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玻璃墙”的哲学思考
2011年的全国两会,适逢“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汇点。两会代表委员中,民营企业家,是一个不小的群体。上下的共识是,从就业到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民营企业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民营经济是中国最具成长性的经济力论文联盟http://量之一。这些年来,国务院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不断健康发展。但是我们也听到,有一些民营企业家认为,政府对非公经济的支持是政策很好,但执行不容易。探索和实践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市场经济主体发展的时效性、针对性,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从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解读民企发展的“玻璃墙”
1.1 “玻璃墙”形成的外部客观因素
1.1.1 民营经济的融资困境
在我国,外源融资是民营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途径,外源融资指从企业外部筹措资金,主要包括股票、债券、银行信贷资金等。其中又尤以银行融资代表的,间接融资渠道为主。与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其对社会的贡献不协调的是民营企业在使用外源融资时,一直困难重重。
1.1.1.1 融资主渠道仍为自筹资金
国际金融公司(ifc)于2009年,开展了一项针对民营经济的调查活动,结果显示: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自筹资金是主要融资方式;截止到08年为止,民营企业自筹资金比例,平均达到70.5%。这一趋势说明自筹资金在民营企业融资方式中占有的绝对统治地位。民间非正式金融,手续尽可能地简单,融资方便灵活,利率在市场供求的驱动下自行决定。这些特点,都较好地满足了民营经济特殊的流动性资金需求。民间非正式金融,伴随着民营企业规模和经营方式的变化,其融资方式已经发生重大的转变。但由于其非组织性的“无机循环”,而普遍存在,金融效率低下和风险过度积累的问题,其结果阻碍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1.1.2 直接融资渠道作用弱化
直接融资渠道,在解决民营经济融资困境问题上作用甚微。一方面源于,我国证券市场将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作为首要任务,并且设立了严格的准入制度,这对于大多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规模的民营企业而言,想通过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存在一定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中,尤其是审批制度,隐含着政府以国家名义,保证发债企业有还本付息;使企业债券在某种程度,成为国债的延伸。这种“特权”,在赋予国有企业时,政府都存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民营企业更是难以分享。
1.1.2 政府对民营经济没有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长久以来,我们看重“出身”,爱把企业分成三六九等。同样是投资,姓“外”能享受税费减免,还有政府亲自保驾;姓“国”更有政府财政和银行的扶持;姓“民”则两头不沾光,成了“三等公民”。
1.1.2.1 市场准入方面的非国民待遇
民营投资“禁区”,是由我国目前垄断的体制环境决定。民营经济投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领域,存在一系列进入壁垒;国家垄断行业,垄断经营限制了民营投资,同时,面向民营企业的低层次金融机构,发展严重不足,民间的非正规金融应运而生,并且屡禁不止;地区垄断,导致民营经济投资社会服务业,存在进入障碍。
1.1.2.2 银行贷款方面的非国民待遇
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积累和借贷,甚至有不少来自地下钱庄。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08年,民营资本70%是自筹,从国有银行获取的贷款不足30%;属于最难获得贷款的弱势群体。民营经济实现的产值已超过,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其他经济创造价值的总和;但银行却对它们在贷款上,施以种种限制。
1.1.2.3 税赋和法律方面的非国民待遇
从税收立法上看,对民营经济的税收负担还有失公平。在民营企业之间,因其性质不同,也会存在税负差异。特别要指出的是,目前一些地方政府,越权减免税的现象还比较突出,这也直接导致了,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税负差异。从税收执法上看,税务机关对民营企业日常税收征管偏松,方式方法简单,服
务不到位。客观上增加了企业负担,造成税赋不公,影响民营经济的发展。
1.2 “玻璃墙”形成的主观局限性原因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外部客观因素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其内部的局限性使得诸多矛盾具象化,与外部因素发生了化学效应,使得民营经济步履艰难。
1.2.1 民企经营者的管理思路老化
当代中国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很大一部分是改革开放后的私营经济发展起来的,资本运营较为简单,以非金融融资为主,资金来源有限,扩大生产能力受限;品牌化经营,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和战略管理论文联盟http://是企业发展的“三驾马车”,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创新性较低,独特性较少,目标性不明确,导致核心竞争力不足,企业文化未成型,战略管理不明晰,从原动力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1.2.2 民营企业行业组织不成熟
在经济主体多元化的今天,组建行业协会已成为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但目前中国行业协会职能定位不明确,行业自律和价格协调作用不大,行业内存在恶性竞争现象,跨地区、全国性的协会较少,不能作为国内产业的代表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行业协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完善。
2.从辩证唯物角度,谈打破“民企玻璃墙”的哲学思考
2.1 “杠铃”、“脊柱”与“玻璃墙”的解析
我们可以把民企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问题,形象的比喻成一位举重运动员,所要举得杠铃和支撑运动员身体的脊柱。现在的状况是:运动员,即民营企业,在将杠铃扛到肩膀上,正准备发力时,发现脊柱与杠铃的接触面上,有一道无形的玻璃墙。若发力,则玻璃墙破碎,会伤其自身;若杠铃太重,则直接压碎玻璃墙,受伤的还是运动员。
2.2 “民企发展哲学”的内外因辩证原理的综合运用之道
2.2.1 “杠铃”重量要减负
脊梁在这里理解为,影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可表现为国家政策针对性不强,地方保护性政策多样化、融资渠道窄且门槛高等。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原因,它影响事物发展的方向、速度和具体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为了民营经济扶正发展方向和提高发展速度,这就要求我们改造外部环境。从立法入手,在法律上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在机构上,建立民营企业的主管行政部门,使得政策和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政策上,加大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力度,拓宽发展道路。在金融上,降低信贷门槛,构建完善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机制,避免信贷危机与风险,提高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这就在重量上减轻了杠铃的重量,减轻了玻璃墙对脊柱的压迫。
2.2.2 增强骨质,挺直脊梁
脊梁在这里理解为,影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可表现为企业创新能力低、竞争形式仍较多
地依赖于单纯的价格竞争、缺少科学管理的战略意识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一位的原因。因为它是事物发展的自身的内在根据,归根到底决定着事物发展方向、速度以及外因作用的效果大小。即便杠铃的重量减少了很多,但是自身体魄不够强健,挺不直脊梁,那么对于民营经济这个运动员来说,依旧是不堪重负。
这就要求我们改善自身问题,增强民营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得骨质得到增强。从企业管理上,调整经验管理和家族管理的模式,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在投入上,增加产品的科技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机制上,摆脱单一的价格竞争,从渠道竞争、品牌竞争、等多方面入手,开展品牌经营,实施品牌战略;在行业上,建立行业组织,统一对外谈判,拓展民营经济组织创新,培育产业论文联盟http://集群;在文化上,重视企业文化的构建,理顺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和战略管理的联系,保证民营企业基业长青,民营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才能提高。在人才上,提高经营管理者队伍素质,加强企业家塑造。这就使民营企业的脊柱骨质得到了强化,在重量减轻的情况下,能有充分的动力举起杠铃,化解玻璃墙的隔膜,让民营经济这个运动员站直身体,高举杠铃,取得成功。
总之,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在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时,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面对民企发展的“国进民退”瓶颈期,我们应站在唯物辨证的立场,循序渐进的引导发展。正因坚信打破“玻璃墙”是民企发展的客观规律所需,探索过程中,所遇到内部、外部的各种艰难困苦,才愈显意义非凡!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