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教育和德育的相互关系
在学校的各门学科中,语文、历史、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等人文学科均可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而音乐是其中唯一能把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身心感受结合起来的学科。
音乐教育有吹、拉、弹、唱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每类学习内容又细分为多种,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变化多样。比如:音乐中的“吹”有:竹笛、箫、芦笙、唢呐等吹奏的管乐器;“拉”有:京胡、二胡、板胡、四胡等拉的弦乐器;“弹”有:三弦、月琴、琵琶、古琴、古筝等弹拨的弦乐器;唱有:戏曲、诗词、歌赋或坊间流行的音乐等,其中歌赋大类就有民族、美声、通俗三种。音乐,歌赋内容及风格又分为爱国歌曲、军旅歌曲、校园歌曲、抒情歌曲、流行乐曲、纯音乐等。
德育工作者要用以上多种音乐教育内容和模式作载体,渗透情感、道德、感恩、包容、合作等德育元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德育。在爱国主义主题歌曲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咱当兵的人》中:“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头枕着边关的冷月,身披着雪雨风霜。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曲调和歌词中体会士兵们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体会战士们有情有爱的品质,感受他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和信心。
又如《为了谁》中:“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歌词和曲调中感受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品质,体会战士们为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再如《今天是你的生日》中:“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曲调和歌词中领会伟大祖国的睁嵘岁月,感悟祖国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为拥有强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感恩励志主题歌曲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绵绵流淌的情感元素,体会歌曲中激情澎湃的自信元素。比如《感恩的心》中:“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要引导学生从歌曲中体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感恩情怀,感悟要做有良心的人,不要让爱我们的人失望。
乂如《母亲》中:“你人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饺,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要引导学生从歌曲中体会母爱如水、母爱如灯的伟大,感受母爱的温柔细腻,至深至纯。引导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感恩自己的母亲,回报生养自己的母亲。再如《相信自己》中:“有多少次挥汗如雨,伤痛着填满记忆。只因为始终相信去拼搏才能胜利。总是在鼓舞自己,要成功就得努力。”引导学生在歌曲中体会不畏挫折、信心满怀的气魄,感受拼搏进取、激情豪迈的气概。
二、要创新德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模式
音乐教育和德育有着天然的水乳交融的关系。如何使音乐教育和德育更好地融合,让音乐教育更好地发挥德育的功能,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笔者认为,创新是音乐教育收获成效的不竭动力,不息源泉,要创新就得有改变,就要打破原有教育模式中的弊端和顽疾。原有教育模式中的顽疾主要就是说教和灌输,说教和灌输在音乐教育中的弊端尤为突出。
比如《父亲》中:“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传统教育模式急于亮观点,说主张,急于总结中心思想。教师指导学生听过或唱过这首歌曲后,首先急于让学生总结歌曲的中心思想。学生总结后,老师又急于拿出一个标准的中心思想去让学生记住。这样一来,歌曲在学生脑海里流淌的美的印记一下子就被冲淡了。
事实上,歌曲本身的曲调和歌词所表达的德育思想已经潜移默化给学生了。只要学生或聆听或演唱后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就可以了。即使一定需要总结出歌曲所要表达的德育主题,也应引导学生通过头脑风暴、交流讨论等方式去完成。答案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不必千篇一律。
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很多德育元素的渗透都是润物细无声的。比如《雨的印记》这首曲子,那种或曲径通幽、或伤感哀愁、或汹潮澎湃的意境不能是老师说出来的,而必须是学生体会和感受出来的,并且每一个学生的感受也会不同。
三、有效发挥心理学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情感元素是心理学和音乐教育共有的核心元素,科学、有效地运用心理学元素指导音乐教育实践,会使音乐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实践表明:人在本能上多喜欢来自外在的鼓励和赏识。来自外部的夸赞和肯定的信息作用于人的大脑,会让大脑产生愉悦而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能。一个唱歌跑调的人如果总是被嘲笑和批评的话,是难以想象这个人在音乐面会有很高造诣的。“很多优秀的学生是被夸出来”的说法,是有其心理学原理和现实存在依据的。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教育要鼓励和赏识,但是教育不等同于鼓励和赏识。赏识和鼓励的教育教学方式要把握好原则,要拿捏好“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人的潜能和动能的激励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正激励,即鼓励和赏识;一种是负激励,即批评和鞭策。两种激励方法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都有有效的一面,只是需要以赏识和鼓励的教育方式为主,但要结合具体情况,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必须辅以批评和鞭策的教育方法。来fi外在的批评和鞭策会对学生造成压力,适度的压力会转化成L进的动力。适时、适度地批评和鞭策也是符合心理学原理和音乐教育实践需要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批评和鞭策不是指责,更不是看不起。教师在运用批评法的时候,-定要多结合学生学习中态度方面的问题,对于因能力原W产生的问题,要多赏识和鼓励。无论是赏识、鼓励,还是批评、鞭策,都应具体化,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做到有的放矢。
心理学实践证明:每个学生之间都是存在差异性的,每个学生在先天禀赋,兴趣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有4、同。这就要求音乐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兄W材施教,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个性化教育.教学方法。针对心智单纯、情感单一的学生,教师应结合咅乐教学的场景,多组织开展以角色扮演和主题演绎为主要模式的音乐教学实践,让学生多体验和感受音乐教学主题中的意境表现、情感表达,进而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本富学生的思想情感。
赵可佳\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