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水文化景观)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7 11:40:00 归属于综合论文 本文已影响24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人水和谐映衬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水环境文化艺术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受到重视。作为设计学科中一个新兴的综合性边缘课题,水环境设计是在人类生态时代背景下以自然学科、人文学科、艺术学科等多学科综合构筑的课题框架,是一个横跨城市规划、流域规划、景观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园林生态学、建筑美学等等众多学科的复杂课题。水环境从广义的生态环境概念中分离出来的,以水为特别指向,以地表水域各种人工构成水利工程建筑景观要素所形成的自然水环境与人文水环境为研究对象,立足生态优先的理念,旨在确立水环境伦理设计哲学观。

关键词:水环境,和谐,文化艺术
《玄中记》曰: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
1. 水环境艺术概念
  地球因有水而有生命,生命因有河流而有迁徙,从而得到衍生、繁衍、发展。一个民族的诞生和发展同样与水息息相关,人类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逐水而居。水环境文化作为现代物质文明一个重要子系统,无疑也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追求。
  鉴于人与水的密切关系,每条河流除了长期形成的自然特征之外,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人类而言,水不仅是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条件,更是优美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文化、水环境、水景观的需求日益增长,单一的传统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保护和扩张河流的标记性特色,营造水与城、水与景、水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具有深远的意义。
2. 如何创造优美和谐的水环境
  水环境艺术是设计艺术学科中一个新兴的综合性边缘课题,是在人类生态时代背景下以自然学科、人文学科、艺术学科等多学科综合构筑的课题框架。水环境艺术设计是从广义的生态环境概念中分离出来的,以水为特别指向,以人类生存聚落空间中的地表水域各要素所形成的自然水环境与人文水环境为研究对象,包括水体、依水景观、水在人类聚落的不同形态等。对城市人居环境而言创造优美和谐的水环境要做好以下几点:
  2.1; 注重河流水域原生态的功能和形态。河流生态系统多方面的服务功能是由一个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提供的,而生物群落多样性是这样的生态系统的保障。河流形态多样性是维持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基础。过去建设的水利工程侧重于满足人类社会对水的多种需求,相对忽视了维护一个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求。由于水利工程可能引起河流形态的均一化和非连续化,改变了生境多样性,对河流生态系统形成了一种胁迫,这种胁迫可能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随之也会降低河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最终对人们的利益造成损害。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特别是为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提供良好的水环境,需要对河道治理中所采用的混凝土河床及浆砌墙护岸进行必要的改造,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和本来面貌。具体做法是保持河流的蜿蜒性是保护河流形态多样性的重点。在河流整治工程中,尊重天然河道形态,避免直线和折线型的河道设计。灌溉渠道设计也要考虑模仿河流自然形态的特点。对于河流的裁弯取直工程要充分论证,取慎重态度。保持河流断面形状的多样性,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断面形态。河道整治工程中应尽可能避免采用几何规则断面,疏浚工程施工中避免河道断面的均一化。依据生态河道建设的需要部分(或全部)拆除浆砌石护岸的上半部分,改用土料筑堤,自然草皮护坡,或者采用适于动植物生长的特殊结构护岸;保留设计洪水位以下部分,或者保留堤基部分防止洪水冲刷。部分或全部拆除混凝土浇注的河床,允许河岸和河底出现自然侵蚀、冲刷淤积等现象,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使河道形成浅滩、深潭自然分布,宽窄结合、弯曲兼顾的水路自然衔接,陡峭、平缓的多种构造、多种材料的堤岸浑然一体,营造出生境丰富的多样性空间。
  2.2;还原扩大水体面积,绿化河道。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和长期以来河道管理工作的滞后性,使河道管理范围界线不清,违章建筑随处可见,成为河道整治的重点和难点。雨污混排在城镇化地区是导致河道水质富营养化、河道水环境不断恶化原因,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填平池塘、洼地,在小河沟上面盖水泥板是非常普遍的做法。这样虽然扩大了土地空间,避免了污水的臭气散发,却减少了水面面积,失去了水边景观。特别对于一些本来就是河小、水面少的北方地区,盖板治理使该问题变得更为突出。随着下水道系统的分流制和污水集流与集中处理工程的实施,很有必要适当还原部分水面,即把河道上面的盖板拆掉恢复原有河道,建设水边景观,改善城市环境。对于现有开敞河道要依法划定河流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任何工程不能侵占,其中包括设计洪水安全通过的行洪通道,以及塑造城市环境的沿河绿化带。在非汛期,河道将为社会提供美好的休闲娱乐空间。为了补充河流水源,可以将污水处理后的中水引到河道上游排放,增加河道中的基础流量。为了使水体在河道中得到净化,可以采取措施促使河床上长出利于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挺水植物如慈姑、茭白、水花生以及沉水植物伊乐藻对水体中氮的去除率达75%,茭白、伊乐藻对水体中磷的去除率达75%,芦苇、慈姑对磷的去除率为65%。而在水中的鱼类和浮游动物也对植物、藻类和微生物进行吸收、分解。另外,对岸边进行大规模绿化、美化,使河流、绿地、树木之间形成网络,营造动植物生息场所多、空间广、连续性强,物种丰富的生态链条,使整个河道及周边的生态系统富有生机和可持续性。
  在人口密集,黑臭河道污染相对比较严重的城市,还原水面或增加水面,进行河道绿化,可以改善城区的小气候,使夏热冬寒的极端温度得到缓解,同时市区水域和绿化带还可以净化空气,抑制洪水,使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享受到像生活在郊外一样的舒适。
  2.3;结合实际丰富的河道设计形式。随着社会GDP的增长,投入到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财力将逐渐增大。自然河流的横断面也多有变化。河流的横断面形状多样性,表现为非规则断面,也常有深潭与浅滩交错的布局出现。因此,在河道规划设计中,应该采用各式各样的护岸形式,创造丰富多彩的水边景观。如适宜鱼类生息的鱼巢块体护岸;适宜蛙类生存、繁衍的两栖块体护岸;适宜萤火虫生息繁衍的护岸,适宜垂钓休闲的护岸等等。护岸形式的设计和选择,要充分考虑特定河流、特定河段的自然生态状况,精心构思,力求细致全面,特别是珍稀物种和特有物种,其生境条件的保护和合理改善非常重要,有时要作为重点项目认真研究,妥善对待。为了保护一定河流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河道治理选用的材料要取自于自然,使得整治后的河流与周围河堤相协调。这就要求认真把握工程与生态的关系,使河道治理不仅能满足人们对水环境的需要,又要能满足生物多样性的需要,同时使建成的河道适合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3. 创造和谐水环境是人们美好的愿望
  过去建设的水利工程侧重于满足人类社会对水的多种需求,相对忽视了维护一个健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求。由于水利工程可能引起河流形态的均一化和不连续化,降低了生境多样性,对河流生态系统形成了一种胁迫,这种胁迫可能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随之也会降低河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最终对人们的利益造成损害。当前,我国城市人居水环境的主要任务是要紧紧围绕着生态恢复和重建为中心,综合采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管理技术措施,改变以前单纯的就河道论河道,就环境而论环境的作法,考虑到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生物、非生物之间的联系,不能仅仅局限于治理市中心的一两段主河道,而应从整个生态系统角度,联系、发展的综合考虑城市河道生态治理问题。确保一般河流的流量,恢复洁净水流,保护水质,形成良好的河流景观和滨水环境,建设城市水网并加强绿化,重视它的生物多样性,将受损河流建设成生态型的城市河道,保持城市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富有情趣的水局环境。
参考文献:
[1] 傅荣国.城市特色与色彩控制[J].规划师,2003,(1)
[2] 黄文珊.当代地景建筑学科内涵探究[J].规划师,2004,(4).
[3] 张纵 施侠 城市河流景观整治中的类自然化形态探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