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十九世纪初期,大规模的合奏乐团逐渐建立起来,将不同类型的演奏声部与乐器的演奏形式进行了汇总,这也催生出音乐指挥这一职务。一般情况下,音乐指挥会借助调节指挥棒频率以及速度的方式来对演出节奏与强度进行调控,所以,不同类型的音乐指挥团队,会出现不同的演奏效果与风格。基于此,本文先对音乐指挥的作用与价值展开研究,并且对音乐指挥的艺术风格形成过程进行思考。
关键词:音乐指挥;艺术风格;形成
音乐指挥的风格指的是艺术家对音乐艺术作品所形成的独特见解以及个性化的指挥手法,在对音乐作品进行创作与表演的过程中,音乐指挥家风格不同,所演出的音乐艺术风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音乐指挥家的艺术风格与其所处的背景与演出的作品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会对作品演出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音乐指挥的价值
音乐指挥就像是一个乐队的主管人员,其承担着对团队予以管理与制定未来发展规划的责任,在为演奏作品效果予以保障的基础上,就需要站在统筹的角度上规划表演的流程,责任相对重大[1]。音乐指挥便是交响乐团队伍的艺术指导人员,在制定排练计划的过程中,音乐指挥会为团队人员分析音乐作品对应的曲式结构、段落的转折等重点元素,引导乐队内部成员意识到自身的角色与定位,使得演奏过程能够被很好地呈现出来。音乐指挥会结合演出作品自身的艺术风格与曲调的结构,来对排练的计划进行制定,保证艺术作品能够具备自身的特征,乐队成员能够开展默契训练活动,对于作品当中所存在的难点与复杂点,乐队的成员需要展开联系,对表演活动过程中的协调问题予以解决。此外,音乐指挥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演出活动进行过程中,对乐队节奏进行有效把控,助力乐队对演奏细节与重点的发挥,为演奏品质的全面提高奠基。
二、艺术风格形成
(一)艺术风格概述
艺术风格指的是艺术家或者是艺术团队在进行长时间的艺术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艺术特点、艺术格调等。艺术风格不仅仅是艺术家对创作与表演个性的有效传达,也是艺术体系逐渐朝着成熟方向发展的标志,是对不同艺术人员进行区分的关键标注与显著特征。站在音乐演唱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很多观众认为某位艺术家的表现很好,印象深刻,这便是对艺术家自身艺术风格的有效认同。对于音乐指挥人员来讲,具有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指挥人员的演奏风格与演奏品质,所以,音乐指挥家需要在长期演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传达出更具表现意义的作品,这对于音乐体系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二)艺术风格的形成
站在理论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在艺术风格体系当中,个人风格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在整个体系当中,艺术家个人的经历显得尤其关键,具体表现为:独特的美学判断意识、美学价值观与心理暗示。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艺术家形成个性化的艺术特色是非常艰辛的,艺术家需要具备个性化的美学判断力,在艺术作品体系当中挖掘出对自己有利的作品内容。美学价值观便是艺术家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描述,关注个性化品格体系的发展,艺术家需要在繁杂世界当中实现艺术品位水平的提高,唯有如此,艺术家个人的艺术生涯才能够更加长久,同时,不会进入到无法自拔的境地当中。此外,心理暗示在整个艺术探索的过程中对艺术家所产生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在艺术创作体系当中,有经验的艺术家会在无形之中,对经验储备不丰富的艺术家形成感染与影响,这使得经验不丰富的艺术家无法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形成不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2]。在进行艺术表演的过程中,艺术家需要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风格,这是非常必要的。
三、音乐指挥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在对音乐作品进行演奏的过程中,音乐指挥家自身的艺术风格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音乐作品内容、创作者风格与所处的时代背景、指挥家的个性特征等等,需要关注这些元素,为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基。
(一)音乐作品的具体内容
由于不同个体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同一个音乐作品,音乐指挥人员不同,所形成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音乐属于能够运用感知力与想象力进行欣赏的艺术体系,每一个人对声音所形成的理解都是不同的,音乐指挥人员会将充满变化的曲式与曲调结构、存在差异的乐器声音等元素结合起来,逐渐建立起与听众感官相符的音乐形象。在整个过程中,音乐指挥人员对乐曲风格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其会结合自身的特征,创建出个性化的指挥动作。长时间在音乐作品的熏陶之下,音乐指挥将会对不同的声乐与情绪进行艺术性的表达。比如,在演奏《黄河大合唱》这一曲目的过程中,音乐指挥可以感知到黄河的宏伟与壮阔,在解析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豪迈与奔腾的气息,在进行表演活动时会产生激动的感情。所以,对于风格不同的音乐艺术作品来讲,其内容能够传达出的感性元素都会对音乐指挥的风格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进行演奏活动时,一般情况下,指挥家会根据乐器演奏的音色,给予对应的智慧手势、幅度以及力度等等,结合自己对乐器所形成的理解,不同的音乐指挥家可能会表现出存在差异化的指挥细节,其中涵盖着对乐器情感的理解,比如喜悦、壮阔、痛苦等情感背景不同的音乐,指挥家会运用存在差异性的指挥方式予以诠释,表现出独特的表达风格,艺术风格的把握不仅仅是指挥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是对艺术的尊重,更是责任感意识的传达。
(二)作品的创作情感与风格
在进行排量与演出活动的过程中,音乐指挥人员会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解析与解读,为了提升演奏的品质,就需要对作品创作人员的思想与内涵进行把握,对作者所具备的情感进行挖掘[3]。所以,在演奏的过程中,音乐指挥人员更像是演员,在了解创作作者情绪之后,才能够更好地明白作品背后的情感。在对作家进行理解时,音乐指挥人员需要对作者时代与成长背景进行了解,感知作者的处境,了解其情绪的表达方式,感知音乐作品的具体成型过程。在对音乐作品进行体会与演绎的过程中,音乐指挥可能会受到创作人员自身艺术特征的影响,在进行灵魂交流活动时,会感染一些创作人员自身的风格与特征。在进行演出活动的过程中,音乐指挥对作家所积累的情绪进行了表达,根据作品本身的艺术特点,对指挥的艺术风格进行创新。比如,在对《命运交响曲》这首曲目进行演奏的过程中,音乐指挥需要了解贝多芬进行作品创造时的处境与其艺术风格予以了解,在进行灵魂对话的过程中,能够对命运交响曲自身的内涵进行了解,从而更好地对作品进行演奏。
(三)作曲家的时代背景
作曲家是对乐曲进行创作的人员,指挥家与作曲家不同,指挥人员需要对不同乐谱自身的内涵进行了解和把握,精通对音乐作品的诠释,对作品的思想情感进行再现,就像是演员人员,是在对潜在思想活动进行演绎,也就是指挥家需要对原作者对曲目进行创作时的情绪。为了达成上述要求,指挥家就需要对作曲者的时代背景与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了解,运用具体的音乐过程来对作曲人员的感受进行传达。在进行作品演奏前,指挥家需要对原创作者所具备的特征进行深入了解与研究,还需要关注创作人员自身的体会与感受,为了对音乐灵魂进行生动地表达,指挥家会对原创人员的性格与情绪等进行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指挥家会被原创人员自身的性格与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影响形成独特的智慧风格,这往往很难被模仿。指挥家自身风格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对原创人员的尊重,也属于指挥家基于作品所进行的创新与创造活动[4]。
(四)指挥家的艺术个性
不同的音乐指挥家,所形成的价值观、所处的生活环境、具备的艺术才能等都是不同的,所以,所形成的指挥习惯以及特色都是存在一定区别的,这属于指挥家个性化的表现。比如,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在进行排练活动时,非常耐心和谨慎,追求一丝不苟,能够深入理解乐谱当中所存在的音符与细节之处,所以,在音乐会上进行演绎的过程中,会按照逻辑对音符进行演奏,尤其是在对贝多芬的曲目进行演奏的过程中,会闭着眼睛进入到沉思的状态,仿佛是音乐音符存在于自己的血液系统当中,边指挥边对音符是否演奏到位进行感受,其智慧技术与个性的演奏过程让人钦佩,这便是指挥家的个性。在音乐会上,不仅能够对乐曲热情地进行演奏,对情感进行表达,同时,也能够对演奏的速度与力度进行精准地把控,运用自己的眼睛与手臂来对音乐灵魂与艺术思想进行诠释。富尔特文格勒这一指挥家的风格如下,在登上指挥台之后,便会呈现出忘我的状态,一边进行吟唱,一边利用眼睛对情感进行传递,此时,乐队的成员会不自觉地与他表现出相同的反应,在他的指挥下,听众似乎无法看到乐队,能够在音乐当中陶醉自我,同时,在对旋律进行指挥的过程中,他并不使用力量较强的拍击动作,因为他认为这样的动作会使得旋律自身的流畅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指挥家自身的艺术风格与其艺术个性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手上融入自己对音乐作品所形成的理解,在对音符进行表达与诠释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个性特征,音乐指挥家自身的艺术风格便是指挥人员的灵魂与音乐作品的灵魂合一的过程中出现的。因为每一位音乐指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音乐气氛、传统文化与信仰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使得指挥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不同,表达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他们能够结合自身的额特征,对每一个节拍与音符进行全面诠释,在肢体当中融入一些领悟与情绪元素,运用不同类型的指挥技巧,对属于自身的艺术风格进行有效传达。
四、结束语
指挥家的艺术风格是音乐指挥家理解音乐作品、思考乐谱细节、自身个性与修养的集中表现,对智慧人员自身的艺术特征、个性与潜在气质等进行传达。指挥家艺术风格的形成是指挥家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了解乐曲风格与内容之后长时间积累形成的艺术特点。指挥家艺术风格的价值在于彰显出音乐艺术演奏的独特性,也是对指挥家双手的尊重。
参考文献
[1]张宝林.论指挥家艺术的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景作.音乐指挥家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分析[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8.
[3]钟美宝.乐队指挥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4]张悦.简论合唱指挥需要具备的艺术造诣[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1(09):151-152.
作者:李大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