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维克多·弗洛姆提出的理论是(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来的)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6 16:20:52 归属于艺术论文 本文已影响21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1949- )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其第三部小说《洼地》曾于1983年获“布克奖”提名,并摘得《卫报》小说奖、温尼弗莱德·霍尔特比纪念奖和意大利的普雷米奥·格林泽恩·卡伏尔奖。1996年,其第六部小说《杯酒留痕》荣获当年的“布克奖”桂冠,奠定了斯威夫特在当代英国文坛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格雷厄姆·斯威夫特作品的学术价值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尝试对国外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研究作一番梳理,希望为同仁研究斯威夫特提供信息和依据。
  一、期刊论文
  1997年,罗纳德·麦金尼(Ronald H. Mckinney)在《后现代主义的再现:论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洼地>》一文中,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洼地》中自然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本·奈茨(Ben Knights)在其《男子气概的书写:二十世纪小说中的男性声音》中讨论了小说循环式叙事与父亲身份的追寻之间的关系。卡特里娜M. 鲍威尔(Katrina M. Powell)在《玛丽·梅特卡夫对复垦的努力: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洼地>对母性的诠释》中,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小说中展示的女性形象。史代夫·克拉普斯(Stef Craps)在《宣泄情感的寓言、虚构的精神宣泄:从拟像、虚构性及伦理角度分析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世外桃源>》一文中,从拟像、虚构性及伦理角度对《世外桃源》作了分析,指出作家把对拟像和文本虚构性的反思作为应对人类当前困境的方法,这正是安度过去的创伤和规避再次陷入困境所必需的。路易斯·麦克劳德(Lewis Macleod)在《人类的迷失、缺失的灵魂:论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羽毛球>和<从此以后>中男性气概的缺失》中切入了性别研究的视角,讨论了两部小说表现出的男子气质在当代缺失的问题。理查德·帕德特(Richard Pedot)发表了期刊论文《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杯酒留痕>中的最后期限》,文章讨论了该小说中死者或死亡的描述背后隐含的伦理意义,如生者对死者的伦理责任等。史代夫·克拉普斯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杯酒留痕>的他异性及伦理解读》中,从政治批评的角度讨论了《杯酒留痕》中斯威夫特对社会下层人民生活的同情和认同,及其在小说叙事中的显现。约翰·弗劳(John Frow)发表的期刊论文《效仿的道德》指出斯威夫特的《杯酒留痕》无论在叙事形式、故事结构还是章节安排方面都是对威廉·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的效仿。在特勒尔L. 特贝茨(Terrell L. Tebbetts)发表的《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与斯威夫特的<杯酒留痕>的话语及身份解析》一文中,作者从互文性角度对两部小说进行了比较、分析,阐释了《杯酒留痕》中主要人物对他者身份的认同及自己身份的转变。简·德·盖伊(Jane de Gay)在《人是由什么组成的:对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杯酒留痕>的人格解读》一文中,通过讨论该作品中“人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一深奥的道德问题,说明小说中的人物在面对破裂的人际关系和身份危机时是如何寻求救赎的,同时指出斯威夫特在作品构思中巧妙地利用了智障者和逝者的道德人格。戴维·詹姆斯(David James) 发表的《平凡的记忆: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中的记忆修辞学》中作者通过追溯传记和虚构性的文体相关性,揭示了斯威夫特在《白日之光》中如何把人们生活的郊区空间作为小说的场景以形成漫游的记忆这一修辞。
  二、学位论文
  1990年,艾伦·弗里斯特·希克曼(Alan Forrest Hickman)的博士论文《执着于这个世界: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中的自然史和人类史》(“Wedded to the World”:Natural and Artificial History in the Novels of Graham Swift,1990)涉及了斯威夫特的《糖果铺店主》、《羽毛球》、《洼地》和短篇小说《学游泳》,该论文分析了斯威夫特小说中个人与自然史和人类史之间的关系,以及历史(自然史和人类史)为现代人生存带来的启示。1996年,约翰·劳埃德·马斯登(John Lloyd Marsden)的博士论文《后现代主义:再现过去在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中的体现》(After Modernism: Representations of the Past in the Novels of Graham Swift,1996)强调了斯威夫特小说中传统的痕迹,分析了19世纪现实主义和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在其作品中的影响,认为小说再现过去(历史的和文学的)的方法质疑了传统的表现模式,但同时也否认了一些后现代学者提出的“反再现”的思想。
  三、专著
  近年来,评论界对斯威夫特创作的系统研究逐渐增多。2003年,雅各布·温博格(Jakob Winnberg)出版了《脆弱的美学: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的感伤叙事》,该论著以斯威夫特的小说创作为例,阐述感伤是与后现代主义美学同时被表达出来的,而在后现代美学中,不仅有双重解码和自我反省等叙事技巧,也有对他异性、感受性、脆弱等后现代精神伦理的思考。论著分析了斯威夫特前六部小说中的感伤叙事和相关主题,认为斯威夫特的小说创作既体现了后现代小说的一些特征,又隐含着感伤小说的一些元素,从而引导读者关注斯威夫特小说人物的伦理选择。同年,戴维·马尔科姆(David Malcolm)的专著《解读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出版,该专著分析了斯威夫特的前七部小说和一部短篇小说集,从互文性、题材多样性等方面对其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突出强调了斯威夫特作品中“再现历史”这一主题。丹尼尔·利(Daniel Lea)在2005年出版了《格雷厄姆·斯威夫特》,专著以斯威夫特的长篇小说出版年代为序逐一解读。作者认为斯威夫特的小说创作主要关注个体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的伦理选择,以及国家、传统、阶级、职业等意识形态工具如何控制他们的生活,造就他们的身份。作者指出斯威夫特小说的主题之一是“离群索居”的人物面对“破碎的自我”时深感自我主体性趋向消解的危机。2005年,史代夫·克拉普斯出版了《斯威夫特小说中的创伤与伦理——没有捷径的救赎》,作者在该专著中详尽论述了斯威夫特小说呈现的创伤与救赎的主题。作者以斯威夫特小说的出版年代为序,逐一分析每一部作品对创伤的描写、小说人物对创伤的态度和创伤引发的伦理问题。克拉普斯认为,当代的创伤研究亦是尊重他者的研究,因为它赋予受创者说话的声音。作者以创伤和伦理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认为斯威夫特作品中的创伤经过了从无声到有声最后转向他者的过程,小说展示了在尊重他异性的基础上走出创伤的可能性。
  四、小结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国外对斯威夫特作品的研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历史、政治、文化的角度探讨作品的主题。(2)采用新方法和新思路阐释斯威夫特的作品,与不同理论相结合进行跨学科研究。(3)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由原来研究《洼地》为主,转向对斯威夫特创作的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New Literary History,1997,28(4):821-832.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9.
  .Women’s Studies,2003(2):59-77.
  .European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2003,7(3):293-309.
  .Critique,2006,47(4):375-389.
  .Critique,2002,44(1):60-71.
  .Critique,2203,44(4):405-420.
  .Journal of the Theoreti-cal Humanities,2009,14(1):77-86.
  .The Faulkner Jour-nal,2010,25(2):69-88.
  .Christianity And Literature,2013,62(4):565-581.
  .Critique,2009,50(2):131-153.
  .Ph. D.,University of Arkansas,1990.
  .Ph. D.,Univer-sity of Ohio,1996.
  .Goteborg:Goteborg University Press,2003.
  .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2003.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