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校本教材案例(美术校本课题)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6 16:26:41 归属于艺术论文 本文已影响575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要更加善于利用蕴藏在当地社区和学校师生中的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有所侧重地展开。
关键词:标准 基本内容 途径方法 评析
  一、资源利用缘起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颁布与实施,以及《美术课程标准》的制定,让美术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蓬勃生机,乘着课改的春风,为促进我校办学质量与素质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我校提出:以学生兴趣发展,促教育并进,让学生个性张扬,与共性交融;求学生潜能发掘,与品行辉映,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育健康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如何实现这一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明确提出“以学生兴趣发展,促教育并进”,可见满足学生兴趣是最基本的出发点。美术学科是最易吸引儿童兴趣的学科,能不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呢?答案是肯定的,即开发校本课程。《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资源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会涉及到校内外的各种资源,然而这些资源又带有明显的原生性和零散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筛选和验证,彼此也未形成联系,有些资源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必须经过认真甄别、选择和加工、改造才能使用。
  二、资源利用的选择标准
  1.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美术水平与认知能力上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资源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其难易程度是否适用于该年段的学生。如在校本教材《儿童水彩画》一册中,《花儿朵朵》、《叶儿片片》其资源来源于校内的花卉、草木,非常契合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易于学生表现。因为低段学生初步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较为简单的造型和鲜艳的色彩会易于学生的接受。
  2.有利于满足学生兴趣,促进想象的发挥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要保持学生对美术的爱好和兴趣的持久,除了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外,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怎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内容必须来自学生的生活或熟悉的、普遍感兴趣的事物,或者具有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内容。如在校本教材《儿童水彩画》一册中,《美味快餐》一课的设计,其内容来自学生十分熟悉和喜爱的麦当劳、肯德基。由于学生对快餐食品的喜爱因而对食品(汉堡、薯条、可乐)的外观、味道、形状、色彩十分的了解,学生画起来乐在其中,也容易表现出来,极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想象力。
  3.有利于特定绘画表现形式
  儿童作画的工具、材料、种类可谓琳琅满目,绘画材料使用的不同其画面效果也会千差万别。由于我校校本教材定位于儿童水彩画的角度,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多考虑了易用于水彩画的表现方式。这里的水彩画是从广义层面上讲的,泛指一切用水质颜料进行表现的绘画形式,把水彩颜料、水粉颜料、丙稀颜料、国画颜料等表现的形式包括其内。如:校本教材一册中《水之舞》,主要表现水的彩色波纹与水中的彩色倒影,二册中的《霓虹闪烁》主要表现霓虹灯的色彩与造型的变化,都能很好的运用水彩画来表现。
  4.有利于就地取材
  我们生活的社区蕴涵有丰富的资源,许多有价值的材料可以完全成为我们选择的对象,如校园文化、自然景观、民风民俗等,可根据受众群体的年龄特点来加以筛选,因而不必舍近求远。如:《儿童水彩画》一册中《校园巨人》、《花儿朵朵》、《叶儿片片》等内容就来源于校园的教学大楼以及校园的一花一草。《兴澳海底世界》则选材于社区南滨路上的“兴澳海底世界公园”,其丰富、新奇的海洋动物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三、资源利用的基本内容
  1.反映校园文化、生活、环境的题材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主要的场地,也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校园里无论是花草树木、窗台草坪、操场跑道还是满屋的桌椅板凳、林荫小道都会留在学生们的记忆深处,还有那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无不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可见,校园内蕴涵着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我们可以大胆发掘并合理的开发利用。
  2.反映社区的自然景观、地域特色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地域风貌。要合理的利用当地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或地域特点,方显校本课程“本土”的意味。如:《儿童水彩画》一册中《空中客车》是以重庆特有的长江索道为题材;二册中的《大金鹰》则以南山中的金鹰雕塑为题材;《雕梁画栋》则是以重庆人们大礼堂为题材等等,这些都很好的代表了重庆城区本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显著的地域特色。
  3.反映当地民风民俗、民间艺术、历史文化
  民间性的东西具有独特而恒久的生命力,各地民风民俗、历史文化、民间艺术等渊远流长。本地不同的地区,也有相当丰富和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可资采摘,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而且对弘扬和保护传统文化、艺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儿童水彩画》二册中《吊脚楼》、《老街》、《城门》、《茶馆》、《巴渝人家》、《黄桷古道》等课文都反映着重庆特有的物象,以此让学生了解重庆过去的历史和人们生活的环境状况,显示了课程的文化内涵。
  4.反映现代社会的文明进程与发展面貌
  知识的更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也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现代文明的发达也造就了现代城市景观的繁荣与文化的多样。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城市里。周围到处矗立着高大的楼房,车水马龙般的城市交通、浓烈的商业气息四溢弥漫,琳琅满目的广告强烈的充塞着我们的眼球与耳朵……。还有什么理由回避现实呢?其现代社会文明的丰富性,需要有所选择和利用。如校本教材第二册中,就以南滨路为题材,选择了《南滨风帆》《南滨楼阁》《南滨使者》等进行设计。
  四、资源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当对课程资源有了明确的目的而加以选择时,如何将其转化为校本教材或者课程资料呢?常用的方法有:
  1.影像记录法
  利用数码相机记录下你想要的画面对象,依靠图片传达出的“真实”,以直观的方式保存下课程利用的资源。这中方法常用于对校本教材编写的资料收集。
  2.摄像纪实法:
  利用摄像机进行影像的动态录制,这种方法可以更生动直观的呈现课程资源采集的原始情况。特别适用于对稍纵即逝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记录保存。

  3.实地写生法
  主要依靠实地绘画的方式进行课程资源的记录和利用,通常会带领学生一起实地采风、考察,并进行写生。这种形式不仅能有效的获得课程资源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能直接地把课程资源用于教学。
  4.文字叙述法
  通过实地采访、询问并用文字记录,把课程利用对象的情况,生动、完整的收集并保存下来。这种方法常与影像记录或摄像纪实相结合,能增强相关事物、事件、人物等的理解,利于启发创作灵感和构思,作出内涵丰富的作品。
  5.录音记录法
  此方法主要用于记录特定对象的声音、或环境的气氛等,常与影像记录相结合使用。
  6.实物收集法
  通过对特定物品的收集和展示,如:具有历史意义的字画、古董等,让学生在欣赏、玩味字画、古董等时,产生创作的欲望,这样就让这方面的课程资源走进了校本课程,并发挥积极作用。
  五、资源利用的评析
  我校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自己的特色,首先,具有鲜明的“本土”色彩。本校校本课程很好的体现了走进学生生活的要求,选择的内容都来自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环境,并体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与山水相呼,与人文相映。
  其次,具有最大限度挖掘各种课程资源潜力的融合性。课程资源不局限于校园,而是融合在校园、家庭、社区、社会的大环境里,于水彩画有利、有用且便于表现的课程资源都会融会在校本课程中。
其三,凸显“水彩画”的功能性。用多姿多彩的水彩画的功能来表现鲜活而丰富的儿童生活,增进课程对儿童的适应性。
其四,满足学生多样化兴趣爱好的丰富性。回归儿童生活,因应儿童的兴趣爱好,本校校本课程资源的利用,形象生动、难易适度、图文并茂,彩色精印,为儿童乐于接受。
其五,对情感教育的渗透性。在利用社区资源的同时,把资源中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历史故事通过多种美术活动形式,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境界进行感染、熏陶,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
其六,体现研究性。把校本课程与课题研究结合,以研究来引领、带动课程开发和课程资源利用,能有效提升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的质量。
用于学生的课程,可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主动性与意识明显不足,教师在其中有完全包办之嫌。学生也是课程的建构者,这是我们不应当忽视的。

参考《美术课程标准解读》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吴立保 杨虎民编著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参考《美术课程与教学论》陈蓉华编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