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年制高职语文作文提高的方法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7 11:39:53 归属于综合论文 本文已影响494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作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大有益处。教师要指导学生广泛深入地开展阅读,并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坚持长期练笔,多接触社会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在立意方面,要勇于创新,打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在构思上,要巧妙安排,制造跌宕起伏、张弛有度的良好效果;并注重锤炼语言。

关键词:语文;作文;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1年度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基金资助项目(PHR201108456)的研究成果。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科学有效的作文指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健全人格,提升美好情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有益处。但在五年制高职语文的教学中,由于课时有限或学生反感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作文教学受到忽视,有的学校甚至一学期难得有一两次作文课。长期以来,学生写作能力下降,思考能力降低,语言应用技能倒退,形式很严峻。这种现象,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教师要加大对作文教学的关注,提升作文教学的水平,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
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广泛深入的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途径。杜甫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想扎实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阅读。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为后人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这些文学作品都是艺术的瑰宝,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分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选择尤为精彩的部分含英咀华,反复剖析鉴赏,甚至熟读成诵。通过长期的阅读,那些妙语连珠的段落、生动形象的刻画、富含哲思的评介议论,都会春风化雨般慢慢浸润学生的心灵,最终内化为学生学识情感的一部分,磨砺并濯洗着学生的精神品格,提升着他们的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广泛深入的阅读能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若学生缺乏对文学经典的大量阅读,就很难具备丰富深厚的底蕴,也就很难把文章写好。广泛深入的阅读,不仅仅包括语文课堂上对名篇佳作的深入品鉴,还包括课下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广泛涉猎。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学习,读多了,看多了,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一段荡气回肠的情感、一句意蕴无穷的至理名言、一副风光旖旎的民俗画卷,都会慢慢转化成激发写作兴趣的催化剂,或积淀成提升写作能力的养料,最终厚积薄发,让学生“下笔如有神”。
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读得再多,看得再多,若不勤加练习,往往也不会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快速提高。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 唐彪告诉我们,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勤加练习,只有勤加练习,才能逐渐掌握写作的诀窍。
五年制高职学生写作课时有限,仅靠课堂上有限的几十分钟是不能让学生稳步提高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下时间,鼓励学生写日记,做随笔,写博客,发日志,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写,写身边的真事,抒自己的真情,真实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和见解,通过优秀日记、随笔大赛、日志发布等活动,调动并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将好的作品结集成册,在学生中传阅。总之,教师要采取多种激励方法,让学生产生主动写作的积极性,并能将这股热情持续下去,逐渐养成一种写作的习惯。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通过平时的笔耕不辍,同学们日积月累的点滴进步一定会把自身的写作水平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自然界丰富多彩,山川田园、日月星辰、溪泉瀑潭皆可入笔;社会生活更是纷繁复杂,商场店铺、家庭生活、国际局势可信手拈来,但是,五年制高职学生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却是无话可说,无物可写。究其原因,就是视野狭窄,对生活的感受不灵敏,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多参与社会生活,留心时事热点,体味身边故事,多思多想,用心感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组织学生踏青赏秋,寻访名胜,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进入社区农村,积极开展体验活动,也可在班级开展时事论坛、热点报告、身边故事等主题活动。学生的日常生活丰富了,视野开阔了,在写作时,可供选择的素材就会多起来。
还有一些学生,视野广阔,生活丰富,也可谓见多识广,可是在写作时还是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学生往往不会选择材料,对作文有着错误的理解和认识。他们认为作文一定要堆砌锦词妙句、至理名言;写人物记事情一定要轰轰烈烈、曲折离奇;而身边的都是凡夫俗子、庸常琐事,不值得一写。对于这样的想法,教师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精彩的素材,让学生明白: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著名的教育家谢觉哉老先生曾经说过,文章有三怕:一怕不新鲜,老生常谈惹人嫌;二怕太平淡,索然无味催人眠;三怕不精练,拖泥带水垒罗汉。所以,一篇优秀的文章一定不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的陈年流水账。文章要想写得漂亮,就应该不落窠臼,富有新意。
文章如何才能写得富有新意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立意要新。教师要避免学生的文章写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就要鼓励学生勇于突破思维定式,打破旧念陈规,采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层角度,冲出惯性思维的束缚,另辟蹊径。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经常设计一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练习。例如:成语新解、俗语辨析等等。成语、俗语等以凝炼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寓意深刻的道理,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由于环境的迥异和时代的变迁,一些成语在新的语境中应该有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教师应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去审视解读它们。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它比喻宁愿壮烈地死去,也不愿苟且偷生、委曲求全,体现了古人坚贞不屈的气节。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反向解读,“宁为玉碎”只能导致无谓牺牲,面对强敌与巨大压力时,学会变通,保存实力,暗蓄力量,以待东山再起,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教师还可以利用图形、符号的外形特征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借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辩证深入地思考,帮助他们摆脱老生常谈的窘境。
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讳的一点就是平铺直叙。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构思精巧,情节跌宕,张弛有度,富于变化的。许多高职生在写作文时,缺乏整体的构思,就像挤牙膏一样,想一句写一句,文章杂乱无章,难以产生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效果。在学生写作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所写内容、表达方式、结构框架等进行整体设计,对头脑中的材料进行选择、延展或者整合、拆解,使之浓缩、优化,再利用设置悬念、欲扬先抑、插叙倒叙等表现手法加以灵活展现。
古人云:“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许多文学家用自己优秀的作品向我们阐释了这个道理。《三国演义》中“刘玄德三顾茅庐”的波澜起伏,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的意外结局,莫泊桑《项链》情节的摇曳生姿,都是值得学生反复品读的范例。在进行写作指导之前,教师可对名家作品多加赏析,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引导学生细致构思,巧妙设计,使作文达到曲径通幽、波澜起伏的精彩效果。
六、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学生除了在立意、构思方面要狠下功夫之外,还要在语言的使用上字斟句酌,力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我国古代许多文学家在字句的斟酌上都留下了千古佳话。贾岛、韩愈关于“僧敲月下门”的推敲故事,王安石关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多次修改,都为学生锤炼字句树立了榜样。
要想在语言的使用上有所提高,教师要指导学生多多诵读名家的优秀作品,尤其是多诵读诗歌。因为诗歌的语言凝练丰富,一些大家的作品更是字字珠玑。学生要从大师的作品中汲取养料,丰富自己的语言。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在劳动生活中,老百姓形成了自己的表达体系,他们的语言往往浅显易懂、通俗幽默、活泼风趣,充满生活的智慧。老舍、赵树理等著名作家,都从人民群众的语言体系中汲取养料,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语言特色。最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作文完成之后要反复诵读,锤炼字句,斟酌修改。

作文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慢功夫。教师要指导学生多阅读,勤积累,贴近生活,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在文章构思与立意方面,学生要勇于冲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大胆创新,独辟蹊径,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锤炼字句,提高语言的表达技能。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