更新”。
与城市“微更新”同步的则是公共艺术介入社区的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创作形式主要表现为由大型公共艺术装置介入等大改造形式转变为“微更新、轻改造”的形式,这样的形式与当下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适配度很高。然而“微更新、轻改造”创作原则下的公共艺术介入并没有普遍应用于非一线城市———拆迁与重建仍然是三、四线城市的改造常态,而这样的改造模式大部分的应用对象就是“城中村”。公共艺术“微更新、轻改造”式的介入是最适合落实改造项目的,具体有四方面的优势。第一,用人更少、用时更短。相比大型建筑的拆改、新建所需的大量人力与长时间施工,“微更新”的性质决定了它所需的人力较少、速度较快,一般情况下一个设计团队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改造项目。第二,成本更低、性价比高。传统的大改项目需要的启动资金很多,但“微更新”可以用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第三,改动更小、影响更小。传统的改造多数是大体量的拆建,这势必会有大规模施工,而施工现场对社区的影响大也是前些年许多民众对改造项目不满的原因之一。“微更新”则不需要对原有建筑等进行大改动,只需要在原有建筑基础上加入公共艺术内容即可,这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非常小。第四,灵活性强、成效更好。公共艺术的介入有公共装置介入、公共空间营造、公共活动介入等多种形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因此在改造项目中可以“对症下药”,根据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更精准地选择介入方式,以此取得更好的效果。“微更新、轻改造”式公共艺术的介入方式以介入的空间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以小面积手绘墙为主的建筑外立面“微更新”,以公共设施改造升级为主的公共设施“微更新”,以放置公共装置为主的公共景观“微更新”,以开展公共艺术活动为主的艺术氛围“微更新”。建筑外立面“微更新”是改造方式中最常见、最基础的一项,其创作成本低,创作效果佳,能快速地改变建筑表面的样貌,实现整体环境美化。在“城中村”的改造中,建筑外立面是最值得艺术家使用的“画布”。公共设施“微更新”是改造中关键的一项。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微更新”项目负责人陈敏提到:“微更新不是一种美化运动,而是要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和需求,满足功能上的不足。”对公共设施的设计与改造是公共艺术的功能之一,对于“城中村”的改造来说,公共设施的有效改造升级更是重中之重。“城中村”社区的整体环境大多比较单调,空间布局刻板单一,在不进行大的建筑改动的前提下,景观的“微更新”对于改善整个社区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公共艺术装置是景观改造中常见的工具之一,而在“微更新”的原则下,与空间相结合的小型装置取代大型雕塑成为更适用于社区改造的项目。新媒介公共艺术为社区改造提供了更多可能,在“城中村”的改造当中,这种类型的公共艺术介入可以给整个场域的气质带来巨大改变,而这样的改变有时只需从一个微妙的灵感开始。
英国艺术家AlexChinneck的“Knot”系列作品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再创作呈现出奇幻的观感,他将邮筒、灭火器、扫把“打结”的创意实际上就是对材质的置换,从而达到一种视觉欺骗效果。此类幽默诙谐的小型装置是公共艺术介入社区时可以参考的。这种基于日常物品的改造不会显得突兀和生硬,且有利于社区艺术气氛的营造。在公共艺术实践的各种类型中,公共艺术活动是比较特殊的一类。不同于绘画、装置等艺术形式,公共艺术活动是以人为主体的艺术形式,它强调大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同时也是观念艺术与行为艺术的结合。在公共艺术活动介入的相关研究中,可以探讨如何针对“城中村”居民群体的现状做出改变。如果将目光聚焦“城中村”居民群体,会发现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对公共艺术的接触度不高、生活水平不高等。对于具有这样特性的“城中村”居民来说,热闹且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公共艺术活动是最容易被接纳的。而公共艺术活动具有即时性,短期的活动不会对公众的生活造成不便。除了传统的开展歌舞活动这类局限于观看的艺术形式之外,可以尝试开展让公众参与的艺术活动。例如在“长江上下:公共艺术行动计划”①系列项目中的“公共艺术社区项目活动”这一板块,学生团队计划组织了多个互动式的公共艺术活动,包括让社区居民亲自动手创作的临时性艺术工作坊等。“城中村”的居民一直以来属于城市中被艺术边缘化的群体,由于很少有机会接触艺术,他们很难发现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公共艺术活动对“城中村”的介入的可贵之处在于,在全面提升整个社区的艺术氛围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居民的艺术创作意识。
在当前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形势下,对“城中村”的治理将主要采用“改造代替拆迁”的形式,且部分城市已经投入实践。从社会环境需求以及人文关怀需求两个方面来看,公共艺术的介入在这种发展态势下必然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公共艺术介入“城中村”项目的前景非常广阔,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微更新、轻改造”的方式更加适用于未来的社区改造项目,因此公共艺术介入“城中村”时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改造效益最大化。“城中村”的存在的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它是值得社会理解与包容的。诚然,“城中村”的艺术现状有其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不能成为它被艺术边缘化的理由。新时代的艺术工作者应该敏锐捕捉到这种现象,仔细对其进行研究并努力改变现状。“城中村”不是城市的“污点”,也不应该一直被视作灰色地带,加强公共艺术对“城中村”的介入是推动“城中村”融入城市的重要方式。“微更新、轻改造”也不仅仅可运用于普通社区与其他公共空间的改造,将这样的方式运用于“城中村”的改造既是对其原有面貌的接纳与承认,也是对其未来积极负责的态度。城市会拥有美好的未来,“城中村”亦然。公共艺术将持续在这一跨越时代的巨大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让公众见证艺术与城市化的辉煌历程。
参考文献:
[1]孙彦鹏.城乡结合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卢福营.第三类治理:城中村社会的兼容型治理[J].浙江社会科学,2020(9):73-77,23,158-159.
[3]夏燕靖.城市化进程中的艺术影响力:城市“公共艺术”的社会作用与城市艺术化生活问题探讨[J].艺术百家,2010(6):25-32.
[4]于飞洋.公共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0.
[5]陈燕凤,唐娜娜.基于地域性文化元素的城中村景观改造升级[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12):44-45.
[6]程博,孙恺.见微知著:城市微更新中的城市设计[J].中国艺术,2020(2):56-63.
[7]孙倩.中国城市化的特征与未来趋势:评《中国的城市化功能定位、模式选择与发展趋势》[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5):115.
[8]吴抒玲.重焕新生:公共艺术介入老旧街区空间[J].雕塑,2019(6):80-81.
作者:夏菡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