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艺术审美与体验综合评价)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3 19:37:35 归属于艺术论文 本文已影响18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艺术与现实间,是一种审美关系;文学作品是创作主体对现实审美认识的结果,它体现了创作者对生活独特的审美发现,而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也必须是一种独特的,不同寻常的审美体验。艺术家要想敏锐而准确地发现和摄取到生活的美,就需要用审美眼睛去观察具体的生活形象,把握事物的独特性、个别性。
  关键词:艺术;观察;审美;创作
  
  作者如果脱离了生活实践,定会导致创作源泉的枯竭。但是,有些人,虽长期身居基层,并获得了丰厚的生活储备,却常苦于“无材料”。原因何在?
  西方著名艺术家马蒂斯的轶事,颇能启人心智。有人问他:“一个西红柿在你吃它的时候和要把它画下来的时候,看上去是不是一样?”“不一样。”他回答说,“当我吃的时候,它看上去就是普通人看到的那个样子。”
  清代文艺理论家金圣叹这样说过,艺术家妙手所得纯是妙眼所见。艺术家要想敏锐而准确地发现和摄取到生活的美,就需要用审美眼睛去观察具体的生活形象,把握事物的独特性、个别性。
  所谓“观察”,“观”,就是用眼睛看,接收外界信息。“察”,就是审察体察,用脑子想。只“观”不“察”,只用眼睛不用脑,不能称之为观察,“没有思想支配的眼睛,眼睛是盲目的”。所以,在观察生活的同时,必须认真思考生活。杰出的艺术家都具有在平凡事物上发现形象和“性格”的本领。而对一座宏伟壮丽的教堂,贝多芬看见了音响、旋律和节奏,另一位画家看到的是线条、色彩和明暗对比。正因为他们审美视觉中始终活跃着生机勃勃的具体“性格”,所以,在常人看去毫无意义的事物,他们也能迅疾而准确地捕捉到美的形象。鲁迅说:“如果创作第一要观察。”这便说明了对生活的观察是写作的首要条件,离开活生生的形象,艺术材料往往成为僵死的堆砌。一个先天性盲人不可能成为杰出的艺术家,因为他不可能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当然,审美体验中积累的生活形象,还只是“毛坯”,有待于在形象思维过程中进一步取舍、加工、改造、制作,方能成为完美的形象或典型。郑板桥谈其创作时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很清楚,竹子在不断地“变相”,对三者不可等量齐观。板桥经验,生动地提示了审美观察同形象制造的辩证关系:前者是集结材料的功夫,后者是加工制造的过程。

  虽然创作并不神秘,但要闯关,并非易事。
  首先,作者对客体的审美体验,并不是机械复制,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把握。人在进行审美感知时,“躲”在幕后操纵视听的,乃是一个能够辨别真假、是非、善恶、美丑的文化心理。朱光潜先生说得好:“稍纵即逝的直觉嵌在繁复的人生中,好比沙漠的湖泽,看来虽无头无尾,实在伏源深广。顷刻的美感经验往往有几千年的遗传性和毕生的经验学问的背景。”这说明,人的审美体验不是动物式的直觉活动,艺术家赋予对象以个人的情思意念、趣味爱好,对形象进行补充、修正、美化、完善。因此加强美学和文艺理论修养,提高审美能力,是创作主体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文学创作需要灵感。清代袁枚写道“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它生动形象地披露了灵感。灵感不是神灵的启示,不是天赋之才,更不是“无意识”的本能。它是文学艺术创作中,文学艺术家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思索,突然迸发的智慧火花,是以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知识为土壤的。灵感的爆发,要经过长期的酝酿和思索,达到量的饱和点时才能产生。它需要这样三点:一是给灵感造成机缘的材料,这些材料,只能由视觉与听觉,而主要是由视觉来搜集的,所以必须经过审美体验;二是审美视觉在观照外物时,并不兼收并蓄,而注意的是摄取那些真正“有艺术意义”的东西,这就是罗丹所说的具有某种审美的内涵的“性格”,即形象材料;三是作家在捕捉形象材料时,不一定马上就能深刻理解其全部审美价值,必须经过心灵的咀嚼,即在形象思维过程中,灌注对象以主体的生命灵气,使外物灵化、生命化。这样,不招自来地突现于作家的幻觉中。它有如“兔起鹃落,稍纵即逝矣”(苏轼),来有影,去无踪,在瞬息之间震撼作者的心魄,引起审美心理效应。
  我们在创作时,应该扎扎实实深入社会实践,增强敢于和善于观察,积累生活形象的自觉性。通过艰苦的实践,炼就出敏锐而独特的审美观察力,才会创作出震憾读者心灵的艺术佳品。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