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环境心理学研究可以为应用型人才思维能力、多元智能、内在潜力以及情商水平的开发与培养奠定理论基础,从而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发展。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可以采用合理调整环境、优化课程设置、落实实践环节以及创新前沿指导等策略来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从而为培养优秀、全面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支撑。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环境心理学;高等教育
随着时代发展,应用型人才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但是在实际培养中,通常是将培养重点放在技能水平的提升上,而对于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等却缺乏足够关注,从而培养出了很多“有才无德”、缺乏大局意识、因循守旧的所谓人才。运用环境心理学可以在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内在引导,让学生的内在修养得到切实提升。随着环境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可以有力地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这不仅有利于人才质量的提升,还能使高等教育进一步完善。
一、人才培养视角下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极为广泛,而在人才培养视角下,其研究范畴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以下进行详细阐述:
(一)对心理环境的研究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心理环境会对不同“密度”做出不同反应,如果“密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会产生不良效果,而在诸多影响因素中,环境因素占据重要地位,比如所处物理环境、时间压力、资金压力、人力压力等都对“密度”产生影响,只有进行良性引导,才能尽可能避免负面效应[1]。在我国的教育模式中,通常会采用“集体上课”的方式,如果学生人数与环境面积的比值太高,则意味着课堂环境是“拥挤”的,而这样的环境可能会让学生心理环境“密度”增大,从而影响学生知识获取的效率。因此,需要在开展集体课教学时,根据课堂环境面积来限制学生人数,从而为学生获得良好心理状态提供支撑。这样的影响因素基于物理环境而形成,可以通过较为直接的方式做出调整,但有些因素却是隐性存在的,经常会被教育者所忽略,以“时间压力”因素为例,比如有的学生会因为学业繁多而产生“时间压力”,担心自己不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学业,进而对未来发展产生悲观态度,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则会使这一压力进一步放大,从而对学习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生活节奏、学习节奏愈发加快的时代,学生心理环境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保持“心平如水”,而这将进一步凸显出环境心理学对心理环境研究的必要性,因为只有得到科学引导,才能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心理环境,从而以正常的心態对待学习。
(二)对心理距离的研究
“心理距离”这一概念基于“个人空间”而产生。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如果这个空间被外部因素所干扰,则会引起人们的不良情绪,如焦躁、反感等。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每个人对“个人空间”的要求具有一定差异,而这也是造成“个人空间”被侵扰的重要因素,比如有的人介意他人使用自己的物品,一旦使用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而有的人比较“大大咧咧”,对于一些物品的使用者没有太过严格的要求[2]。从这一层面分析,“心理距离”也会因为主体对象的不同而具有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会发生接触,尤其是随着多种新型教学法的使用,营造出了更具互动性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与深入,如果互动过程中超出了“心理距离”的限度,则会让互动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学生之间在互动时,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不能盲目进行否定,这样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最终的互动效果。近年来,关于师生互动的研究“多如牛毛”,而从研究结果来看,很多学者提到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性,但是在具体策略上却忽视了“心理距离”的存在,比如有的学者认为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通过与学生“打成一片”来建立良好关系,可是教师也具有自己的思想与喜好,如果强行融合,会对教师的“自主性”造成不良影响。
(三)对心理知觉的研究
在环境心理学中,关于心理知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消除“噪音”方面。从需求角度分析,“噪音”是不被需要的,但是“噪音”的产生却不可控,尤其是在心理层面,会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噪音”,甚至原先一些积极的事物也会在一定条件下成为产生“噪音”的源头。从这一层面分析,在同一环境中的不同个体会因为心理知觉的差异而对声音产生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会认为听到的声音十分悦耳,有的人则会感觉是噪音。“噪音”产生后会对个体社会行为造成影响,最为直接的是影响个体的心情,让心情变得烦躁不安,进而降低学习与工作的效率,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持续性,即使“噪音”消失,但心情却不能立刻恢复如常[3]。在教学过程中声音是无处不在的,有教师讲课的声音、学生读书的声音等,其中有些声音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但有些声音却是消极的,如果大量存在会产生不良效果。从人才培养角度看,想要彻底消除“噪音”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来弱化“噪音”的消极影响,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改变对声音的认知,让原先意识中的“噪音”转变为有利的声音,或者可以对整体环境进行调整,减少“噪音”的强度和影响范围。
二、环境心理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环境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多元智能、激发内在潜力以及提升情商水平等方面,以下进行具体分析:
(一)开发应用型人才思维能力
人的思维能力基于大脑而形成,而从大脑的构造来看,可以分为“左脑”和“右脑”,其中“左脑”负责逻辑推理,能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理性分析,而“右脑”负责思维想象,能基于表象信息进行发散思考。只有将“左脑”和“右脑”同时得到开发,才能提升人们的整体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偏重于理性推理而造成学生对“左脑”利用过多,但对“右脑”却缺乏应用,导致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较弱,在遇到问题时只是基于相关理论寻找解决方式,却不能通过创新来构建更加高效的解决策略[4]。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中,会将同时开发“左脑”与“右脑”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这对于开发应用型人才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融入丰富的培养内容来达到培养目标,但首先要改变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环境,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不自觉地选择追求结果的理性内容而忽视丰富体验过程的感性内容。从这一角度分析,环境心理学在开发应用型人才思维能力方面既包括具体教学内容的调整,也包括整体环境的革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所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不仅要不断提升技能水平,还要在创新能力上得到强化,这样才能让应用型人才在获得更好发展的同时为国家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多元智能
在对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进行评价时,会引入“智商”这一概念,而基于传统的评价标准,“智商”的评价范围十分狭窄,仅是对逻辑能力进行评判,但在最新研究中,“多元智能”逐渐取代“智商”成为重要的人才评价标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而“多元智能”的形成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础,具体而言,“多元智能”包括八种类型,分别是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这八项智能的地位平等,应该在人才培养中公平对待,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通常由于认识上的不足而造成某些智能被“轻视”,比如有的学生会将数学逻辑智能作为重点,而对于其它智能不够关注,因而在环境心理学中,会将引导学生从心理上平等对待每种智能作为重要研究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生的自身条件、所处环境、接受教育程度等会存在一定差异,这要求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从而使学生的智能水平得到切实提升。多元智能的培养重在引导和开发,而不是强行灌输,这需要教育者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深入了解,并能基于环境差异采取应对策略,从而保持合理的“心理距离”来让学生得到有效培养。
(三)激发应用型人才内在潜力
每个人都具有丰富的内在潜力,而这些潜力的激发需要依赖正确的培养环境以及合理的培养策略。基于环境心理学,可以采取多方面措施来激发应用型人才的内在潜力:第一,对知识性质的进一步明确。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知识”不是固化不变的,而会在发展中逐渐得到演化,只有掌握最新的“知识”,才能在应用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效果。想要达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教师及时革新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摆脱传统“知识”的桎梏,能够以发展的心态来对待新型“知识”,并能基于新型“知识”设计出有效的传授方式。第二,对知识范围的合理认知。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问题不能由单一的知识进行解释,而是要综合多种知识才能认清问题的本质,这就对人们的知识范围提出挑战,尤其对于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学生来说,会因为缺乏实践认知而影响对问题的准确判断[5]。教师要采取相应策略来拉近学生与实践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并养成通过实践来验证知识正确性的习惯。第三,对知识习得的区别对待。每个学生的教育经历是不同的,因此在学习方式上会有所不同。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方式给予足够尊重,不仅不能强行改变,还应该通过合理引导让学生的学习方式获得更好的效果,而这样可以为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提供支撑。第四,对知识建构更加重视。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习静止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即通过所学知识以及实践经历建构出新的知识内容。这样的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的,只有具备这一能力才能在面对繁杂问题时通过知识建构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而不是机械照搬前例。
(四)提升应用型人才情商水平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知识与技能是培养基础,只有达到较高的知识水平以及掌握扎实的技能,才能在社会建设中发挥有效作用。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因为社会建设的过程是复杂的,难以通过某一措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而是要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对新问题的出现。这给应用型人才的情商水平提出了考验,如果应用型人才在重重困难面前不能保持冷静的心态,就可能出现很多不良后果,比如失去耐心、染上不良习惯等。基于环境心理学,应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注重学生的内在素质培养,首先,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制定学习计划与开展学习进程,而这样有利于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积极进行解决,而不是消极对待[6]。其次,引导学生养成从长远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在社会建设中,很多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而不能“脚痛医脚,头痛医头”,比如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就是一個难题,单方面强调市场调节的作用是不行的,因为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只有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宏观调控方式,才能推动改革的正常进行,进而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引导学生改掉“非黑即白”的认识观。在社会发展中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不能一味排斥或者一味照搬,而是要在综合分析中进行灵活结合,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建设效果。
三、基于环境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为了切实发挥环境心理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需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提供支持,以下对具体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一)合理调整环境,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通过环境心理学可以了解到,外在环境会对人体带来刺激,如果是正向刺激,会让人们心情愉悦以及主动性增强,如果是负面刺激,会让人们心情焦躁不安,从而阻碍积极性的发挥。在传统课堂中,由于教学方式单一与教学内容固化,影响到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从而让课堂氛围变得沉闷枯燥,但是在改变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时,也需要注意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让学生心理环境“密度”超出一定范围,也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科学合理方式进行调整,从而让课堂氛围更加良好适中。首先,要对课堂人数进行限制,尤其是在上集体课时,要根据课堂环境面积来安排上课人数,这样可以通过“视觉减化”降低心理环境的“密度”,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噪音”水平;其次,要对课堂互动进行合理规划[7]。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不仅要采用合理的方式,还要在互动中对一些细节进行把控,比如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要对问题的难度进行控制,并且要在提问中注重引导,从而让学生在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扎实的知识内容。学生之间的互动更需要引导,否则会让讨论方向偏离课堂教学;最后,要在课堂空间的布置上做好规划,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采取相应的布置方式,比如在传达逻辑性更强的内容时,需要保证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思考,而在传达发散性更强的内容时,则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互动氛围中得到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良好课堂环境的营造需要多方支持,除了教师和学生外,还需要得到高校的支持,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保证课堂教学中教学设备的与时俱进,从而为提升师生互动性提供条件。
(二)优化课程设置,科学整合知识内容
基于环境心理学对应用型人才的作用,可以采用优化课程设置的方式来进行落实。首先,要促进文科课程与理科课程的相互渗透。在思维能力培养中,文科课程有利于开发“右脑”,而理科课程有利于开发“左脑”,只有促进两者的相互渗透,才能提升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高校要在文科专业中开设相应的理科课程,促进“人文性”与“思辨性”的融合,从而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思考人文建设的问题;在理科专业中开设相应的文科课程,让学生的“逻辑性”中融入“艺术性”,从而使枯燥的逻辑推理更加具有趣味。其次,要促进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T”型人才为目标,即在知识丰富的基础上实现某一领域的精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避免“厚此薄彼”,但是也需要合理调整比例,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奠定基础。最后,要促进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科学分配。高校之所以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是基于不同学生在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上的差异,而在调整两者比例与内容时,除了要使必修课程满足应用型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还要使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追求,从而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落实实践环节,促进综合能力提升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环节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才能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进行良好解决。实践环节的落实可以采用以下措施:第一,高校可以采取提高实践学分的方式提升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形成了注重理论忽视实践的思想,会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偏向于理论知识,对实践缺乏足够重视[8]。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关系到国家发展,高校要在教学中增加实践课程以及提升实践课程的考核比例来引导学生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第二,要向学生提供实践渠道,通過实践引导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高校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实际参与到工作环节中,从而在工作过程中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另外,高校也能聘请优秀技术人才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在实践环节中,实践能力的提升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经历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的复杂性,从而可以在未来走上社会后能够快速适应。
(四)创新前沿引导,引导人才深化发展
应用型人才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而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只有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才能为国家建设注入充足活力,从而获得持续发展。基于这样的目标,高校需要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创新前沿引导,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创新教育,从而培养学生优秀的创新创业能力。基于环境心理学研究,创新引导过程中需要的不仅是前沿知识,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这样才能从内在调动学生的创新意愿,从而更加主动地接受创新教育以及在实践中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创新氛围的营造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实现,比如可以采用举办创新大赛的方式让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创新的乐趣,另外,高校也要积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通过设置创新奖项来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但同时也要对造假行为给予严惩,从而让创新过程与追求真理相伴而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这是人才深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丰富多样的应用型人才,才能达到“人尽其能”的目标。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